肉宅屋

八零后重生日常 第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肯定的,还有以前你给我记的外语笔记我都留着呢,我天天带着看。”李磊跟小鸡啄米一样猛点头,徐宁玉顿时气顺了。
    因为惹了小玉不高兴,李磊老实了一阵子,放学回来也不吵着去打球了,特别认真地看书写作业。终于,徐宁玉第二次月考的时候,又给李磊捎带了一套试卷,这回他每门课都及格了,徐宁玉勉强满意。
    “下次要考到七十分以上,你以前都行的。考不到你以后一个星期卖一次饼,”徐宁玉提高要求。
    看着小玉严肃的小脸,李磊还能怎么办呢,只有咬牙点头。
    学习生活就是这么活泼又充实,时间飞快进入到冬季,忙碌的一学期又要过去了。
    这天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阳光明媚,加上又是星期天,真是个睡懒觉的好日子。平常这种时候,徐宁玉至少要睡到九点才会被金龙或是李磊闹起来。可是今天他一大早就被姐姐叫醒了,去排队买东西。
    小区居委会前几天忽然通知,明年初国家要取消各种票证。到时候买东西不再需要票了,物资敞开供应。
    消息一出,街坊邻居都着急要把手里攒的各种票给花出去,一窝蜂地去抢购。开始是为了用掉各种票,后来不管什么,只要能买到的东西都往家搬。
    只是这几年国家刚刚启动“菜篮子工程”,用来解决居民肉蛋蔬菜等副食品短缺的问题。而现在还处在发展摸索阶段,物资依然紧张,很多时候有钱有票也买不到东西,每天都要一大早去排队。
    徐宁玉家一个大人带三个孩子,每个月分配的票份额少,吃的用的却一点不少,不管粮票肉票都是月光,根本不用担心票证作废。
    可姥姥会过日子,手里积攒了不少肉票、布票,这会儿可心急了,连续几天都和姥爷去菜市场排队买肉,又让大姨带着布票去商场买布。
    周末不上课,徐宁玉和姐姐帮姥姥分担,也加入了大采购的队伍,让姥爷能在家休息。李磊骑着三轮车载着他们。他家和徐宁玉家一样,没有几张多余的票,他纯粹是来帮忙的。
    第95章 花钱
    “这几条鱼看着不错,便宜点,我们都要啦。”徐宁玉站在一个大木盆前,弯腰看着里面几条约莫三四十厘米长的大鱼,脑子里开始闪过瓦块鱼、鱼头豆腐等菜。家里好一阵子没买鱼了,每回来都已经卖光,徐宁玉有点馋。
    鱼还不用票,就是价钱有点贵,比肉都要贵上几毛钱。徐宁玉习惯了,也随口还价。
    卖鱼的大叔笑眯眯的:“你要是买完,我一斤再让你一毛,。”
    在徐宁玉看来,即使只便宜一毛,也算还价成功。他正要点头,被李磊抓着肩膀提溜到后面:“你就别掺和了。”李磊往前一步,开始跟卖鱼的大叔讨价还价:“街头那家大鲢子才两块五,你要两块八,也太贵了,再少点。”
    “那怎么一样,我们家鱼比他们家的大多了,还新鲜。”大叔赶紧争辩,被李磊磨了好一会儿,才无奈松口:“行吧行吧,怎么小孩子也这么会还价,算你们两块五一斤,不能再少了。”
    徐馨宁和李磊蹲下来开始挑鱼,徐宁玉忙说:“姐,就这几条,都买了。我们家跟姥姥家,还有磊磊哥家分一分就差不多了。咱家留三条,一条今天红烧了,一条油炸,一条腌起来,留着过年吃。”
    花样还挺多,徐馨宁浅笑着点头:“知道啦,那都买着。”
    七条大鱼呢,每条都四斤多重,一下子花了六十多块钱。李磊直叹气,往三轮车的车斗里铺了个旧胶丝袋,这才把鱼放上去,免得把车弄脏了。
    刚刚三个人分别排队买了肉和鸡蛋,这会儿买完鱼,又转了一圈,买了些应季的蔬菜,大白菜、萝卜、土豆、茄子之类。这会儿大棚已经出现,但依然没有普及,冬天新鲜蔬菜不多,就这老几样。这些菜都能存放很久,徐宁玉觉得既然大采购一次,干脆多买些。
    “可以了,三轮车都满了,买这么多,一个星期都吃不完。”李磊赶紧把小玉拦住。他是看出来了,带小玉来买东西就是跟钱有仇,小玉花钱有瘾,恨不能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买一遍。
    徐宁玉看看车斗上明明还有几块空地方呢,想了想,小手一挥:“去买干货。”手一撑,敏捷地跳上了三轮车。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啦,去置办点年货。
    等徐馨宁也坐上来,李磊蹬着车子,载着他们去了县城里的干货一条街。徐宁玉是这边的常客,经常来买很贵的银耳百合,还有略便宜些的木耳、红枣、葡萄干等干货,除了自家吃,大姨和姥姥那也总有一份。
    大姨现在身家比不过徐宁玉,也至少有二三十万,但多年养成了习惯,仍然不舍得在吃穿上多花钱。徐宁玉就经常劝她,钱挣了就是要花的,要对自己好一点,要注意身体健康,她才慢慢不再像过去那样节省。但是银耳这种十几块钱一斤的金贵东西,她还是不舍得买。
    也就徐宁玉这种买东西从来不看价的,才会一次买上两斤的银耳。
    晒干的银耳不压秤,两斤能买一二十团,李磊想着小玉说银耳特别补身体,贵有贵的道理。准备回去跟小玉买几块。
    徐宁玉转到另一家干货店,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卖干鱿鱼和干扇贝的。他们这里属于内陆地区,海产品非常稀罕,这会儿运输不方便,新鲜的根本吃不到,又要每样称两斤。
    李磊还是第一次听说鱿鱼这种鱼,然后就听老板说加起来八十多块钱,惊得眼睛都瞪大了。几十块钱买几条大鱼还算值得,买这么点干鱼也太浪费了。他忍不住嚷道:“小玉,这钱都能买半扇猪肉了。要不还是算了吧,明天我五点起来排队,多买点排骨回来红烧,肯定比这鱼肉好吃。”
    徐宁玉很喜欢吃排骨,不过他们今天没抢到,很遗憾。可排骨是排骨味,他好久没吃过海鲜了,就噘了噘嘴:“不要,排骨和它们味道又不一样,我都想吃。”
    “那买半斤好了,也够吃两三顿的。”李磊迅速替徐宁玉做了决定,催着老板重新称,省了一大半的钱。
    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干货店,徐馨宁忽然轻拍了下徐宁玉的脑袋:“小玉,你今天花钱太厉害了,买点菜花了爸爸店里半个月的钱。还好有小磊能管管你,你替他管钱,不要总带他花钱。”
    徐宁玉对上姐姐就特别乖巧,缩起肩膀听话地说:“知道啦,我下次再不会一下子花这么多钱了。”可以分成几次花,就没那么打眼了。说着,他还给了李磊一个“回去要你好看”的犀利眼神。
    想着小玉那边一沓的试卷,李磊赶紧补救,和徐馨宁解释:“姐,我的钱都是小玉带我挣的,不然我哪有钱花。我就是抠习惯了,其实也挺不好的,钱该花就花。“
    算这家伙识相,徐宁玉稍微满意了一点。李磊看小玉心情好像又恢复了,暗自祈祷下午不要让他做那么多试卷。
    徐馨宁只想笑:“你们心里有数就好。”看来弟弟跟李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倒让她做了坏人。这两人从来都好得跟亲兄弟似的,也是没谁了。
    李磊“哼哧哼哧”骑了三十分钟,从县城骑回小区。到了小区,李磊让他们在单元楼前等着,自己两手拎满东西,跑了一趟就把三轮车里的东西先后送去徐家和自己家。
    最后,他们来到位于小区后排的姥姥家。刚到楼下,他们就看到了一辆崭新的黑色大众桑塔纳。
    徐宁玉心中一动,本能觉得这车是大姨买的。几个月前,他鼓动大姨学车,大姨说忙,过了很久才抽空去学。这会儿因为缺少监管,驾照考试猫腻很多,多花点钱,甚至不需要去考试,直接就能买到证。
    大姨学了两个多月,顺利拿到驾照,但一直没有买车。徐宁玉催了她好几次,难道大姨这会想通了?
    在徐宁玉满心疑惑的时候,李磊已经从三轮车上跳下去,围着桑塔纳转了一圈:“桑塔纳就是比夏利好看。小玉,你猜这车要多少钱?快十九万!能买三辆解放!”他眼睛直发亮。
    这个年代的轿车比后来还贵,再对比这时的工资,简直是天价。当然大姨完全能负担得起。虽然县城陆续又开了不少家游戏室,他们家的“新潮电子娱乐”依旧生意最好。
    来玩游戏的都说,他家游戏室规矩,店员特可靠,在这边玩起来放心。不像别家,很多乱抢机子欺负人的,甚至抢钱抢币的都有,老板也不管。现在徐宁玉和大姨每月扣除各种开销、维修费,每人依然能分到三四万,买辆十几万的车完全不费劲。
    “我觉得应该是大姨买的车,我们上去问问。”徐宁玉简单说道。
    一句话让李磊惊喜得不行,拉着徐宁玉的手就往楼上冲:“大姨太厉害了,我们快点去看看!”
    第96章 投资
    李磊一手提着鱼和肉,腋下夹着一大包干货,另一只手拉着小玉,兴奋地几步跑到姥姥家。
    徐宁玉用唯一空着的手咚咚敲门,门从里面打开,他仰头看去,却是一愣。
    “二柱哥也在呀。”徐宁玉上前一步,笑着和人打招呼:“你今天穿得可真洋气!”这时候不兴夸男生酷帅,穿得好看一般就会被夸新潮和洋气,稍微有点崇洋媚外的意思。
    站在徐宁玉面前的,是焕然一新的魏二柱。他身上穿了一套毛呢料的黑西装,里面搭配灰色高领毛衣,衬得原本就高大的身材越发挺拔。
    听到徐宁玉的调笑,魏二柱只是默默侧开身子,根本不搭腔。徐宁玉背着手进屋,又忽然歪头,笑眯眯地说:“果然二柱哥穿西装好看,跟新郎官似的,是不是等下要去相亲哇?”
    “是陈姨给做的,没有要去相亲。”魏二柱没憋住,到底还是破功了,讷讷地反驳。
    他羞窘的样子成功把徐宁玉逗乐了。徐宁玉身后,李磊往魏二柱身上打量了好几眼,心里却是酸溜溜的:这么贵的料子,这么好的衣服,谁穿能难看?
    徐宁玉老成地拍拍魏二柱的胳膊:“不要着急,二柱哥多穿着这身去毛纺厂转转,指不定就被姑娘相中了。”毛纺厂要过几年才正式倒闭,厂里女工目前在婚恋市场依旧抢手。徐宁玉记得魏奶奶就说过,。
    这时候的人还是很羞于谈论婚恋相关的话题,魏二柱呆立在那里,一张脸黑红黑红的,彻底说不出话来。
    逗了老实人一番,徐宁玉神清气爽地从玄关跑到客厅,大叫着:“姥姥、姥爷,大姨,我来啦。”正被从厨房出来的姥姥一把接住。
    “慢点,别摔着。”姥姥一见小玉就喜笑颜开。
    徐宁玉也笑着抱住姥姥,再一扭头,看到客厅里还有两位熟人,忙乖巧地喊:“魏奶奶,大志哥,你们也来啦。”
    餐桌旁坐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这人和魏二柱无论身高、体型、相貌都极为相像,只是脸型略瘦长,目光有神,显得十分精干,正是魏二柱的哥哥魏大志。
    魏大志跟他弟魏二柱是两个性子,比较活泛,爱交朋友,用本地的话说就是场面上的人,讲义气、人脉广,大姨开店还曾经找他办过几次事。
    朋友多能办事,但也经常被人求上门,魏大志手里从来存不住钱,导致他对象吹了好几个,二十三四了还打光棍,可把魏奶奶愁坏了。
    徐宁玉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大姨站起来,过来拉了他坐到实木沙发上:“正要去叫你呢。你魏奶奶和大志哥有事和咱们商量。”
    满头银发的魏奶奶笑容满面地将徐宁玉搂在怀里,怜爱道:“几天没见,又瘦了。学习真辛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不知要费多少脑子,还是要多补补。大志,你不是有朋友喂鸽子吗?弄几只乳鸽来给小玉炖汤喝。”
    魏大志赶紧应下:“好,我去问问还没有。
    乳鸽汤味道应该不错,徐宁玉等他答应了,这才笑呵呵地分辩了一句:“学习不怎么辛苦,是我长个子了。”
    “对,小玉又高了。”一屋人都笑起来。本来就高了,徐宁玉皱了皱鼻子,挽起魏奶奶的胳膊,好奇地问:“魏奶奶,大志哥,你们今天来要商量什么事呀?”
    前阵子徐宁玉听魏奶奶说,魏大志办了内退,准备跟人合伙做生意,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来找大姨帮忙的?
    他暗自猜测,就听大姨说:“你大志哥原本要跟一个朋友合伙组个车队跑运输,他认识人,可以便宜弄到煤,拉去外地,再拉货回来卖。结果前几天,他那个朋友忽然就说不想干了,竟然是听人说琼州岛那边现在楼卖得特别火,准备去那边买楼。”
    魏大志尴尬地笑笑,无奈点头:“我都已经租好一个大院子停车,又跟人定了几辆旧卡车,也找好了司机。人家冲着我的面,定金都没收就把车送来了,几个司机也都从厂子办了内退。他这一走,我真是没脸再去见人家。”
    果然是这样。不过马上就要到九三年了,这会儿才去琼州岛买楼?徐宁玉听得囧囧有神。
    今年中旬,徐宁玉偶然从广播里听到,琼州岛的房价已经涨到了惊人的五六千一平,还引起了全国的房价上涨,立刻想到琼州岛房地产大崩盘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
    这应该我国是九十年代第一次经济泡沫。琼州岛八八年才建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只是岛上基础建设薄弱,发展别的见效慢,当地就出台政策,想要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
    但是因为监管不当,全国各地炒房的蜂拥而至,疯狂炒房。到最后很多楼都没有建就转手倒卖,由此引发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应该就在九三年下半年,膨胀过分的房地产泡沫瞬间破裂,只留下满岛的烂尾楼。看懂政策早早离场的人自然赚的盆满钵满,后期接盘的只能望着烂尾楼欲哭无泪,不知多少人破产。魏大志那个朋友这会儿入场,就好像四九年才加入国军,怕不是要亏得家都找不到。
    他思考着要不要提醒一下,可是跟人家又不熟。他一个十岁孩子,空口白牙说人家这笔生意会亏,人家肯定不会信,八成还会翻脸,觉得这是在咒他。徐宁玉考虑片刻,准备回头和魏大志提一句。至于他朋友听不听,自己就管不到了。
    就听魏大志继续说:“我那朋友也觉得不好意思,硬是把车扔我那儿了,就是楼下那辆桑塔纳。他才买没两个月,不准备开去,让我帮他卖掉,最低十万就卖。卖车的钱说留一半给我搞车队,我不准备真要他的,先拿来应急。我来,一是想问问陈姨要不要车,我知道陈姨拿了证,还没买车呢,这个价真挺划算的。二是想问陈姨想不想投资。”
    魏大志有些紧张地望着陈姨。
    大姨沉思片刻,就问他:“大概要投多少?”徐宁玉在一旁听着,看来大姨已经有了投资的意向。
    魏大志忙仔细解释:“主要是卡车的钱,三辆旧东风,我还价还到十万。院子一个月租金两百,司机工资比较高,一个月要五百。加上别的零零碎碎的,我列了个单子,差不多有个十一万就行。”
    魏大志拿出个练习本,大姨收下,点点头:“投资的事我还得再想想,过几天再给你答复。车嘛……”她刚想说这么贵,她不买,就听小玉轻咳一声,还眨着大眼睛给她使眼色,大姨就笑着改口:“车这个价还挺合适,那我要了。下午我去取钱给你,什么时候去办过户?”
    能这么快把车卖出去,魏大志喜出望外,忙高兴地道谢,当即就把车钥匙放在桌上:“真是多谢陈姨了,我等下打电话跟我朋友约个时间。钱不急,车你先开着。跑运输真挺赚的,陈姨你可以考虑一下。”
    送走魏奶奶一家,大姨转回来,笑着点了点徐宁玉的脑门:“十万呢,太贵了,我准备买个面包车开的。”
    “面包车?”徐宁玉好嫌弃,“那也太掉价了。大姨,你堂堂三家店的陈老板,怎么也得开个小轿车吧。”
    买车是大姨花钱,李磊一点不拦着,还在旁边帮腔:“十万真不贵,三厢的夏利都要十二万,最便宜的拉达也得八万块,司机都说开一路修一路,哪有桑塔纳好。”
    大姨被他俩一唱一和逗得哈哈直笑:“什么陈老板,我是不是还得喊你徐大老板?不过确实,有个车出去方便点。到哪儿去打车真麻烦。”
    徐宁玉满意了:“以后我也能来蹭车啦。”
    大姨就知道小玉是这么个心思,笑着拍了他一把:“你可真是咱家的小少爷,就想坐好车。回头我忙了顾不上送你,干脆让二柱也去学车,你要出门就找他接送你。”大姨想了个好主意。
    徐宁玉眼睛顿时亮晶晶的,高兴地直点头:“好呀!最好让二柱哥开车的时候穿黑西装,肯定特别有范儿。”
    正跟着小玉乐呵的李磊一下子噎住,笑容立马消失:怎么说来说去倒让魏二柱得了这么大便宜?李磊酸死了,学个车要好几千块钱呢,他只恨自己现在还不到十八岁。
    说完车的事,大姨又问小玉:“跑运输的事你觉得怎么样?大志这人挺靠谱,现在跑大车就没有不赚的,我觉得这个可以干。”
    物流运输直到后来也依然红火,徐宁玉没意见:“运输这个行业很有发展潜力,可以干。十万块也不多,大姨不妨先试试水。”大姨自己就能拿出这笔钱,徐宁玉没打算参与。
    这回的生意和煤炭有点关系,姥爷也来了精神:“你们要贩煤的话,我去找找以前的徒弟,有在矿上供应科干的,还能再弄点便宜的煤。”
    “好。”全家都支持,大姨这下彻底放心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笑着问徐宁玉:“今天二柱穿的西服你也看到了,挺好看吧?三个店里二柱表现最好,我今年只给他做了一套,不过许诺了明年会奖励满勤的人。听裁缝说,她是从申城学来的手艺,下午你跟我去量尺寸,也做一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