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吧,她有点无奈。
    楚沁本想直接回家,想想还是拐个弯去看看她说的那几棵树莓,如果成熟得给摘了。
    不套话了,就这样吧。
    回到家中,蕨菜先摘一碗出来,其余的放在厨房里晾着。
    蕨菜摘成小段后得放在沸水中焯水,焯水时楚沁就清洗树莓。
    张飞燕说的那条路的树莓还没有被采摘,楚沁愣是摘了将近十分钟,才把成熟的树莓给摘干净。
    这下子家里的树莓是太多了,楚沁想着要不要做成树莓酱储存起来。
    储存树莓酱需要罐子,陶罐不行,还得是玻璃罐。
    正巧了,玻璃罐家里还真有,是黄桃罐头遗留的。
    前些日子干活干得猛,她嗜甜嗜得厉害,楚沁便把黄桃罐头开了吃,甜滋滋的确实够味儿。
    说干就干。
    洗完的树莓只盛一碗出来,其余的放簸箕里晾着等会儿熬煮。
    锅里的蕨菜也烫熟了,用野蒜和酒糟一起炒,酒糟的香味儿勾得人口水直分泌。
    出锅后蕨菜上挂着红艳的酒糟,酒香经过铁锅的升华变成另种香气。
    狗不能吃这些,楚沁只给它吃地瓜饭,惹得小白嚎叫不停。
    嘿,看小白闹腾,饭菜都增香两分!
    夜渐渐深。
    院里炉火点点,小陶锅上熬煮着晾干的树莓。
    树莓在锅里变成暗红色,当炭火燃尽时,树莓酱也熬煮到位。
    最后放凉,倒入已经清洁到位的玻璃罐中,得到满满当当一整罐的树莓酱。
    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在卧室里响起,烛光中,又有几种物资被记录在册。
    *
    急景流年,日往月来。
    转眼间春已过,夏将至。
    随着天气渐暖,人们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薄,现在更是穿起单衣,只需时分早晚添件外套就行。
    村里老桃树上结起青涩的果来,她院后的柿子树也有即将开花的迹象。
    楚沁平日吃的骨头一半给小白,另一半就埋在这棵树下,她很期待秋季来临时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柿子。
    田间地头的庄稼经过几次浇水长势良好,其实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楚沁着实看不出什么灾荒即将来临的迹象。
    村里约有近一半的地种上菜籽,剩下的又有一半种地瓜,剩下的种的是水稻和各种豆类以及花生等等。
    当小满过后,夏天成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菜籽同样如此。
    小满前一天,清晨起床时楚沁就寻思着明日是原主母亲的生日,想替原主去看看一双弟妹。
    但楚婶儿的到来,给她带来个消息,原来是原主大姨即将到家。
    此时楚沁正在河里捞螃蟹。
    楚沁这段时间颇为惹人眼球,盖因自打得知灾荒后,她囤货囤得更加起劲儿。楚婶儿还曾笑骂她是扒皮鬼,看到有用没用的就往家里扒拉。
    “我说,你这些小螃蟹抓回家干啥?”楚婶儿挎着篮子来找楚沁上山采菌菇,却没想到大老远的就看到楚沁蹲在河边,用簸箕捞螃蟹。
    她走近道:“这玩意儿十只都出不了半勺子肉,也就小建那岁数的孩子爱抓去玩。”
    楚沁没说话,屏神静气,下一秒手疾眼快捞起簸箕,簸箕上满是小螃蟹!
    然后把螃蟹倒在木桶里,笑笑:“我不吃,我磨成粉给鸡吃。”
    楚婶儿惊奇:“给鸡吃?这有什么说法?”
    “吃了蟹粉鸡长得好,能下蛋。”她道,又补充一句,“叫小建最好少吃,说不准其中有什么寄生虫呢。”
    她家鸡死活不下蛋,可快愁死楚沁了。昨儿想起上辈子爷爷就是抓螃蟹到集市上卖给养鸡户的,所以她才想到来抓螃蟹。
    楚婶儿“哎呀”一声:“那确实不能让他吃了,他就是个饿死鬼投胎,啥都往嘴里塞。”
    又问楚沁:“去不去山上摘菇?”
    楚沁摇头:“婶儿你去吧,我早晨就去摘过了。我后山竹林那片你别去,被我全摘完。”
    楚婶儿见她不去就自己去,想起什么似的转身又道:“大队长刚从乡里回来,我听他说你大姨快到家了。”
    “我大姨?”楚沁怔愣片刻,“这事儿他咋知道的。”
    其实她大姨早些日子就该回来的,结果行李都收拾好后她大表哥忽然受伤住院,便又只能在部队多待一段时间。
    “估计是韩安邦说的吧”楚婶儿道,“她回来总是得先打电话让你姨夫去市里接,电话一打自然就有人能知道。”
    楚沁点点头:“我本还想明天去看看金金和金玉的,既然我姨要回来,就等我姨回来后安顿好了再一块去吧。”
    楚婶儿:“是该这样,你又没车。”
    再说,即使有车路还远,姑娘家独自一人多危险。
    说完,她便离开。
    楚沁螃蟹捞半桶也回到家,回家后把螃蟹放在锅里烘干,烘干后螃蟹死得彻底,再放在石臼里,用木头捶打成细粉。
    半桶螃蟹得出的蟹粉可不少,整整装满三个大竹罐。
    她犹嫌不足,又去找个地方捞。
    “去上游,就是先前塌方那里,那里的小螃蟹才多。”黄豆子碰见她指引说道。
    这几天因着楚沁找他换南瓜种子,他忽然就又没那么怕楚沁了。
    瞧瞧,再厉害也得找他换种子。
    楚沁谢过他,提起木桶和簸箕往上游走。只需在这里稍微待会儿,就能发现此处不仅小螃蟹多,甚至能看到泥鳅的身影。
    “也对,旁边都是芦苇和小树呢。”春去夏至,温度升高,但草木遮挡着阳光,阴影之下的水中自然凉快些,泥鳅喜爱这种环境。
    可泥鳅狡猾,楚沁还是只抓到螃蟹,回家制作后得到两罐蟹粉,这些蟹粉完全足够几只鸡吃,甚至还能有剩余。
    “剩下的就用来堆肥吧。”楚沁想道,骨头类的用来堆肥其实很不错。
    傍晚,楚沁把蟹粉拌到野菜里,倒入篱笆中鸡的石槽之内。
    其实她鲜少会把鸡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游荡觅食,因为放出去后就不晓得怎么再召唤它们回来了,只能硬抓。
    村里其他人的召唤咒语“咕咕喔——”,楚沁实在是学不来。
    这也就导致了她得每天寻找野菜喂鸡,等过阵子地瓜苗旺盛后,地瓜苗就又接上。
    也不知是蟹粉好使,还是已经到了时间,短短两日后,第一只鸡开始下蛋。
    这日清晨,气温凉爽。
    昨夜下场小雨,此时院子对面的山间还有雾气缠绕。
    院子角落的杂草上挂着露珠,在雨水的灌溉中它们又猛长一截,而楚沁顺手就给拔了。
    楚沁前天没有上工,第二天醒得都早,起来后烧火蒸饭洗漱,紧接着再去屋后,把鸡舍里的鸡给赶到篱笆中去。
    只是鸡赶完了,一转身就看到鸡舍里稻草垫上明晃晃的放着个蛋!
    “我去——”
    楚沁大喜!这是哪只好鸡啊,真争气,竟然下蛋了。
    这是鸡的初生蛋,这种蛋都比较小,但她半点不嫌弃,只当宝似的拿到卧室里,放在橱柜的竹篮中。
    自打这只鸡下蛋后,就跟开啥开关似的,第二日楚沁在鸡舍里见到两颗蛋。
    等到第三天,她见到三颗。
    这下她不用费心思辨认是谁的蛋该给谁添餐了,保准是三只母鸡都开始下蛋。
    楚沁美滋滋地存放在一起,她现在每天早上醒来最期待的事就是捡鸡蛋。
    也是这日,楚沁把鸡蛋都煮了,吃完饭后再去找村支书借自行车,到哪儿?到乐水乡。
    乐水乡。
    今日晴空万里,是个好天气。
    杨立秋是前天深夜到的家,坐两日火车的她头晕脑胀,愣是在家躺一天才缓过来。
    李解放瞧她这样,也没敢跟她提金家的事儿,直到今天吃过早饭后看她脸色尚好,便把这件事说了。
    不出所料,杨立秋听完脑袋直充血,气得头晕目眩差点没摔在地上,被扶着后牙齿直磕半晌说不出话来。
    “立秋你倒是说句话,别气,气大伤身,事已经没法转圜,想想金金和金玉吧。”李解放面露担忧劝说道。
    “我还能说啥?”杨立秋死死咬着牙,“我恨不能把金大力给撕了。”
    “能撕当然撕,可他不是跑了么。”李解放眼瞅杨立秋看眼自行车,甚至要去提刀,赶紧拦住她,“祸头金大力跑啦,想想两孩子,我就是想跟你商量两孩子的事儿,要不然就咱们把金金和金玉接来住?”
    杨立秋“啪”一下拍桌,恨恨道:“太便宜那金大力了,当年是他求着娶小满的,现在小满才走多久两孩子都不要了。”
    李解放叹气:“我那天去看后就想带金金和金玉回家,想想金家不会放人,就拖着等你回来商量商量。”
    他说的是真心话。
    首先自家媳妇得知后肯定是想接两孩子回来,不如他先提。
    金家两老人一个懒得出奇,另一个好赌成性,总之都不是什么好人。金家老大更是取了两老人的糟粕,又懒又好赌,可想而知两小孩要是在金家得过啥日子。
    再者,他家还是能负担得起两孩子的。
    他娘早年去世,他爹是老兵,目前身体硬朗追鸡撵狗都行,每个月有钱票补贴,养老方面半点不需操心。
    自家大儿子每月也有钱寄来,而他和立秋以及小儿子都是侍弄庄稼的好手,家底确实颇为殷实。
    他又没个兄弟姐妹的,从前有,战乱的时候都没了。现在家里人口掰着手指头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屋子盖完后甚至住不满,他爹天天叨叨着家里太清净。
    大儿结婚生子却远在千里之外,二儿将将满十七岁,想结婚最早还得等个三四年。
    养孩子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倒也简单。从小到大要用钱的地方就是学费,其他时候在李解放看来也就是添口饭的事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