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这些话她没说出来,楚婶儿如今明显对公社炼钢炉有点信心。
    不过她有信心也正常,因为有些公社浪费许多铁器,一两的钢都炼不出来,他们扬子沟公社就算只炼4两钢,也算是佼佼者,被上头表扬过了呢。
    楚婶儿没有多说这个,她今天来是有其他事儿的。
    “楚沁,你可晓得机械厂来人啦?”她颇有些兴奋道,“少说得有五六百人。”
    楚沁“嚯”了声,瞪大眼睛:“五六百人,是从外地来机械厂的吗?来干啥呢,不会是建工厂吧,这样为啥不从咱们这附近招人建。”
    楚婶儿:“谁晓得呢。我也是昨天听你小叔说的,你小叔这人人到中年终于走上几回狗屎运,当初认的那位水库兄弟真没白认,他那兄弟现在在机械厂做小头头,把你小叔也给招去当个临时工。”
    她又压低声音说:“我听你小叔说好些都是城里人呢,是准备进机械厂的。你不晓得,你小叔还说了,说这些人的家属或许也能进厂,还能安排一份工作。”
    楚沁:“……”
    楚沁明白楚婶儿啥意思了。
    她无语,面无表情道:“婶儿,现在好些人吃饭都是问题,想这些东西干啥。”
    这座机械厂,在她看来一时半会儿应该建不起来吧。
    楚婶儿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她:“傻瓜,你抓紧点儿。这些没主的男人都是有数的,咱们这里单身的姑娘也是多了去的,你不抓紧,别人抓紧,到时候条件好的全都被人家给相看走了,我看你到时候咋办。”
    楚沁浑不在意:“您想多了,我觉得那些人或许都瞧不起咱们农村的。”
    她在市里待过一阵子,最知道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有多大。
    单单是能吃商品粮这件事,就让有些城里人平白多生了一截傲骨。
    楚婶儿无奈:“总有好的,眼明心亮的,不高高在上的……我说楚沁,你到底有没把我话放在心上!”
    正站起身子准备去摘几颗杨梅吃的楚沁:“……”
    她又坐回去,乖巧应:“我放心上了,听你的就是了。”
    今天听,明儿就不听。
    楚婶儿不晓得她心里所想,这才满意。
    她琢磨:楚沁一个,她娘家大哥家的侄女也是一个,她远嫁外县娘家表姐家的外甥女又是一个。
    楚沁爹妈没在,她是肯定要管的。她大哥和她那表姐也隐晦求她身上,
    嗯,现在自己背负着三个自家姑娘的婚事,压力真怪大的。
    就在两人说话时,村里传出闹哄哄的动静声来。
    楚婶儿站起身,到门外往打谷场眺望:“这是有人来了。”
    楚沁也跟着去看,疑惑:“来了辆驴车,咱们村今天有驴车出村?”
    楚婶儿摇摇头:“没呢。”
    说着就道:“你要不要去看看?”
    楚沁摇头:“我不去,我去摘些杨梅。”
    家里的杨梅熟了,出乎意料的是杨梅并没有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
    或许是因为树种强大,以及楚沁隔三差五的勤快浇水。
    只是她去年培育的杨梅树种和苹果树种已经差不多要死了,到底是因为干旱还是因为生病,楚沁暂时没找出原因来。
    今年还培育不培育?当然培育,即使大概率还会死。
    就在楚沁爬上杨梅树摘杨梅时,楚婶儿已经来到了打谷场上。
    只见打谷上旁边听着一辆驴车,驴车旁站着三位陌生的年轻人。
    两个男人,一个姑娘。
    两个男人穿的都是黑衣服,只是一个高些一个矮些。那位姑娘绑着辫子,身穿军绿色的短袖,瞧着就像是城里来的。
    楚婶儿问围观的张婶儿:“是谁啊。”
    张婶儿磕着南瓜子道:“知青呢,是公社专门给送来咱们村的,一来就来三位。”
    楚婶儿惊讶:“当时听说是年初来,年初又没来,我以为又不会来了。”
    张婶儿指着那个女生说:“我刚刚那位听自个儿介绍,说自己是市里的,说年初要来的时候不小心断了腿,就一直拖到现在。”
    又指着另外两位男生:“那两个,个子高点儿的说是蒙省的人,个子矮点的是咱们省城的人,都是这一波要来的。”
    楚婶儿没忍住多瞅两眼,羡慕道:“人家北边的孩子长得就是要高点,我家楚建眼瞅着往后许是要跟他老爹一样高了。”
    张婶儿道:“那不能,你家楚沁和楚红就挺高的。男孩子发力慢,说不准得十七八岁了才会开始长。”
    说话间,韩队长来了。
    韩队长刚才去了朱家坳,去田里地里走了圈,这会儿裤脚挽起,身上也沾了泥土。
    他匆匆赶来,看着站在打谷场的三人道:“你们是新来的知青吧,我是高树村的韩队长,都叫啥名,跟我来,先把行李放到知青院去。”
    边说边往知青院走,风风火火的。
    那位姑娘用力拖着行李最先跟上,跟在韩队长的后面说道:“队长好,我叫江冉,今年19岁,去年高中毕业,是咱们市的人,父母都在厂里工作,我特意报名来建设广大农村的!”
    韩队长看了她两眼,心想这姑娘是活泛性子,挺好挺好。
    活泛性子才好呢,懂得跟人相处,在这陌生的地方才能过得不错。
    江冉说完,高个子男生跟上。他道:“队长好,我叫韩天川,是蒙省人。”
    韩队长惊奇:“蒙省啊,那离我们这里可远了,你这算是千里迢迢啊。”
    韩天川腼腆笑笑:“五湖四海是一家,咱们这里山清水秀,远也值得。”
    韩队长也忍不住轻笑出声。
    心里思索:这位嘴巴利索,而且看着身强体壮,应该能干活。
    嗯,能干活就好,只要能拿八工分他都很满意。
    最后矮个子男生瞧着是安静性子,只说:“队长好,我叫王牧,是省城的。”
    说完,知青院也到了。
    知青院离打谷场实在近,这里年初时被雪压塌过,重建时还扩建了一番。
    扩建的事还是楚沁提议的,要说楚沁为啥会提这个建议,完全是因为当时张飞燕的一番话。
    当时张飞燕就嘀咕:“这些房屋哪里够啊,别往后年年来,人数蹭蹭涨,住都住不下。”
    楚沁听进心里了,对韩队长说:“要建干脆就建大些,我看最好是就建两房间,厨房厕所另外搭。房间男女各一间,直接修建火炕大通铺,能睡十个人的那种大通铺,怎么的也不会再怕住不下去了。因为看样子,还有得知青要来呢。”
    韩队长把楚沁这话听进去了。
    建大点建大点,也就多费些功夫,多些黄泥和木头的事。
    但建火炕是万万不可能的,哪里来的那么多砖头给建火炕。
    所以韩队长就打大床,大四张大床连在一块儿,就成通铺了。
    这通铺睡六人绰绰有余,睡八人刚刚好,挤一挤睡十人也没问题。
    往后知青走了,这里还能做仓库,韩队长算盘打得特别响。
    他们三人进入知青院中,韩队长道:“还有两位知青,他们两去隔壁静水庄了,他们在静水庄里的村小里教书。”
    江冉震惊:“教书?”
    韩队长点点头,又道:“不过现在村小里没有老师名额了。”
    言外之意,你们这批要种地。
    还没有经受过农活毒打的江冉倒是不觉得种地有啥不好的,在她看来,她本来就是来这里建设广大农村土地的。
    百米之外,摘完半筐杨梅的楚沁在院里远远地看到韩队长带着人去知青院,就晓得是知青来了。
    心里不禁疑惑:江师傅他孙女儿有没有在这几个知青中?
    【??作者有话说】
    小楚:好单纯的一批人
    ——
    感谢在2023-08-23 05:20:03~2023-08-23 22:18: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疯丫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二 47瓶;困梦、悦 20瓶;风雪沉 14瓶;香螺、hi~o(* ̄▽ ̄*)ブ、ym、望天 10瓶;舞明遥 2瓶;南有乔木、霞光、-小雨儿。、vin、公子源、东坡肉真好吃、涧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8章 矛盾加剧
    ◎遇到困境◎
    楚沁没有特意去寻人家, 在第二日上工时听楚婶儿粗略介绍一番三位知青的名字和来处后,楚沁就猜测那位江冉大概率就是江师傅他那位心心念念来广阔农村里做贡献的孙女儿。
    楚婶儿道:“咱们村风气好,村里没有大奸大恶的人, 就是你最讨厌的张老大,也只是嘴巴厉害,不少人都能治住他, 平常只是不爱理他和他计较。
    所以这些知青算是有福了。楚沁你不常出门不晓得,隔壁县有位知青差点就被当地人娶了,半逼半强迫的那种。这知青姑娘家里远,人呢, 胆子又小, 恐吓后险些嫁了过去。后来还是另一个知青姑娘看不下去, 跑到县里去, 直接到县政府门口, 把事捅了出来才算玩。”
    她说完, 叹声气。
    真不晓得这些城里的姑娘怎么就千里迢迢跑他们农村里来了。
    换成是她,她反正是不敢孤身一人去外地偏僻的地方。
    楚沁愣了愣:“照这样说,这几年陆陆续续还挺多知青下乡来的。”
    楚婶儿:“可不是嘛, 哎呦喂你咋这个都不晓得, 咱们村五人,隔壁静水庄也五人, 就是流里村都有三人呢。韩队长气得差点儿吹胡子瞪眼的,觉得流里和静水庄都占了便宜,就咱们静水庄吃亏。”
    楚沁没听到她后面的话, 把注意力都放在人数上。
    为啥这般多人下乡?
    原因只有一个, 城里负担不了。
    楚沁不禁猜测, 往后许是会有更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