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8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是经历过的,我哪里会不信呢。
    但她不能这般说,楚沁只担忧道:“没啥信不信的。要是没有冰雹是最好,但如果有冰雹那就是要命的事。而且到底有没有冰雹,今天晚上不就会知晓了吗?”
    张飞燕松口气,把这件藏在心里的大事分享后,心里的担忧似乎都减轻几分。
    她不懂,这就是甩锅的好处。
    锅甩完了,张飞燕放心走了。
    她真的很信任楚沁,楚沁看着她毫不犹豫就离开,也不问问她后续该咋办的模样,也是很无奈。
    所以该咋办?
    楚沁暂时也不知道。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冰雹会来,压根就没法阻止。
    所以最优解就是在冰雹来临前能割多少就割多少。
    雨还在继续,天依旧暗沉。
    明明是大白天,天却黑得跟晚上六七点钟似的。
    村里人把秦老爷子抬到家中去,请了秦华夫妻后又匆匆赶回田里来。
    那些老头老太们终于听话了,他们来到食堂里,把食堂中的桌子全部收起来,再将食堂的地板给清扫干净。
    “谁去拿禾折子?”
    “我去拿,你们老手老脚的,唯有我还算硬朗些。”
    说完,这人冒着雨跑到仓库里,准备去拿晾晒稻谷的垫子禾折子。
    徐老太爷道:“他一个人能拿得动吗,多几个人去吧,用油布包着!”
    说完,又有几人大步走向雨中。
    禾折子用油布盖着抬到食堂中,随即又有人从家里抬着木炭而来。
    “把木炭登记一下。”徐老太爷说道,“这些木炭不够,到时候肯定还要村里其他人再出些来的,你们就不用出了。”
    在农村里,木炭也是稀缺资源啊,都得存着冬日里再用。
    于是从家里搬木炭的老头老太太们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食堂面积大,一卷一卷的禾折子在食堂的空地上铺开。
    几张禾折子把整个空地都给铺满,只留下过道和旁边放置木炭的地方。
    单单是食堂还不够,还得在打谷场上盖几个木棚。
    “没办法,必须得现在盖。”
    雨很大,韩队长停下手里的活,来到食堂对他们说道。
    他叹气说:“否则这些湿稻谷堆一晚上,也不晓得会发生啥事儿。”
    也对,那还是冒雨吧。
    这阵雨来得急且猛,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高树村,隔壁的静水庄同样如此。
    静水庄和高树村的措施差不多,皆是冒雨抢收,然后用木柴和炭火烘干变湿的稻谷。
    两个村子正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而感到烦恼,一时之间压根没来得及管巡逻的事儿。
    没办法,巡逻的那些人都是壮劳力,放他们来割稻谷能割多少啊,可比拦人进村划算多了。
    而世上永远有聪明人,其他村难不成就猜不到高树村和静水庄的做法吗?
    完全猜得到。
    比如说隔壁流里村,被派出盯着静水庄和高树村岔路口的人回来了,他对流里村的大队长说道:“大队长,那边现在没人。真的,不是埋伏,是真的半个人影都没有。你说……咱们要不要趁机进去?”
    流里村大队长看着自家村那稀稀拉拉的庄稼,神色为难。
    他们村有种庄稼吗?
    有的,甚至还忍着没有把种子吃了。他更是压着村里人,在前几个月干旱时日日去上溪河挑水。
    奈何因为上溪河实在远,平常在挑水上花费大量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也就算了,河里的水被高树村截断一部分,导致他们村即使再勤劳,庄稼的长势也不好。
    最要命的还在后头。
    因为去年留下的粮食少,去年秋收后村里又可劲儿地吃,惹得自开春后村里就有断粮的迹象。
    之后是一顿一人只有半碗稀粥,这才用剩余的稀少粮食多撑一个月。
    撑不住时咋办?
    若年景好,他们还能去山里挖野菜充饥,可惜今年因为干旱的缘故山中野菜长得不好。
    于是只能去借粮,给公社跪下好几回了,终于借到两回粮食。
    那可是他剥下脸皮借到的,没办法,毕竟去年虚报产量是他对流里村所有人做下的孽!
    但粮食依旧不够。
    他们吃草根吃树皮,最后实在没办法,在村里饿死两人后,终于把手伸到没长成的庄稼上。
    村里人是边吃边哭啊,把手腕大小的地瓜塞到嘴里,眼泪哗啦啦流。
    最后,庄稼吃完一半了,村里终于再没饿死的人了。
    剩下一半说什么都不能再吃,于是出去偷的出去偷,出去抢的出去抢。
    流里村的大队长再管不了村里人,可以说他潜意识里也有默许和放纵的成分在。
    毕竟走投无路之时,哪有道德不道德的,只有活命不活命。
    流里村大队长凝神,思考片刻。
    大雨将近乎干涸的泥土浸透了,此刻平常尘土飞扬的路上已经变得泥泞一片。
    天空好像被捅出个可怕的大窟窿,瞧这架势似乎要下上三天三夜!
    “队长,你说句话啊,能不能去!”那位盯梢的村民皱着脸急切问。
    流里村大队长回过神,眼睛在雨中透出犀利的光芒来。
    “去,为啥不去。”他转身说道,“你把村里人都喊到食堂去集合,记得带上镰刀。”
    说完回到家里披上蓑衣,在将帽子戴上时,他妻子担忧道:“真的要干这事儿吗?”
    缺德啊。
    她亲姨就是高树村的!
    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多年,两村的关系已经说不清了。
    高树村有许多姑娘嫁到他们流里来,他们流里也有许多女儿嫁去高树村。
    就隔壁张家,张老太太和张家孙媳妇就是高树村的人!
    让高树村的女婿和外孙去抢高树村的粮,她都怕来几道雷劈死这几人。
    她发愁说:“还是别去抢人家了吧。”
    流里村大队长看着她,讶然:“谁跟你说我要去抢了?”
    她不解:“你让村里人集合。”
    大队长:“我是为了帮他们。”
    她更不解:“你还让村里人带镰刀。”
    大队长道:“对啊,带镰刀就是为了去帮他们收庄稼。”
    说完,又叮嘱一二,大步离开家里。
    流里村队长媳妇:“……”
    怪怪的,她怎么没听懂。
    雨越下越大,这会儿雨滴不是砸得人微微疼了,而是砸得人生疼。
    流里村大队长来到食堂中,抬抬手压住村民们的喧闹声。
    “安静,听我说话。”
    “今天,我喊大家来不是为了去偷去抢,而是要给大家挣些粮食来活命。”
    “有人怕是要问,不偷不抢咋挣?这事我也想过,现在机会来了,咱们用力气去挣!”
    流里村大队长连说三句话,把所有人的好奇心都给提了起来。
    除那实在心眼坏的人外,许多村民还是有羞耻心的,更别论这里好些人都与高树村的村民沾亲带故。
    在这些人看来,让他们去抢县城,都比去抢高树村要轻松得多。
    “咋用力气去挣?”有人问。
    大队长指了指外头:“外面的雨都看到了吧,眼瞅着是不会停的,即使今天会停下,这么大的雨也得有积水。大家都是种庄稼的,这种时候若是积水,地里的稻谷会咋样?”
    底下“嗡”地讨论起来。
    “会潮,严重的还会发芽。”
    “变潮的话,只能祈祷后面几天是艳阳天,否则这些稻谷迟早得发霉。”
    “若是发芽,那更完了,发芽的话没办法久存,而且质量也会下降。”
    大队长露出这段时间第一个轻松的笑来:“这场雨对静水庄和高树村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对咱们这种庄稼没多少,已经收完的村子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
    “傻意思啊!”
    底下聪明的人已经懂了,智商一般的也若有所思。
    唯有一些蠢的,还在扯着嗓子问。
    大队长心情极好,解释道:“啥意思?意思就是咱们可以去帮高树村和静水庄收割稻谷,至于帮忙的工酬,就是咱们帮忙收割的部分粮食!”
    他说得斩钉截铁。
    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的了,手一挥:“我点到的人都给我跟上。”
    说完,开始点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