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24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6章 盖大猪舍
    ◎村民大会◎
    这事村民们早就晓得了, 毕竟那天在场的整整有八人。
    就算楚沁不说,其他人回家后也会把这事儿告知自己家人。
    更何况楚沁也跟楚婶儿说了,和楚婶儿说时张婶儿就在旁边。经过张婶儿的一番传播, 村里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三岁小孩儿,都晓得了村里要种好多菜,养好多猪的事儿。
    楚沁心里一咯噔, 也是这时候才发觉想和机械厂合作的事必须早早和机械厂商定,万一村人透露出去,其他村抢占先机,让他们高树村吃些残羹剩饭咋办?
    于是楚沁匆匆去告知了韩队长, 韩队长也不淡定了, 当时就骑着自行车去往机械厂。
    韩队长先找到纪竟遥, 大约是机械厂确实是想从周边购买物资, 所以纪竟遥听完他的话后半点没推辞, 直接带着他去找后勤部主任。
    后勤部主任了解后也没答应啥, 不过韩队长也不失望,毕竟自己就是来挂个号排个队,以免被别人抢占先机。
    但这位主任却对此很看好, 特意询问了他们种植蔬菜和养殖猪以及鸡的规模。
    主任姓李, 叫李伯山。李伯山说道:“我们厂在明年的这时候时,预计会有一万两千左右的人口, 你们村大约能吃下多少?”
    韩队长沉思片刻,说道:“这我暂时没办法告知你,我们初步打算种30亩的蔬菜, 养殖50头的猪和200只的鸡。毕竟我们还有任务粮, 能腾出30亩地已经算是极限了, 至少这三年来很难再增加。”
    李伯山点点头, 他能理解。
    生产队是粮食优先,高树村愿意腾出30地来已经超乎他的想象了。
    至于够不够,不够还有其他村啊。
    不过他倒是觉得50头猪还太少,都不够厂里吃一周的。
    “韩队长,你看看猪能不能再加些?”
    “加多少?”
    李伯山道:“100头吧。”
    韩队长不可置信:“100头?这对我们村来说太多了,单单是猪草就是一项难题。”
    李伯山叹气:“其实100头都够的,其他村还得吃下几百头才行。要是你们几个村没想养猪,或许我们会把这个订单给隔壁县城。
    只是我们机械厂确实是欠了你们几个村的情,工农是一家嘛,农民兄弟们给我们支援了地,像你们村还有静水庄以及另外两个大队两个公社,给地的时候二话不说,这大大方便了我们,我们自然也是要回馈些什么给你们的。”
    李伯山见韩队长面色纠结,停顿两秒又继续道:“反正养50头也是养,100头也是养。我听说你们养猪也有任务猪是吧,你们任务猪最少10头是要的,自己村逢年过节也得自留那么两三头,一年下来自留五六头。若是50头,这么一通分下来压根就不剩多少了啊。”
    最后,使个杀手锏。
    李伯山给韩队长递杯水,笑眯眯说:“我们机械厂收猪不止给钱,其他票也会有。不拘是肉票还是其他票,总之都会有。”
    韩队长面上一片感动,心里想骂人。
    说这么多,还是想让他们多养猪。
    可100头……
    韩队长想了整整半分钟,难得生出点魄力来,咬牙道:“行!”
    说完,心里有涌出点后悔来,离开机械厂时偷偷扇了自己好几个嘴巴子。
    “他祖宗的,被套路了。”
    韩队长暗暗道。
    不同来时的急急忙忙,他回家时可以说得上是慢慢吞吞。
    该怎么和村里人说这件事呢?
    还有该怎么从公司那里报来100头的猪仔呢?
    最重要的是,这100头猪怎么才能养好?所需要的饲料不够怎么办?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哎——”
    还不如听楚沁的,种40亩的菜呢。
    回到村里,韩队长只把这事儿告诉了村支书和金会计以及楚沁,因为怕这事儿被村民们知道后村民们会闹腾起来。
    楚沁晓得后只觉得棒极了。
    而村支书和金会计却都一个劲儿地喊“要完要完”,他们同样担心韩队长担心的问题。
    可在楚沁看来,这没啥可担心的。
    楚沁很是不解地看着他们说:“那就去找公社啊,有困难找公社嘛,让公社帮忙解决。再要不然就去找机械厂,他们机械厂即使和养猪毫不相关,但人家路子多人脉广家底厚,保不齐就能帮咱们牵线搭桥买到猪仔买到猪饲料了呢?”
    别说,楚沁这话确实让他们心动。
    但现在各个生产队似乎都不爱麻烦上级领导,这就让她纳闷得紧了。
    你说说,人家公社就是生产队的爹妈,当孩子的哪里能不麻烦爹妈?
    你平常产的粮食都得送去给人家,凭啥就不敢麻烦啦。
    反正她脸皮是挺厚的,在楚沁日日劝说之下韩队长终于去了几趟公社。
    韩队长头回去的时候没谈下来,人家只肯帮助买猪仔,然而对饲料却没办法。
    后来这消息被静水庄的晓得了,静水庄能放弃这块肥肉?
    当然不能。他们也去和机械厂谈,谈完静水庄的杨队长当即和韩队长一起去找公社。
    两人磨了又磨,终于把饲料磨下来百分之五十。
    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必须他们两个生产队自己想办法。
    “这样已经很好了。”韩队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里总算松口气。
    “对了,你们村蔬菜种多少?”他问同行的杨队长。
    杨兵:“50亩地,要比你们村多些。在我看来你们村有几处山就很不错,山又矮,里的边石头不多,为啥不收拾收拾腾出来,这样也能多开些地。”
    韩队长:“哪有那么容易,这两年年景不好大家的积极性难调动,要不是有这场雨,现在通通都得去山里扒树皮挖草根了。”
    杨兵:“得了吧,往年也没见你收拾开垦。你多往山里使使劲儿,多听听楚沁的话。”
    “嘿!咋这么说呢,真要一字不落的按照楚沁那丫头的话去做,我们村保准挨公社点名。”韩队长说道,“你都不晓得她有多激进,不在后头拉她后腿她能飞起来。再说,那山的问题,哎我会考虑的,从前也是因为村里的地暂且够用,往后想来是得开垦了。”
    但开垦来做什么?
    韩队长心里隐隐有了些想法。
    回到村里,召集村民开大会。
    夜晚。
    吃完饭的楚沁慢悠悠逛到打谷场中,她自带小板凳,直接坐在边缘处。
    阵阵晚风吹来,把一身的燥热全给吹散个干净。
    坐在边缘处还有个好处,就是不必闻大家的汗味儿。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还没洗澡呢,包括她自己。所以现在打谷场上的味儿简直了,置身于人群中间,堪比待在猪圈中。
    楚沁看了看竹筒里装着的桑葚,有一搭没一搭地拿出来吃。
    家里的桑葚成熟了,她采些来泡酒,剩余的都用来吃。
    因为数量多,楚沁还晒干了部分,做成桑葚干放在以后吃。
    她本来想烘干的,因为晒干很容易招来灰尘,但更怕自己手下没轻没重,烘得桑葚直接变成桑葚灰。
    边吃着桑葚,心里边琢磨着去哪儿搞些蚁蚕来,今年桑叶多,总不能浪费啊。养上几年的蚕,说不准就能做一床蚕丝被了。
    也不晓得蚕丝被盖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
    她思维发散开来,要不是桑葚还在不停地吃,旁边的张飞燕还以为楚沁是在发呆。
    张飞燕今天也聪明得紧,晓得躲到人群外来了,还偷偷捏住鼻子,显然也不习惯这种气味儿。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关于种菜养猪养鸡的事儿时,韩队长终于带着他的笔记本来了。
    黑夜早已降临。
    今晚的星星稀疏,月亮不见踪影,打谷场上只能靠着火把提供光亮。
    韩队长站在高台上,拿着他的喇叭道:“今天为什么把大家喊来开会,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先来举手表决一下,同意拿下机械厂单子的人请举手。”
    话音刚落,绝大部分村民很是果决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里说的绝大部分达到了百分之99,有那么个人属于分外保守的,当他们看着周围人都把手举起来的时候,也犹犹豫豫地把手举了起来。
    韩队长仔细看一遍,在纸上记录数据,点点头:“那就是全票通过。”
    记录完,他又抬头:“既然大家都同意,那现在就来先说说菜地。经过讨论,村里预备的菜地有30亩,大家觉得如何。”
    其实30亩的地,村里不少人还是同意的,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似乎更容易接受用菜来赚钱,再用钱来买化肥买粮这件事。
    但有些人却有点犹豫,只是等韩队长说出隔壁静水庄腾出50亩地来时,那些人瞬间改口觉得自家村子30亩地就很不错了,话里话外都是让韩队长千万别和静水庄较劲儿,也想要腾出50亩的地。
    说完地,韩队长又说鸡。
    出乎意料的,村里不少人都觉得200只的鸡数量有点少。
    “我倒觉得可以再加50只。”
    “既然都要新盖鸡圈了,干脆盖大点,鸡也多养点,反正鸡吃得比猪少,而且啥也吃,这样往后咱们村也能偷偷留下些鸡蛋。”
    毕竟现在一家只有五只鸡的名额,好些人家压根就没养五只,养两三只都不错了。
    为啥?
    还是因为饲料。
    鸡虽然吃得糙,比猪好养。但是如果要人家生蛋的话还是要给人家吃些好的,总不能顿顿给鸡吃草根却要让鸡一天下一个蛋对吧?
    楚沁家的鸡吃得好,营养跟得上,基本上一天能下一个。但其他人家的鸡两三天能下一个就不错了,就这么一个两个的还得攒着换钱换盐,或者留着给家里的小孩吃。
    说着,不少人都加入想提高养鸡数量的话题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