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2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楚沁拿起镰刀,割下今年的第一把稻穗时,据说机械厂的后勤订单已经被分完了, 被他们附近的生产队以及隔壁县城的生产队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消息放出后, 惹得那些还在考虑, 以及因没钱而无法吃下订单的村子纷纷扼腕, 但也只能叹声气,忍不住把目光移向这些吃了订单的村子,心里无法控制地滚滚冒出酸水。有那心眼坏的,甚至在祈祷老天让这几个村的菜啊猪啊鸡鸭啊全死绝。
    今年割稻谷割得比往年晚许多,这也就导致了在割的时候太阳没往年那般大,楚沁觉得要舒服不少。
    人一舒服,割稻谷的速度也会加快。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所有的稻谷都已割完。
    不仅割完,还打完了。
    趁着阳光正盛,村里就把稻谷铺在田野里晒。
    因为韩队长怕今年冬天来得早,对地里的活就催得紧。
    紧的同时猪舍鸡舍那边也没放松。
    韩队长给猪舍安排了四个人,徐老屠夫妻以及村里的于胜叔儿父子。
    徐老屠夫妻不必讲,两人原先就是管着猪圈的,管的也好,经他们手喂养的猪都要比旁人喂养的肥些。而且还会给猪接生,连猪的一些小毛病他们都懂得看。
    而于胜父子呢?纯属是照顾两人。
    于家和楚家一样,也是逃荒来的。于胜在逃荒过程中因和人打架瞎了一只眼,左脸也有一条从眼角贯穿到耳后的疤痕,更是显眼,村里小孩儿都叫他于鬼,有那胆小的还会被他这模样吓哭。
    因相貌和眼睛的缘故,他很是沉默寡言,但他却吃苦耐劳。
    他妻子身体不好,每日能拿3工分都算好的了。他老娘身体更不好,秦华每月都得开药给他娘煎来吃。他还有个8岁的哮喘儿子,这病也不能下地干活,还得好好养着。
    可这种情况下他却能带着15岁的儿子挣到够家里吃饱的粮食,让小儿子吃得白白胖胖,妻子和老娘也不会面黄肌瘦,家里还盖起整齐的四间黄泥房,完全能称赞一声勤劳能干。
    这四人确实把猪舍拾掇得干干净净的,那些猪仔们更是肉眼可见的在长胖。
    在猪舍和鸡舍工作,就不需要再下地了,因此这工作还算吃香。
    鸡舍也有许多人想去,最终韩队长却安排了钱家奶奶和于胜的妻子去工作。
    这几个人,一天能拿8工分。
    而徐老屠夫妻属于技术型人才,于胜属于有把力气,必须得承担更多活的人,他们能拿到10工分。
    10工分把村里人馋得不要不要的,但当看到记分本楚沁那栏一水儿的15工分时,深觉得10工分也就那回事儿。
    “楚沁今年又得大丰收了吧。”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你说楚沁咋就那么能干?咱们拿8工分都觉得要老命了,人家直接拿你的翻倍。”
    “难怪楚沁那脸盘子是圆的,咱们全村人的下巴都尖了,就她是圆的,到处都圆,啧啧。”
    楚沁:“……”
    耳力很好的楚沁并不想听到这些闲话。
    她最近又恢复了15工分的节奏,主要是今年村里的收成好,能多分些就多分些。
    到时候一袋袋粮食堆在家里,看着就让人无比心安和满足。
    稻谷在晒的过程中还得用耙子把稻谷中的杂草给扒拉到一起,然后抓抓扔了。
    这活容易,就是七八岁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干。
    楚沁有时看着都羡慕,不要弯腰多好啊,她深深怀疑自己这场秋收下来腰得废了。
    稻谷在晾晒,其他活也没停。
    韩队长把人力用到极致,小孩老人干轻省的活,有把力气的都在地挖地瓜。
    只挖不收的那种。
    是暂且不收,地瓜挖出来后直接让它待在土里,待上两三天再收回去。
    为啥呢?为了把地瓜晒干些,干地瓜便于储存,湿的收回去就必须马上分下去,让村民领着自家的地瓜回家晾晒,否则全堆在仓库里非得发霉臭了不可。
    现在村里没那功夫分粮食,都可着劲儿地收粮食呢。
    反正这几日万里无云,日日都有漫天的晚霞,不怕下雨。
    地瓜挖得很快,挖完后就去收黄豆花生等等作物。
    收完黄豆,最后一批晒好的地瓜能够收入仓库。
    此时已是11月中旬之时,而玉米在众人的忙碌中,也悄然成熟。
    在这之前,村民们先把花生给拔了。
    因为今年没种菜籽的缘故,花生种得多,可见今年的油就是花生油。
    等到花生收完,就能收玉米。
    这场秋收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等所有的作物都入库时,已经是12月之时。
    12月,气温骤降。
    清晨起来后能看见远山间绕着的雾,若是往菜园里走走,还能看到有些菜已经结了霜。
    楚沁觉得不出五天就要下雪了,这使得她山上再是酸痛也得到山上把柴给砍回来。
    空间清理出两格背包,楚沁带着锄头和柴刀便往山上去。
    和她想到一块儿,一同去山里的村民有不少,都在腰间插了柴刀,尽量在大雪来临前砍下足够的柴火。
    楚沁瞧着人一个接一个的,便往更深处的地方去。
    她去的还是清泉峰的那座山,好些时间没来,楚沁竟然在清泉峰的陷阱里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野鸡。
    娘嘞,开门红啊今天。
    楚沁连忙把野鸡拿起来放到背篓中,来到当初采蘑菇的林子的边缘,开始砍树。
    这里人少,树砍下来直接收到空间里,所以不到半小时她就砍了五十来棵。
    又一小时个多小时,她空间里足足有两百棵的树。
    她这回要砍的不单单是烧火常用的柯木,还得砍烧炭的好木材乌岗栎。
    乌岗栎特别适合用来烧炭,烧完的炭坚固又耐用,就她砍下的这些乌岗栎,完全足够让她烧出能用两年的炭了。
    楚沁也不贪心,砍得差不多后就收手。难得来一趟,她也不着急下山。
    在山林中边走边观察,原先消失的动物痕迹又出现了,楚沁甚至还发现几个兔子洞,兔子洞前有兔子留下的痕迹。
    “哎,没带麻袋。”
    楚沁略微有点可惜。
    她又爬到树上,观察观察四周,再顺手掏几个鸟蛋,一同放到背篓去,慢悠悠地继续往前走。
    今年山里不见葛根,更不见山药。
    因为都被挖完了,包括清泉峰这里的山药都被挖个干净。
    看来在饥饿面前,并不是什么危险都不能冒的嘛。
    楚沁因为粮食足够,倒也不咋在意。
    做人不能太贪心,你家里粮仓是满的,别人家粮仓是见底的,你还想把山里的山药给挖了不留一丁点儿?这实在是过分得紧呢。
    楚沁发觉山里好似被扫荡一圈似的,除了掏鸟蛋再没旁的收获。
    她倒是想找找蜂蜜,家里蜂蜜没了,楚沁想得紧。
    没蜂蜜,平常想润润肠胃都没东西润,只能一杯一杯地喝着桃金娘酒。
    临近12点,在山待了好几个小时的楚沁终于动身回家。
    也该是她时来运转,在下山途中遇到两只停在草丛里吃草的兔子。
    楚沁手疾眼快抓到一只,同时跑了一只,但她不在意,只掂量掂量手上这只的重量。
    “嗯不错,两三斤呢。”
    她脸上带笑,避着人回到山脚。
    村民们还在山里忙活,他们没有能运柴火的空间,要一遍又一遍地把树木搬回家中。
    所以每当要砍柴,几乎都是一天起步,像楚沁这种轻松的砍柴方式得被人羡慕死。
    楚沁悄咪咪地回家,放下背篓,在院外边上的空地上挖出个大坑来。
    因为要烧的炭多,坑就得挖的大。
    对楚沁而言砍柴容易挖坑难,砍柴只砍两个小时,挖坑却足足让她挖了一个小时。
    挖完坑,饭点已过,楚沁只得把小铁锅放在炉子上焖点粥来吃。
    粥是最不顶饱的东西,楚沁喝四碗下肚,还配着用平底铁锅煎的鸡蛋葱饼,可下午三点时就又饿了。
    下午的楚沁在干啥?
    在砍柴。
    炭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烧完,最少得烧上三天三夜。而且她烧得多,保不齐还得烧上五天五夜呢。
    所以楚沁很是着急,生怕大雪来临前炭还没烧完。
    乌岗栎得先砍成小段,然后铺在院子里晒干。等晒得透透的了后,再把木柴放到坑里点火烧。
    期间还得时时注意着,若有火燎出来,必须用水扑灭。
    可水又不能太多,以免水流到木炭中,使得木炭崩碎烧失败了。
    楚沁用半个下午的时间砍完柴火,砍得手都要长水泡了。她看着指腹的水泡,嘀咕两句回卧室用针给挑了,又用力洗洗,拿碘伏消消毒就算可以。
    砍好的柴铺满整个院子,前院后院都给铺满,今天晒半个下午,明日再晒一整天,想是就能晒得差不多。
    做完这些,又舀一大碗温热的粥吃吃,呼噜呼噜吃完一碗又吃一碗,那呱呱叫的肚子才肯安静下来。
    坐在屋檐下,闻着柴火独有的柴火香,她慢慢眯起眼,仿佛要睡过去。
    ——
    机械厂。
    今天是机械厂的大日子,据说机械厂的宿舍在这日竣工,那一排排的楼房引来不少社员的围观。
    扬子沟公社书记秦文珺也来了,她也想见识见识这个省里市里全力支援,要啥给啥的万人大厂是啥样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