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2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以他极有可能没离开!
    楚小叔恍恍惚惚,望着门口,脸庞说不上是什么表情。
    “咋有人爱打听事儿到这种地步。”他实在震惊。
    楚婶儿都无语极了,硬是搞不清重点呢。
    但楚小叔很快回神,疑惑问:“他俩已经熟到能吃年夜饭的地步了吗,难不成咱们得开始准备木头和棉花了?”
    当地娘家人在女儿结婚时会准备床被子,以及几个装被子和衣服的箱子。如果条件好,还会准备衣柜,甚至床。
    楚婶儿脸上却隐隐兴奋:“楚沁这孩子也真是的,前几年愁人,现在我都看开了,她突然给我来个大的。”
    要说她满不满意纪厂长,当然满意!
    工作好,五官端正又是本地的,人品目前瞧着也不错,这哪里还会不满意。
    楚小叔同样这般想。
    他摸了摸空了的口袋,又去旁边橱柜里抓点烟叶出来闻闻解解馋,笑道:“也是赶时兴,现在的小伙子小姑娘都爱自由恋爱。这人比咱们以往找的要好,往后要是真的成了,楚沁还是能住在家里。”
    楚婶儿却嗔道:“人家楼房不比咱们村里的房好住?要是能把楚沁也安排到厂里,让她端上能坐办公室的铁饭碗才算好呢。”
    楚小叔深吸一口气烟叶,缓缓吐气:“你不懂,那楼房看着好,住起来或许也比咱们家来得好,但肯定是比不上楚沁家的。”
    他都不想说啥了,楚沁家现在瞧着位置一流,她自己私底下肯定有偷摸种点什么,加上她家房子被她收拾得整整齐齐,哪里会比不上楼房呢。
    更别说,她还打算盖新房了。
    楚婶儿想想觉得也是,又为难说:“难不成两人真要成了,他还住楚沁家来?”
    没等他回答,楚婶儿却立刻想通:“也不是不行,谁说只能女方住男方那儿。”
    楚小叔沉思片刻:“你想的有点远,现在八字还不确定有没有一撇呢。”
    是了,八字还没一撇。一眨眼,楚沁搬出他们家已经六年了。
    夫妻俩在讨论楚沁,杨家也在讨论她。
    静水庄。
    杨姥姥道:“这腊肉是楚沁拿来的?这孩子听说养猪养成名人是是不是?公社那些人都喊她养猪王。”
    杨小舅嘴里的水差点没喷出来:“谁取的外号这么缺德。”
    杨姥姥瞪眼:“哪里缺德了,多好听!能养出500斤的猪咋就配不上养猪王这三个字。”
    杨小舅赶紧点点头:“能配能配,就是不好听,谁家姑娘好端端的和养猪扯关系。”
    杨姥姥:“你可闭嘴吧,觉悟还没我个老太太高。养猪咋啦,养猪光荣!现在公社谁不晓得养猪王楚沁啊,和你这当舅舅的一比,你连人家脚趾头的都比不上。”
    她说着把身体坐正,继续说:“我可都听说了,楚沁这本事县里都晓得了,还要给她写报纸呢。她当年是不是上过报纸,啧啧,她还不同意。不过县里还是给报上去了,今儿你三叔从县里回来,就说有面报纸上提起了这事,想必过不久‘养猪王’这三个字不但咱们公社咱们新明县,怕是整个市都晓得。”
    杨小舅惊讶:“还有这事?那完了,楚沁一直不想出名气的。”
    刘芝笑笑道:“这名气出了也没啥,又不会有人绑着她逼她去养猪。楚沁不想干的事儿还有人能逼得动她?”
    杨小舅想想又点头:“也是。就是这外号怕是要跟她一辈子。往后去县里,别人看到她不得都喊她养猪王!”
    说着,他不由得笑出声。
    笑着笑着,笑声戛然而止。
    等等,她养鸡可比养猪厉害多了,那蛋是一个接一个地下啊。
    怕是不能喊她养猪王,也不能喊养鸡王,这都太过片面。
    那喊啥?
    好养殖大王。
    —
    “噼里啪啦——”
    鞭炮声在晚饭前响起,这昭示着年夜饭即将开始。
    楚沁点了两盏煤油灯,还把手电筒用铁丝绕着挂在饭桌顶部。
    只见桌上摆着九道菜,鱼汤豆腐,萝卜焖羊肉,红烧鱼,红烧肉,糯米蒸排骨,蒸腊味以及辣炒猪蹄清炒荠菜与炖鹅。
    楚沁家的菜几乎没派上用场,她今天做晚饭时同样几乎是没派上用场。
    她这会儿看着满桌的菜口水直分泌,眼神灼灼地看着纪竟遥,问:“开动?”
    纪竟遥笑笑:“吃吧,你先吃。”
    楚沁也不跟他客气,夹起猪蹄开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着杨梅酒,吃着辣猪蹄。
    历史车轮滚滚,1963年来临。
    【??作者有话说】
    终于要时间大法了
    感谢在2023-10-08 00:46:55~2023-10-09 01:32: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二 28瓶;破鳄梨也 18瓶;巫韵朵朵 10瓶;乖羔羔、karen星微 5瓶;26309691、霞光、-小雨儿。、风从海上来、舞明遥、迷你猪、司空伊落、audrey、小桥烟雨、3857412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7章 至三年后
    ◎房屋建成◎
    流光易逝, 急景流年。
    梅花绽放后凋零,冰得刺骨的积雪也在气温回暖之际渐渐融化。
    但万物反复,枯败的枝丫重新抽出绿芽, 零落成泥的桃花杏花各种花在春风中飘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冬日始终不是终点,每年的春日也并非是唯一的起点。
    起点年年有, 一转眼来到1966年。
    这是个特殊的年份,不亚于1959。
    此时的楚沁还不知道,但她却能感受到风雨欲来的气氛。
    这几年她过得特别舒坦。
    63年时村里建起一座砖窑,砖窑是九月份建好的, 九月底时烧出第一批的砖。
    不过头批砖的质量不好, 摔在地上容易摔碎, 不适合用来盖房子。
    村里负责烧砖的谷大爷又是调整湿度又是调整温度, 又烧两批砖后才烧出质量合适的砖块来。
    当然, 前三批的砖也没浪费, 你家拿些我家那些,全部被村民们瓜分完了。
    楚沁抢到五十来块,盖房子不行, 拿去盖鸡窝倒是很好使。
    烧出第一批质量达标的砖时已是入冬的季节, 天气渐渐变冷,在初雪到来之际又烧出一批, 随后立刻停工,直到64年春种过后才再次复工。
    都说好事多磨,砖窑也是如此。
    进入64年年中, 前两批砖又建成砖窑, 前后两砖窑同时发力, 出品量呈井喷式发展。
    乖乖, 不但在65年年中时存后够村里人盖的砖,更是在这之后卖给了隔壁几个生产队好些砖。
    其中静水庄买了最多,因为他们生产队同样有钱,每年从机械厂得到的收益虽略逊于高树村,但还是盖得起房子的。
    楚沁原先就觉得自己不能当出头鸟,必须“隐于市”。她不能成为第一个盖砖瓦房的人,她可以是第三个第四个。
    如果还可以的话,她甚至希望全村人都能盖起砖瓦房。
    楚沁却忽略了,农民们对于盖新房的追求有多么猛烈,在高树村准备盖房时,隔壁几个和机械厂合作的村子也在着手盖房。
    高树村第一座砖瓦房在1964年年底落成,而村里第一个盖成砖瓦房的人家是村支书家。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村支书家人口众多,且几乎都是壮劳力,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的话,他家每年年底拿到的分红是最多的。
    在64年春季时村支书家便已着手盖房。还是那句话,因为家里人多,亲戚也多,人多力量大,房子盖得飞快。
    楚沁当时也去帮忙了,顺带给自己攒点经验。
    村支书家砖瓦房盖得不算大,也才五间房屋,而且面积颇小。
    他家厨房甚至没推了重盖,五间房除一间堂屋外别的都是卧室。
    楚沁摇摇头,觉得村支书的家忒杂了。
    帮瓦房和黄泥房混搭,院前院后的木头房也没拆,看着有些别扭。
    不过村支书的家人都很高兴,而一波一波去参观的村里人眼里也源源不断透露着羡慕。
    第二家建成砖瓦房的人家是徐家,也就是徐老屠家。
    他家家庭成员组成的结构和村支书家是很像的,同样算人口大户人家。
    不过也不单单如此,他家最关键是女人特能干活。
    徐家女人赚的工分能追得上壮年男人,楚沁还没崛起时她们才是高树村女村民的翘楚。
    或许有村支书家比对着,徐家的房子明显盖得好看许多,不再是混搭了。
    他家地势相对来说较高,同样用围墙把自家前后院都给围起来,或许正因如此,他们盖时会稍稍大胆些,除厕所外,全部都是砖瓦结构的房屋。
    楚沁依旧去徐家帮了忙。
    在村支书家时她是木工,到徐家了她就是水泥工。
    徐家房子盖成正房加两厢的模样,规规整整的,她这稍稍有点强迫症的人特喜欢,一时之间也想把自己家的图纸推倒重新规划,但仔细考虑过后还是算了。
    她家也挺美挺对称的,不需要学人家。
    关键是她家方便,下雨天时除去厕所外非必要都不需要出门呢。再有就是她家就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厢房盖了能给谁住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