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2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楚:太酷啦!
    ——
    总算看到完结的影子了。
    我大概不会写到两个人结婚啥的,因为这本主线是女主生存囤货,所以婚后啥的只会放在番外,这样大家可以选择看或不看~~么么。
    第174章 黄豆糍粑
    ◎飞燕亲事◎
    年底, 村里的“砖瓦化”进度完成百分之七十。
    当然,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家都是黄泥木头砖瓦混盖的。还有许多是旧房不拆,家里新建几间房补充的人家。
    如此一来建房压力瞬间下不少, 几乎所有人家都能盖得起。
    最令人意外的是钱奶奶家,她家竟然同楚沁一样盖了全套的砖瓦房。
    这就让人有点疑惑了。即使钱奶奶找队里借了点钱,但算算也是不够的。
    等楚沁得知钱奶奶家的房子当年也属于大地主家时, 她心里就有了点猜测。
    她不禁看了看藏在暗处的钱匣子,想到那里头的两金块,猜测莫不是钱奶奶也从旧房子里得到点儿东西?
    楚沁猜测得还真没错,不过钱家得到的是银元, 数量不多, 偷偷找门路兑成钱, 然后和家里的钱凑凑, 再找队里借借, 房子很顺利地就盖好。
    再者, 村里看在她们一家老弱的份上,砖块价格还给他们打了五折呢。
    钱奶奶这种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是有大智慧的,她家里的钱并没有用完, 却对外说自己是掏空了家底, 又四处借了钱,最终才把四间砖瓦房给建了起来的。
    建的时候楚沁还去帮忙了呢。
    村里人有说钱奶奶是摆阔气的, 有说她想出风头的,更有说她聪明一辈子最后关头犯蠢的。毕竟一家子老弱,你盖这么几间房子不得被人盯上?
    可事实上呢?
    正是因为她家一家子老弱, 才得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钱给用了。
    钱能被盯上, 但房子怎么盯?盯上了也偷不走啊。
    如今所有人想的都是这房子建完想必钱家家底都掏空了, 没个三年五载难以恢复, 就算贼也是这么想。
    高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后就常有小贼光临,单单今年,村里都遇上三起贼上门的事儿了。
    楚沁武力高强,自然没人主动找虐。
    而像村支书韩队长家那种人丁兴旺的家庭自然也无人敢来。
    可村里最软的柿子是钱奶奶家,都说柿子要挑软的捏,但直到现在,都到了年尾偷盗高峰期了钱奶奶家还安然无恙没有被光顾,不得不说这些贼也是有脑子的。
    村里多数人没看出其中的门道,但楚沁瞧出来了,瞧出来后就去劝杨小舅家也把砖瓦房给盖起来。
    楚沁靠在小舅家堂屋门上,磕着瓜子道:“小舅,你要是手上的钱不凑手我能借给你。我家里还有些砖块瓦片,也能运来给你。”
    杨小舅先是看不惯她这随手一掏就开磕的行为,啧了声皱眉道:“得,你别磕了,你嘴角都红了还磕。”
    摆明了是上火。
    然后给她倒杯水,又说:“我现在的屋还能住,刚起没多少年呢。”
    楚沁把手里的瓜子壳扔到院里的畚斗里,拍拍手道:“不是都起10来年了嘛。”
    杨小舅:“是啊,才十来年!”
    楚沁看眼门外,低着声苦口婆心劝说:“小舅啊,你现在不起往后想起可就难了。你难道没发觉嘛,砖厂现在搞砖块是越来越难了,我昨儿碰见必先哥,他说他拿着条子去买砖,都得排到半年后呢。砖块如此,水泥瓦片啥的想必也是这样。”
    杨小舅一惊,忙放下保温瓶:“是吗,我都没听他提起。”
    楚沁:“他也是前天去的砖厂,昨儿我去机械厂时才听他说。他昨天值班没回来,哪里来的机会和你提呢。”
    杨小舅略有些心动,但思考片刻后又摇摇头:“算了,家里的钱还是想攒着。”
    得,劝不动楚沁就不劝了,每家有每家的过法嘛。
    今儿是小雪,杨小舅家做糍粑。
    随着气温渐渐降低,人们又把放在箱底的棉袄拿出来穿上,把脚上的茅靴换成了布鞋。
    不过冬季虽冷,却也是一年之中吃食最多的时候。
    要问农村小孩喜欢哪个季节?想必大多小孩说的都得是冬季。
    立冬酿黄酒,小雪吃糍粑。
    而到了冬至那天,吃的就更多了。有吃汤圆的,有吃饺子的。
    这天过后,很快就到腊八。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节嘛自然不必多说,隔三差五就得做年货。
    特别是今年,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在新房里过的第一个年庄重无比,须得庆祝一番。
    楚沁都能猜测得到,等腊八过后她村儿上空必定日日都弥漫着各种香味儿。
    到了中午时分,小舅家的糍粑做好。
    午间的太阳大,杨小舅锤糍粑锤得浑身是汗,到最后得把衣服脱了一件才行。
    “楚沁,出来帮忙滚。”他直起腰,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冲着屋里说道。
    “哎,行!”
    正在挤眉弄眼逗杨大妹的楚沁瞬间把冰糖山楂放下,想了想,将山楂里的小核去了,再把签子拿走才放心离开。
    楚沁最喜欢滚糍粑这活。
    糍粑就是把糯米放在石臼中锤烂,然后捏成小团放在放了白糖的黄豆粉中滚滚,让糍粑表面沾满白糖黄豆粉,那味儿简直了,她要不是怕积食能一口气吃下二三十个!
    而这会儿,楚沁跟着杨小舅把一个个糍粑揪成小圆团。
    石臼旁边放着没有缝隙的圆簸箕,冰糖与黄豆粉就放在圆簸箕上。
    白白圆圆的糍粑在簸箕上滚一圈,表面就变了颜色。
    做完第一个,楚沁就迫不及待把成品糍粑送入自己口中。
    “唔,好吃!”楚沁眼睛都亮了。
    入口就是黄豆粉的香,黄豆是炒过再磨成粉的,香味儿最大程度地被炒了出来。
    可黄豆粉又不会呛嗓子,等咬下去的时候更惊艳了,只听到“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是咬到白糖而发出的声音。
    白糖虽甜,可在糍粑和黄豆粉的配合下却不腻。
    两者搭配只觉得恰到好处,直接让糍粑的味道上升了几个档次。
    楚沁欢喜得眯了眯眼睛,没忍住又把杨小舅滚的那个糍粑给吃了。
    “好吃吧。”杨小舅笑笑问。
    楚沁直点头,然后可惜道:“好吃是好吃,就是它不能放久,一旦放久就变硬,变硬后再热一下口感就都变了。”
    杨小舅:“既然你喜欢吃,那就每天都做些呗,糯米不够的话我这里有,反正你冬日里闲在家中也没事儿干,随时锤随时吃就行。”
    楚沁想了想,是哦,闲着也是闲着。
    她打蛇随棍上,忙道:“那敢情好,小舅你给些糯米给我。”
    杨小舅点点头:“今年家里糯米多,等等给你20斤都没问题的。”
    说完,两人继续滚糍粑。
    中午吃的可不仅仅是糍粑,还有杨小舅不晓得从哪里搞来的鸭子。
    杨小舅把一大锅的鸭汤端到桌上道:“是和你大姨父去隔壁县买的,过两天等乐水分完粮后你大姨想是就要喊你去吃饭了。”
    楚沁惊讶:“为了只鸭子去隔壁县城啊?”
    杨小舅:“啧,能买到鸭子,让我去隔壁市都是行的。”
    他偷偷道:“买到的可不止一只,明儿还得去把剩下的运回来。不包这只还有四只,到时候给你送一只去。”
    楚沁一口一口地喝着香醇的老鸭汤,说不出“不要”两字。
    吃完饭,带着一袋糯米回家。
    刚到家,张飞燕就送个包裹来了:“我今儿去县里时帮你带的。”
    楚沁忙接过来,说道:“那肯定是我大表哥的包裹!”
    说完想起啥似的抬头看她:“对了,我听说你要订婚啦?”
    张飞燕点点头,没有丝毫扭捏的羞涩:“对啊,年景好了嘛,早订早了事儿。但距离结婚还早着呢。到时候我请你,你千万记得空出时间来啊。”
    楚沁:“……”
    呃,行吧。
    态度有点奇怪,但想想她是结过一回婚,还活了几十年后就不奇怪了。
    楚沁又问:“那男方谁啊?”
    张飞燕惊讶了:“你都晓得我要订婚了你还不晓得男方谁?”
    楚沁:“我就是路过打谷场听人提了嘴,又没专门停下听,哪里会晓得。”
    张飞燕坐下,露出抹笑来:“是公社李家,就是住在青石街,从前卖地瓜干的那个李家。”
    楚沁再度沉默。
    等等,好像有点耳熟,她是不是光临过这家的生意?
    她迅速回想,记忆直接往回倒,半分钟后才想起来自己确实光顾过,但那已经是好几年前她刚穿越来没多久的时候光顾过。
    楚沁为啥会记得这么紧?
    因为那家和原主母亲还有点关系,从原主母亲那边论,原主得叫李家老太姑婆的。
    楚沁疑惑问她:“嫁李家的谁啊?”
    张飞燕:“还能有谁,李家不就只剩一个单身的了吗?李来福三儿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