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观众以他的视角看到一个穿着深蓝色体操服、雪白紧身裤袜的少女,拿着铃鼓跳《艾斯梅达拉》。那一天,有阳光穿过窗户,跳芭蕾的少女沉浸在舞蹈的感情中,假设自己是‘艾斯梅达拉’,肆无忌惮地挥洒着美丽。
    不自觉地,影厅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
    没有人认识这个姑娘,这一幕也不是提前排练...只能说,这就是人看到美女之后的反应。平常少见,是因为现在的人见美女都太容易了,所以阈值都拉高了,一般情况是不会有这种反应了。
    蓝洁也摒住了呼吸,眼睛下意识睁大了一点儿——就像电影里的关卫民一样,观众在摄影师的带领下,是以偷窥视角看这一幕的。少女额头沁出汗珠,一些碎发也濡湿了,凌乱地粘在脸颊上。明明是没有任何情.色意味的场景,就是让人觉得香艳,又香又艳。
    摄影师将镜头给到少女春水般湿润的眼睛时,虽然蓝洁自己是个性取向为男的女孩子,也顶不住啊!那一瞬间,她是能够理解所谓的‘口干舌燥’的。
    李海伦是真的爱程程,所以镜头里的她实际上比她本人还美,美的倾国倾城——看到她,就能明白为什么君王们可以为了美人不要江山了。不是故事夸张,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演绎美人,于是故事没有说服力,也就是自然的了。
    之后的故事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两个男人还得继续对决,‘田月月’就在他们对决时作为点缀出场。
    在关卫民视角里出现的田月月纯粹就是美,美的倾国倾城,让他年少时的犯浑也显得可以理解了。而在安思北的回忆里登场,田月月除了美之外,还更有一种青春娇媚,不再那么不真实,缺点有了,但她也更有魅力了。
    她本身当然是很可爱、很有魅力的女孩子,但在安思北这里,她更有魅力了。永远不能回头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的人,还有他的爱,一切的一切,让她的魅力年复一年,越来越惊人。
    安思北的回忆里出场的田月月,穿着那个年代的枣红色松花针毛衣,黑色踩脚健美裤,弹力很好的健美裤将臀部、大腿、膝盖、小腿紧紧包裹住,流畅优美的线条,将青春少女紧绷而富有弹性的肉体,用这种直接的方式呈现。
    蓬松的头发用蓝色的大肠发圈松松扎着,满脸都是胶原蛋白——有野生眉毛,能看到皮肤的纹路,一切真实到仿佛真的有一个田月月迎面走来。
    当被她如春水般的眼睛看一眼,生命力便澎湃到无处安放了。
    电影最后一个高潮,关卫民终于正面对上了安思北,质问他到底想做什么。
    安思北想了想,就笑了:“我想要时光倒流,想要人死复生,但都不可能,你说对吗?”
    这个时候,田月月最后一次出场,在安思北的回忆与想象中——安思北并没有见证田月月的死亡,所以田月月投水自杀的场面只能是想象的。
    穿着他送的红裙子,他爱的姑娘慢慢走向湖心,当湖水慢慢要淹没她的口鼻的时候,她忽然低低出声:
    “思北。”
    大声一些:“思北!”
    再大声一些:“思北——”
    “你怎么不来啊——”这一声像是要泣血,故事里的人心碎,故事外的人也要心碎。
    女孩儿沉入湖水里,红裙裙摆散开,让她整个人都看不太清了,像是一团火,又像是一滴血——从人的伤口中汩汩流出,在水中凝而不散。
    此前,大家已经根据很多直接、间接的剧情确认田月月是死了,但真的亲眼见证这一幕,感觉还是不同。这个时候再看安思北的冷静与癫狂,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自然,大家都共情了杨新泽的安思北。
    他一直以来都饱受折磨,生不如死,对于他来说,死反而是简单的事。
    他恨关卫民,其实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在月月最需要自己的时候陪她、保护她——那么凉的水,她该多冷,多害怕。
    事实上,安思北甚至有点儿恨田月月,她的选择让他成了现在的样子...只不过他也爱她,和爱相比,恨少的可怜,根本不值一提。
    安思北的绝望与痛苦,在这一场戏里是压制住了乔迪扮演的关卫民的。这倒不是说杨新泽的演技就超越乔迪了,这是由角色特点决定的——安思北没有走出田月月带来的影响,关卫民已经走出来了,杨新泽的角色的情绪强烈程度就是比乔迪的要深。
    安思北是恨,是痛,是破碎,关卫民是遍体鳞伤,是疲于奔命,是反戈一击,两个男人对峙着,要为这个复仇故事划上句点。
    最后当然是反派死掉,主角逃出生天,一切好像就这样结束了。
    但当关卫民走出来,身后废墟爆炸,他却没有胜利的喜悦。不只是因为这一场报复中,他的亲人朋友因他出事,还因为他知道这个结局其实没有出乎安思北的预料。一个本来正义的人,这样伤害无辜,与自己本性背道而驰——他早就已经杀死自己了,不然根本做不到这些。
    安思北就连自己要去死都尽在预料中,唯一的意外大概是关卫民竟然没死。
    不过他也没有真的很遗憾...说到底,摧毁甚至杀死关卫民只不过是手段,他最深的动机还是发泄自己无处倾泻的痛恨、懊悔,以及得到过,却已失去的不甘心——这些东西和‘爱’一起,日日夜夜煎熬着他。
    看完整部电影,蓝洁和闺蜜走出电影院,她和闺蜜互相看了一眼。
    怎么说呢,电影真是好电影,有张原导演一惯的水准。悬疑感拉满,节奏非常棒,几次反转设计的都很精妙自然,动作场面就更别说了,那是他的拿手戏。作为国内市场一直很缺乏的商业大片,可以想见,又要席卷票房了。
    但就是这么部典型的男人戏,蓝洁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小姐姐...真的很奇怪啊,明明相较于电影的时长,‘田月月’的戏份很少,但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
    紧张的动作场面看的时候很爽,乔迪和杨新泽影帝级别的飙戏也是享受,但到了最后,她还是记住了感情线,记住了一个回忆里的白月光。就好像这么长的一部戏,就为了托出一个她一样。
    蓝洁甚至不觉得田月月的戏份真那么少,感觉她演了很多,全都是她——这一方面是因为程程确实演得好,她沉浸进去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田月月作为一切的起因与动机,安思北与关卫民纠缠的核心,她本来就一直存在,一直存在于两位男主角的交手中。
    当她作为一切的起因,显得真实可信时,就注定如此了。
    “蓝蓝。”闺蜜按住了蓝洁的肩膀。
    “嗯...?”蓝洁不明白她要做啥。
    “那个美女是谁...?”她决定了,要粉这个美女,给她打call,给她花钱!
    因为有个追星的闺蜜,所以闺蜜也挺了解追星女孩们的。她没有妖魔化追星,知道很多已经工作了的人也会追星,大多也就是为了给自己死水一样的生活找个乐子,多一点激情。
    一些人还特别讲究成就感,喜欢从偶像还是新人,或者很糊时追起。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偶像应援、给其他人安利、做数据工...当偶像终于成功了,他们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这说穿了会让不懂这种感情的人觉得虚假,偶像成功了又不会分钱给你,成就个鬼啊!
    但闺蜜觉得挺好理解的,这和看球赛不是挺像的吗?自己粉的球队赢了,甚至拿了联赛冠军,那也很荣耀,很有成就感啊。而且,球队也不会分钱给自己...这也不影响大家的快乐。
    如果非要说球队传播了拼搏、奋斗等积极的东西,偶像则没有,那就太看不起人了,至少偶像贩卖自己,也是要将自己塑造成正面角色的。之所以大家觉得现在的偶像不是那么好,还是因为舆论,以及一些偶像自己的管理不好。
    而实际是,偶像不管里面怎么样,外面装也要装成好的。外面那层皮都披不上,怎么做偶像?
    闺蜜过去不追星,觉得自己可能是天性不喜欢追星。现在才知道,追星是要讲究‘缘分’的,看不到有缘分的,当然就没有那种心情——现在就不一样了,她觉得自己和小姐姐很有缘啊!
    蓝洁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嗯——’了一会儿:“她叫程程,是京影13级的学生,以前没拍过戏,网上也没有她的资源...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面对闺蜜失望的表情,蓝洁忍不住强调:“因为程程她之前就是没进演艺圈啊!而且你等着吧,网友这么神通广大,今天之后,肯定会有很多资源冒出来!”
    按照蓝洁的想法,观众怎么可能不注意到‘田月月’。哪怕大多数人就是注意到了这个美女,并没有动力真的去了解更多,可总有一些人更积极,也更有行动力。以《致命游戏》的观影人数,哪怕这种比例很低,也不可忽视了。
    闺蜜勉强同意了蓝洁的话,然后两人就一起回家到处找资源去了。
    蓝洁以前好歹是混过饭圈的,私信了一些职业粉丝——这些人是能够靠当粉丝赚钱的,他们会选择看好的明星,很早的时候就入场。等到明星人气上来了,他们可以利用本身在粉丝圈子里的影响力挣钱,这样既可以从明星、经纪公司拿钱,也可以从粉丝那边挣钱,属于是两头吃了。
    这些职业粉丝中有今天看了《致命游戏》的,对饰演田月月的人也很有兴趣,愿意去挖一挖这个人,不过这需要时间。
    相比起挖出过往信息,颜狗们的狂欢显然来的更早一些。
    这年头已经有短视频网站了,但短视频网站爆发真正的能量显然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属于‘田月月’的混剪视频并没有病毒式传播,更多是以照片、动图的形式自发传播在各种群里、微博里、论坛里。
    因为没有推手在后面推动、造势,这点儿流量根本不能和《致命游戏》本身的流量相比。但这个完全是靠口碑、网民的好奇与喜爱推动的热点,却是小而扎实的。
    流量不多,但所有流量都是真的,对此的每一条讨论后面都有一个真人,一份真情实感。而且随着《致命游戏》热映,这份流量不减反增,像是滚雪球一样,随着观影人数增多,而越来越大。
    第76章 热潮来袭(16)
    《致命游戏》首映会当天, 程程有请假去参加,因为是提前说过了的,剧组早有安排, 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参加首映会的时候,因为张原导演真的很大牌,乔迪、钟斯咏、杨新泽也很大牌, 很多明星、媒体人捧场。程程是小辈,算是最早进场的,那会儿甚至没有什么人拍拍拍——一般来说, 除了媒体拍, 这种场合明星自己也会派人拍, 之后总会有各种用处。然而这些,程程都没有。
    她穿了一件白色的小礼服,发型是最近在《夏了夏天》保持的全梳发,头发做成一绺一绺的, 然后全梳上去, 慷慨地露出整张脸。因为头型、脸型足够完美,这样反而显得程程更加精致了。
    所以她进场的时候虽然大多数人根本不认识,媒体也还在蓄力阶段,但还是有人拍了她一些照片...眼球经济下,多拍几张美女的照片,回头发文的时候用这个做配图,也能多吸引几个点击了。
    等到首映会的人多了一点儿,大家觥筹交错,气氛就热烈了起来。只有程程,都没有几个认识的人,反而不如之前人少的时候自如了。幸亏有上辈子混过演艺圈的经验在, 她还能以社交辞令的方式和一些人寒暄寒暄,不然就尴尬了。
    这个时候钟斯咏朝她招了招手,对几个圈内的朋友说:“今天带你们认识一个小妹妹,真的是特别特别出色,我很看好的那种——程程,现在还在京影读书呢,才十几岁就已经演戏演的很好了。”
    “漂不漂亮?大美女啊!”钟斯咏拉着程程一只手,给自己的朋友介绍。
    大家都看程程,演戏的问题先不说,长得漂亮是一眼看得到的。演艺圈里美女太多了,大家平常已经很难有惊艳感了,就是这方面阈值被调高了。但所谓阈值就是用来打破的,现在看到程程,就觉得阈值又破了一回。
    程程知道钟斯咏前辈是好心,感激地看了看她,就和其他人认识了一下。这种‘认识一下’不算什么,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今后这些人要是有什么项目,有适合程程的机会,给谁不是给,就愿意提拔程程了。
    钟斯咏还在旁边说:“你们要是有什么合适的项目,都可以计划着了。不是我说,现在不动手,以后说不定就不是你们给计划,而是人家给面子了。”
    听这话,大家都笑了,不是笑钟斯咏的话夸张。事实上他们的圈子总是变化很大的,一个人要起势是非常快的,钟斯咏暗示程程会很快走红,让他们今天爱搭不理,明天高攀不起,这是可能的。
    不过这又算什么呢?他们在圈子里混,太多次有遗珠之恨了。这个错过了不用在乎,总会有下一个预备崛起的。
    在电影开场之前,照例主创团队会有一些采访,会有一些活动,会有一些话说。等到这些都做完了,电影正式开场。
    很多影评人都准备好了,从影片播映起就开始判断这部戏的质量——其实这趟活儿不难,张原导演的表现一惯稳定,人家就是拍商业片,而且还更进一步,只拍自己擅长的那一类片子!在大家争相走出舒适区,追求更多更高的时候,他是显得胸无大志,甚至庸俗了一点儿。
    但你不得不承认,能把商业片拍的很好是很难的!在华夏,好的商业片导演甚至比好的艺术片导演难找多了。大多数导演不拍商业片,其中一些是没机会,有些有机会的不拍。他们或许是不想拍,可就算给他们拍,他们大多数也是拍不好的。
    所以说,影评人来看张原的戏,拿了红包要说好话的,就说节奏棒、场面大、剧情有张力呗...都是张原戏里的老优点了,拿出过去评张原戏的稿子,将《致命游戏》这个电影名替上去,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
    而如果拿了对家的红包,那也简单,批评张原的堕落呗。这么个大导演,就拍了这么个没内涵的玩意儿?过去没出头的时候还可以说他是为了出头,现在都功成名就了,就不能有点儿艺术上的追求?整天做这种四平八稳的文章,匠气!无聊!华夏电影就是被他这种‘大导演’玩完的!
    至于两家红包都没有拿,或者拿了红包,依旧打算自说自话的影评人,那就是看各自屁股在哪一边了。其实一部电影吹的有,锤的也有,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可能看的角度都不同。
    看完电影之后,一个影评人就直接和身边的同行说:“没得说的,票房肯定不会差了,这个档期内最好别家都不要乱上了,不然只有被乱杀的份——完成度真的很高,重要的就是这一点,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的。”
    同行也说:“商业片就是这样,都是看起来容易,大有一种我也行的感觉,真的上了就知道难度了...那么多得奖导演转商业片的时候就扑街了,是他们不会讲故事吗?”
    说着他自己都笑了。
    “今年电影市场也是热的,这几年大盘真是节节走高...”因为电影本身没有太多技术性的东西好探讨,一下还说到了市场的问题。说了一会儿,才又转回来:“说起来,这次影评你打算怎么写?”
    “换个新角度吧,无论是吹张原,还是骂张原,都没什么爆点了...你们觉得从‘田月月’这个角色入手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不太好吧,这个角色虽然重要,但戏份太少了,放着乔迪、钟斯咏,还有这次表现意外出色的杨新泽不说,说这个角色吗?”
    “我只是觉得,大家都去说杨新泽,说乔迪,说钟斯咏了,我说说这个新人也不错啊...放她的图片,点击量应该会很高吧——说实在的,导演和摄影明显偏爱她啊,太美了。说说看,看到她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超漂亮,很想了解她?”
    “是有这个想法,但......”
    “有就够了,你有这种想法,普通观众也会有...行了,回头写稿去了——boss都是傻逼,催着要稿,搞得好像是边看边写,看完了就能得了。那样的稿子我也能写,我还能看之前就写呢!他敢用吗?”
    互相骂骂上司,影评人这边才散了。
    一部《致命游戏》对不同的人意义是不同的,对这部电影的相关人员,今天太激动了,一切都很重要。但对于其他人,就是看个热闹的程度。哪怕是影评人,大多数也是抱着这就是工作的枯燥心情来的,大不了今天看的电影还挺有趣,没那么折磨,好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然还想怎样?
    程程这边,本来是属于因为电影上映,内心激动紧张那一批的,不过现实却是她很平静。这一方面是因为表演已经结束了,她塑造的人物变成了影像,也在影像中永恒了,对于她来说,当然就到此为止了。另一方面,还和她最近的这次回档有关。
    对于别人来说,从结束拍摄,到电影上映,隔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程程就不是了,因为中间有一次回档,《致命游戏》的拍摄真的就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她都忘记关注《致命游戏》上映了。如果不是徐甜提醒她,她是真的要等到首映会邀请她,她才想起有这么个事了。
    各方面原因综合,程程非常平静地返回酒店,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然后第二天赶早做了早课,就回了《夏了夏天》剧组。
    电视剧的拍摄实在是密集,她很快重新陷入了繁重的拍摄工作中,一个多星期就过去了。
    她在剧组拍戏快乐的很,然后《致命游戏》的主创在各地路演,甚至兵分几路搞宣传,天天在娱乐板块屠版——路演虽然累,但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因为《致命游戏》现在的票房表现真的好!
    都说看现在的表现,又是一部十亿级别的。
    这年头十亿级别的电影还是很能打的,就算拿不到当年的top1,top3还是很容易的。
    而有这样一部票房超高的作品傍身,也是真的好看。别说乔迪、钟斯咏、杨新泽这样级别的明星就不稀罕这样的票房了,其实也稀罕的!乔迪和杨新泽就不说了,他们是扛票房的两位男主角,票房号召力得到进一步肯定,这当然是好事。就是钟斯咏,她作为镶边女主,也能借此洗去一点儿‘票房毒药’的晦气吧。
    其实要说钟斯咏是票房毒药,那也不客观。只能说,作为名气到顶、奖项拿的很多的女演员,她在票房上表现确实弱了不少。再加上这两年参演的商业片又都扑街了,搞得她接商业片都有障碍了——最好的项目对她犹豫了,而次一级的项目她又觉得没意思。
    《致命游戏》的成绩这么好,大家跑宣传都有心气多了。特别是演员这边,不只是乔迪、杨新泽、钟斯咏三个,其他配角在这个风口上也都来‘助阵’了。主角们得兵分几路啊,到时候一个主角配几个配角就很好了,宣传密度能拉的更大,又能让更多人分润到这一波名气红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