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20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哇!真的好漂亮啊!林姐好像比以前更厉害了啊。”程程化妆完毕,徐甜就在一旁海豹鼓掌, 惹来化妆师一阵笑。
    这次的化妆师团队其实是熟人来着,之前程程拍《诛元》的时候合作过一回。人家本来就是行内精英,尤其擅长复刻古代真实存在过的妆面,复原的同时还能兼顾现代审美。这样的‘专家’,被陈力导演请来也不奇怪。
    程程当初拍《诛元》的时候,时间背景是元末明初,但元代女子装束承袭宋代,所以当时化妆师在女性角色上基本上用的就是宋风。现在也是宋代背景,所以对比起来就特别明显。
    徐甜是真的觉得程程这次的扮相比《诛元》时更好一些,不是说《诛元》不好,《诛元》也是以服化道出色、人物扮相美型称道的...只能说,这一次太出色了。
    旁边林姐笑完了说道:“这是女大十八变,程程比拍《诛元》的时候更长开了一些嘛,这一两年的,我一个成熟化妆师的技术能有什么变化?”
    “当然,也有风格的原因,薛真真是甜美型的,高滔滔是清冷贵气、气质如兰型的,后者本身就更契合宋代的风格。”看着镜子里的程程,林姐最后给她调整了一下发髻旁边插戴的鲜花,点了点头,示意这下是真的完工了。
    今天程程和《调鹦图》里的仕女一样,梳‘云尖巧额’,这是一种利用发束在发际线前贴出圆弧(类似戏曲里旦角那种,但没有那么夸张),可以修饰脸型,也显得很精巧的发型。只不过这个发型并不单独存在,还要搭配不同发髻。
    这次给程程搭配的就是简单的‘同心髻’。
    没有用什么金银珠宝,程程头上用的是一根浅藕色的发带,一边插戴了几朵不到杯口大的鲜花。除此之位,真的一点儿饰物也没有。
    至于脸上的妆容,长蛾眉纤细优美,三白妆明显地能看出额头、鼻梁、下巴三处的白色妆粉,但就是这样直接刷上一道白色妆粉的做法反而显得清新——现代人也在这三处打高光提亮,但古代的化妆品哪里能和现代相比?不可能做到无痕,所以妆感会很重。
    为了显得自然,也为了妆容持久,这些妆粉会混合铅粉,或者油脂之类,这样能增加亮度,也能增加妆粉的附着力。但这样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会看起来很俗气,妆感更重。
    古人会不会觉得俗气,会不会有妆感重的苦恼,现代人不得而知,至少现代人会有这种感觉。
    而现代影视剧是拍给现代人看的,所以呈现出来的画面就得在写实和审美间做平衡。一味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不顾真实历史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只想着复原,不考虑观众的眼睛和心里接受程度,那也不行。
    说起来,真要是完全复原古人的生活拍电视剧,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丧失对古装剧的兴趣。现代人和古代人的生活差的太多了,古人有太多现代人看了会觉得尴尬的东西......
    总之,林姐在三白妆上就做了很好的调整,这样明显的妆,配合观众能够感觉到粉状质感,会联想到爽身粉之类。属于是乍一看和现代妆容很像,‘三白’很好地完成了高光提亮的作用。但仔细看又有点奇怪,让人意识到这是古人的妆容。
    最后呢,这种妆粉又很好的衬托了皮肤本身,让程程的皮肤显得细腻清透...因为程程本身的皮肤就很好,三白妆下面用现代化妆品做出来的‘素颜’其实很薄,并没有遮盖皮肤的纹理、绒毛之类,所以还很自然呢。
    嘴唇画的很娇小,脸颊上的胭脂很淡(林姐用化妆刷蘸取了腮红饼画出来的,像是宋代的檀晕妆,但依旧是古人妆面不会有的清新干净),完全是宋代的风尚。
    最后还给程程点上了‘珍珠’,宋代流行用珍珠做面靥,称之为‘珍珠妆’,宫廷之中非常常见。只不过不像传世画作中珍珠妆用的是挺大颗的珍珠,点在程程眼下脸颊处和眉心的珍珠都是小米珠。
    这是既复原了‘珍珠妆’,又适应了人物特点的体现。
    大颗的珍珠作珍珠妆当然也可以很美,一种现代人不那么适应,但能够理解的美。但用米珠给程程更能体现高滔滔这个人物,相比起要做对照组的范观音,她是更有审美品位的那一个,不需要用硕大的、光耀的金银珠宝去堆积美丽,更追求清新自然、低调地奢华。
    而对比自己贵为皇后的姨母曹皇后,高滔滔又是那么年轻美貌。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她不必那些华服珠宝装饰,只要这样简简单单,也足够让人明白——拥有权势的是皇后,但随着年华逝去,没有儿子活下来的她心中忧虑,她不得不借重年轻美丽的侄女,以此稳固自己的权势。
    这也是为了家族。
    然而虽然理智知道如此,但内心之中曹皇后真的那么平静吗?对着自己的侄女,她其实是有着微妙的嫉妒的。
    剧中曹皇后对高滔滔谈不上‘陷害’,她和高滔滔天然就是同一个阵营的。只不过在大是大非之外,这种微妙的嫉妒也确实会给剧情的一些转折提供原动力。
    除了妆容外,程程身上的颜色也很素净清新,一件浅青色对襟交穿的上衣,可以看见里面中衣的素白领子。下面一件浅藕色百褶裙,腰间束一条茜红色汗巾做腰带,而这也是浑身上下最娇嫩鲜艳的颜色了。
    最后程程手臂间挽了一条蘖黄色的披帛,那是一种很浅很浅的黄色,比鹅黄还浅。
    她站起身,慢慢转了一圈给化妆师和其他人看,确定没有问题。大家都称赞:“绝了,真的太绝了...林姐的技术特别秀,程老师也是,底子太好了。咱们这部剧还没开拍,看程老师这扮相就知道是要成功的。这么好看,光看人也能下饭了,剧情都不重要了。”
    面对这些奉承,程程只是笑笑,林姐就干脆多了,非常直白地笑骂:“你们这群小马屁精......”
    虽然直接了一些,但对于早就在剧组磨练出了厚脸皮的众人来说,林姐的这种直接并不让人尴尬,反而更接近‘玩笑话’‘俏皮话’。于是一个个的,也跟着笑起来,嘴上借道:“哎呀,怎么能说是小马屁精呢?我们都在剧组磨练多年了,怎么也算个老马屁精了叭?”
    ......
    程程并没有在化妆间陪太久,既然装束完毕了,那肯定是要出去准备拍戏的啊。所以外面忙的差不多的时候程程就走出去了,大家一看到她也是真的眼前一亮——这可很稀罕呢,在娱乐圈见惯了美人,也见惯了好看的扮相,想要让这些人感到眼前一亮,那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陈力工作的时候都戴着眼镜,程程过来是她原本在和摄影说话,但一抬头就被程程吸引住了。轻声赞叹:“好看,真是好看,气质上让我想到了苗兰。”
    苗兰也是一代古装女神,曾经饰演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某一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不过苗兰的活跃期很短,演过林黛玉之后就出国了,之后也退出了演艺圈,现在都没什么人有她的消息了。
    陈力曾经见过她,还有过合作,当时的陈力是那部戏的导演助理来着。
    摄影在旁边顺着陈力的话说:“确实,都说程程长得漂亮,但要我说她的气质比长相难得。之前拍的那些戏,气质都诠释的特别到位...咱们这部戏需要古典气质,说起来不难,演员学一点儿手位,几个典型仪态,好像就有那个意思了。但其实怎么会不难?如果不难,以前拍古装剧之前也不会需要进行长时间训练,还特意找学戏曲、学古典舞的演员了。”
    陈力并没有‘厚古薄今’‘借古讽今’的意思,所以话说到这里,她就摇了摇头:“以前也不是所有片子都能准备的那么充分的,只不过不好的片子大家都不记得了...程程,过来一下!”
    她结束了之前那个话题,朝程程招了招手,将程程招到了自己身旁。
    程程慢慢走了过来,这个时候她已经投入‘高滔滔’的状态了,脚下动,身体其他部分都是尽量不动的,所以走不快——单纯这样走路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学过礼仪,一切按照礼仪做,就会非常漂亮。
    不只是自带端庄感,还因为程程比一般接受这种训练的演员更加‘纯熟’,纯熟的真的像是从小如此,显得特别自然...非要说的话,就是更加‘丝滑’叭。
    抬脚、落下,全都是精准训练、无数次练习的结果,但又非常轻盈,以至于有种‘飘’过来的感觉。
    “...程程你待会儿就坐在那儿,在小姜进来之前啊,先拍一点儿你的镜头,看书、玩香都可以。咱们这个镜头会拍的长一些,直到小姜登场、对话才结束。”‘小姜’是饰演高滔滔丫鬟的一个演员,名叫‘姜可欣’,是沪戏表演系刚刚毕业的学生。
    剧本会把台词写的很详细,台词之外,场景、人物的动作等等却是有详略的。在原本的剧本里,这一场就没有高滔滔的动作描写,显然是陈力觉得可以有。
    程程没说什么,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另外,陈力又和摄影说:“待会儿拿出全部的功夫拍,咱们宁可拍的慢一些,也要让美感带出来,真的就要有古画的那种感觉。不要怕抛媚眼给瞎子看,观众即使是不懂这些的观众,也是有审美能力的。”
    又点了几句,助理跑过来说‘都准备好了’,陈力才点点头:“行吧,要开始拍了,你们都过去。”
    程程和摄影师各就各位,又过了几分钟,各方面确认没问题。特别是几个重要的岗位,大声报出了自己准备好了,导演一声令下,宣布‘a’,《君门深九重》正式开始拍摄了!
    程程在镜头里,不紧不慢地打开了只是装样子地焚香工具。准备道具的人大概是受到了严格要求,放在这里的分享工具即使是装样子,也是真货!开拍之前程程都检查过了,这个时候就非常熟练地使用工具,熟悉地在火上设了一片银叶,又从旁边放香丸地盒子里取出香丸。
    熟悉自然的样子,仿佛这真是她的房间一角,她一直生活在这里一样。
    程程的动作没什么难的,难的是就算有人不明白她是在做什么,也觉得她姿态优美,是在做一件雅事,而不是‘无所事事’。
    拍了程程这一连串动作后,‘姜可欣’才在指示下人未至,声先到。一边说一边走进镜头内:“高娘子,圣人得了有司奉承,送来几只鹦哥,让送来一只给娘子赏玩...也叫娘子这儿活泛一些。”
    ‘圣人’是宋代对皇后的称呼,就像‘官家’是对皇后的称呼一样。
    程程并不站起身,而是倚着长榻边缘的扶手看过去,上半身微倾:“我瞧瞧看......”
    ‘姜可欣’架着鹦鹉近了一些,说实在的,她有些紧张。紧张的不是戏,这段戏还是挺简单的,她紧张的是手臂上架着的鹦鹉...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需要动物配合的戏,就很容易出意外。
    也幸亏这次找的是一只体型小巧的白色鹦鹉,而不是大鹦鹉,不然她还得顶着惧意演这个——不奇怪,现代社会,很多人抓鸡都不敢,大型鹦鹉的话和鸡也差不多大,架在手臂上心里发毛是挺正常的。
    说不定还要担心这么大的爪子给自己一下呢。
    程程就比她自然多了,按着剧本上写的,从她手中接过了一些鸟食,喂了这只鹦鹉两粒。摇了摇头:“我这里是不惯养这些活物的,总担心...也罢,就养在窗前檐下吧,养这小东西的玩意儿有吗?”
    姜可欣点头:“有的有的,有司一起送来了,那鸟笼精巧极了,盛鸟食、喂水的罐子是一切的,也是金的玉的呢。”
    说着,她压低了一些声音,和程程说:“今次几只鹦哥,圣人单给了高娘子,范娘子那儿是没有的......”
    一只鹦鹉罢了,曹皇后但凡为侄女和范观音的和睦着想,也应该一碗水端平,给两个‘养女’都准备才是。她这样做,无非是告诉高滔滔,她们是姨侄,是血脉至亲,其他人根本无法相比。同时,也是告诉将要被送到皇帝身边的范观音,她就算获宠成为后妃,也只是她献给皇帝的一个‘玩意儿’,曹皇后对她的态度才是决定她未来的关键,她要清楚自己的位置。
    所以听到侍女这个话,程程露出了一个复杂的表情,这个表情里有看清一切的聪明,也有对这些事情的疲惫。只是单纯看这一幕,观众不见得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会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如果联系前后,就很容易明白高滔滔在想什么了。
    “咔!可以了。”这场戏到这里终于结束了,陈力笑着拍了一下手掌,宣布一次就过了。
    第一场戏一次就过,好兆头讨到了。
    这个时候有工作人员上来,先将姜可欣手臂上架着的鹦鹉放进了笼子,这可让姜可欣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
    导演宣布休息十五分钟,这休息的比较短,因为下一场戏还是这个景,不需要再做什么准备。而且程程和姜可欣拍的也是文戏,才拍一场也不存在累到什么的。
    休息了十五分钟,工作人员们有事的做事,没事的休息。十五分钟之后,程程和姜可欣在长榻和大案左侧的窗下,程程在室内,姜可欣则在室外。在旁边一个小宫女的帮助下,将鸟笼挂了起来。
    与此同时,两人隐隐约约听到一阵乐声。
    姜可欣忍不住撇了撇嘴:“是范娘子,她如今正学琵琶哩...范娘子是勤勉人,样样都要学,还样样都要学好。只可惜她学的太晚,时候不够了。”
    范观音出身很低,只是因为漂亮和机缘巧合才被曹皇后收为了养女。她迷恋宫廷生活的富贵、宫中贵人的高高在上,下定决心要成为宠妃——她很快学会了宫廷的虚伪和算计,很会利用算计人,达成自己的目的。只是年份尚浅,不能像曹皇后等人一样做的那么好看。
    而且她如今身份只是一介养女而已,这种做派更容易让和她地位差不多的人不忿。特别是姜可欣出演的宫女,属于是比较有正义感的那种人设,就更看不惯了。
    “她之前不是学琴吗?”程程从旁边案上抽出一册《诗经》,低头翻阅着。
    “范娘子学了两三月,长进不多,又听人说学琵琶比学琴快,便改学了琵琶。”
    乐器之间很难说有什么高低贵贱,想要精通都是一样的难,但确实有些乐器更难入门。所以有‘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三弦学不成’的说法...至于说图入门容易为什么不学筝,那是因为范观音已经会弹筝了。
    安置好鹦鹉,姜可欣看了挂在一边的一张古琴一眼,低声说:“范娘子本就是因为高娘子善琴,那日官家见了,称赞有‘士大夫风气’才学琴的,并非自己真有多想学。如不顺,也就放下了。”
    相比起很多其他的乐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古琴’都是与文人士大夫绑定很深的乐器。其中女性化特质没那么明显,更具有文人气。
    现在拍的戏并不是这部剧真正的开头,但也属于比较靠前的戏份,主要作用大概是显示女主和女配的关系吧。
    拍到这里,又是一场戏过去,陈力再次宣布休息十五分钟。下一场戏还是这个景,其实是刚才剧情的延续,曹皇后派人来通知女主角,让她准备出席明晚的宫宴——她必须好好打扮,但又不能显得太过隆重。
    曹皇后现在的打算是先推范观音,这是要分现在宠妃的宠,这其中有什么雷的话,范观音也能顶上,为之后高滔滔承宠铺平道路。与此同时,曹皇后也觉得让范观音‘抢占先机’,可以让她与侄女形成平衡。
    她当然觉得自己的侄女更漂亮更有才学,虽说男人不见得就更喜欢这些,但总归更让曹皇后不安。总会想,要是侄女高滔滔起来了,是不是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
    曹皇后的想法是,高滔滔要吸引皇帝的注意力,成为一枚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现在就让皇帝吃掉,要钓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4-18 09:08:10~2022-04-19 09:04: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轻水怜茵 10瓶;qwe666666 5瓶;神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1章 大江东去(11)
    《君门深九重》正式开拍之后, 很快就走上了正轨。
    主要是陈力导演的幕后班底都成熟可靠,程程这些演员也大都属于有演技的,至少出演在这部戏中的角色没有多少问题。
    这样, 当剧组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场外麻烦, 合力完成一部看起来很有前途的作品时,又怎么可能不顺利呢?
    大约是正式开拍一个星期之后的一天,这一天上午, 程程刚刚拍了一场很重要的戏。这场戏是高滔滔和曹皇后的一场对手戏,曹皇后因为膝下无子, 也因为宋仁宗的后宫太过‘热闹’,一直是殚精竭虑的...如果不是这样,她堂堂一皇后,也不至于在身边放几个‘养女’。
    这种养年轻女孩儿邀宠的做派, 一般都是年老宫女和妃嫔才做的, 皇后作为‘正宫’,做这种事儿总归有些没脸。
    曹皇后和侄女高滔滔的关系相当微妙, 母女、姨侄、情敌...种种感情都有一些吧。但总的来说,曹皇后不会害高滔滔——这里的不会害她, 指的是‘家族利益立场上’的。有些曹皇后想要促成的事, 却是高滔滔极力想要避免的, 这也不奇怪。
    刚刚那一场戏,曹皇后让高滔滔准备准备,准备下次皇帝来‘献舞’,高滔滔找了个借口推辞。那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即使她清楚姨母知道她是在找借口...她其实只是想让姨母知道自己的意愿,哪怕不能改变姨母的想法,放过自己, 也给她一点儿时间。
    她不愿意成为‘姨父’众多妃妾中的一个,还在苦苦坚持。非要拖延这点儿时间,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垂死挣扎,多活一刻是一刻,还是在等待某个奇迹——只要不到最后尘埃落定,那一切就都还有希望!谁知道未知的明显会发生什么呢?
    这一场戏,仿佛家常一样的平静下是曹皇后步步紧逼,也是高滔滔隐忍单薄。说到底,再聪明也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罢了,能在姨母的紧逼之下保持表面上的体面姿态,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这并不是一个不会吃瘪,有仇必报,快言快语的‘大女主’,这部戏大多数时候她,以及男主角赵宗实其实都处在身不由己的状态。
    但这部剧很好的地方就在于,这样身不由己,仿佛桃花逐水流的人生,拍出来却不会让人觉得憋屈,觉得是看剧找罪受...这要归功于编剧和导演,他们在完成一个唯美向的故事,包括男女主人公的身不由己,本身也是唯美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他们经历的事、故事里的剧情,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惨,感慨人生多艰。而是从这些无可奈何、心思纠结、绝望生出希望...这些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内容里,发掘出‘唯美’。
    就像有遗憾、有be的纯爱电影一样,遗憾和be不是这类电影成功的关键,关键是从中带出来的‘唯美’。
    有点儿像是‘物哀’美学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