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2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连着两部电影,之后的档期她也没有忙着填上去...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海伦在《梅女》拍完之后,一边做后期,一边已经在攒一个新的本子了。程程的档期么,是留给这个戏的。
    以事实而论,程程之后的档期排的都是电影,被乔杰想成头也不回地扎进电影圈,倒也不奇怪...虽然程程本身没有这个意思,全是电影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巧合,她就是一个单纯喜欢演戏的人。
    对于她来说,演电影,还是演电视剧,还真没有差别。
    第247章 妙不可言(7)
    和乔杰不一样, 程程对《光明市》不能说不关心,但确实没有全心全意放在这上面。这一方面是她的习惯,一部剧、一部电影已经完成了, 她就会分心,对于她来说过程很重要, 结果也很重要,但拍戏的过程终究是重于结果的。
    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她太忙了...要忙着《露娜》的后续,要忙着《光明市》的宣传, 更重要的还是新戏。这部暂定名《海上明珠》的民国侦探电影,她因为之前忙着《露娜》的事, 准备的时间已经捉襟见肘了。
    更不要说, 她还得准备毕业的事......
    是的, 四年大学时光之后,程程要从京影毕业了。京影就和任何一个大学一样,毕业这件事说麻烦不麻烦,说不麻烦又是有点儿麻烦的——总的来说, 毕业最重要的三大块,一个是学分, 一个是毕业论文,一个是毕业戏,都是需要投入精力的。
    程程最不需要担心的是学分, 她一直都是班上有名的三好学生, 考试从未有过不过关, 就连补考都没有过。再加上在校期间就主演电影、电视剧,还拿了大奖,怎么说学分都是足够的。
    其次是毕业论文, 原本程程就考虑过临近毕业会很忙的问题(这个时间段,《露娜》、《光明市》、《海上明珠》的事都交织到了一起),所以去年下半年和伍清老师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之后,早就开始查资料、做准备、动笔写了。
    后来又在伍清老师的指导下改了两三次,过年期间就完成啦!现在就只需要等答辩就好了。
    至于说答辩的难度...其实只要毕业论文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对内容心中有数,大学生的答辩基本上不用做什么准备都是能过得。
    相比之下,最麻烦的其实是毕业戏。京影每学期期末都有期末戏,毕业的时候更不会少了毕业戏!排这种毕业大戏,就真的和正经的剧团排大戏差不多了,花费的时间精力可不会少。
    京影13级表演班这次排的是经典剧目《上海屋檐下》,有趣的是,沪戏13级表演班的毕业大戏排了《四世同堂》。京城的电影学院排沪市弄堂故事,沪市的戏剧学院排京城胡同往事...有关注这些的人都笑说是不是商量好了,来这么一次联动。
    《上海屋檐下》挺适合做毕业大戏的,经典、名头大只是一个方面,这部戏的人物刚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海屋檐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十多个,另外还有些‘龙套,比如说换旧货的、卖菜的什么的。
    这样下来,不需要做什么改编、增删,一个班的学生就正好合适。
    而且《上海屋檐下》原本就是一个三幕剧,做成一场戏,连需要修改的地方都不多。像《四世同堂》这类原作是小说的,就是另一回事了,《四世同堂》、《家》什么的都是长篇小说,改成一部两三个小时要演完的剧,本身就要重新穿插剧情、调节角色。不同的版本,就是从不同的改编剧本开始的。
    对于有名的剧团,他们不会畏惧改编剧本,推陈出新本来就是一个卖点,不然一直演一样的,那还重排做什么?但对于一群演毕业大戏的学生,他们的毕业戏更多是需要展现他们四年所学,算是对过去四年的学习生涯有一个总结。
    这种情况下,一个不怎么需要改动、原原本本的话剧剧本,倒是方便了很多。
    “程程你这次演赵振宇妻子啊...”陈胜男在练功房里和程程一起压腿,一只手上还拿着剧本呢。
    陈胜男流露出来的是可惜:“我觉得吧,你可以演更重要的角色......”
    “这个角色也很好啊...到底是夏衍先生的经典剧目,说起来就没有多余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很经典的,很能凸显演技的。倒不像现在的剧,很多时候只能奔着主演去,其他的角色发挥空间太小了。”《上海屋檐下》是经典剧目,程程作为‘好学生’不止一次读过剧本,也不止看过一个版本的录像,所以得知毕业戏要演这个,还真是轻车熟路。
    《上海屋檐下》的主线故事是被捕入狱8年的革命者匡复,出狱之后见到妻子杨彩玉和女儿葆珍,发现妻子已经和好友林志成在一起了——匡复数年音讯全无,他们以为匡复已经死了,这才在一起的。
    在这一天,有林志成的愧疚,有林志成的纠结......
    而在这个主线之外,还有林家几个邻居的故事在平行上演,黄家楣家、李陵碑家、施小宝家和赵振宇家——故事发生在一天之中,五家人的故事齐头并进,有时又能交汇穿插。
    “这样说也没错......”陈胜男想了想,点了点头。不同于在外面拍戏,学校里排戏还真不是按照大家的名气分配角色的,甚至不一定是按照大家的演技分配角色。
    据说华戏喜欢给学生适合其特点的角色,因为他们在招生的时候就尽量选择了有各种戏剧角色特点的学生,人家是‘戏剧’学院,倒也不错。
    只是京影本身就是电影学院,又不忌讳谈‘商业化’‘娱乐化’‘市场化’这些东西,招生的时候也没有特意要选各种苗子,总的来说就是长得好看,有演戏的天分就行。所以,学校排戏的时候,套路也就不同了。
    京影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因为要考虑的地方还蛮多的。最明显的,京影每年都有几个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在外拍戏,而且戏份颇重了。你想给人家戏份重的角色,说不定人家还不愿意。
    另外,老师其实也愿意给本来就不出彩的学生更多的锻炼和露脸的机会...本来就各种不出彩,慢了其他同学一步了,学校的戏里还不给机会,这些学生不是更没有指望了吗?
    师生之间不比外面完全市场化了的情况,只要最有名气的,或者最有演技的,大家还是愿意把学校的戏当成是学生成长的阶梯的。因此会让戏不那么‘完美’也不是问题,只要学生真的成长了就好。
    就比如这次程程班上的毕业大戏,匡复、林志成、杨彩玉,分别是张回、宋唯宾、莫英子来演,都是相对有点小透明的同学——莫英子是上学之前就参演过电影,和张宇希一起演的,张宇希女一号,还拿了一个外国的影后,莫英子是女二号。但也仅此而已,之后她就有了泯然众人的感觉。
    虽然班上来说她成绩很好,是老师们称赞的、气质难得很独特的那种女演员。但这是大家私底下的说法,站在外人的角度,说她有些‘小透明’,绝对没错。甚至不少喜欢程程、余萌的粉丝,谈到这一届的‘明星寝室’的时候,都觉得莫英子是唯一‘拖后腿’的。
    叨叨了几句毕业戏的事儿,陈胜男又说起了这两天开播的《光明市》,脸上的兴奋遮都遮不住:“呜哇哇哇!我好喜欢小蝶啊,你是怎么演的,能把小蝶演的那么可爱...都说演这类戏不怎么要演技,我去!说这些话的人太想当然了吧!”
    “就我的感觉来说,要把正剧里的人物演出质感当然很难,但要把这种非正剧里的、悬浮的角色演得令人信服,感觉要带出来,明明更难啊!而且现在的观众又挑剔,真的要像十年前偶像剧那么演,别说是成为神剧了,不被骂死算好的了。”很多十来年前的经典偶像剧,主角们的演技真的没法说,按照现在的评价标准去看,都是要被吐槽的。
    “要是那种角色那么好演,观众也不会出来一个就普天同庆一回了!”
    听到陈胜男说‘普天同庆’,程程忍不住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哪有那么夸张...”
    “就有那么夸张!”陈胜男倒是斩钉截铁。然后又对程程说:“你自己是没怎么注意看大家的观感吧?大家迷死了小蝶了...是不是你的角色总是得到大家的喜欢,你都脱敏了?”
    想了想,陈胜男又说:“不过小蝶还是不同,就说你之前的陆玄这个角色吧,确实获得了广泛的喜爱。但现在来说,只要《光明市》这个剧后期不崩,小蝶这个角色在获取粉丝这件事上,数量或许不如陆玄,但质量还要更超过。”
    其实这就很符合正剧和偶像剧的表现,正剧的大盘比较大,做得好的话粉丝群体之大,是偶像剧不能比的。而偶像剧呢,如果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那种喜爱的心情则会更加强烈。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灵珠传奇》不算正剧,《光明市》也不属于偶像剧。
    陈胜男正和程程说着,余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进了排练间,看到程程就眼前一亮,走了过来:“你们在说《光明市》啊!我也追剧了...讲真的,程程你是牛的,怎么就演的那么好!”
    这话是真心的,如果程程是演了一个正剧,演的特别好,出来的效果也好,那余萌可能还不会这么大反应。就像程程之前演周虹拿了威尼斯影后,她羡慕归羡慕、佩服归佩服,却也只是如此。
    真要说的话,圈子里值得羡慕佩服的人太多了,说羡慕,有比程程早得多就拿影帝影后的,那些少年影帝、少年影后是真实存在的啊!而要说佩服,程程的演技好是好,可在圈子里,比她演技更好的,不说大有人在,至少是有一些的。
    正是因为《光明市》连正剧都算不上,非要说的话,就是带有科幻、悬疑、偶像等元素的非正剧...这类剧集,是她自己经常也有演的,所以程程演了小蝶这个角色,她才能把握到其中的难处。
    “小蝶真的好漂亮,就是那种非人的漂亮,太难把握了。”余萌说起这个,像是话匣子关不住了:“一方面她不是人,另一方面,她又是觉醒了人心的仿生人。人的外表下,要有微妙的非人,非人的深处,又要透出一点儿人性......”
    “真的,换给普通演员演,很容易就垮掉了。要么变得和普通人差不多,那就是一个漂亮的女性角色了。要么就充满了非人的僵硬,这个角色的灵气也就不存在了......”
    “演成你现在这样,真的是太惹人喜爱了,我就喜欢的不行...你去看网上的评论,大家也是喜欢的不行。”
    《光明市》一出,确实如所有人预料的,小蝶这个角色的风头是要盖过真正的一番陈晓伟的。这一方面是剧本的问题,或者说,这算不上问题,毕竟从来没有规定说,惹人喜爱这件事上,一番就一定要压过二番。
    另一方面,就是程程的原因了...她本身就是比乔杰有名的多的演员,喜欢她的人也多,这叫先声夺人。再然后,她的演技也确实比乔杰要好不少,她演的小蝶设定上就比陈晓伟讨喜——不过,那种有些悬浮的设定,最终要真的能让观众喜爱,也要靠程程的表演。
    “小蝶都快杀疯了,你知道吧?真的,这个角色剥开表演看设定,真的就是很多讨喜点、时髦元素堆积的,看起来好得不得了,其实让演员来演,是真的难出效果。但如果真的能演出来,那是真的喜欢啊!”
    简单来说,就是文字写起来很容易,一写就会,一演就废!
    很多玛丽苏、杰克苏的小说要改编电视剧电影,为什么困难重重,不得不说,要把那样的主角演的让人信服,就是第一道关了。
    网上关于这一点的讨论也是不少的:
    “程程一出场我就惊呆了,我都没有看过简介,也不知道小蝶是个什么角色设定。但是她一出来,那种非人又漂亮的感觉,我就知道她是机器人,又不是机器人...怎么可以有人没有用特效演到这种程度的。”
    “程程真的是凭借一己之力,演了一个不是人的角色啊!”
    “你们知道吗?小蝶一出来,我以为是我的游戏角色在向我打招呼!我的游戏角色是可以捏脸的,我就照着程程的样子捏的...这种游戏角色像她,又不是她的感觉,没法说了。”
    “关键是非人感下面,又有一层‘人’的感觉...这才是小蝶这个角色的核心吧?有了这一层,小蝶的人物才算是立住了!”
    “对对对对!那种微妙的少女感,我真的爱死了!她是少女的外形外,内心其实也很年轻(或许是觉醒人性时间很短?)。反正那种少女对一切都很好奇,期待着未来‘发生’任何事的感觉,真是太抓人了!”
    “所以啊,少女就是要少女来演,少年也要少年来演...最近又有一部大制作新剧上来,谁主演的我就不说,里面男主、女主、男二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偏偏还都是十几岁的设定...呵呵,真的,眼睛里的疲惫和精明都遮不住了,不要这样了叭?”
    “不不不,不要说这些了,我们还是讨论《光明市》吧,不然又要被人说拉踩了。”
    ......
    “你之前几个角色都够美了,但没有这么可爱的...《诛元》里的薛真真也很甜妹,但甜妹的那种可爱和小蝶的可爱还不一样,小蝶就是可爱本身。那种小女孩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可爱......”余萌还在碎碎念呢。
    “不用说了,这次你又成了,说真的,你是怎么挑剧本的?教教我叭!太让人羡慕了。”余萌这话太真心了,以至于让排练间里其他同学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当然,其实就算学会了,他们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这个技能...不是有了一定的咖位,就算他们看好某个项目,也不一定能加入进去啊!大多数演员在他们这个阶段,都是别人挑他们,而不是他们挑别人,有的演就不错了。
    但不妨碍大家‘上进’啊...身处影视圈,大家都对挑剧本这种能力心向往之。感觉这是一个初期没什么用,大后期能超神的技能。
    “我的话,一个最基本的,就是看剧本的故事有趣不有趣,代入普通观众的视角,想他们会不会喜欢。”程程说的话很平实,但这也是真心话。
    而且说实在的,就算是这第一条,也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首先,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艺人真的还能代入普通观众的视角吗?有一个说法叫‘认知障’,就是说身处其中的时候,反而没办法给与一个事物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了。
    程程一直能精准把握,保留普通观众的视角,一方面是属于她的‘天赋’,另一方面就是她日常喜欢‘自省’的功劳了。所以她这样一说,余萌并没有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嗯嗯嗯’几声,还催她‘还有呢’。
    程程就接着说:“第二个,就是看剧组的情况了,大家都喜欢和成功过的人合作,那肯定是选成功过的导演,有经验的剧组。另外,还有一些剧组,看起来就像是要有事的,也可以筛选掉。”
    至于说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是有事的,那里面的说法就多了。比如剧组的投资乱七八糟,投资人还想指手画脚。又比如说导演和制片人水火不容、还没开拍就有相关丑闻什么的。
    不是说这种剧组就成不了事,只是相比起逆风成功,果然还是烂掉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可以的话,对戏的演员也可以看看,不说多好的,至少关键角色里完全不能演戏的不能太多......”
    其实程程说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所以说到后面,她自己都说:“其实说来说去,不是我有多会挑剧本,而是我有挑选的余地,而且还懂得‘舍得’,不好的就不要了。”
    这话说的简单,其实‘有挑选余地’就可以淘汰掉圈内九成演员了!很多一线艺人,选择余地都不是很大,一个档期内能二选一、三选一的就算是不错了!多的是为了填档期,什么戏都要上,根本不挑的。
    当然,能送到一线艺人手里的戏,规模、卡司什么的不可能太差,所以就算没得挑,也不至于过于离谱。
    对于这些艺人来说,如果他们愿意档期稍微空闲一些,情况或许会好一些。就像程程,以一个年轻的、高人气演员,她的档期就过于空闲了!她拍戏的情况更接近于老一辈已经功成名就的演员。
    但问题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都愿意像程程这样的!
    首先逃不开的问题就是‘钱’,一线艺人八位数的片酬摆在那里,一年少拍一部戏,直接账面上就少赚那么多,这能忍?再其次,‘机会’也是个问题...身在圈内,大家都说不好一部新戏会不会成为自己的‘机会’,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广撒网。拍了那么多,总有一部中的呗。
    以前轧戏很多是不得不拍那么多,现在的话,大多数就是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潜在的机会了。
    “还有,我的运气也是真的很好,这个不能不说。”程程自己最后都说的笑起来了。
    而听她这么说,余萌和其他人也是真心实意地赞同——圈内都知道的道理,有的时候真就是万事都好也不如一个运气好。
    “说起这个运气我就不得不说了,你之前拍《光明市》的档期,原来是准备拍《山水相思》的吧?哈,佟雪仗着搭上了唐宋明抢了你的角色,最后结果又怎么样呢?”说到这里余萌笑得幸灾乐祸!
    她也有过说好的角色被人抢了的经历,所以对于这种事真的格外不爽。
    《山水相思》就是水晶影视主导的那部剧,原本是请程程演女主角来着,后来换成了佟雪。程程也因为这个原因,匆匆签了《光明市》。
    《山水相思》比《光明市》早播了一两个月,《光明市》刚播的时候,它正好大结局了...怎么说呢,那部戏不烂,毕竟当初程程挑了好久的剧本,不说惊艳叭,那至少是一个挺合格的本子。
    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挺合格了,剧组本身也不是什么外行,再差也有个底线。
    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场内、场外都有),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挺无聊的。
    不是烂剧,也不是好剧,就默默来、默默去,最大的硬伤是讨论度不高——剧本身呈现挺无聊,加上演员又不是现在那些自带流量的,讨论度就很低了。要知道,这年头一部剧的收视率、播放量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讨论度也是生命线一样的存在啊!
    讨论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收视群体是不是年轻人。
    挺多大型正剧,其实收视率很不错,但主要收视群体不是年轻人,讨论度就差了很多。
    主要收视群体不是年轻人,对于大多数广告商来说就有点儿劝退了...而大多数的电视台、平台还是要恰饭的。
    第248章 妙不可言(8)
    镜头前, 程程和乔杰坐在一起,对面是主持人兢兢业业地采访...这是《光明市》的宣传行程之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