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熙熙攘攘见明月 第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照英,你是不是,挺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褚昉吁了一口气,听来竟有些语重心长。
    褚暄看看兄长,犹豫了下,喟然道:“三哥,不怕你笑话我,我确实觉得在大鸿胪寺当差挺好的。”
    褚暄在大鸿胪寺负责记录朝贡使献上的珍宝名单,大部分时间都很闲,他偶尔会研究一下异域送来的各种机巧之物,倒颇为自得。
    褚昉叹了声,“既如此,若我说让你辞了大鸿胪寺的差事,一心读书科举,你,可是不愿意?”
    褚暄摇头:“我会疯的。”
    又说:“三哥,别逼我了。”
    褚昉骤然想起弟弟为了娶到心仪的女子,被逼着跪半个月家庙都不曾松口的事,他终究也是个血性男儿,也会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固执到与母亲和兄长对抗。
    他只是志不在科举,不在庙堂罢了。
    “也好,不逼你了,好好当差吧。”褚昉释然地说道。
    褚暄意外地看着褚昉,“三哥,你受什么刺激了么?”
    他以为自己落榜,无论如何都要被兄长训诫一顿的,不成想兄长不仅没训斥他,还轻轻松松就答应不再逼他读书科举。
    事出反常必有因。
    褚昉摇摇头,叹了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前,是我狭隘了。”
    入仕为官,安邦济民固为一途,商行四方,利国利民又何尝不是一途?
    女子安于内宅,相夫教子固为妇德妇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何尝不是功德无量?
    到底是他陈规偏见,将她拘在了方寸之间。
    褚暄看着兄长怅然若失的样子,越发确定他受了刺激,想了想,试探地问:“是不是知道嫂嫂家太有钱了,你自卑?”
    此次西征由康氏商队协调军资,兄长定是见识到了康氏商队的财大气粗,这才觉得自己狭隘了。
    褚昉看向弟弟,目生厉色。
    褚暄立即住嘴,过了会儿,改口说:“行行出状元,三哥你文武双全,名震朝野,不是能用钱衡量的。”
    褚昉笑了下,斥道:“跟谁学的花言巧语!”
    褚暄讪笑几声,见兄长心情好转,胆子也大了些许,主动说起郑孟华自戕的事,“表姐的事,你知道了吧?”
    褚昉点头,听褚暄忙不迭解释说:“那不能怪九娘,也是表姐自己不对,明知我落榜心情不好,她还故意当着九娘的面,向嫂嫂道喜,还让嫂嫂去看新科状元插花游街,她这明显就是幸灾乐祸,想气九娘嘛,九娘不过回说了她几句,谁能想到她就哭成那样要寻短见呢?”
    褚暄似是越想越气,接着说:“表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像咱们家苛待她似的,你说这五郎和果儿越长越大,天天见她这副模样,不得恨上咱褚家吗?可别到最后,好心办坏事,养了两只白眼狼出来。”
    陆鸢说与王嫮的话,添油加醋经由褚暄之口递进了褚昉耳朵。
    褚昉坐直了身子。
    “你说,孟华去向你嫂嫂道贺,要她去看新科状元?”褚昉脸色骤然沉下来,冷声问。
    若果真如此,郑孟华必是已猜到了什么。
    褚暄点头:“是啊,就算新科状元和嫂嫂是故旧,嫂嫂毕竟有夫之妇,怎可能去看?她还故意去请,还趁着九娘在的时候去请,不就是想气九娘吗?”
    褚暄一心为妻子开脱,并没注意兄长的关注点在哪里,只一个劲儿强调郑孟华故意挑衅妻子,妻子气不过才与她争执,并非有意逼她自戕。
    褚昉默然不语,回想今日郑孟华的神态还有书韵模棱两可、不清不楚的话语,心中已有思虑。
    褚暄所言,必是从王嫮处听来,她字字句句都在为自己争辩,生怕被责难,恰恰说明必是她言语激烈,戳了郑孟华痛处,才致她哭着离开兰颐院。
    而郑孟华去向陆鸢道贺,故意当着王嫮的面说新科状元一事,恐怕心思也不单纯,既想试探陆鸢又想趁机奚落王嫮,一举两得。
    至于书韵,嘴上说着不知何故导致郑孟华自戕,言语之间却直指兰颐院。
    若非褚暄说了来龙去脉,单凭郑孟华自兰颐院哭着离开、陆鸢又在这时回娘家养病,郑孟华自戕的恶因便可推在陆鸢身上。
    难怪郑孟华不肯坦荡说出哭着离开兰颐院的真正原因,有时候,猜疑比真相更能杀人。
    而郑孟华此番挑衅,显然不单单是为了出气,她是想以屈为伸,以弱制强,借此扭转颓势,让陆鸢和王嫮担上一个逼人自戕的恶名,让她们以后不敢再针对于她。
    见褚昉神情冷漠,沉思不语,褚暄生怕他追究妻子的责任,又说:“三哥,九娘她就是嘴不好,没有坏心思的,以前和表姐也会有争执,怎会想过逼她自戕呢,你可别去母亲那里说她什么。再说了,她现在怀着身孕,表姐还故意气她,谁知道表姐存的是什么心思,总之,这件事,表姐错在先,怪不到九娘头上。”
    褚昉抬眼看向胞弟,顿了顿,问:“你就没想过,或许九娘隐瞒去了什么?”
    一面之词,偏听偏信。
    褚暄连连摆手,立即辩道:“不会的,我了解九娘,她或许会骗别人,但对我是掏心掏肺的!”
    褚昉注目看着胞弟,眼中似有一缕若有若无、飘飘渺渺的歆羨,看不真切。
    顿了一息,褚昉玩笑地说了句:“你就这般信她?”
    褚暄郑重其事说道:“自然!她是我苦心求娶来的,你和母亲都不喜欢她,她在这家里,只能依靠我,我怎能再疑她?”
    褚昉心头一触。
    她在这家里,只能依靠他,他怎能再疑她?
    第33章 去趟陆家 ◇
    ◎不是她的过错◎
    松鹤院内, 褚昉刚陪母亲用过早饭,欲要离去,听母亲说道:“你今日可要进宫?”
    褚昉回说:“不必, 圣上念儿子辛劳, 准了七日休沐。”
    郑氏笑呵呵问:“那你是要去哪儿?”
    褚昉平静道:“去趟陆家。”
    郑氏神色一僵,旁侧的郑孟华也愣怔片刻。
    褚昉从未主动去过陆家,便是逢年过节也不曾,这次缘何要去陆家?
    郑氏想了想,笑说:“陆家大人献计有功, 想必升迁了, 你去道贺也是应该。”
    褚昉点头说道:“岳丈升任户部侍郎,我昨日已贺过,今日是去接夫人回家。”
    郑氏越发奇怪了,儿子从不曾主动提起陆父,更莫说称一句“岳丈”了, 缘何今次改口这般顺畅?
    “照卿, 我也正要与你说陆氏养病的事。”郑氏唤儿子坐在近旁,慈蔼道:“她喝了这么久的药不见效,大约是心不顺,不妨就让她在娘家住上一阵。”
    “而且,她与华儿不对付, 你也是知道的,两个人不在一处,也少生是非。”
    褚昉默了会儿, 点头道:“母亲虑的是, 之前是我考虑不周, 只想着要给表妹庇护, 没有顾及其他,让她在府里受委屈了。”
    郑孟华心中一暖,温声说:“表哥别这样说,我不觉得委屈。”
    说罢,轻轻抚了抚腕上伤口。
    褚昉却在此时接着说:“我已命长锐置买一处新宅,写上表妹的名字,到时候表妹可带着果儿他们住过去,如此,两厢舒心,表妹也不必再受委屈。”
    郑氏姑侄皆目瞪口呆,一时忘了反应。
    半晌,郑氏才厉声问:“你这是何意思?”
    自褚昉一再推脱平妻之事,郑氏心中便不安定,之前她还可以顾虑朝局为由安慰自己,但今日褚昉所为,郑氏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很明显,她的儿子不想娶侄女儿做平妻,之前一切不过都是缓兵之计。
    褚昉道:“母亲息怒,儿子昨夜想了许久,觉得表妹还是另住自在些。我们虽当表妹作自家人,但她心里大约始终难逃寄人篱下之感,与其让她惶惶度日,不如自立门户,如此,她住的舒心,对果儿和五郎也好。”
    “你!”郑氏气闷,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华儿,你先回去,我同你表哥说几句。”郑氏吩咐道。
    郑孟华眼睛早红了,哀怨地看褚昉一眼,离了松鹤院。
    “照卿,说说吧,为何这样做?你现在赶孟华走,让她如何受得住?你就算不想娶她做平妻,有必要做的这样决绝吗?她到底是你亲表妹!”郑氏情绪激动地质问。
    褚昉也说了另一层顾虑:“母亲可曾想过,孟华在褚家住的不舒心,寻·死·觅·活,落在外人耳朵里会是什么模样?落在五郎和果儿眼里,又会是什么模样?”
    郑氏一时愣忪。
    “外人会说褚家苛待孟华孤儿寡母,而五郎和果儿,也会这般以为,这对他们成长并不好,也不是我带他们回来的初衷。”
    郑氏眼神忽地空了一下,像跌进了一个从不曾意识到却充满危险的深坑。
    可她仔细想想,儿子所言不是没有道理。
    果儿和五郎到底姓李。虽说他们生父是因罪被诛,终究是褚昉动的手,郑孟华在褚家又总是三天两头抹眼泪,叫稚子看来可不就是受了欺负吗?
    那一双稚子若因此恨上了褚昉,恨上了褚家,后果不堪设想。
    她以前只顾着心疼侄女,竟把这层人性之恶忽视掉了。
    褚昉看母亲神色,知她已然想通,说道:“母亲好好劝劝孟华吧,就算让她另住,也不会亏待她的,我会让书韵跟去伺候,另会再给她几个使唤婢子,她若愿意再嫁,且有合适的,母亲自可替她张罗。”
    郑氏恹恹摆手,“书韵一直伺候你的,不用给孟华,我挑几个得用的便罢。”
    褚昉断然不会再留一个被人收买的婢子,说:“书韵跟着我最久,跟孟华也有些情分,让她去,我放心。”
    郑氏只当儿子诚心诚意想把最得意的大丫鬟给侄女儿,没再推拒,平复心绪之后,语重心长地问:“你是不是从没想过休了陆氏?”
    褚昉沉默须臾,说道:“褚家无故不休妻,陆氏无过。”
    郑氏冷笑了声,“可她三年无子。”
    褚昉垂着眼,沉声说:“母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之前两年,是儿子不想她生孩子,才致她病情延误至今。”
    “什么?”郑氏吃了一惊。
    褚昉道:“都过去了,母亲别多问了,总之,不是她的过错,是儿子耽误了她,如今,怎能弃她不顾?”
    郑氏听儿子这般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也年轻过,也曾满脑子情情爱爱过,儿子这是动了真心,要与陆氏好好过日子了。
    她还能说什么?
    儿子虽然孝顺,毕竟是当朝重臣,是个有主意的,让侄女儿另住一事不就私自做了决定么?他是这府里的主君,只要他做下的决定,她这个母亲也动摇不得。
    以前儿子无意管这些琐事,可但凡他管了,便容不得别人质疑。
    郑氏重重叹口气,“照卿,你可是骗苦了为娘!”
    可笑她竟以为儿子对陆氏没有多少情意,不过一时沉迷美色,以为他有朝一日会娶侄女儿做平妻,以为他对她这位母亲言听计从。
    却原来,人家早就夫妻同心。
    褚昉宽慰母亲几句,正打算离去,忽想起一事,说:“母亲,儿子需支取五百两银子,您吩咐账上准备一下吧,儿子晚上差人去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