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7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觉得还是甜甜圈更好吃。”
    当这些评论越来越多,让相关报道被更多的人看到后,一些在国外网络平台上的华人都发现了这些报道和照片中的李逸,纷纷将相关信息转载回了国内。
    于是乎,当开幕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李逸却收到了刘艺菲发来的截图。
    “你怎么又上热搜了?”
    李逸看到信息,有些疑惑,打开微博才发现,自己果然又上了热搜,而且紧跟着世界遗产大会的相关话题。
    热搜下面,很多网友都在评论。
    “诶?逸哥怎么被外媒报道了?这是在哪儿?”
    “逸哥吃饼火到国外去了!”
    看着这些信息,李逸一头雾水。
    这什么情况?他只是吃点东西而已,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火了?
    第821章 申遗标准
    上热搜对于李逸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看了眼后,他就继续吃起了糕点。
    等他把糕点吃完后,大会开幕式也就开始了。
    这是国内第三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也是国家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所以场面不小。
    不光来的领导众多,还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来欢迎各国代表。
    李逸看得很开心,对接下来的大会议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会将会持续15天,在这15天里,委员会会对各国代表递交的申遗项目进行审议。
    通过了审议的项目,将会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另外,委员会还会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对濒危遗产进行特别保护。
    同时,委员会还会通报世界遗产基金的管理情况,并且审批一些国家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的援助。
    不过在这15天里,审议申遗项目是绝对的大头,要用掉10天的时间。
    而霓虹国云锦和华国金陵云锦的申遗项目,都列在了明天,也就是大会的第一天进行审议。
    大会结束后,主办方就邀请了各国代表一起去了宴会厅就餐。
    李逸随同大部队一起行动,到了地方后,就自顾自的拿着餐盘挑选起了食物。
    这次的宴会是自助餐的形式,菜品中除了金陵菜中的传统名菜之外,还有很多结合了国外饮食文化创新制作的菜。
    李逸的兴趣主要在这些创新菜上,每样都取了些尝鲜。
    加了大量咖喱的咖喱鸡,用罗勒叶和松子制作的意式青酱拌的手擀面,还有用产自马达加斯加的香草炖的牛肉……这些融合菜的味道让李逸都感觉颇有收获。
    就在他品尝之际,后厨的两位主厨来到了宴会厅,找到了李逸,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并且表示希望李逸能给点意见。
    这是人家的主场,李逸自然不会不识趣的横挑鼻子竖挑眼,只是表示味道都很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但两位主厨却不相信,一个劲的想让李逸点评一下,看看哪里还有改进的地方。
    自从《中餐厅》在最后一期请了郝师傅过去后,全国干厨师这行的基本上都认识李逸了。
    并且因为节目中郝师傅的表现,他们都已经把李逸当成是和郝师傅同一级别的厨师了。
    因此,好不容易碰到李逸,他们自然想请李逸指点指点,给点意见。
    不过李逸并不是客气,他们的水平的确已经很不错了,不然也没办法负责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宴会。
    如果非要挑毛病,也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只是经验不够而已。
    看他们态度诚恳,李逸也就跟他们简单讲了下这种大型宴会的经验。
    比如白案制作糕点,粉面的时机;炸物该在什么时候集中炸制;蒸菜和炖菜的轻重缓急等等。
    两位主厨听着李逸的讲解,一脸认真,时不时恍然挑眉,大有收获之感。
    到了他们这种级别,烧菜的技艺都已经成型了,很难再有技术上的提升了。
    而这种大型宴会的经验,他们还真有些欠缺。
    李逸说的问题,很多都是他们在后厨犯错的地方,也是他们后续可以提升的环节。
    这些经验的珍贵只有他们明白,不承办几次这么大规模的宴席,是肯定总结不出来的。
    李逸给他们讲了这些,就帮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这份人情,比教他们做几道名菜可大多了。
    于是乎,在听李逸讲完之后,他们连连道谢,很是感激,纷纷表示想请李逸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坐坐,请他吃顿饭,好好感谢感谢他。
    李逸只是看在同行的面子上给他们传授了些经验,并没想着要什么回报,直接婉言谢绝了。
    见状,两位主厨也识趣的不再打扰,告辞离开了。
    李逸乐得清闲,继续吃起了饭。
    但朱厅长像是看不惯他这么悠闲,没一会儿就找到了他,把他拉去了白发老人那边。
    金陵云锦的申遗项目审议就在明天,白发老人叫了李逸过去,也是为了关切勉励一番。
    李逸应付一番后,就让朱厅长安排了辆车,送他回酒店了。
    他对于这样的场合不太感兴趣,而且饭也吃不安稳,索性回酒店跟刘艺菲打视频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厅长就来到酒店楼下,接了李逸,直奔会展中心。
    在去的路上,朱厅长就一直在念叨,生怕出现什么岔子。
    但李逸却并不担心,反而对今天的晚宴菜式更感兴趣。
    看到李逸这副悠闲的样子,朱厅长心中更急了。
    于是到了会场后,他就把李逸按在了身旁,陪着他旁听着各国遗产项目的审议过程。
    两份云锦申遗项目都安排在下午审议了,上午审议的是上一届因为材料准备不足而未能通过审议的项目。
    通过旁听,李逸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审议标准有了一定的了解。
    按照大会要求,一个申遗项目想要通过,就必须要满足六项标准其一。
    这六项标准分别是:
    一、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
    二、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三、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四、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五、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
    六、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
    要想通过审议,申遗项目就要满足上述六项标准的一个或多个才行。
    在满足这六项标准的基础上,遗产项目还需要具有代表性,稀有性和完整性。
    另外,委员会还会根据遗产的优秀度、跨越度、稀缺度、承载度、原生度、濒危度、知名度等方面,对遗产进行价值评估。
    按照审议标准,如果没有李逸制作出的云锦实物,华国的云锦项目,是肯定打不过霓虹国的云锦项目的。
    因为对方递交的资料里,不光有历史上详细的发展脉络,还有相关技术和文物实证。
    不过华国云锦项目资料中所欠缺的关键技术,已经被李逸复原出来了。
    这样一来,华国云锦历史发展的脉络就被完全串联起来了,甚至把霓虹国的丝绸发展也囊括在了其中。
    在上午的审议过程中,霓虹国代表团频频向李逸这边回顾,像是预感到了什么。
    到了下午,会议一开始,宣布开始审议霓虹国云锦文化遗产项目后,河野山俊就快步来到了发言台前,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
    第822章 真他娘的扯淡!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本届世界遗产大会,我国第一个申请的项目,是西阵云锦织造工艺。”
    河野山俊念着发言稿,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播放起了ppt,内容是相关申遗项目的详细资料。
    现场各国代表都佩戴着同声翻译耳机,可以听懂他的发言。
    在在听到他的发言后,各国代表都看向了华国申遗项目组这边。
    在场的代表都是各国的学者和专家,对于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都有着一定的了解。
    众所周知,丝绸是华夏的象征,也是世界各国了解华夏文明的第一媒介。
    当年的丝绸之路,串联起了东西方文明,各国的史书中都有记载。
    但霓虹国却提出了一项丝绸织造技术的遗产申请,这无疑是对华国的挑衅。
    于是,河野山俊的申遗发言刚刚开始,就已经勾起了在场代表们的浓厚兴趣。
    准确的说,应该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八卦兴趣。
    河野山俊并没有关注现场各国代表的交头接耳,只是自顾自的继续说着:“我国的丝绸纺织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的九州绳纹时代晚期。
    在我国各地发掘到的绳纹时代陶器碎片上,就已经有了布纹的痕迹。”
    随着他的讲述,投影幕布上也显示出了一张张陶片的照片。
    照片中的陶器碎片上,的确有着一道道交叉的纹路。
    看着这些照片,李逸身旁的朱厅长忍不住低声吐槽:“稀疏成这样,也能叫布?叫渔网还差不多!”
    李逸笑了笑,没有搭腔,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继续发言的河野山俊。
    看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挺有意思的,像看小品一样。
    “根据我国成书最早的典籍《古事记》中记载,食物之神大气津比卖被须佐之男杀害后,尸体里冒出了许多作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