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7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样样食材被送到了操作台,被大厨们做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为了不影响参赛选手,各国媒体只能在会场二楼进行拍摄。
    央视直播团队将镜头锁定在了华夏队的位置,拍摄着准备过程。
    虽然是工作日,但直播间里却已经满是观众了。
    所有人都在好奇观望,想要知道华夏队做的都是什么菜。
    操作区域前方,李逸在来回巡视,不时开口指挥,有条不紊的控制着制作进度。
    他是本次比赛的主厨,也是这个团队的核心骨。
    他要做的不是做菜,而是让整个团队的运行更加有效率,让出品质量更加稳定。
    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华夏队所有的大厨对于菜品已经烂熟于心了。
    虽然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和这么多外国团队一起同时制作,他们还有些紧张。
    可当他们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后,就迅速找到了训练时的状态,一下就放松了下来。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准备,所有队伍的菜品都制作完了。
    随后,各个团队就将各自的菜品运送到了展厅里,摆在了各自的展示区域。
    此时刚好到了得国时间的中午11点,而会展中心外面已经挤满了前来品尝美食的食客了。
    烹饪奥赛中最有人气,也是最受欢迎的项目,就是团体赛自助餐项目了。
    这个项目是唯一一个面向大众,允许所有观众参与的项目。
    并且这个项目的评判标准,全部是由观众进行投票决定的。
    所有观众都可以在项目举办期间来到现场,尽情品尝所有参赛队伍所制作的菜品。
    每个观众都有三张票的投票权,来选出自己喜欢的菜品。
    最终,获得票数最多的队伍,就是这个项目的冠军。
    亚军,季军次之。
    看到涌入现场,向各个参赛队伍的展台奔去的食客,直播间里观众们羡慕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我的天,这也太爽了吧!”
    “好想去现场啊!”
    “票好像也不贵,和自助餐的价格差不多,但这可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自助餐啊!”
    “我一直是无神主义者,但这一刻我动摇了,原来天堂真的存在!”
    到了这个项目,各国媒体也终于可以自由采访了。
    央视记者带着摄制组采访了一圈各国食客,但直播间里却已经怨声载道了。
    观众们都在抗议,让记者先去拍展台,大家都想看看华夏队都做了什么菜。
    听到了群众的呼声,记者赶忙带着摄制组,来到了华夏队的展台。
    此时,华夏队的展台已经被各国食客包围起来了。
    一个个不同肤色,不同穿着,不同语言的食客们都挤在了一起,好奇的看着展台上精致的食物,听着现场翻译的介绍。
    在展台后方,还有一块大屏幕,在循环播放着不同语言版本的宣传片,给食客解释着菜品内容。
    穿过食客人群,记者找到了李逸。
    “李队长。”
    记者将话筒递到了李逸嘴边,笑道:“终于找到你了,现在方便接受采访吗?”
    “可以。”
    李逸痛快的点了点头。
    记者见状,就看向了展台上的各色美食,先是咽了口口水,才好奇问:“咱们这次做的菜好多啊!一共有多少道?”
    “一共24道菜,冷热都有。”
    李逸随口解释,一边盯着在展台后方忙着招呼食客的大厨们。
    “看着都好好吃啊!”
    记者再次吞咽了口口水,才问:“这些菜都是什么菜系的呢?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可以。”
    李逸示意摄制组拍摄后方大屏幕上的宣传片,一边解释:“这些菜涵盖了国内各大菜系还有地方特色做法,不过在设计菜单的时候,我们不是按照菜系来设计的,而是根据二十四节气。”
    第854章 二十四节气
    后方大屏幕上,宣传片正在用发语介绍着华夏二十四节气。
    李逸指着宣传片中的画面,冲镜头解释:“二十四节气,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和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星象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的华夏先民就是在观象授时的时代,根据斗转星移来定了岁时。
    斗转星移,指的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星象,也就是北斗七星。
    西汉初年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天维建元,常以寅始起。
    这指的是北斗七星在斗转星移时的斗柄旋转方位,寅位就在正东偏北,这也是后天八卦里的艮位。
    华夏先民将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寅位的时间设为起点,将北斗七星顺时针旋转一周的时间设定为一年。
    斗柄依次指向十二辰,是为十二月,岁末指丑方,正月还寅位,由此终而复始、万象更新。
    也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命人采用立杆测影的方法,也就是用土圭插在地上,测量日影,将日影最长,白昼最短的这天定义为冬至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二十四节气引入了《太初历》。
    《太初历》里把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均分为十二等分,称之为中气。
    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就出现了。
    它是华夏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也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正是因为华夏先民对大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结,才孕育了华夏发达的农耕文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缔造了璀璨而辉煌的华夏文明。
    华夏先民们很善于从大自然中发现食材,丰富餐桌。
    而随着每个节气的到来,自然界都会有不同的食材成熟,被制作成美味佳肴,满足华夏人的口腹之欲……”
    在李逸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同时,展台前的食客们也在看着大屏幕中的介绍视频,惊叹连连。
    这是华夏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的天文历法,而在两千多年前,很多国家甚至都还处于蛮荒年代。
    央视直播间中,观众们听着介绍,也在感慨不已。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原来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吗?”
    “太牛了,古人的智慧真的不是现代人可以理解的。”
    “这就是华夏的观星术!从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以后,才开启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
    “惭愧,原来咱们自己的文化我都没学好,我只知道冬至要吃饺子……”
    将镜头引回餐台,李逸指着餐台上的菜品,冲镜头介绍:“这里我们华夏队一共用到了四个餐台,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六道菜,代表六个节气。
    这个餐台是春季餐台,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自古以来,立春这天华夏人都有咬春的习俗。
    所谓咬春,就是吃春盘,春饼,萝卜等生菜。
    春盘就是春卷的前身,和春饼一样,都是用面做成薄饼,然后卷菜来吃。
    所以,立春节气我们准备的菜,就是萝卜丝粉丝馅儿的油炸春卷,和夹菜的春饼。
    春饼的菜我们做了炒合菜,土豆丝,京酱肉丝,酥炸辣椒丝,素炒三丝,呛拌萝卜丝,可以搭配着吃。”
    摄像师将镜头对准了餐台上的菜,拍摄着特写。
    一道道色泽艳丽的小菜隔着镜头都馋得观众口水直流。
    而现场的食客们已经在大厨的招呼下,品尝了起来。
    一时间,酥脆的炸春卷皮被咬碎的声音此起彼伏,春饼中嫩菜汁水溢出的咕叽声也从食客口中传来。
    跟着,一片惊呼和赞叹就扩散了开来。
    看着食客们吃得满眼惊喜,赞不绝口的样子,直播间观众都要被馋哭了。
    “靠!这是在折磨我啊!”
    “啊啊啊啊啊啊!好想吃春卷啊!”
    “我要被口水呛死了,可惜我家这边没有卖春饼的,我哭死!”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春饼,我能吃二十卷!”
    “这个炸春卷绝了!过年我家也炸,我围着锅能吃七八个!”
    不光观众馋得够呛,就连镜头前的记者也连连吞咽着口水,胃里都在打鼓了。
    要不是职业素养在身,她已经和前面的食客一样,上前去排队拿春卷吃了。
    李逸看出了她渴望的眼神,笑了笑,就上前拿了个小盘子,盛了一个炸春卷,一个卷了炒合菜的春饼,递给了她。
    “啊?谢谢!”
    记者愣了下,随即惊喜的接到了手里。
    “尝尝我们的手艺。”
    李逸冲她使了个眼色,随即就引着摄像机转向了第二个节气。
    “雨水,是春日第二个节气。”
    雨水位上放着一个砂锅,前方有一个介绍台卡,李逸指着台卡解释:“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