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带着空间宠夫郎(种田) 第1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正怔忪间,却见张猛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说道:“你也走。”
    “我知道你担心走后,家中的两个妇道人家不好过日子。可一来林启、林昭都在村中,能帮忙照应着。二来咱们给林启办事后,在村里也有了几分脸面,不会有人故意来挑事,她们在家中也安全。”
    说到此,两人去丹棱的心思更坚定几分。
    林启是个有本事的,他们二人自去年跟着林家兄弟做事后,赚了不少银子不说,在村里也更说的上话了。
    不说别的,只从刘父主动与刘盛说话,就知他们如今在村里的地位。所以说,听林启的不会有错。
    “咱们自己有了本事,家里人才能跟着过好日子。况且你又不是不知咱们村的碎嘴子们,要是让新管事抢了先,跑到咱俩前头,指不定在背后怎么编排咱俩呢。”张猛说道。
    刘盛本就动了心思,等他这一番话说完后更加坚定了想法,只觉当初分家时的魄力和勇气又回来了。抹了一下嘴巴,看着张猛说道:“走!咱们去!”
    两人去丹棱的事儿就这么定下了,林启听了也很高兴,他在这个世界的朋友不多,自然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次刘盛与张猛出去一趟,最起码能见见世面,多少学些本事,等将来他们的买卖做大了,也能多管些事。
    只是让他们两个县城都未去过的人去丹棱县这么远的地方,始终有些不放心。
    本想将沿途路过的村镇写清楚,让他们能够及时对照,避免走错路。可等将路线图交给两人时,看着他们二人怔愣的模样,才想起他们并不识字。
    于是又拿回了路线图,拍拍自己的脑袋,说道:“算了,我与你们说一下每晚在哪个镇上歇脚,你们应当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走岔了。”
    还是刘盛先反应过来,连忙将他写好的那张路线图拿了过去,笑道:“我们虽不识字,但看着这图心里也大致有个估摸。更何况若是走失了,说不定还能拿着这纸问问别人,还是拿着吧。”
    方才匆匆一瞥,他已看到这纸上将沿途的山、河都标注上了,还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知道这是林启特意为他们画的,心中感动,不忍让他的心思白费。
    林启闻言一笑:“行,那你们拿着吧。”
    只是他还有些别的事要交代,从之前修建工厂剩下的银子中取了三百两给了二人,说道:“这次出去还有一件事。除了与吉家兄弟寻摸奶茶店的铺面外,你们再去寻常百姓爱去的街区,租一间便宜些的铺面,我将来要卖辣条用。”
    “这买卖不与县令在一处,所以你俩自己上点儿心,银子也别混在一处。”林启交代道。
    二人听了有些惊讶:“卖辣条?”
    “嗯,”林启点头,“过两日辣条厂就要开工了,将来也要往远处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将铺面预备好。不过你们到时若是实在拿不定主意,也可与吉家兄弟商量。”
    两人闻言,互看一眼,只觉这次去丹棱真是去对了。
    林启与县令在外开奶茶店还不够,还要把辣条也卖那么远,想也知道将来恐怕时常得出外。他们二人这次抢得先机,有了出外的经验,之后还不是优先他们二人去?
    两人心中原本的犹豫也没了,用了两日时间交代好家中的事,之后便兴冲冲地踏上了去丹棱的路程。
    而送走两人后,林启的工厂也要开始大规模生产啦!
    他们之前做好的一批样品已经保存了十来天,并未出现变质等情况,味道也没问题,于是自然到了加大生产的时候。
    林昭这日一大早起来,还未来的及洗漱,就听院门外似乎有些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疑惑地过去从门缝看了看,就见外头竟站着许多人。
    大约是从门缝看到了他,立马就有婶子扬声笑道:“可算起来了。林昭,快开开门啊。”
    林昭瞬间清醒,心里已经明白她们为什么而来,顿感一阵头痛。只是人都已经上门了,不开门也说不过去,只好把门打开。
    一开门,几个婶子大娘便一拥而上,将他围在中间。
    “林昭,你听婶子说。婶子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之前招工不找我,婶子也没来寻过你。可这次招这么多的人,总得有婶子一个吧?”
    “对啊!昭小子你可能不知道,但你媳妇每日与我们一同在河边涮洗衣裳,她是知道的。大娘我手脚利落,可是干活的好手,你这次招工可不能把我落下。”
    “是啊是啊!”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好好将自己夸了一通,生怕这次招工又没有她们。
    之前去工厂做工的妇人、夫郎可说了,工厂的活儿既干净又轻松,比下地强多了。关键是自己赚钱后,腰杆子也硬起来了,再不必看汉子和婆母的脸色,日子别提多舒心了。
    她们平日谁没受过汉子和婆母的气,谁不想试试挺直腰杆过日子的滋味?
    即便不能如此,最起码不必日日与一大家子待在一处,干不完的活儿不说,还总落埋怨。
    所以,这活儿真是人人都想去。
    还有挤在外围的妇人看不见前面的情况,急得跳起来往前头看,之后干脆扯着嗓子在后头喊,场面乱作一团。
    屋中的张柔听见这动静,扶着肚子出来看怎么回事,被眼尖的大娘看到后,立马喊道:“哎,柔闺女!咱们往日常在一处,你是知道我能干的,快帮大娘与林昭说说,让大娘去工厂干活呗。”
    张柔被她的叫喊声吓了一跳,站在原地没敢动弹。
    但其他婶子大娘们却反应过来了,谁不知道林家兄弟最疼媳妇、夫郎,所以屋里人说话他们必然是听的。
    于是,一个个的也不与林昭说了,都准备过来与张柔说。
    这下林昭可着急了,生怕她们过来冲撞到张柔,连忙拉住她们说道:“婶子们,你们放心吧,这次招的人多,你们几家每家都有人能来,且等着我们之后上门通知你们。”
    “我媳妇怀着身子,若是因这事引得她为难、操心,那才是与我家过不去。这样的人家,我才真不招呢。”林启说道。
    婶子们一听,连忙止住脚步,笑着说道:“婶子们不过逗个趣,哪能真找你媳妇说情。”
    几人互相看看,心中都有了几分警醒。
    也是林家兄弟平日在村中太没有架子了,才让她们忘了林家如今已经不同往日了,那厂子是他们家的,若真因此闹得他心中不痛快,那才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呢。
    于是几人讪讪笑了两声,说道:“我就知道昭小子有了赚钱的活计儿定会想着我们,那我们便回家等消息去了,不在这儿打搅你们了。你们两口子还没吃早饭吧,快去吃吧。”
    说完后,才三三两两地离开了。
    相比之下,林启因素有凶悍的名声,又不似林昭一样在村中有许多熟人,倒少了这桩麻烦。
    不过也有少数几个来寻何安然的,想让他帮忙说些好话。何安然只面上笑着,说他一人做不了主,之后会与林家兄弟提的。
    可心里却早有了主意,像那些往日手脚勤快的,即便她们不来也是要招的。而那些只耍嘴皮子的,哪怕说破天也不能招回去,省得坏了工厂的风气。
    于是之后几日,村中的人家陆陆续续收到了通知,家中的妇人、夫郎多被招走了。
    只有少数几个没接到通知的,拉着脸往老庙口一站,还想寻几个同伴一同说道说道林昭的不是。结果一看这零星几个没收到通知的都是什么人后,自己先臊得不好意思说话了。
    无他,这几个都是平日爱挑事的婆娘,家里无不鸡飞狗跳。她们彼此一见面就知林昭为什么不招自己了,哪好意思再张嘴去。
    于是两日后工厂开工,她们站在门边看着那些妇人、夫郎一大早便结伴往工厂走,乌泱泱的人群比去镇上赶集的人都多,心中只觉悔恨不已。早知如此,她们绝不会在外说自己家的是非。
    而除了她们外,还有人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那些被迫留在家中看孩子的汉子们手忙脚乱地在家中忙活,平日身手矫健,如今手里的菜刀、扫帚却怎么也不停使唤。再听着小萝卜头们一声一声地叫着爹,只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了!
    作者有话说:
    第118章 种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日, 众人家中鸡飞狗跳,汉子们出门后彼此对视一眼,皆是神情疲倦、满身狼狈。
    身上的衣衫脏了没人洗, 早上忙着做饭也来不及洗脸,方才烧火时又染上了炉灶的灰,模样真有些像镇上讨饭的乞子。
    有那些臭德行的汉子受不了了, 觉得失了他汉子的尊严,等婆娘下工回家后逼着她辞掉工厂的活计儿。
    “别做了,一日日在外抛头露面,家都不管了,像什么样?”他拉着脸站在屋中说道。
    他婆娘人瘦小,胆子也小, 平日很是惧怕他, 被他这么一说, 讷讷站在原地不敢吱声。
    他只当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也不帮忙收拾桌上的碗筷就准备回屋躺会儿。
    今日家中几个的皮孩子一大早就起来了, 衣服都未穿好就在院中玩闹, 吵得他也没睡好,这会儿正好回屋补觉。
    不料刚迈开步子,就觉衣角被人拽住。
    他婆娘小心地看着他, 说道:“工厂都是妇人、夫郎,不会有人说道什么的。而且我在外做工, 还能赚些铜板补贴家用。咱家的地疲, 长不出多少庄稼,不多赚点银子, 今年过冬又要难熬了……”
    那汉子一听, 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 一下子蹦得老高,一下子将那妇人推倒在地,怒目圆睁道:“你个臭婆娘!怎么着,你是怨跟着我没过上好日子?”
    那妇人被推得摔倒在地,不懂他怎么突然发难,慌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提去年冬天做什么,还不是怨我让你们娘几个饿肚子了?”
    去年冬日雪大,年前就将去镇上的路堵了个严实。若是有家底的人家还好说,最起码家中都备着粮,饿不着肚子。
    可他家就不一样了,他家的地疲产不出多少粮食。又因家中的汉子懒惰,平日下下地还成,若是像别家的汉子那样去镇上找活儿干却是不肯的,因此年年拉饥荒。
    每年都是等粮食打下来,交了税后便将粮食粜了,换回的银子还去年欠亲戚朋友们的钱。等之后要吃饭时,再重向亲友们借钱去镇上买粮吃。
    他们也知道这么一来一回,日子一年比一年紧巴。可家里的汉子不肯出去做工,又没钱买两亩肥田,可不就只能这么过日子了。
    去年的雪下的比往年早,他们未来得及去镇上买粮便被困在村中,几日工夫将粮缸吃空后就只能干瞪眼了。
    虽说村中也有他们的亲戚朋友,但大家留的粮食都只够自家人吃喝的,借给他们三五斤还好说,多了自然拿不出。
    于是一家人靠着借来的几斤粮喝了好长时日的面汤,大人小孩都饿得头晕眼花。估计村中除了何家那窝懒汉外,就数他家过得可怜。
    现在听自己婆娘又提起过冬,这汉子可不是被戳中了痛处,以为她是嫌自己没本事。脸上臊得不行,就在婆娘身上撒气!
    只是他没想到往常柔顺的妇人这次犯了倔,倒在地上还不松口说自己不去上工了,反倒抿抿嘴唇。说道:“我不怨你,我只怨我自己不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这次若是不去工厂做工了,我更得怨自己没出息。”
    想起去年冬日,孩子们饿得腹中瘪瘪、脸色青白的模样,她就心疼不已。今年说什么也不能再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工厂她必须去。
    说完后,她便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想去收拾碗筷。
    未料这汉子却扑打上来,边打边喝骂道:“才赚几个臭钱就敢给我脸色瞧。林家两兄弟也不知安的什么心,每日纠集这么多妇人、夫郎在一处,还不知干的什么勾当!”
    他自己没本事,就要把周遭的人也贬低得一无是处,龌龊不堪,以为如此,别人就发现不了他的不堪。
    那妇人挨了打,家里的孩子哭喊着,家中乱成一团,但她却觉得心中从未有过的清醒。
    再看向他的眼神不是惧怕,而是厌恶与坚定。
    第二日,她顶着满脸的青紫去了工厂。但凡有人问起,就将昨日的事与人说了,再不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
    打人的都不觉得丢人,她有什么好丢人的?
    若是以前或许还会有多嘴的妇人们说道,但如今村中的妇人们大多都来了工厂干活儿,自己赚钱后思想上也有了转变。
    有些觉得凭什么他们赚钱时打婆娘,不赚钱时也打婆娘?
    还有些虽没想这么多,但看到那妇人的伤时,心中也嘀咕那汉子的不是。她们赚了钱还不是一大家子花嘛,怎么赚钱还要挨打?
    于是工厂做工的人都向着这妇人,再看见那汉子时,老远便皱了眉毛,话都不想与他多说。
    而那汉子打婆娘的事传出去后,有与他同样想法且德行不佳的汉子也不敢动手了。
    别的不说,就怕自家婆娘顶着青紫去了工厂,让一堆厉害婶子们将他家祖坟骂的冒青烟。
    当然,这种极端的还是少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