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别人都有名字,比如一个叫李华的人,上面就写着:西南道浙江府,李华,李纯知,后头用罗马数字写了一个“7”,这是“七”的意思,后面跟着一个用银色痕迹画的一特别娇小的银元宝。
    而有的人名后头是用金色痕迹画的一个金元宝。
    温润不是很明白,这都代表什么意思?
    但他可以整理出来,其实就是将账本重新抄一遍,上头的东西什么的,他不清楚,可重新翻抄出来,整理成册,让人看得懂,他能办到。
    “你先把这几本收拾了,后头还有。”王珺一下子站了起来:“我让他们给你拿来。”
    原来不止这几本啊。
    王珺出去一会儿,又拿了十几本进来:“你尽快,我先安置,让弟兄们先吃点热乎的。”
    “行。”温润头也不抬,低头开始研磨,翻译,抄书。
    王珺出门就叫了人过来:“怎么是你?”
    过来的是三只耳:“陈旭那小子,怕您呢!”
    王珺哭笑不得:“怕我什么?我又不是吃人的狼。”
    “那孩子胆小,除了温老爷,谁都怕,整天低头走路,悄无声息的跟个耗子似的。”三只耳瘪嘴:“您说吧,要干啥?或者去叫刘三儿也行。”
    家里他们都摸索的熟悉了,哪儿哪儿都知道,如果有事情去后院的话,也会叫仆妇们来帮忙,或者是请陈强家的来处理事情。
    “先烧热水,洗漱一番,后头的饭菜要快,还有那些马匹也要照顾好,我这次带回来的人不少,吃饱喝足了先睡一觉,这一路跑的这个累!”王珺是到了家,了结了心事,才觉得自己累的,他一口气这才几日啊?直接从家到军中,跑了一个来回。
    又是在正月里,半冷不热的时候,心里头还有事儿,能不累么。
    “哎!”三只耳赶紧去办了。
    家里过年么,食材都是现成的,王珺吃饭的时候,两个弟弟就在他身边,跟他叽叽喳喳的说了家里南宫易的事情。
    “大哥,南宫易这家伙的身份特别,怕给家里带来麻烦,哥夫就不让人靠近他,不过感激他对妹妹的维护,倒是对他照顾的不错。”王珏有点担忧的道:“但是那个家伙始终是个隐患啊!”
    王珺吃光了碗里的米饭,将饭碗递给王瑾。
    不用他说话,王瑾就接过来,给他盛了一大碗米饭。
    王珺接了米饭,夹了一筷子的红烧排骨放在米饭上:“放心,你们哥夫是个读书郎,心软,文人雅士,不宜见血;可你们大哥我是个莽夫,杀才,上战场那会儿,才发现,其实杀人跟杀鸡是一个道理,剁就完了!”
    王珏王瑾两兄弟大吃一惊:“大哥你要宰了南宫易?”
    “谁说要杀他了?”王珺一口干掉了一块红烧排骨,这排骨里头的骨头是脆骨,他连骨头都没吐,直接咽下肚子了:“他在家里的确是个麻烦,这次的事情,我听董浩将军说,很大,很大!大到连我们大帅都惊动了的程度,所以我这次回来,才会这么匆忙,赶时间啊!听你们这么一说,还有你们哥夫的话,那家伙偷盗的东西,八成也跟这里头有牵连,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牵连,可他在家里的确是个麻烦,万一那些人再来一趟,带了女眷,进屋搜查,可怎么办?”
    要不怎么说,军中磨练人呢。
    王珺这才在军里当了百户多久啊?就被磨练出来了,何况他这人不笨,看到了军中的情况,再一联想,他就有点悟了!
    加上温润的推测,他也能猜出来一些东西。
    当了百户才知道,这武官也是官儿,一些事情,还是他跟旁的百户学的呢。
    而他们顶头上司的千户,那是他们董浩将军的发小,死党呢,这次要不是他说漏了嘴,千户又跟董浩将军汇报了,他也不会摊上这事儿。
    不过董浩将军跟千户都承诺他,只要事情办妥了,他就还能升迁!
    再升迁可就是千户了!
    王珺不是个官迷,他纯粹是奔着千户的待遇去的,因为千户有随时可以出入营地的权利。
    没事儿的时候,他也可以随时回家去看看。
    唉,大营里在本地有家的武官,只有三个。
    全都是当年募兵去的,三五万人啊,就只有三个出人头地了。
    其他人有的活着,有的已经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就阵没在了那里,尸骨都不知道在哪儿呢。
    “那大哥的意思?”两个弟弟不明白了。
    “放心吧,大不了,把他带去军中,我就不信了,三十万大军里,他们还能找到一个藏起来的人?”王珺笑着又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这是谁做的?怎么这么好吃?”
    主要是排骨里头都是脆骨,吃着不用吐骨头,全嚼碎了咽进肚子里去,省事儿又好吃。
    “这是哥夫特意留着的脆排。”王瑾笑着道:“后厨给做的,说让大哥你们赶紧吃,吃好了溜达溜达,就去休息。”
    “哦,这样啊!”王瑾的话,让王珺觉得很暖心。
    吃饱喝足了,王珺让两个弟弟带他去看了一眼南宫易。
    温润不知道王珺跟南宫易说了什么,两个弟弟也没跟他说。
    他正在书房里奋笔疾书,随着账册一个个的翻译过来,他发现这是一个分赃账目。
    上面的人名,应该都是他们分赃的同伙。
    分的东西他也摸索了出来,银色的就是银子,金色的就是金子。
    而这里是以“千两”计算,画的一个银子就是一千两的银子,一个金子就是一千两金子!
    这么算下来的话,这些账册里的流水,可不少于二百五两银子,五十万两金子,尤其是他注意到的那两个人,他们俩所得的各项流水加在一起,比所有人的都要多一些。
    但是这两个人,没有籍贯,只有流水。
    温润虽然不是专业的会计,可是他学历高啊!
    拿了这些账本快速翻译,又拿了南宫易的账本过来,两相印证。
    晚饭都是在书房的外间用的,住在书房里,整整三天的时间,他不止是抄录翻译了账本,连账目都给算清楚了。
    王珺在第三天找了上来:“怎么样了?”
    “通了!”温润正好算了总账:“我跟你说,我立功啦!”
    “你立了什么功?”王珺乐了:“这又没上战场。”
    “我把你给我的账本,还有南宫易的账本都放在一起,就找到了关键点。”温润兴奋的道:“不止翻译抄写了出来,还帮你们算了总账,这里不简单啊!”
    “还给算出来了?那太好了!”温润的话,让王珺也兴奋了起来:“我这就带着账本子回去,这下子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让那些账房先生给看账本了。”
    “账房先生那点儿本事,还不如我教的学生呢。”温润没好气的道:“就说老程家的那个程二双子吧,那小子别的不行,算账可是很厉害的,那小子现在可比三个账房先生了,而且他学的数术最好,还说以后要去酒楼当个账房先生,一个月起码也能混上二两银子的工钱。”
    “他多大了?”王珺突然问了个问题。
    “过了年就十五岁了,他说过了年要去城里头找个活儿,这小子读书不行,算账不错,也不打算考科举,就想找个安稳的活儿,凭手艺吃饭。”温润笑着道:“他觉得种地太累了,而且土里刨食儿,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故而他想找个账房先生的活儿来做。”
    “他可认识字儿?”
    “认识,他不仅认识字儿,学过三百千,还读了四书五经,如果要考试的话,努努力,秀才也是可以考的,不过他志不在此。”温润道:“这孩子就想早点挣钱,让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他大哥程达倒是读书上努力,有可能走科举之路。不过程达年纪太大了,学的时候有点费劲,要想考试,起码二十之后吧!”
    程达是那种“笨鸟先飞”类型的学生,因为年纪大了,生怕家里人不让他读书,故而每日非常刻苦,别人写十个字,他起码要写三十个!
    每日勤勤恳恳,回家也是抢着干活,不过老程家也说了,家里有个希望,就要供他读书。
    程老三他们几个,每年也会拿出二两银子,给家里,说的是供孩子上学。
    其实全家的希望,都放在了几个孩子的身上,轻易不会让他们“辍学”。
    “身体可好?”王珺知道程达,但是他走的那一年,程达也才是个半大小子,这会儿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了,在乡下地方,都算是个大人了。
    “好,我的学生,每天都要锻炼的,加上他们都是农家出身,每日也是要干活的,可不是文弱书生。”温润对自己的学生可维护了:“而且除了程二双子,还有老倪家的倪黑子,他跟程二双子一样大,不过他们家想让他去当个掌柜的,正在为了这事儿,磨张大爷呢。”
    因为张富贵当了总掌柜的,老倪家想让这位总掌柜的给推荐个地方,让倪黑子去,起码当掌柜的,工钱丰厚,待遇也好。
    “哦。”王珺心里有了打算。
    温润将原本的账册用绸缎包好,又把自己翻译抄录的账本包好:“这个红色的是你的原本,这个绿色的是我翻译好的,对了,这个蓝色的是南宫易带来的,我也翻译好了,没想到毫不相干的两组账本,竟然是可以相互印证的,真是无巧不成书。”
    作者闲话:
    江湖所住小区的前面的小区,今天封闭了,而本小区也很安静,安静的都寂静!有点……
    第160章 又见账本
    “是很巧啊。”王珺点头:“东西包好,明天我就带人走。”
    “嗯。”温润没想那么多,以为他是要走,带着他的那些兵丁们。
    而王珺的意思,是说要把人带走,谁呢?
    南宫易啊!
    王珺趁着晚饭之前,去了一趟老程家和老倪家。
    他是在这里长大的,两户人家在哪儿,他闭着眼睛都能摸过去,去了半天才回来。
    家里饭菜都摆上桌了,他也才洗漱过了,坐在饭桌前,最后上了主食,正好吃饭。
    “跑哪儿去了?”温润抱怨他:“家里人都等你吃饭呢。”
    “去了一趟老程家,还有老倪家。”王珺对自己的行程没有隐瞒。
    “你去他们两家干什么?”温润把筷子给王珺,那边,王瑾已经将米饭放到了王珺那里。
    王珺过年回来的时候,提前走访了所有的乡亲家,一家送了点年礼,无非是一只鸡,两只鹅那种,顺便还有几斤猪肉。
    其他人家也给了回礼的,但是并没有特别对待的某一家,连张村长家也只是多了一点年礼而已。
    老程家跟老倪家也没见特别关照。
    “去要人。”王珺将一块肉夹进了饭碗里。
    温润看他那一块肉,太肥腻了,又用公筷给他夹了一块清炒玉兰片儿:“要人?”
    “嗯,我要了倪黑子跟程二双子,他们俩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了,想搏个前程,不在家务农的话,从商不太妥当,不如跟我去军中,在后勤管理账目,他们俩既然有这个本事,何必去从事商贾贱业呢?跟我去军中,好歹是大军所在地,当个文书的话,也是正七品的官职,跟县太爷一个级别。”王珺摇头晃脑的道:“得过几年,再遇到大仗,还能再上升,可比给人当掌柜的,账房先生强多了,也不用看谁的脸色行事,好歹也认识字儿,比我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强!何况他们身体好,也不怕军中条件艰苦,人我也信得过。”
    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草根出身,跟谁都没关系,整个军中大营,十三不靠!
    只有这样的人,上头才会重用,否则,一切免谈。
    王珺也不想再饿肚子,就想在后勤安一些自己人进去,起码以后能有个饭吃。
    “原来是这样啊!”温润想了想:“也好,他们去了军中,也不算埋没,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却有真本事。”
    温润对俩人的才学,是放心的,因为按照古代私塾教育的规制,都是由认方块字起,比如简单的“人”、“口”、“舌”等等简单笔画的字,一般几个月或半年之后,读等于识字课本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神童诗》、以及《五言杂字》和《七言杂字》等等。
    大概用一两年的时间完成识字教育,这才开始正经读书。
    按照朱熹圣人的规定,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这《四书》之中,《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多字,加”大、中”约五万字,而且还要连朱熹的注解都要背熟,所以时间长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