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临安城美食录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琼舟(护短版):不许说我老婆做饭不好吃!
    1鏊饼和漫泼饭做法出自《岁时广记》
    第24章 西湖游船
    寒食节前后是踏春赏游的旺季,食店开业以来,林稚还没怎么休息过,便想着趁此机会给自己和沈小七放个带薪假。
    临安城江河密布,又兼江南水乡,此时泛舟西湖也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
    打定主意,和沈小七商榷过后,林稚租下一舟画舫,沈小七见到实物震惊道:“好大一条船!”
    “听老板娘介绍,这已经是他们家最小的画舫了。”
    “最小的画舫”长约三丈,可容纳十几人,雕栏画拱,精巧创造,两人甫一登船,顿时产生一种西湖是自己家的感觉。
    因为半天都要在船上度过,他们带了不少零食杂嚼,什么蜜筒甜瓜、琥珀核桃、蜜渍昌元梅等等,装了满满一包裹。
    现下分门别类地摆出来,倒有点像要做起水上生意的意味。
    水上生意顾名思义,小贩们乘着舟楫穿梭在画舫间,专门贩卖各种茶果点心、酒水饮料和菜肴小吃,不仅如此,还有吹弹歌舞、杂耍表演的艺人歌姬。
    果不其然,他们的画舫刚悠悠划出,就被几个穿着白底蓝花的女郎拦下了。
    “小郎君,木瓜豆儿怎么卖呀?”
    得,明明是来旅游度假的,结果半路又被迫做起了生意。
    林稚扬唇一笑,笑得对面小娘子心花怒放,一点都没看出来这其实是个苦笑。
    说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钱,对面小娘子笑吟吟地把银钱抛过来,林稚再把包好的木瓜豆儿抛回去,这笔水上生意就算完成了。
    他一直很好奇,如果买方卖方在抛掷过程中,银钱或者杂嚼不甚掉进湖里,损失该由谁来负责?
    想来想去,没想出谁该负责,倒想出谁获益了——自然是湖里的鱼。
    做完这几个女郎的生意,林稚斜靠着席子,和煦的阳光把他照得暖洋洋的,眯起眼睛打量湖面上如织的游人。
    波光粼粼的湖面遥映着远处山色,大大小小的画舫坐满了人,无论是高官巨贾还是学子百姓,或是带妻挟子,或是风流聚会,都能在西湖上都能找到专属的玩法,是真真正正的其乐融融。
    沈小七正用手划拉着水玩,余光里突然瞟见什么,抬起头来:“前面好像是程家人?”
    不用他说,林稚也瞧见了,原因无他,那画舫实在是太大了。
    长逾二十丈的画舫宛如一艘海上轮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翻起巨大的水花,舫上光船夫和艄公就不止三十人,实在很难不引人注目。
    林稚咋舌,这就是临安首富的排场吗?
    和他们比起来,他和沈小七脚下这条舟楫,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
    尽管如此,沈小七还是觉得林稚租来的这条船最好,哼着鼻子不屑道:“三个人坐那么大一条船,也不嫌浪费!”
    程家三子立于船上,程朝云抱着手臂,不知在想些什么,但林稚觉得多半是生意上的事;程砚清摇着扇子,不停对划船而过的小娘子抛媚眼;程令宜今日穿着打扮得十分隆重,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正对着一面铜镜整理自己的衣襟。
    整理完毕,他满意地扬起一个笑脸,把手中铜镜随手搁置一旁,突然瞧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招手道:“林小郎君!”
    林稚冲他扬了扬手,心里纳闷,他是怎么在众多画舫里发现自己的?
    程令宜是他的熟客,程砚清和程朝云是他的房东,自然不能失掉礼数。
    沈小七不是很情愿地摆动船桨,小画舫慢悠悠漂到巨轮身边。
    待他靠近,程令宜喜道:“能在这里见到小郎君,真是太开心了!”
    林稚笑着点头:“能见到程娘子和两位郎君,我也很高兴。”
    程朝云冲他点了点头,接着声音不大不小地对程令宜道:“令宜,你已经十五岁了,要庄重。”
    “知道了,我只是见到林小郎君高兴而已,难道阿姊你以为我见到谁都这样吗?我看见孟淮安就不会!”
    程朝云无奈地瞅了他一眼。
    担心他又说出什么不该说的,程砚清收回乱抛的媚眼,拉回话题,略正色地给程朝云介绍:“这位林小郎君就是林氏食铺的店主。”
    这下确实引起了程朝云的兴趣:“哦?原来是林小郎君,久仰大名。春风楼最近进帐上涨,可少不了小郎君的功劳。”
    虽说是恭维的话,但林稚只淡淡一笑,把帽子抛了回去:“全仰仗小娘子春风楼的名声罢了。”
    几人又客套几句,这才就此别过,纷纷各自划船而去,临别前程砚清还不忘预定了三只烤鸭。
    真是人生处处有生意,林稚笑着点头应下来。
    孟琼舟原本没打算来游湖。
    近日朝中事务繁忙,他又一向不爱抛头露面,然而架不住母亲的规劝,便跟着来了。
    孟淮安刚刚给他塞了把林檎,绿油油圆润润的,挺好看,吃在嘴里却味同嚼蜡。
    正在这时,一抹熟悉的月白闯进眼帘。
    林稚站在画舫上,不知和对面的程砚清在说什么,聊得正欢,让他想起那日花朝节玫瑰花饼的味道。
    很甜,带着只有他察觉到的涩。
    孟琼舟垂下目光,对陈平吩咐:“去湖中央。”
    “是,阿郎。”陈平是个称职的管家,当即拨动船桨向湖中心方向进发。
    刚送走一个,又来一个,林稚只觉得眼前荡起一阵水波,再一定神就看见了孟琼舟。
    他挥了挥手:“孟少卿,没想到在这里碰面了。”
    孟琼舟颔首:“林小郎君。”
    没瞧见船上有其他人,林稚好奇问道:“秦夫人和孟小郎君呢?”
    “下船买吃食去了。”
    水上的吃食虽然花样繁多、价格便宜,但到底比不上店铺所售。林稚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看向孟琼舟足下的画舫。
    孟家的画舫大小适中,栏头雕着金鱼和水草,典雅美观,宛如水上凉亭,和孟府的装修风格相同,都是走的低调大气的路子。
    林稚发自内心地夸赞:“孟少卿的画舫很好看。”
    下一刻却听孟琼舟道:“要不要上来坐坐。”
    那么漂亮的画舫,前世在纪录片里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当然想上去坐坐。林稚心动道:“我可以吗?”
    孟琼舟不语,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朝他伸出手,看样子是准备把他拉过来。
    没想到对方如此热情好客,林稚也有些意外,但还是把手递了过去。
    掌心的触感干燥而温暖,带着不容抗拒的强势,孟琼舟握紧他的手,稳稳地将他拉进画舫。
    踩上坚实的地面,林稚一点没晃悠,他抽回手,笑着道谢:“多谢孟少卿。”
    顿了顿,孟琼舟放下手,“无妨。”
    平白多了一个人,画舫晃都没晃,可见基底十分扎实牢固。
    林稚环视一周,发现内部装潢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古色古香,却不会曲高和寡,一只小案上放着茶盏和笔墨纸砚,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不错,是他的梦中情船。
    林稚搞钱的愿望越发强烈了,心里的小本本又添上一笔:豪华大邮轮,等着我!
    作者有话要说:
    第25章 腐乳蒸肉
    食店开业那日,客舍的赵二娘送来一小坛腐乳作为贺礼。
    这东西不怕放,甚至放得越久味道越香醇。林稚把它搁在庖厨的角落位置,今日终于得空研究一下怎么吃它。
    最简单的吃法莫过于佐粥下饭、抹抹馒头片,但看枣红色的红方表面光泽鲜艳,切开后内部更是呈现少见的杏黄色,是上品腐乳。
    这样的腐乳直接就馒头吃……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林稚决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做一道腐乳蒸肉。
    腐乳蒸肉和红烧肉师出同源,做法大差不差,只比红烧肉多了一道“蒸”的步骤。
    因其蒸制以后颜色红亮、色若玫瑰,腐乳蒸肉还有个更诗意的名字,玫瑰腐乳肉。
    比起红烧肉、东坡肉等等大名鼎鼎的五花肉菜,林稚更中意这道玫瑰腐乳肉。
    以前不懂,现在想来大约只因为自己是个颜控——腐乳蒸肉比红烧肉颜色更好看。
    颜控的林稚去集市挑了几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回到食店把肉清洗干净,汆去血水。
    切成块的五花肉煸出油脂,放腐乳汁、糖盐和黄酒翻炒片刻,待五花肉裹上酱汁后扔几片葱姜进去,一同滚水慢煮。
    还没怎么样,肉香味就已经飘了出来。
    堂内咬着鸡蛋灌饼的食客不约而同地想:“什么味道这般香?”
    他们没法去到庖厨,沈小七却可以,捡了个把碗端进后厨的间隙,问林稚:“阿郎这是炖的什么肉,香得很,刚才好几个食客都问我。”
    这次林稚没跟他卖关子:“就是五花肉。”
    “一会儿做腐乳蒸肉吃。”
    沈小七嘿嘿道:“闻着就好吃!”能把寻常猪肉做出如此香味,也就他家阿郎能做到了。
    炖肉这段时间不需要看锅,林稚从炉架取下程砚清预定的三只烤鸭,拿刀开始片鸭子。
    几天烤鸭卖下来,他的刀工得到了大幅提升,片出来的鸭子肥瘦均匀,每一片鸭肉上都带着酥脆的鸭皮。
    林稚不无得意地想,照这个速度下去,是不是再过几天就能做文思豆腐了?
    三只鸭子片完、黄瓜条和京葱丝都切好,那边的腐乳肉也炖得差不多了。
    掀开锅盖,一股白汽先蒸腾而出,紧接着,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雾白的水蒸气散尽,一锅色泽油润红亮的腐乳肉尽数呈现在眼前。
    四四方方的肉块深红油亮,肉皮颜色最深,肥瘦肉部分稍淡,不分你我地挨在一起,油脂四溢,香气扑鼻,仔细闻还能闻到腐乳独特的咸鲜,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满意足。
    然而还是不能吃,需得再蒸一个时辰才算大功告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