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临安城美食录 第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要梅开二度了!
    作者有话要说:
    要开酒楼了=w=
    1“三江既入”参考的是科举试卷
    ps:下次的更新时间是8号23点!
    第35章 自立门户
    当晚林稚就把消息告诉了沈小七他们三人。
    听说奶茶方子被买断, 几人还有些惋惜,然而听到程朝云的出价后又纷纷高兴得手舞足蹈。
    阿青却是顿住筷子,“小郎君会遣我们走吗?”
    其实不怪他会有这个想法。
    开食店以来所赚得的钱, 再加上程朝云那笔意外来财, 林稚下半辈子别当了纨绔,省吃俭用点, 倒也够花够用。
    不过林稚当然不愿意——这离他想象中的地主生活还差得远呢!
    而且他刚刚才给程砚清灌完心灵鸡汤,告诉对方喝完酒再换奶茶继续喝, 自已也该以身作则。
    “怎么会把你们遣走?想得倒美。”林稚道,“你们三个还要继续去酒楼给我打工呢。”
    沈小七如梦似幻地说:“阿郎, 我们真的要开酒楼了吗?我怎么感觉像做梦一样。”
    听林稚说不会遣走他们,阿青放下心来, 沈小七的话又让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结果被沈小七敏锐地捕捉到动作, “阿青你刚刚是不是翻白眼了?别以为我没看见!”
    担心他们两个又吵起来,阿蓝打圆场转移话题:“今晚我就写信给阿爹阿娘, 告诉他们我们马上要去酒楼做工了,他们一定会很开心。”
    沈小七受到启发, “我也要去告诉我阿娘!”
    见他们如此着急,林稚哑然失笑:“还没找到合适的店铺呢。”
    “怕什么?阿郎,咱们钱都有了,还怕找不到合适的铺子?”沈小七难得说了一回四字成语,“咱们现在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这笔钱来得突然, 林稚没提前准备,转天才把要买铺子的消息传出去, 并委托邻居曹婆婆和李四郎一并帮着打听打听。
    因前不久的慈幼局一事, 曹婆婆平白接到一笔大单, 珍珠奶茶的爆红连带着让李四郎的生意也好上不少,两人都从林稚这里得了不少好处,再加上为人也热心,对此事越发尽心尽力。
    没过几日,曹婆婆的东风就吹来了。
    “林小郎君知不知道杨家小娘子?她家有座酒楼空着,似乎有出售的意思。”曹婆婆嗑着瓜子道。
    林稚哪里知道什么杨家小娘子,给她倒了杯茶,“阿婆仔细讲讲。”
    曹婆婆果真仔仔细细地与他讲了一遍。
    杨家世代做酒楼餐饮生意,一家“杨后正店”从爷爷辈传到孙子辈,然后便因为经营不善而中断,这才有了想要出售的打算。
    “富不过三代,是这个道理。”曹婆婆边嗑瓜子边评论,“不过她家酒楼小了些,只有两层,不是特别大。”
    “总之小郎君你先留意着,若遇到什么更好的铺子,自然更好。”
    两层确实小了点。
    按照林稚的计划,第一层留作食店,第二层留作酒肆,第三层留作茶坊。如此说来,三层酒楼才是最佳选择。
    尽管如此,他还是温声说了声好。
    谁知当天下午,李四郎的东风也吹了过来。
    “小郎君知道忻乐楼吗?”
    这个林稚倒是清楚。
    忻乐楼毗邻十里天街,在南门大街的西南角上,地理位置很不错,而且似乎就是一座三层酒楼。
    “忻乐楼平日里的生意不是很好吗?店主人为何要卖楼铺?”
    “听我细细为你讲来。”李四郎拿起茶盏抿了口茶。
    “齐郎君——也就是忻乐楼的店主,家中父亲常年深居洛阳老家。”
    “前段时间齐郎君回乡访亲,意外得知父亲病重,便想着把这边的酒楼出售,好回洛阳专心陪父亲养病。”
    林稚感叹:“这位齐郎君倒真是个孝子。”能心甘情愿转手亲手打下的基业,着实不易。
    李四郎也赞同地点了点头:“是啊。”
    “咱们再说酒楼的情况。因为着急售卖,齐郎君的索价并不很高——不过小郎君也清楚,忻乐楼共三层,三层酒楼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林稚道:“我明白。”
    “而且这酒楼一层还带屋舍,正好可以解决小郎君和手底小厮的食住问题。”
    “那真是太好了。”
    原本林稚已经做好了再添钱买处屋宅的打算,却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连忙让李四郎传话把此事定下来,并约了个时间与齐郎君在酒楼见面,当面考察一番。
    两日之后,林稚乘着马车来到忻乐楼前。
    一个三四十岁的明黄衣衫男子站在门前,多半就是齐郎君。
    问了问,果真是。两人互道了声礼,一前一后走进酒楼。
    忻乐楼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等外部原因才出手,是以屋子内部环境不错,林稚预想当中的坑坑洼洼、墙皮掉渣的情况完全没出现。
    不过他还是打算再装修装修——那扇深红色大门总让他联想到慈幼局。
    三层楼转下来,估摸着每层都有百平左右,并分用来招待散客和贵客的大堂和阁子,以隔层分开,省了他不少事。
    又去一层后头的屋舍看了看。
    齐郎君为他一一介绍:“这间是庖厨,小郎君可以看一看,屋子够大;这几间是住宅,听闻小郎君手下有三四个住店小厮,足够用了;哦,这个是菜圃,可以用来种瓜果蔬菜,还有那个鹅棚……”
    林稚被他说得心动不已——尤其是那个鹅棚。
    栅栏圈起来不大不小一块地间,正好可以用来养些小鸡小鸭小鹅,若是养得好,四五个月后就可以捡蛋来吃了。
    “多谢齐郎君带路。什么时候签契?”
    齐郎君微微一愣,以为他会说句按月分付之类的话,没想到这么痛快就要签订契约……小小年纪,还挺富。
    回忆自己当初和林稚相同年岁的时候,好像并没有这么能干……果真一代更比一代强。
    摇了摇头,齐郎君笑道:“小郎君爽快!地契在马车上,请随我来。”
    “好。”
    地契一签,酒楼从此就与自己再无任何瓜葛,齐郎君落了笔,颇为留恋地用目光在“忻乐楼”三个大字上描摹了好几遍。
    林稚安慰他道:“令尊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多谢小郎君宽慰。”齐郎君眼中浮现出微微忧色,真心实意地向他道了声谢。
    沈小七和阿青阿蓝在食店那头忙着,脱不开身,林稚索性雇了几个临时工,让他们帮着自己做做酒楼装修前的准备工作。
    灯罩子破了一个窟窿,扔;门框上捆绑的木杆颜色太深,换;后门裂了条大缝,拆……忙活许久,上午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到了下午,林稚请瓦匠仔细粉刷一遍墙壁,把朱漆大门换了个颜色;让绘制食单的画匠画了春夏秋冬四季图,挂在墙上;又置了描红打绿的彩门欢楼和拒马杈子,门口除了挂有半透明描金纱帘,还斥重金用玻璃烧造了四只栀子灯。
    白天尚且看不大出来,可若是到了夜晚,灯芯一燃,外形仿若栀子果的灯笼通透明亮,气派无比。
    除此之外,门框上的木杆攒尖还挂了不少饰品,花结、绒花、彩带……怎么鲜活怎么来,和之前颜色较为深沉的忻乐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到了最后一步:张贴牌匾。
    “不知小郎君打算给酒楼取个什么样的名字?不能还是原先的‘忻乐楼’吧?”
    木匠给他提建议:“这样,我说几个供你参考:仁和店、遇仙楼、高阳楼、银王楼、八仙楼……”
    听对方报菜名似的一连吐出几十个酒楼名字,林稚连忙道:“我已经想好了。”
    “就叫林氏酒楼。”
    林稚是个起名废,从上辈子给家里的三只狗取名“大毛、二毛、三毛”就可见一斑,平时最怕遇到这种起名字的问题。
    木匠笑道:“行,自然以小郎君的心愿为主。”
    于是,一张写着“林氏酒楼”的黑色金丝牌匾便挂了上去。
    装修工作总算大功告成。
    从外面看,酒楼浓墨重彩,“林氏食铺”四个大字刚健柔美,宛如铁画银钩;内里别有洞天,粉墙青砖,木色食案,好不清雅美观。
    连交工的临时工都忍不住夸了句:“这酒楼可真漂亮,要我说不比那春风楼差。小郎君好审美!”
    林稚笑了笑。
    刚刷完漆的墙壁还残留些味道,担心甲醛中毒的林稚决定先晾几天,等味道散散再搬过来。
    这几天刚好可以办理退租事宜。
    程朝云似乎对他会自己开一家酒楼并不意外,表情淡然地签好当初租店的文书,还说了句“祝小郎君财源广进”。
    程砚清和他姐一样,接受能力良好,“林小郎君这是到别处去喝奶茶了”。
    程令宜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鬼哭狼嚎道:“小郎君走了以后我到哪里去吃好吃的!”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家里是开酒楼的了?”程砚清拿扇子敲了敲他的头。
    “开酒楼又怎么样。”程令宜捂着脑袋嘀咕,“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程砚清嘴角抽了抽,“这话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吧。”
    林稚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众人告别之后,择了个良辰吉日,带着小弟们搬到了新酒楼。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还有一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