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七零娇知青 第1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顾莞宁扭头看他,“为什么是尽量?”
    不能说一定吗?
    程砚洲回答:“事无绝对,我只能尽力而为。”
    有保证总比没有好,顾莞宁勉强接受这个答案,下床吃掉那两颗瘪草莓。
    都怪程砚洲,他如果说清楚,那自己本来能吃两颗大草莓的!
    中午程砚洲炒了韭菜腊肉、蘑菇炒肉和醋溜白菜。
    吃过饭,顾莞宁换身衣服,等顾鹤庭回来去他屋里挑几兜山货,然后跟程砚洲一起去家属院拜访领导。
    “团长和政委很严肃吗?”顾莞宁心中忐忑,被程砚洲握着的手心满是汗。
    “还行。”程砚洲安慰她:“我从入伍起就是优秀标兵,带的队伍也是优秀队伍,团长和政委不会为难我们。”
    顾莞宁明白,就像班里老师对好学生都有天然滤镜,哪怕上课打瞌睡都能自动解释为学习太累需要休息。
    这个点各家都吃过午饭。
    两人先去了团长家。
    团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国字脸男人,姓刘。
    见程砚洲带新婚妻子上门,他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老三终于结婚了,快来坐。”
    刘团长的夫人姓张,打顾莞宁一进来张嫂子的目光就不错地盯着她看。
    顾莞宁把东西递过去,嘴角抿起腼腆的笑容,“嫂子好。”
    张大嫂扯起嘴角笑了笑,“我这年纪到外头都能被喊大娘了,你就是小程娶的媳妇儿,哪里人啊?”
    顾莞宁犹豫两秒,“海市。”
    “嚯,海市可是大地方。”刘团长震惊,“小顾你是咋跟老三认识的?”
    程砚洲道:“莞宁是下乡的知青。”
    “哦,那可不得了。”刘团长赞叹道:“下乡又随军,小顾这思想觉悟高。”
    在刘团长家待了不长时间,全程差不多都是他一个人在说话,因此顾莞宁总觉得张嫂子的态度怪怪的。
    离开刘团长家。
    “那个张大嫂她是不是不喜欢你?”顾莞宁问程砚洲。
    她当然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去,毕竟她刚来,跟张大嫂也是第一次见面。
    到刘团长家看到他夫人,程砚洲才反应过来先前有个事,他道:“休假前张嫂子想给我介绍对象,我说暂时没这个想法。”
    顾莞宁:“……”
    结果转头你就带了结婚对象上门。
    程砚洲,你这脑子可真是个大筛子!
    “张嫂子应该不是小心眼人的吧?”顾莞宁皱眉,小声嘀咕:“反正是你骗了人家,讨厌你就行了。”
    程砚洲:“……”
    都讨厌我了,你又是我媳妇儿,自然也……
    他道:“我也不了解。”
    接下来政委家就比较好相处了,也没有冷场的时候,不愧夫妻俩都是干思想工作的人。林政委负责士兵思想工作,他夫人孙大嫂负责营区随军家属的一应工作,十分热情又敞亮。
    作者有话说:
    顾鹤庭:今天是背锅的一天。
    感谢在2022-09-28 04:49:06~2022-09-29 05:2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果沙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采买◎
    接着又在家属楼下转了一圈, 认了认程砚洲的同事,顾莞宁两人去食堂吃饭。
    跟早饭比起来,食堂的晚饭另类丰盛, 光是肉菜就有三道, 有莴笋炒肉、红烧肉和肉末茄子。
    “我想吃炒肉和红烧肉, 还有白菜粉条。”顾莞宁看着程砚洲。
    两道菜都是中午剩下来的,程砚洲道:“炒肉是剩菜,换成肉末茄子怎么样?”
    眼珠子一转, 顾莞宁问:“剩菜会便宜吗?”
    程砚洲:“……不会。”
    “那就换成肉末茄子吧。”顾莞宁点点头,去占座位等程砚洲打饭回来。
    两人自带饭盒, 食堂打饭的师傅几乎不会手抖, 把饭盒装得满满当当的。
    她们来得早,饭都吃一半了才陆陆续续有别人进来,都是训练完的士兵,秩序井然安静沉默, 排队拿餐盘去窗口打饭。
    其中有人和程砚洲认识,过来打两声招呼就迫不及待坐到一旁大口扒饭去了。
    食堂的人越来越多, 顾莞宁下意识加快吃饭速度。吃完还剩下一半红烧肉,程砚洲收起来, “明早加餐。”
    吃完洗洗饭盒,程砚洲道:“营区里有阅览室,我们去那里转转?”
    “去!”顾莞宁想找找最近的报纸, 这个年代的特色, 一般大事小事都能在报纸上找到。
    而类似约稿这种零散的信息在报纸的中缝和边角上。
    阅览室安静明亮, 这里的报纸图书按照时间排列, 最新的报纸都在书架最前方。不多会儿工夫, 顾莞宁就找到了三四条约稿消息。
    其中两条是发行报纸报社的约稿, 约稿主题分别是秋收和贺国庆,约稿篇幅在八百到一千字,刚好是篇高中语文作文的字数。
    上辈子高考之后曾经发誓再也不写作文的顾莞宁动摇了,因为最后一条稿酬标准写着:若稿件被录用,视文字水平发放五毛到八毛不等的报酬。
    哪怕一块钱都能买五斤面粉呢,够家里两个饭桶吃上两天。
    另有几条是不同出版社的约稿信息,其中本市某大学的附属出版社长期征集几大学科外文课本的翻译稿,若被录用,稿酬起步就是千字三元,而且稿酬上限竟然是千字二十。
    估计是有什么政府补助吧。
    这个重点记下来。
    课本不好搞,就得麻烦程砚洲和顾鹤庭帮忙了。
    除了这个,还有征集外国文学例如散文、诗歌和小说等翻译,千字五毛到三块不定。
    向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借了笔纸,顾莞宁把几条征稿信息抄写下来。再翻到报纸中缝,那里有征集的书目列表,同样依次记下来。
    程砚洲则借了一本分析某次战役的书籍。
    离开阅览室,程砚洲要来那张纸,从上往下看了半晌,“明天我打算去市里买东西,顺道去书店,看一看有没有这上面的书。不过这些课本……”他沉吟道:“可能要麻烦一些。”
    “除了课本,我还需要外文词典,就要最经典的几个版本。”顾莞宁相当不客气。
    程砚洲点头,“嗯,除了字典,笔纸也给你买好。”
    顾莞宁偏头去看他,“如果赚不到钱怎么办?买这些东西要花费不少呢。”
    “读书不止为了赚钱,打发时间也行,学到东西最好,总归不会白费。”程砚洲安慰她:“能用知识赚到钱固然很理想,赚不到也不意味你学的知识没用。”
    走在程砚洲身边,顾莞宁背着手,心想,听他这意思好像十分赞同自己看书。看来等之后恢复高考,自己提出想念大学他八成也不会反对。
    回到宿舍,程砚洲去阳台上熬药,往后吃药的时间都挪到晚上。
    熬药的时候,程砚洲说起明天去市区,“买三十斤面粉十斤大米,再买些点心。”
    “结婚那天老四随的人参给了二姐,后来他又补了份礼,说是到了阳市给你买一台收音机。”
    “收音机?”顾莞宁在心中权衡了一下,“我不要收音机,我们买自行车吧!”
    “嗯?”程砚洲很是意外,“过两天我归队训练不能陪你,宿舍通了电,有收音机你也不用那么无聊。”
    “我现在有工作,不无聊。”顾莞宁道:“我觉得自行车比收音机管用。”
    营区的面积特别大,单靠脚力,从宿舍到食堂要走十分钟,到后面家属院至少要半个小时。过两天跟后勤部预定的煤球就到了,到时还得程砚洲跟顾鹤庭两人去搬,这一来一回东西不好拿反而是次要的,主要是路太远。
    “那就都买。”程砚洲盘算了下手头的票据,“你要写东西,听一听收音机说不定能找到灵感。”
    顾莞宁:“……”他还知道找灵感?
    顾莞宁感叹,“我现在用一句话来形容特别合适。”
    程砚洲扭头问:“什么话?”
    顾莞宁语气幽幽:“差生文具多。”
    程砚洲:“……”
    顾莞宁托腮,“那就买吧。”
    买来听听新闻也好,能知道国家大事。
    “放心,我这几个月的工资还没领,到时候全交给你。”窗户开着,程砚洲伸手揉揉她的头发,“明天我还要去房管所看房子,中午不一定能回来,你如果不想做饭就去吃食堂。”
    “那我把钱给你!”顾莞宁说着拉开抽屉,“多少钱你觉得够用?”
    “明天不一定有合适的。”程砚洲拦住她,“买房也得要手续,先不拿钱。”
    再说几千块钱他拿着心里也不踏实。
    喝过药,两人躺下休息。
    次日天不亮,程砚洲就小心翼翼起床,去阳台生火温粥,然后拿上钱票出门。
    门口放着顾鹤庭买的早饭,两个肉包子和几个馒头,还有两根油纸包着的油条。
    把早饭拿回屋去,程砚洲捡了个肉包打算路上吃,走前掀开蚊帐瞧,正对上顾莞宁迷茫睁着的大眼。他放轻声音,“桌上有油条,灶上温着粥,饿了一定要吃。”
    顾莞宁撑着坐起来,一边打哈欠一边说:“我现在就起来吃。”
    有工作的时候绝对不能睡懒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