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除了俘虏的,叶碎金还收拢关将军的溃兵,加起来统共有两万出头。
    把这些人收编后,叶碎金如今兵马约有十万。
    好几个降将都脸熟,大家臊眉耷眼地被缴了武器,看管着。
    叶碎金去见他们。他们纷纷起身行礼:“叶大人。”
    有两个机灵的,直接喊:“大人。”
    “都是熟人了。”叶碎金道,“给你们个机会。”
    “如果不愿意跟我,可以放你们还乡。”
    “如今大驸马和新帝、齐王、吴王、秦王、赵王打得正热闹,你们学得文武艺是要卖于帝王家的。愿意投哪个,便投哪个去吧。”
    “他日战场相逢,各凭本事。”
    众人面面相觑,犹犹豫豫。
    因一身本事,确实得有个好买主才有意义。但大晋如今内斗乱成一团,投哪个感觉风险都很大,谁也看不清形势。
    这时候有个胆大心细地站出来问:“敢问叶大人,麾下将领,有几多亲族?”
    叶碎金眼睛亮起来,打量他两眼,认真回答:“我麾下,游击以上三十余人,其中亲族有兄弟九人。”
    校尉只是中下层军官,游击将军以上,才能称将军。
    看那人沉吟,叶碎金一笑:“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一支队伍,怎可单姓?”
    “叶家军的叶,是我叶碎金的叶。”
    “我的队伍里,有能耐的人不会被埋没。”
    “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我给过老关机会了,他不肯接,我有什么法子。再怎么熟,战场上我也不能拿自己的命去让着他。”
    “下次若在战场上再遇到你们,我也不会再给你们第二次机会。”
    那人已经想好了,躬身行礼:“愿为大人效力。”
    他们是败将,以败将之身回晋国,只怕讨不了好去。更怕被问罪。
    叶碎金虽是女子,但她以前就很会经营。关将军与她合作,赚了不少。
    政治身段也灵活,长袖善舞,能把皇帝都哄好。
    此次更是看出来,她的实力也绝不是他们之前以为的两个半州、八九千兵马。
    这乌泱泱的队伍,飘动的旗帜,军帐连着军帐,便没有四万也得有三万。
    显然,一直以来,她隐藏了实力,给皇帝摆出一副老老实实又很讨好的臣子模样。暗地里却悄悄地发展壮大。
    她这样年轻,有这样的经营和政治头脑,治理军队,能控制亲族任将领的比例,给外姓人机会。
    好几个人觉得,她值得追随。
    有三个人想走。
    两个姓关,是关将军的亲族,一个是担心河东战乱,想回家乡。
    如今晋国已经乱了,叶碎金已经不怕晋国人知道她真正的实力。便都放他们走了,还慷慨地赠了程仪。
    此种胸襟,令男人们洒泪。
    留下的人也心安了许多。
    晋国大驸马比老晋帝的儿子们年龄大很多,在河东军中扎根非常深。
    他和大公主回到河东便拉起了队伍,打着诛伪君的旗号,与新新晋帝开战。
    新新晋帝人在京城,他们的主战场在王屋山。
    又有几个王爷各自裂土,大晋的国土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了。所以关将军察觉到叶碎金隐藏了实力,也无处可报去。
    但这情况,对叶碎金和裴泽来说,就太好了。
    第151章 中原
    十月, 大驸马攻破了京城。
    皇帝仓促逃亡,为大驸马一箭射死。
    大驸马和大公主入主京城,登基称帝、称后。
    江山易姓, 这比讨厌的兄弟上位还不能忍。齐王、吴王、秦王、赵王举兵围杀大驸马。
    这时候, 就能看出来实控地区和依附地区的区别了。
    实控区全部被卷入了战争。
    如唐州邓州、商州等等依附区, 如定难军这样的,袖手观望都算是好的。很多人甚至开始浑水摸鱼,趁乱占便宜。
    定难军李家是典型一个, 唐州节度使叶碎金又是另一个。
    诸王虽知道这些人趁机占便宜,可眼前得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大姐的男人占自家的江山。至于其他, 都是次要问题。
    叶碎金浑水摸鱼摸得不亦乐乎。
    十月的时候, 她向北已经打下了亳州、陈州。向南,又以晋国的名义,打下了光州和寿州。
    这二州已经侵入了南魏的领土之内。
    魏帝想不明白,晋国正乱, 怎地还有余力来骚扰他?但前线回报的,又的的确确是晋国的边军。
    自然是叶碎金驱赶关将军的兵做下的事。
    但南魏此时正和楚国打得不可开交, 虽恼怒但腾不出手来,也不想和晋国楚国两大强国同时开战。只能先放弃了那二州。
    十郎都叉腰感慨:“我六姐啊, 我六姐啊……”
    是逮着机会就要从别人身上咬一口下来。
    赫连响云都忍俊不禁。
    他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吗。”
    当然没有不好。而且叶家军军纪严格,赏罚分明。枢密八房高效运作,军饷也好, 军粮也好, 军功也好, 前脚报上去, 后脚就批下来了。
    当兵图什么呢?将领们还想封狼居胥, 普通士兵就是混口饭吃罢了。好好给这口饭吃, 士兵们就肯跟你。
    晋国降兵能清晰地感受到,降了之后,待遇反而提升了。
    萎靡不振的消极态度一扫而空,士气大振。
    此时,四王共讨伪帝大驸马。
    叶碎金拥兵十二万,终于举起了勤王的大旗,杀向了京城。
    她的入场,彻底打乱了晋国的局势。
    老百姓最怕的还不是打仗,而是混战。
    譬如南方,如今逐渐由多方势力发展为楚、魏争霸,则战争就发生在两国边境处。
    国内腹地,便十分安稳,尤其农耕不受影响。
    混战才是最可怕的,家门口天天过兵,东一路西一路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过的是哪路的兵,效忠的哪个王爷。
    军粮跟不上或者军纪不严的时候,自然老百姓就要遭殃。
    早些年晋、梁交替时候的情形再度上演,中原百姓南逃。
    都听说唐州邓州安稳,都往那里逃,虽给叶碎金带来了人口和兵源,但直接造成了晋国国内许多耕地抛荒。
    各路人马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粮草问题。
    叶碎金的粮草却源源不绝地从襄阳向北运,
    既有荆南腹地自产的粮,也有以江南卢家为首投诚的大商人从楚、魏运出来的粮。一如赵景文从梁州搞粮食出来。
    国战打的就是一个消耗。
    二月里,大驸马弃了京城逃亡,为叶碎金挑于马下。
    大公主被擒,叶碎金去看了她。
    “昔日公主助我良多,我可以饶你性命。”叶碎金道。
    公主凝目看她,许久,点头:“终于见到你了。”
    她纠正她:“我不是公主,我是皇后。”
    叶碎金哂然:“做皇后比做公主好吗?”
    大公主道:“如果可以,我也想永远做父皇的公主。可父皇没了,我便成了长公主。公主或许比皇后好,长公主不行了。”
    公主的一生,是下行的一生,出生的时候就是她最荣耀的时候。
    只要皇帝不是特别无情,可以说,在父亲的庇护下,大多数公主都能过得不错。尤其大公主这种格外受宠的。
    但当父亲崩逝,兄弟继位之后,公主成为了长公主,就没那么好了。
    毕竟兄弟不会像父亲那样宠你惯你。
    如有朝一日,兄弟也没了,侄子继位,长公主成了大长公主。级别上是升级了,现实地位和话语权却是一缩再缩。
    跟兄弟还能谈谈一起长大的情分,到侄子那里更隔了一层。
    这一生,不断地向下。
    大公主从出生就是河东道大小姐,她忍受不了这种下行。
    比起长公主,她更愿意做皇后,因皇后的下一步是太后。儿子总比兄弟和侄子值得依靠。
    “当然,”大公主抬起眼,“都比不上做皇帝。”
    “可惜,我没有那个本事。”
    “你,这么厉害。”她凝视着叶碎金问,“会做皇帝吗?”
    叶碎金道:“有点早,不过我可以先称王。”
    大公主慨叹:“啊,羡慕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