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她生了个女儿。
    她原是计划,只要生了儿子,就给唐明杰纳妾,把自己从生育这件事里解脱出来。
    若生女儿,就再生,到生出嫡子为止。
    不想这胎险些没了命去。
    因此虽是女儿,她还是坚定地给唐明杰纳了妾。
    四夫人觉得不行,她是正统的正妻思想,觉得有妾室无所谓,但长子一定得从正妻肚子里出来。
    奈何十二娘犟得要死,一意孤行。
    四夫人发动了妯娌、媳妇、侄媳妇们,车轮战上门去游说十二娘。
    最后,十二娘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了。
    叶碎金去看她,她道:“她们想不明白的。”
    “她们出嫁前靠父亲,出嫁了靠夫君,老了靠儿子,所以必须有儿子。”她说,“那是因为她们除了儿子没有有别的倚靠了。”
    “可我还能靠自己。”
    “再说,我便是生了儿子也不会跟我姓叶。儿子对明杰是必须的,对我却不是。”
    “我也是差点死了,才想明白的。”
    唐明杰是唐家堡唯一的骨血了,是唐小姐忍辱负重保护下来的。他必须得延续唐家的香火,他必须生儿子。
    十二娘跟他开诚布公地谈了这件事。
    唐明杰同意了,点头:“给你养。”
    十二娘明白他的意思,妾生的儿子给她。
    她兰娘嫂子就是这么操作的,妾生了儿子,就抱去自己养。不仅如此,还火速地处理了那个妾。
    如此,就稳妥了,能真的当亲儿子养了。
    十二娘哂然。
    但又明白,唐明杰心里的确是一片好意的。
    只唐明杰考虑这件事也是考量着普通妇人的处境,觉得这样对十二娘才好。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明白事情的本质。
    得像十二娘这样,同时跨了男人和女人的世界,身处这矛盾之中,同时从两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看得明白。
    但没关系,只要唐明杰同意纳妾,同意让妾替她生孩子,把她解脱出来就行了。
    她休这一年的产假,眼瞅着同僚们各种人事调动,虽明知她背靠着叶碎金,生完孩子起复也不怕坐冷板凳,可内心还是焦急。
    休假这一年在后宅的日子和在外面做事的日子,完全是两个世界。
    她好容易走到这一步了,决不能因为生孩子再退回去。
    当初,她知道叶碎金自绝生育这件事的时候,还未嫁。
    听了只觉得恻然,生气父亲和叔父们当年逼迫叶碎金太过。
    觉得不能生育实是一件惨事。
    如今,她回头去看,想为她六姐喝彩。
    那个时候,六姐十七岁,就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解决了问题。
    想来现在,便有什么仙人拿出灵丹妙药告诉她六姐这可以生肌化血,恢复她生育的能力。十二娘相信,叶碎金一定毫不犹豫会把这颗仙丹踩在脚底下碾碎。
    作者有话说:
    修bug:152章裴泽往凤翔、凤州那边去,修为往岐州和陇州那边去。
    第161章 劝诫
    三月初, 天气转暖了。
    段锦回来了。
    这趟回来,能感觉得出来京城日渐恢复繁华。
    人口多了,商人多了, 货品多了, 百姓脸上的神情更从容了。
    段锦回到了自己的宅子。
    入主京城后的这些宅子, 都是叶碎金赐的。
    这些宅子从前都是有身份的人宅邸。如叶家人的宅子,叶氏本家所获赐的宅邸,基本都是从前的王府。
    甚至那些代表身份等级的东西都没有拆除。
    因为现在其实只有叶碎金才是王, 严格地讲,这些宅子全都僭越了。
    但所有人又都知道, 王这个级别, 只是叶碎金的过渡期,不会太长久。当叶碎金再往上一步的时候,整个叶家都会跟着往上一步。
    到那时候,这些僭越的东西, 就不僭越了。
    所以根本没有拆除的必要。
    这一点是有事实为根据的。
    这个事实就是在叶家人之外,旁的人的赐宅。
    如赫连响云、赫连飞羽、周俊华、武丰收、王来喜、杨先生、袁荀等等诸人, 也都蒙赐宅。
    大魏朝王爷太多了,因此京城里的王府建制的宅子也太多了。叶家本家如今分出来的户头其实不多, 占不了几座王府。还有许多王府是空着的。但是并没有赐给这些人。
    他们得赐的宅子都是王府以下的官员宅邸。
    这其中,又有一个人例外,便是段锦。
    段锦的宅子是王府。
    叶碎金对段锦的偏爱从来都不掩藏。她和段锦之间这种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师徒关系客观存在, 旁人想嫉妒也嫉妒不来。
    但这宅子在给段锦的时候, 除了主体建筑不好拆之外, 其他能拆的越制的地方都拆了。
    宅子虽大, 却也符合了臣子的身份。
    对照着, 便可知叶家人的宅子不拆, 不是疏漏,就是特意留着的。
    且叶碎金在等级制度这件事上细致得让杨先生和袁荀都心惊。
    因这些事,文人更懂更在意,武人往往会忽略。
    且纵观历史,开国的马上皇帝在建国之初往往都容易犯这个错误。一开始不曾重视过,一直到皇权的威严被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冒犯了,才惊觉,然后交给文臣,下手整治起等级高低、礼法制度的问题。
    然后一个王朝才正式拉开等级的阶梯。
    然而叶碎金,她甚至还没有称帝,就已经不仅能想到,还知道该怎样做,还能再这么多忙碌大事的间隙里抽出手来做了。
    以至于袁荀不得不再一次向杨先生求证:“杨兄,王上真的一直在叶家堡长大吗?她真的没有别的老师了吗?你确定她身边没有旁的谋主?”
    这真是侮辱杨先生了,因为杨先生就是叶碎金的谋主,至今没有任何人能越过他。
    杨先生没好气地道:“没有了,没有了。真的,我看着她长大的,比真金还真。”
    既然如此,袁荀便叹道:“难道世间真有生而知之者?真有无所不知之全才?”
    这感慨令杨先生也发怔。
    回想那年,年轻的少堡主忽然要夺取邓州。她的脑子像是一夜之间开了窍似的,不再陷于家族之内的权力之争,蹭蹭蹭地拔高了几个尺度。
    高到让叶家堡的人根本跟不上。
    那时候,只有杨先生能跟上她。
    杨先生以为,未来应当是,主公前面打天下,他后面出谋划策,君臣两相得。
    结果呢……
    也不能说不相得,但跟曾经想象的还是有差别的。
    主公太能干了。
    能干到,他这个谋主尚未给出解决的对策,主公已经把对策抛出来了。他这个谋主还未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主公已经预见并预防了。
    主公太能干,杨先生真是悲喜交加。
    酒都喝不下去了,要走。
    袁荀问:“做甚去?”
    杨先生道:“有事。”
    袁荀斜眼看他。
    杨先生砸吧砸吧嘴:“总不能事事都叫王上抢在前头吧。”
    他也得抢抢时间。家里那篇才写到一半的奏疏,赶紧写完递上去。
    袁荀笑着放他去了。
    段锦的宅子既曾是王府,自然阔大,且离宫城也近。
    他是这宅子里唯一的主人,其余的都是仆人,外院也住着些亲兵家将。
    叶碎金再怎么控制军队,也控制不到亲兵这一层。将领们怎么样都还会有自己的亲兵,战斗力既强,也是心腹。
    亲兵立了功,报上去,枢密八房批下来,亲兵有了出身,成了将领,便是家将。
    段锦如今虽年轻,也是有自己的家将的人了。
    当然有了出身之后,若曾是奴身的,旧主人也会给放身。但这种曾经的主从关系很难改变。
    便如段锦、武丰收等人便是叶碎金的嫡系一样。
    段锦回来,把一个小姑娘交给了管家:“路上买的。”
    这少见,段锦从来不管家里这些事的,他就只在外面挣军功。管家诧异,问起旁人。
    旁人道:“她家里人要把她卖到乐坊去。她逃出来遇到我们,死抱着将军的腿不放。瞧她可怜,将军就掏了银子给她爹娘把她买下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