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旁边,已经有人看到了,没闹懂是怎么回事。
    卫蘅一边跑,一边追上了颜秋香,还抽空说:“外婆,你别急!咱没同意把地卖给他,这500块钱是他们强行丢下的,咱们还回去,也就没事了。”
    颜秋香气喘吁吁:“我……我……这叫什么事儿呀!”
    旁边,有个老人突然问:“秋香,咋回事?”
    颜秋香使劲地喘气,卫蘅一看这人,忙帮着答道:“大外公,是刚才那2个人说要买外婆的地,外婆不卖,他们扔下钱就走!说不卖也得卖!世界上哪有这么霸道不讲理的人啊?这不,我外婆赶紧追上去,要把钱还回去。”
    老人问:“多少钱?”
    卫蘅赶紧说:“500块!要买我外婆一亩四分地呢!”
    呵~
    荒唐!
    老人冷笑道:“他周达发是不认识钱还是?500块?要不要脸?”
    颜秋香刚缓过气,赶紧说:“我是不想卖的!无论是500块还是5000块,这地可是根啊?我怎么能卖掉呢?不卖的……不卖的。”
    老人跟了上去,说:“我去找老队长来说说理。”
    这老人,与卫蘅的外公是堂兄弟,年纪要比外公大,所以卫蘅他们也称呼其外公,大外公当然不能坐视这样荒唐的事儿发生。于是,等颜秋香追到周达发家事,大外公已经喊了一堆人,到了周达发家。
    周达发原本以为这事儿成了,却不想这颜秋香这老太婆竟然追了过来,还把这么多死老头老太一起叫了过来。
    周达发无法,只好解释说:“大伯,婶子、叔……这钱我是看颜婶子家里困难,周芊还辍学去打工了,借给她的。”
    颜秋香赶紧把钱塞过去,说:“你有心了,我家不缺钱呢,不借你的钱。”
    王春花说:“哎!我们也是好心……”
    大外公冷冷一哼:“好心?我看你们是黑了心肝!你们的好心,狗都不吃!”
    “500块就想买这么多地?你咋不去抢呢?”
    “是啊!也太黑心了吧……”
    “秋香那地,每个月种菜也能卖出钱啊,运气好,一个月卖100块也不是问题。”
    “咋就这么黑心呢?”
    “这还是人能做出来的吗?”
    “别人不卖,还非得搞这些小动作恶心人。”
    “周达发一家子不是在镇上买房了吗?平时都不回村里了,说是城里人了看不起我们这些乡下的泥腿子,咋还跑回来跟泥腿子抢饭碗呢?”
    “要不要脸?”
    大外公请回来的人,都是与卫蘅外婆家交好的,自然是向着颜秋香说话。
    这边,周达发、王春花两口子极力解释,但没人听。周达发母亲是个泼辣的,拿着拐杖就开始赶人:“不卖就不卖!你家那破地求着我家买,我家还不买呢!”
    “围在我家吵什么?赶紧给我滚!”
    周达发也被吵恼火了,不过他还想着买地呢,自然不能让老母亲把人得罪光,于是赶紧赔罪,说自己是诚心买的,价格还可以商量……
    卫蘅扯扯颜秋香的衣袖,小声说:“外婆,你说不卖,钱给再高也不卖……他家都在城里突然做生意,却突然跑回来说要买地种菜,肯定是骗人的,背地里在打鬼主意呢。”
    颜秋香是真不想卖地,就直接道:“达发,婶子话给搁在这儿,地是我不卖的,这是根,给再多钱,我也是不卖的。”
    周达发、王春花两口子那个急呀!他们看中的地,就数颜秋香这死老太婆的最好!且处在正中央,要是颜秋香不卖,相邻的几户肯定也不会卖……
    但为今之计,也不能强硬的买了。只能以后慢慢打算。
    于是,王春花陪着笑,说:“既然婶子这样说,我们也干不来逼迫你们的事儿,可我们买地搞大棚,也是为了村里的发展,要是收益不错,我一次买它几十上百亩地搞大棚种植,我们自己家肯定忙活不过来,到时候还请大家来帮忙呢!开工资的!”
    “每月开的工资,绝对不会比你们卖菜赚的少。”
    “咦?”
    “真的?”
    旁边,过来凑热闹的一些人以为是真的,都开始有了一丝兴趣。
    王春花推推周达发,周达发顺着她编织的谎言往下说:“是!我买这地,就是想干一番事业!我自己搞好了,还能忘记大家?”
    “有我一口肉,必然让你们喝上汤的。”
    “我把价格压这么低,也是资金实在周转不开,谁要是信我,把地卖给我,我支付一部分钱款,也愿意当场给大家打借条!”
    卫蘅嘴角扯出一抹冷笑,买几十上百亩地?他咋不上天呢?
    他要干事业,就必须得让大家低价卖给他?他谁啊?
    况且,别人搞大棚种植,都是租地,哪有买的?
    卫蘅故意嘀咕了句,说:“既然钱少,就租啊?别的城市大棚种植,都是跟农村签租借合同的,哪有直接买地的,况且用这么点钱买断别人家的地,我看他不是想买地,他是重新想当地主!”
    旁边,几个耳聪目明,为人精明的,立马就觉得卫蘅这话有道理。
    “周达发,你钱这么少?为啥不租地呢?”
    “对啊!为啥要买地?”
    “卖地,我们是不可能卖的,租的话,还好说……”
    周达发嘴里闪过一抹苦笑,说:“我这买卖也要担风险的啊,这不是想着把地买来,自己做主种植,不用受限制嘛……”
    卫蘅拉拉颜秋香女士的手,说:“外婆我们先回去。把大外公也叫回去。我有事儿要说。”
    颜秋香还想听听周达发说请大家干活,到底开多少工资呢,不过觉得这好事儿轮不上自己,也就歇了心思。
    颜秋香明白:周达发一家子,与自家虽然没出五服,可是自来就以欺凌自家为乐,丈夫走的早,他家还干过逼迫自己外嫁,好争夺自家田地的事情……
    总之,这家人,有好事儿,绝对不会想着自家的。
    没准说买田,就是埋着什么坑呢。
    于是,颜秋香决定回去,临回去前,也顺手将丈夫的堂大哥喊了回去。
    回到家,卫蘅看着颜秋香、大外公,直接道:“外婆,大外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强行买地吗?”
    两个老人当然不知道。
    卫蘅皱起眉头,说:“我听说是咱们金安县的县城要扩张了!你们这个村子就在扩张的范围内,而且这里即将建一座学校,其他地方都要盖高楼大厦呢!”
    两个老人都是一惊,大外公直接问:“你这孩子,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第47章 一一说明
    屋内。
    听见卫蘅这么说, 颜秋香女士与大外公, 全都盯住了她。
    大外公问:“你刚才说什么?什么拆迁?什么开发?你把事情,仔细说一遍。”
    卫蘅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外婆,大外公, 你知道为什么周达发舅舅要急着买家里的地吗?”
    两人没吭声。
    卫蘅道:“那你们知道王春花舅妈, 她娘家有个妹妹,现在是在哪里上班的吧?人家消息可是灵通着呢。”
    按照辈分, 周达发、王春花两口子算是卫蘅的舅舅辈,所以得喊两人舅舅、舅妈。
    大外公脸色一变, 问:“你怎么知道的?”
    卫蘅道:“刚刚在周达发舅舅家时,听见旁边有个人说的啊。”刚才人太多, 太吵闹了,各种关于周达发两口子的话题,都在人群里传递着……所以卫蘅相信这话, 外婆与大外公没有办法分辨真假。
    颜秋香道:“好像听说是有这么一回事。”
    村子就这么点大,有点屁大的事情,就能传得满村子,且王春花又是个爱嘚瑟的,虽然已经搬家到县城,但只要有点好事儿发生, 她必然回村子里宣扬、炫耀一遍。
    这家里有人成为了公务员, 能不炫耀吗?
    卫蘅道:“所以,我猜测他们的消息可能会灵通一点,但是你们想想, 咱们县城的确是爱狭窄了,稍微热闹一点, 就会堵得慌,扩张是必然要扩张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颜秋香怪异的看她一眼:“你一个小孩子家,怎么知道这样多?”还一句一句的,说得头头是道。
    卫蘅嘿嘿一笑,说:“我哪儿知道这么多呀,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说了一嘴,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展望一下咱们金安县的未来……所以,说了一下。”她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下完课,我后座有个同学,家里特别有钱,还跟我们几个同学说,不用十年八年,我们金安县必然要扩张。”
    “我听了好奇啊,就仔细问了下他怎么这么确定呢?”
    两个老人都没吭声,仔细听起来。
    卫蘅接着说:“不问不知道,一问才晓得我那个同学家里来头这么大,咱们县城的金建公司,你们知道吧?”
    金建公司,虽然只是个搞房产建设的公司,但已经很有名气了,县城里几座标志性的大楼,都会金建公司承建的。
    后来,金建公司,更是改名金建集团,是金安县赫赫有名的房地产企业。
    颜秋香道:“就是建造金安酒店的那个金建公司吧?”
    县城内,有个6层高的大楼,是整个金安县最高的建筑物,而且设计的非常豪华气派,而且它可是用来做大酒店的,出入都是非富即贵,平民百姓,就只能在旁边望一眼,根本就不敢进去。
    卫蘅说:“对,就是那个!我同学就是他爸,就是承包建设金安酒店的那个金建公司的老板。”
    颜秋香惊讶的张嘴:“他家这么有钱?”
    卫蘅:“是。”
    谢廷舟的爸爸,就是金建公司的老板,后来不断壮大,成了金建集团,更是成为了金安县的首富。
    至于这么有钱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窝在安山小学这么个山旮沓里面上学呢?
    这就有点儿奇怪了。
    按理,谢家这么有钱,肯定不会忽略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说上名校吧,至少也该送到金安县城的学校里面,毕竟,县城的教育环境与师资力量,要强过安山乡很多。
    卫蘅不太清楚个中缘由,但想想肯定是有什么缘由的。
    卫蘅想了想,说:“就是听他说的,说我们县城扩建已经在准备了,选址有两个地点,其中一个就在咱们这几个村庄……这里,好像不仅仅是要扩建成商业小区,还会建造一个小学,金安一小原来的地址,年年被水淹没,一涨水就要停课,而且原来的学校太小了,根本容纳不了多少小学,据说,就是要把金安一小搬迁到这里来。外婆、大外公,你们想想这代表什么?”
    颜秋香的嘴巴,已经张成了o形。
    大外公一双睿智的眼睛,也发出了亮光。
    卫蘅道:“当然,我同学说的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我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可是你们想想,他爸就是专门搞建设的,肯定知道的比咱们多……”
    “而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