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姐弟三个便躺上床,卫菡与卫锦愉快的进入了梦乡。卫蘅却有点辗转反侧,没法成眠,主要的原因一是赚了钱之后精神有点亢奋,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她想着明天早上该去哪个地方收破烂,还有三轮车装满之后,只有一个人骑车,另外两人该怎么回家呢?
    要不要,租一辆自行车?
    或者,干脆买一辆?
    哎!
    无论怎么打算,都必然要花出去一笔钱。
    第97章 吆喝~
    租住的这间乡下房子, 除了堂屋, 一共有4个房间,其中一间在楼梯口,有一面墙壁破损了,下雨天会漏雨, 且房间里生满了苔藓, 因此不能住,它隔壁那一间挨着, 也很潮湿,因此只能放点杂物, 不能住人。所以,只剩下2间可用的, 这两间房本来已经分配好了,卫蘅与卫菡睡一间,卫锦跟妈妈周凤睡一间, 但这几日妈妈都没有在家,卫锦一个人不敢睡,于是这几天他都是抱着被子,找到两个姐姐这里,三姐弟一起凑合着睡觉的。
    卫蘅睡不着,姐姐跟弟弟倒是睡得很香, 且卫锦做梦了, 还拳打脚踢,直接就把被子给踢到了床下。
    卫蘅很无奈,下床将被子捡起来, 重新盖上。
    她刚合上眼,正迷迷糊糊之时, 就感觉有人在抢被子,扭头一看,就发现是自己姐姐在抢……
    卫蘅:“……”
    跟姐姐、弟弟一起挤着睡,实在是太难了。
    卫蘅无奈叹口气,然后抓起其中一床被子,自己跑到另外一个房间睡觉了。
    没人打扰,卫蘅很快就睡着。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卫蘅就被卫菡叫起来,卫菡看着她,语气轻柔,说:“阿蘅,你不是说今天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收废品吗?得赶紧起来了,否则就迟了。”
    卫蘅困的不行,但还是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了。
    太难了。
    她想过那种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为生活发愁的日子。
    卫蘅洗漱的时候,努力告诉自己,今天的努力,为的就是明天不用努力,加油吧。
    给自己狠狠灌了一口心灵鸡汤之后,卫蘅洗漱干净,便跟姐姐与弟弟一起坐下喝粥,他们的早餐很简陋,一人一个煮鸡蛋,加一锅粥。
    吃完之后,三人便决定骑着车子出发。
    临走之前,卫蘅忽然想到什么,便道:“姐,阿锦,你们等等,我们去找隔壁奶奶借用一下自行车吧?”
    卫菡有点担心:“人家会借给我们用吗?”
    卫蘅道:“不试试,怎么行呢?”
    卫菡想了想,说:“好吧,我们俩一起去。”
    卫锦忙道:“我也去。”
    临去前,卫蘅想了想,又去房间里把昨天买回来的一把香蕉,给提在手里,这上人家门,总不好两手空空的过去。
    然后。
    三人赶到隔壁老奶奶家时,老奶奶已经起床了,她正抓了一把米喂鸡,看到卫蘅他们姐弟上来,老奶奶便笑了一下,问:“吃过早餐没?”
    老奶奶说的话是州市本地话,卫锦、卫菡都听不懂,卫蘅听起来完全没有障碍,不仅如此,她还会说。
    关于这一点,卫锦、卫菡都想不明白,就觉得卫蘅很厉害,卫蘅也没有多解释,只说自己听过几句,就会了。
    反正这是自己的姐姐跟弟弟,是最亲的亲人,她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被别人知道自己的异常,会不会被抓紧研究室里面去。
    因此,卫蘅这段时间也没有遮掩自己这方面的特长,甚至,遇到本地人,都由卫蘅出面沟通。
    不得不说,卫蘅会说州市话这一点,带给了三人极大的便利,这会儿,卫蘅将自己想借用自行车的事情,跟隔壁老奶奶说了一下之后,老奶奶很爽快的同意了,当场就让卫蘅他们把自行车推走。
    卫蘅姐弟三人赶紧道谢。
    因为赶着外出收破烂,卫蘅等人便没有多留,而是将自行车推回家,检修了一遍之后,发现没有问题,便马上就骑着车子外出了。
    盛夏的州市,没一会儿气温便升到了很高,卫菡骑着三轮车载着卫锦,卫蘅骑着两轮的自行车跟在后面,三人进入城市的主干道之后,速度便慢下来,开始慢悠悠地吆喝起来……
    “收废品咯。”
    “上门收废品咯。”
    “收废品咯。”
    因为卫菡、卫锦都不会说州市话,开口吆喝的是卫蘅,说句真的,卫蘅第一次走街串巷吆喝时,只觉得羞耻不已,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一旦开了个头,便再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
    卫蘅越吆喝,越起劲,没两下,她就觉得嗓子眼开始冒烟了。
    “咳咳……”
    努力的清咳了一下之后,卫蘅才感觉好受了些,卫菡担忧道:“阿蘅,要不然咱们不吆喝了?”
    卫蘅板起脸,道:“不吆喝咋行?不吆喝别人不知道我们是收垃圾的啊。”
    卫菡张嘴:“可是——只有你一个人喊,你现在嗓子疼,我们都没办法喊……”之前在老家时,他们在各个农村挨家挨户的吆喝,谁喊累了,便换一个人上,大家互相替换着,也就没觉得喉咙疼……
    这会儿,光是卫蘅一个人喊,对嗓子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卫蘅板起脸,道:“要是咱们有一个扩音大喇叭就好了,不用自己吆喝,便可以自己喊,方便得很。”
    说到这个,她起了心思买一个大喇叭。
    卫菡一听,顿时知道妹妹的想法,忙道:“可不行,可不能买,咱们已经买了很多东西了,不能再买其他的了,都要花钱的。”现阶段没有赚太多钱,反而花出去这么多,让卫菡觉得很肉疼。
    可以说,卫菡现在是姐弟三个中最抠门的那个了。
    卫蘅想了想,说:“也不一定要买呢,到时候看看价格吧,如果价格实惠的话,买了是真的方便,我们在州市可以用,回了老家也可以用啊。”
    卫菡点点头,她也确实是心疼妹妹,便道:“阿蘅,接下来我跟阿锦一起换着吆喝,不会说州市话也没关系,说普通话就可以了,这里也有不少人听得懂。”
    两个人正讨论着,忽然听到旁边的楼房上面,有人开了窗户,是一位胖大妈,对卫蘅他们喊:“收破烂的?”
    “是不是收破烂啊?”
    卫蘅一听,赶紧挤出笑来:“对对对,我们是收破烂的。”
    胖大妈道:“我这里有,你们上来搬吧。”
    来活了!
    姐弟三个都很兴奋,便将三轮车锁在路边,怕车子被偷盗走,卫蘅不太放心,让卫锦单独守在车子旁边。
    卫蘅与卫菡姐妹两个赶紧跑到对方楼上。
    胖大妈一看是两个小女孩,便放心了些,她也偷懒,给两人开了门,并指着楼道口上堆叠着的一堆纸皮,说:“我屋里还有一堆你们搬下去,还有这些,等会儿也搬走。”
    卫蘅连连道好。
    两人也不多说话,进入对方屋里后,目不斜视,只按照对方的指引,去把那些垃圾、废品清理出来。
    胖大妈家的废品,林林总总,大概有五十斤。
    给对方算好账,付了钱后,卫蘅与卫菡便将废品搬运到三轮车上叠放整齐,胖大妈看着这姐弟三个,不由夸奖了一句:“你们姐弟还挺能干的啊。”
    卫蘅谦虚的摇摇头,对胖大妈说:“阿姨,以后还有废品的话,再找我啊,我基本三五天就过来一趟。”
    卫蘅姐弟给的价格不错,还不用她自己搬运,非常方便,胖大妈于是爽快道:“行。”
    顺利收了一批废品之后,卫蘅他们的运气开始好起来,胖大妈同楼道里的一个大爷,也让卫蘅他们去收废品。
    接着,是隔壁的隔壁。
    然后,隔壁一栋楼的几户人家,也让卫蘅他们去收。
    ……
    这一下子卫蘅他们的活变得特别多,差点就忙不过来了。
    整个上午,姐弟三人都扎在这个小区里面收废品,收了满满一车,还装不下,不得已,分了两趟。
    待全部运回来,已经到了中午。
    卫蘅他们要求接妈妈下班,便没有空闲去将废品卖掉,打算等吃完中午饭之后,再去卖废品。
    因为有了邻居老奶奶的自行车,出行更便利了些,卫蘅便对姐姐道:“姐,你跟阿锦留在家里做中午饭,我自己一个人去接妈妈。”
    自行车后座,可以带一个人。
    这种两轮的自行车周凤会骑,到时候,卫蘅可以让妈妈带着自己。
    卫菡有点不放心,说:“要不然我去接妈妈,你跟阿锦留在家里?”她年纪毕竟比妹妹大,出门在外,也更多一份安全感。
    卫蘅摇头,道:“姐你跟阿锦留在家里,一边做饭,一边整理那些废品,等会儿我们就送蒋老板那里去。”
    他们手里的钱不多,因为每天要去收废品,必须要一笔钱用来周转,所以没法将废品存放太久,必须尽快换成钱才行。
    今天收回来的废品,还需要整理一下,把各类别的,都整理到一起,才便于卖出。
    卫菡一想,就没反对,说:“我留家里整理,你记得注意安全。”
    卫蘅道:“放心吧,我办事可牢靠了,况且我中途那里也不去,就去食品厂门口等着妈妈。”
    “妈妈肯定也知道我们会去接她,所以她下班打了饭菜后,一定会去门口的。”卫蘅想了想,抬起手腕看一下时间,便道:“我现在就去,恰好就能赶到妈妈下班时间。”
    卫菡:“好吧。”
    从家里出来,卫蘅骑着自行车,迎着风,将车子骑得飞快,天气炎热,但微风吹拂着,心里还是挺舒服的。
    然后,卫蘅顺利接到了妈妈,当妈妈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心神不宁,卫蘅皱起眉头,发生了什么事?
    第98章 周凤的心思
    周凤看到卫蘅时, 将眼里的烦闷收起来, 脸上立刻就露出笑容来,她有点奇怪,问:“阿蘅,你从哪里弄来的车?你姐姐跟你弟呢?”
    卫蘅解释了一遍, 道:“隔壁老奶奶让我们骑的, 我们不骑了,再给她送回去。”
    周凤闻言, 忙问:“那有谢过人家没有?”
    卫蘅道:“谢过了,我们送了奶奶一把香蕉。年纪大的人牙口不好, 我们觉得香蕉比较软烂好入口。”
    别人把自己的自行车免费送你用,只送一点香蕉, 哪能行啊?周凤这么想着,心里却在计划着该买点什么,给老人家送过去。
    接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