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颜秋香不知道陈家的小心思,但她真的给陈家大娘说动了心了。
    这要是稍微表现的不同意现在的拆迁方案,那么,就可以多要很多的房子,搞不好自家孙子还真的能得到一份正式工作呢。
    颜秋香对自己能不能享受,其实一点也不在意,她现在就担心自己的孙子能不能把日子过好。
    孙子要是能有正式工作,不用像儿子那般成为街溜子,那不是再好不过了?
    第178章 钉子户的游说
    颜秋香将陈嫂子对自己说的打算, 跟周凤说了出来, 周凤一听,顿时狠狠皱起眉头,说:“妈,你可别糊涂啊。”
    按照现有的拆迁方案来办, 颜秋香其实已经非常满意, 但是,要是真的稍微卡一卡, 就能给孙子谋取一份工作,那怎么不做呢?
    颜秋香见女儿反对, 急忙道:“我们又不是真的不同意拆迁,只是稍微卡一下, 多拿乔一下,多要点好处,听陈嫂子说搞不好真的可以给阿兵要到一份工作呢。”
    周凤道:“那陈家人自来就喜欢欺负我们一家, 你不记得她以前是怎么欺负我们的,我可记得一清二楚的,他们要是真的那么好心,我才怀疑呢,反正,我就觉得隔壁陈家那些人绝对不是好心的, 搞不好故意怂恿我们不答应拆迁, 他们好从中得利呢。”
    颜秋香顿时有点纠结,陈家那些人,早年确实做过非常多过分的事情, 颜秋香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家子,不过随着年岁渐长, 且各家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矛盾也就少了起来。
    颜秋香跟陈家的现在算是保持着面子情。
    可是,就像闺女说的,陈家人真是为了自家好?颜秋香自己也很怀疑,但对方说的那些真的太有诱惑力了,她真的心动了。
    颜秋香自己给陈家人找补,说:“他们能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好处呢?咱们家的田地,我再蠢,也不可能送给他们家啊,要是跟着他们一起拒绝签合同,能要到更多好处,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试试。”
    周凤忍不住抬手抚额,说:“妈,你可别天真了,陈家这次拆迁的土地,也就不到五分地,能获得的赔偿有限,而且,那地界跟咱们家小菜园是连着的,我虽然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怂恿你拒绝签字,到底是因为什么,但是妈啊,你还是小心点,别乱答应下来。”
    见颜秋香还是很意动,周凤揉着眉心,说:“这样吧,我回头找人打听一下规划到底是怎么规划的,看看能不能看出眉目来。”
    颜秋香想了想,说:“也行,阿凤,你对这件事上点心,再有几天就得签字了,不能耽误事情。”
    周凤答应下来。
    周凤这几天,每天忙着铺子的事情,还要筹备新店,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过,累并快乐着,她一点也不觉得疲惫,每天看着一把一把的钞票进账,她的心里就别提多美了。
    然而,再忙再要做生意,娘家的事情也必须要放在心上。
    周凤根本就不耽搁,很快就找人去打探了,不过,问了一圈人,都没有打探出个什么消息来。
    周凤只能一边劝着母亲,一边继续打探消息。
    这样过了两天,就到了周末,是卫蘅姐弟三个不用上学的日子,卫蘅就在城里上学,放学后,她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外婆家了。
    自行车,是两轮的脚踩自行车,周凤心疼卫蘅这段时间每天放学后,还要抽空去铺子帮忙,于是就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买的时候,周凤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直接就爽快付钱了。
    那天等卫蘅中午放学,走路到商业中心,准备再走路回去时,周凤就将自行车锁的钥匙递给她,一副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阿蘅,妈给你买了自行车,你骑着回学校。”
    卫蘅都呆了。
    这自行车,至少也要一百多块钱,妈妈竟然舍得给她买?
    要知道,开服装店这段时间,为了省钱,周凤也舍不得租房子,一直就睡在店后面的厂库里面,吃喝什么的,也都特别简单,做饭用的锅都是去了废品店淘回来的,周凤根本舍不得花钱。
    可是花一百多块买自行车,竟然眼睛都不带眨的。
    被妈妈疼着宠着的感觉,真的非常好,卫蘅也没有说什么,快快乐乐的接受了。
    于是,卫蘅就有了一辆自行车,这样她无论是去外婆家,还是去店铺里面,或者去街上的任何地方,就很方便了。
    自行车还带后座的,可以带一个人。
    这段时间,卫蘅就经常带着李乐乐,或者是陈凤一起在县城里遛弯儿。尤其是李乐乐,她最喜欢闲逛了,有了自行车,真的特别方便。
    卫蘅将书本放进书包里面,又将一套换洗的衣服塞进去,接着,将书包放进了自行车前面的车篮子里面,然后,就准备放学后去外婆家里了。
    至于牙刷牙杯毛巾这些小东西,就不必带了,因为卫蘅经常过去,外婆颜秋香女士就专门给卫蘅姐弟三个备了。
    这一天,卫蘅不仅要自己回去,还答应了柳爷爷,要将柳行云也一起带回去。
    柳行云就读的学校是县二小,离着二中不太远,约莫500米左右,卫蘅骑着自行车,到了二小后,就站在门口等。
    二小放学时间跟二中一样,因为没有时间差,卫蘅怕柳行云那个小屁孩调皮,自己跑回家,于是,一下课,她就马不停蹄冲向停车场,骑了自己的自行车,火急火燎赶往二小那边去。
    到了二小后,看到好多小孩子背着书包,从校园里面走出来,大部分都没有家长来接,都是三五成群,认识的一起结伴回家。
    这年头,家长对孩子都很放心,也不怎么接送,也只有很少的家长会选择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这要是放在后世,根本难以想象。
    像卫蘅自己上学,就从来没有让父母去接送过,就刚上学的那一年由妈妈领着去学校报了个名,第二天,卫蘅就跟着姐姐卫菡,被姐姐牵着手去学校上学了。
    弟弟卫锦上学时,就连报名,也没有家中陪同,是卫蘅跟卫菡带着家里的户口本,还有学费,去学校报名处报名的。
    直到现在,卫蘅姐弟三个也没有让家里人接送过上学呢。
    卫蘅到了二小门口,眼睛不错眼的盯着,就怕漏掉了柳行云,可这些小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挤在一堆,很难看清楚,正在卫蘅琢磨着是不是要去柳行云的班级瞧瞧时,忽然看到柳行云背着书包,从校门口走出来,不过,与他一起走出来的不仅是他一个,他的旁边竟然还有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子个子小小的,梳着两个羊角辫,看起来非常可爱。
    然后——
    柳行云此时竟然拿着一颗糖果,递给那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看到糖果时眼睛一亮,犹豫一下,没忍住诱惑接受了。
    柳行云很开心,然后,又将书包取下来,从里面抓东西,抓了好一会儿,抓出来一张纸条,那个羊角辫女孩显然没有想到还有纸条,顿时脸色一僵。
    柳行云硬将纸条塞给她,说:“你看看啊,一定要等回家后再拆开看啊。”
    刚说完,柳行云就对上了卫蘅的脸,看到卫蘅这个大两岁的姐姐,柳行云脸色也一僵。
    卫蘅抬手,揉揉眉心。
    怎么办?
    看到未来的另一半,这么小小年纪就给女孩子传纸条了,她要不要棒打鸳鸯呢?
    想了想,卫蘅最后什么也没有做,什么看法也没有说,就是笑着看他,“柳爷爷让我顺带捎你一起回去。”
    “哦。”柳行云的脸色,很快就从尴尬,转为开心:“我爷爷有没有让你给我准备什么呀?”
    卫蘅没明白:“啥?”
    柳行云瞥撇卫蘅,看她手里空空如也,顿时就明白过来,爷爷答应的零食,答应的玩具,全部都没有兑现呢。
    柳行云有点不高兴,说:“爷爷真是的,说好了放学后来接我,还带我去买玩具的,又食言而肥了。”
    卫蘅:“……”
    卫蘅道:“柳爷爷说给你买好了,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柳行云一听,顿时又笑开了花:“真的呀?”
    骗你的。
    我哪里知道。
    卫蘅懒得吐槽,这熊孩子小小年纪给女生递纸条,还给女生糖果吃,对着家里的长辈不是要零食吃就是要玩具……
    果然是小孩子啊。
    一点事情也不懂呢。
    卫蘅以前还期待过,万一柳行云也跟自己一样重生了呢?但是她现在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
    根本没可能的。
    那就慢慢等着吧,以后的事情顺其自然。
    于是,卫蘅笑着说:“快上车,我带你回去。”
    说着。
    卫蘅将柳行云的书包,往车篮子里面一塞,接着,双脚踩在踏板上,就等着柳行云坐上后座。
    柳行云也麻溜坐上车。
    周围小学生多,怕小孩子突然蹿出来,卫蘅抬手,拧了一下车铃,紧接着,就发出一声叮铃铃的响声,小学生们一听,很快就让出路来,卫蘅立马骑车就走。
    她先把柳行云送到家里,才准备回去,此时,已经过了中秋节,柳家门口的大石榴树,此时结满了果,红彤彤的,又大又圆,看着就好吃。
    柳爷爷当即二话不说,给卫蘅摘了好几个,放在卫蘅的车篮子里,说:“阿蘅,谢谢你把行云带回来,这些石榴,你想吃的话,随时过来摘啊。”
    卫蘅笑眯眯应声:“好。”
    接着。
    叮铃铃~
    卫蘅骑着自行车,回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在摘菜,准备今天的晚饭,卫蘅放下车子过去帮忙。
    妈妈周凤也在帮忙做饭。
    因为卫蘅放学了,大女儿与儿子放学了也会过来,周凤是特意从店里回来的,店里空间有限,库房里面也就只能摆下一张小小的床,根本挤不下太多人,于是,卫蘅姐弟三个就被安排在外婆家。
    周凤吃完晚饭后,还要回去守着店铺,因此,她待的时间不久,等会儿就要返回店铺了。
    卫蘅跟着一起做家务。
    吃饭时,卫蘅听见外婆颜秋香女士正跟周凤商量拆迁的事情,言行间十分苦恼。
    卫蘅大概听了几句后,立马就反应过来,这是有人怂恿外婆做钉子户啊。
    这不行!
    卫蘅仔细想了一下,便道:“外婆,你别听那个陈家人说的话,合同到了后,就签了,不要拖延,拖延了搞不好最后啥都落不着呢。”
    那个陈家,刚才仔细想时,卫蘅想起来了,前世外婆村子拆迁时确实出现过几家钉子户,而那陈家是最后一个钉子户,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他们家是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的,将‘贪婪’两个字恨不得直接写在了脸上。
    后来?
    后来县里的是怎么解决陈家这户钉子户的呢?
    整个城区规划时,直接就将程家规划出去了,绕开了程家的那几分地,也绕开了陈家所有的土地。
    反正,最后陈家的地没拆迁,什么也米有落着。
    甚至,当陈家想用自己在拆迁范围内的地建造房屋,因为不符合宅基地的建设要求,县里也卡着不给审批通过。
    1年,2年,3年……被拆迁的地方,变得越来越繁荣,然而陈家的土地被卡着,直到卫蘅重生前夕,陈家的房屋建造审批都没有批下来,他们家成为了整个村子发展中,唯一没有享受到土地红利的。
    要是外婆跟着他们去做事,也成为了钉子户,那可不行。
    那陈家满肚子坏水,根本就没安好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