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1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比较偏僻,地皮比卫蘅他们建房子这边要便宜。
    不过,卫蘅却是知道的很清楚,不出十年,这里的地价要翻至少也要几十万以上,不管是盖了自家住,还是卖出去,都是非常不错的。
    另外,就是四姨了。
    四姨得知自己老母亲,竟然给自己汇了一笔钱过来,还是几千块,当时直接就哭了。
    因为这几年,她在婆家这边过得其实不算是太好,但又不想老母亲担忧,就一直报喜不报忧。主要的问题,不在于丈夫,而在于婆婆。
    她的婆婆,对她极坏,经常说她坏话也就算了,还会打她,四姨也是个急脾气,自然不会一直忍耐,惹急了就跟婆婆对打,可她一个儿媳妇,又是外地人举目无亲的,总是不站理,村里人嚼舌根,都不说她婆婆的错,而是说她这个儿媳妇不懂事……
    因为跟婆婆住在一起,经常发生矛盾,四姨做梦都想能分出去单过,可分家容易,住哪里呢?
    丈夫人老实,没什么本事赚大钱,根本就盖不起房子。
    老母亲寄过来的这笔钱,算是天降甘露!
    四姨喜极而泣。
    最后,顺利用这一笔钱,盖了房子,搬了家,且还是远远的与婆婆割开,婆婆想要来一趟都要来回倒好几趟车的那种,四姨熬了这么些年,总算是可以过舒心日子了。
    颜秋香挂断四女儿的电话后,偷偷抹了好久的泪,当天一整天都没有出门。
    卫蘅听说了这件事后,心里也是很感慨,自家外婆这一冲动,竟然算是皆大欢喜,给好几个家庭,都带来了希望。
    第212章 苦日子与好日子
    颜秋香好不容易抹掉眼泪, 觉得情绪恢复正常了, 这才走出房门,没想一走出来,就碰到守在门口的卫蘅。
    颜秋香一愣,“阿蘅, 你蹲我房门前干啥?”
    卫蘅嘿嘿一笑, 说:“喊你吃饭啊。我这不是看您老正哭着,不好意思打搅你, 就守着了嘛。”
    颜秋香:“……”
    颜秋香伸手就去打卫蘅:“你这熊孩子,欠揍, 还调侃起你外婆来了。”
    卫蘅嘿嘿笑,说:“外婆, 我是真没想到您一个老抠门,竟然舍得给几个姨这么多钱。”
    颜秋香:“……”
    颜秋香抬手,又要打卫蘅, 卫蘅麻溜的避开了,她冲着外婆调皮一笑,就道:“外婆,不是我说你,你这个举动啊,真是大大的做对了!”几个姨虽然日子还过得去, 但光靠地里刨食只够温饱的, 想置办大件的东西,或者盖个新房啥的,也要外出打工, 才能攒下点钱,这会儿颜秋香的举动, 可谓是给几个姨下了一把及时雨,几个姨与姨夫们,心里都十分的感动,以后啊,只会越孝顺颜秋香。
    而且,感情都是互相的,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
    有这么多女儿、女婿、外甥子女与孙子孙女孝顺,外婆以后的日子只会更舒心的。
    听了这话,颜秋香伸出去的手,立马又收了回去,还嚼着嘴,轻哼一声:“哼,你这丫头,到底想跟我说啥。”
    “真没啥呢。”
    “真是喊你吃饭的。”
    “我妈说你关在屋里半天了,怕你饿着了,一直让我在灶上给你温着饭菜呢。”
    卫蘅将两家围栏中间的那扇门给推开,便一马当前走进去,说:“外婆,别墨迹了,快来吃吧,吃完了饭啊,我要去店里帮忙了。”
    颜秋香就问:“你妈还没有回来呢?”
    “没呢。”卫蘅说:“今天是周末,店里刚上了新货,还要搞促销活动,她哪里走得开呀。”
    颜秋香便道:“等我吃了饭,就给她守一下店铺。”
    说着。
    颜秋香忍不住嘀咕起来:“这也真是的,以前穷的时候,每天是忙个不停,脚不沾地的,现在日子好过了,手里也有钱了,竟然也没有个清闲的时候。”
    卫蘅就问道:“那您老是愿意过以前的日子,还是现在的日子啊?”
    颜秋香瞪她:“那肯定是现在的日子啊。以前多苦啊,想想都不敢回忆,真的是太苦了。”
    那些艰苦的岁月,真是咬着牙忍下来的,尤其是丈夫没了后,她不肯改嫁,守着几个孩子,那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极了的时候,就偷偷跑到山上去挖野菜,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都全部给刨回来。
    那会儿还是吃的大锅饭,也不敢自己开火,就硬生生的生嚼。
    后来允许自家开火了,也各自分了田地,但油盐酱醋也是买不起,就每天用清水炖煮野菜,在放点盐。
    家家户户都难,都去挖,漫山遍野的野菜,都被刨光,人也吃,猪也吃,鸡鸭也吃……
    能不刨光吗?
    颜秋香记忆最深刻的一种野菜,叫做苦菜公,反正这野菜的正式名字叫啥,她是不知道的,这种野菜太苦,狗都嫌,猪也不爱吃,采摘的人就少,算是山上最多的一种野菜了。
    也是颜秋香带着孩子们,吃得最多的一种野菜,至今想起来,她都觉得嘴里泛着一层苦味儿。
    清汤寡水煮出来的苦菜公,啥滋味都没有,就只剩下苦。
    现在啊,说句夸张的话,颜秋香在山上瞧见了这苦菜公,她浑身上下都忍不住打颤。
    苦怕了。
    以前哪里敢想现在的日子啊?做梦都想不到,还有这么好的日子呢!颜秋香脸上笑着,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止也止不住,说:“我更是想不到咱家里遇到了拆迁这种好事儿,补了这么多钱,还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大房子。”
    卫蘅笑眯眯说:“那可不是呢。你手里现在可是有好几套房子呢,做包租婆的滋味很不错吧?”
    颜秋香伸手,点点卫蘅的脑袋瓜,说:“还是我家阿蘅机灵,要不是当初你非要拦着我不卖田地,眼下这些好日子,就没我什么事情了。”
    那倒不一定,只不过是没那么多房子而已,卫蘅心道,自己都重生了,还能看着自家外婆继续过苦日子吗?
    就算外婆没听劝,被哄骗着把地皮卖了,她也会给外婆想别的出路啊。
    卫蘅笑着说:“外婆,你看看我妈妈,每天省内省外的奔波,多辛苦啊,您现在啥也不干,守着几家铺子,就有钱进账,我听我妈说,你买的那几套房子,现在也有人有求租的意向了,回头你问问我妈,她接的电话,到时候你看看那租房人怎样,价格合适,人品也行的话,就租出去,反正你自己也住不了这些的。”
    “我住它干啥?”听到自家房子又有人要租了,颜秋香笑得见牙不见眼,说:“我现在的大房子,好几个房间都空着,都住不了呢,还去住那些房子。能租出去,自然是更好的。”
    卫蘅点头,连连应和:“嗯嗯,反正看情况就租。”
    颜秋香说:“你兵哥过年要带对象回家,到时候瞧着合适的话,我给他俩办几桌酒席,要风风光光的办!”
    本来,孙子去年就谈了个对象的,但由于自家条件不好,颜秋香就很没有底气,尤其是听说孙子对象要的彩礼还不少,她的心情就更沉重了,她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平时就靠捡破烂、种菜为生,哪里哪得出彩礼钱来?
    但人家把姑娘养这么大,且那姑娘还是外省人,这背井离乡的,颜秋香就更不想亏待了人家姑娘,可她没有能力啊。儿子也靠不上,前儿媳更靠不上……
    颜秋香当时就想着,无论姑娘家提啥要求,尽量满足,实在不行,就只能找几个闺女、女婿一起想办法了。
    没想到,不用几个女儿、女婿帮忙,她自个儿也能张罗出不错的席面来。那彩礼钱,她也拿的出来。
    颜秋香心里美滋滋的,说:“听你兵哥说,那姑娘人品、相貌都不错,也特别勤劳、能干,家里虽然是农村的,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咱们家本来就是农村人,你兵哥自己都才小学没毕业……我咋会嫌弃人家呢?只要他俩结婚后好好过日子,早点给我生重孙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卫蘅立马笑道:“肯定的。”
    自己上辈子的表嫂,人品确实很不错,跟着表哥,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也时不时有摩擦,表哥没什么本事,赚不了大钱,性子还清高,一烦闷了,就跑出去钓鱼,小孩不管,家务不做,家里里里外外,全部都是表嫂一个人照顾的。
    数次的,都气得表嫂要离婚,后来在几个姨的劝解下,又看在孩子的面上,舍不得孩子,又忍下来了。
    反正呢,也是一个可怜人。
    不过——
    表嫂硬是凭着坚韧的品质,熬下来了,且还把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学习成绩都很好,还考上了好大学。
    ……
    颜秋香吃完饭,就跟卫蘅一起,去了店里。
    这边,周凤与几个店员正在忙碌。
    因为是周末,店铺里人流量很多,卫蘅与颜秋香一进去,就跟着一起忙碌了。
    颜秋香一个老太太,哪里会给人家穿搭呀?她就帮着一起打包、去仓库找货。
    卫蘅跟店员一起,给来试衣服的人挑选衣服。因为店铺装潢十分明亮,又有好几面大镜子,试衣间也有好几间,很有些后世的风格,算是整个安山城里第一家这样装潢的,因此一开业就吸引了很多人。
    原本,县城里面的所有衣服店,都是灰扑扑的,挂满一副,然后拉一根帘子,就算是试衣间了。
    反正特别的简陋。
    卫蘅家的风格,完全跟别人相反,那些衣服也是被陈丽在灯光明亮的地方,陈列、展示柜那边,还竖着几个模特,整个店里,都有巧妙的点缀,比如一盆花,悬挂的风铃,或者其他精美的点缀……
    店里面,摆放着几组沙发与茶柜,还播放着流行音乐,配备了饮水用的器具,卫生间也每天打扫的尤其干净。
    反正,就算不买衣服,就坐在里面闲聊,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其他的店铺,都跟风学,可一直学不到卫蘅家店铺的精粹,这也是店里的生意,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原因。
    这边,店员笑眯眯说了一句:“欢迎光临。”
    接着。
    就走进来一个打扮的略显朴素的,年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女子。
    卫蘅在给另外一个顾客搭配,并没有去照顾新来的客人,因此也没有看清楚是谁。
    等卫蘅将手里的顾客送走,那位中年女子,也挑选出了三套一副来,只是她显然难以抉择。
    三套衣服,她都很喜欢,也全部都想要,舍弃哪一套,她都觉得很可惜。
    可是,她手里的钱不够,家里还要生活,儿女都需要生活费,也不能将所有的工资都用在卖衣服上。
    就在中年女人左右为难时,卫蘅忽然喊道:“唐老师?”
    中年女人抬起头,就发现撞入眼里是一位身材高挑,长相漂亮,笑容甜美的女孩子,这是谁?
    唐老师显然有点懵逼。
    卫蘅笑着解释:“唐老师,我是卫蘅呀,我是……”接着,将自己小学毕业时的年级、班级一说。
    唐老师立马想起来:“你是卫蘅啊!”
    这怎么是卫蘅呢?
    要说唐老师对卫蘅的印象,那可不是一般的深刻,即便就是再过去十年,她都不会忘记,因为这个孩子实在是太聪明了,也是她教导的这么多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个。
    可惜,家庭条件不好,好多次唐老师都在猜测她会不会中途辍学了,后来卫蘅考上二中,听说去上学了,没辍学打工,唐老师心里是真正松一口气的。
    这就说明卫蘅的父母,还没有那么糊涂,在唐老师看来,读书是穷人家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了,如果放弃,只会一辈子现在贫穷里。
    在唐老师还在懵逼时,卫蘅已经从店员那边了解了唐老师的情况,原来三套衣服都很喜欢,却难以抉择。
    卫蘅想了想,便道:“这是我老师,也是给我帮助最大的老师呢,给我老师一个特别的优惠活动吧,就买一送二好了。”
    店员听了后,虽然很惊讶,但还是同意了,小老板的话,老板都要听,她当然也不敢不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