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在九零捡垃圾 第2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卫建国接下来又说了好几条要求,周凤全部都答应下来,周凤也提了自己的要求,以及双方的财产分配等事宜,全部都列出来,卫建国看了一遍又一遍,确定没问题后,就略作思索,觉得自己没啥吃亏的,于是也一一同意下来。
    于是——
    周凤与卫建国的离婚协议,在双方都配合的情况下,签订了下来。
    这份协议,对于周凤来说,肯定是吃亏的,但周凤的目的就是要跟卫建国离婚,并将三个孩子的抚养权争夺到手里,另外家里的田地、房子,也都归到儿子卫锦的名下。
    这几点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对周凤来说,就是赚的。
    然后,协议签订好了后,双方也约定好了,明天就买票回老家安山去办理正式的离婚证。
    第236章 离婚了
    从卫建国与黎小丽居住的小巷子离开, 周凤就一直陷入在沉默里面, 卫蘅想了想,走过去挎住了妈妈的胳膊肘,卫蘅也没有吭声,就一直陪着妈妈走。
    卫菡也没有忍住, 挎住了妈妈的另外一条胳膊, 陪着妈妈慢慢走。
    卫锦也贴心的陪在旁边,紧紧相随。
    卫建军在前面领路, 律师随后。
    颜秋香走在律师的后面,眉头并没有松开, 显然情绪也是不太佳。等彻底走出这条窄小、昏暗的小巷子后,外面是车水马龙的街道, 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
    四周热闹起来。
    卫蘅就笑着提议道:“妈,外婆,大姐, 四叔,还有这位律师伯伯,咱们干脆就在附近找个饭店,吃一顿庆祝一下吧?”
    卫蘅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卫菡的附和,卫菡道:“是要庆祝一下, 庆祝妈妈恢复自由。”
    卫锦虽然不太懂, 单也跟着起哄。
    周凤笑着道:“行,咱们就好好的庆祝一下。”
    卫建军与律师都有点为难,卫建军主要是囊中羞涩, 这段时间节衣缩食惯了,一进入饭店, 总是要花钱的……
    律师想了想,说:“我就不过去,等下咱们这边交接一下,我还要回律所处理另外的事情。”
    周凤一想,也对,赶紧道:“这两天多亏您了,这样,我现在就跟您将律师费结清楚。”
    律师笑着道:“不麻烦,这是我分内事。”
    周凤将律师费当场就负清楚了,并道:“另外,假如卫建国那边不肯去民政局打离婚证,可能还要麻烦您出一下面。”
    不肯老实打结婚证,那就是要走法院起诉的途径了?
    律师当然明白,就笑着点头:“当然,以后有啥法律方面的事情不了解的,也可以随时联系我。”
    他给周凤留了名牌,一张小小的牌子,上面有律所的地址与联系电话……
    周凤道:“好。”
    律师很快就离开了。
    卫建军想了想,说:“三嫂……”
    话一开口,卫建军又觉得这样的称呼不太合适,刚才三哥都已经跟对方签订了离婚协议了……
    就在这时,周凤笑道:“没事儿,你还沿着以前的叫法也行,你叫我阿凤姐也行,咋样都可以。”
    卫建军顺势就道:“阿凤姐,这样吧,我们去菜市场买点菜,然后回我那边做饭如何?”
    这上饭店吃饭,总归是花费大了点,自己买点材料,能便宜不少。
    周凤笑着道:“老四,我能顺利跟卫建国签订协议,多亏了你给引荐了好律师,这顿我请你吃饭,你回家,把阿锋给叫上吧。对了……”
    略微停顿,周凤接着道:“这附近哪里有好吃的,还得你介绍介绍。”
    卫建军笑着道:“我这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去外面吃饭呢,不过我却是知道有一家饭店生意特别好,听说价格实惠,味道也特别好,我每天下班从门口经过,瞧着都坐满了人。”
    周凤拍板:“行!咱们就去那边吃。”
    那家店,离着卫建军住的小区也不远,就隔着两条街道,到了地方后,周凤带着孩子们进去点菜,卫建军就去接自己儿子卫锋。
    等卫建军带着儿子过来,菜也刚好上齐了。
    周凤示意卫建军别客气,随便吃。
    卫建军很有些感慨,说:“三嫂……不对,是阿凤姐,我发现这两年你的变化很大,我都快要认不出你来了。你能选择跟三哥离婚,也是我没有想过的。”
    周凤叹口气道:“要是有可能,我也不想走到这地步。”
    卫建军跟着一叹:“谁不是呢?”
    他跟徐丽萍结婚以来,对她多好啊?可哪里晓得徐丽萍没结婚前就背着自己乱搞了,还把乱搞的孩子戴在自己头顶,这顶绿帽子,他戴了这么多年,不知道也就罢了……
    他是没想到徐丽萍跟他结婚十几年来,竟然都没有跟旧情人断了联系,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他都是被瞒着的。
    徐建军恨啊。
    午夜梦回,他是恨不得拿着刀,就去跟徐丽萍同归于尽。
    可……
    他花了大钱请过来的律师,劝他停止这种想法,说是为了这么个人,赔掉自己的生命,不值得。
    确实不值得。
    卫建军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说:“阿凤姐,我到阳城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亲眼看着这条街从清冷到热闹,外面的商铺也是一个个开起来,所有做生意的人,都发了财。”
    “我就萌生了自己也做点小生意的想法。”
    “我这段时间,一门心思的扎进开店的准备中,这不,就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了。”
    “最近,我这家电维修的铺子,生意也有了起色,每天都能有个十几二十几块的进账呢。”
    说着,卫建军就笑得很满足。
    他那维修店,开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起初能接到单子,都是他自己走街串巷,厚着脸皮到处去给自己拉广告引来的客人。就这样,慢慢的,就有老顾客给介绍新客……
    这两天,他都不用出门拉客,都有人上门了。
    卫建军说着,说着,感慨良多,便跟周凤道:“三……阿凤姐,我觉得你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也想法子找点生意来做,这做生意,还是比打工拿死工资强得多。”
    当初,徐丽萍也是极力劝他去做生意的,不过卫建军并不敢,觉得风险大,还得花大笔钱。
    且,那会儿两人手里没钱,也根本不知道做啥生意,徐丽萍自己就是头脑发热说做生意,你问她做什么生意,她根本说不出个头头尾尾来。
    卫建军从自己擅长的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尝试,现在觉得自己总算是找到了一点方法了。
    周凤就笑笑,没有什么表示。
    他们一行来到阳城,住酒店,吃喝等所有的花费,对外就说是颜秋香拿钱支持的,因为颜秋香所在村庄拆迁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了,所有安山的人都知晓。
    卫建军自然也没有怀疑。
    周凤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没有跟卫建国正式离婚前,自己开店做生意这件事,暂时就不要告诉卫建军了。
    周凤没说啥,卫蘅却对四叔做生意的想法,表示大力的支持,还乐呵呵说:“四叔,我觉得你这个店铺,肯定能做好的,以后生意也一定会火爆的,你想想,现在城里人买家电的越来越多了,肯定会遇到有问题的,那不就是你的机会吗?”
    “就不说城里人,就是乡下地方,咱们哪儿买个风扇、电视机、收音机……的也很多了。”
    “四叔你好好在这边干,平时把手艺给学好,把名声给打出去,客源是必定源源不断的。”
    卫蘅说到乡下时,卫建军眼睛一亮,不由道:“说起来,阳城这边离着乡下也挺近的,周围的农村呢。”
    卫蘅顿时对自己的这位四叔很有些刮目相看,道:“四叔,你脑子真是活络啊,你平时不是在城里走街串巷吗?要是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往附近的乡村走走啊,那边肯定有不少需要维修的东西。”
    卫建军笑道:“行,我回头去试试。”
    他到时候买一辆二手三轮车,带上工具与零配件,就是一个移动的维修店了。
    一些简单的问题,他当场就能给人解决。
    卫蘅又提点道:“四叔,慢慢做,将来手里有钱了,就多买几套房子,有便宜的铺子,也可以买。”
    前世的事情,就不说了,这位四叔跟徐丽萍离婚后,还算是有点良心的,没有自私到底,他将从奶奶、姑姑、大伯二伯……那边骗走的钱,都还了一部分,剩下的也承诺一定尽早还清。
    且,卫锋被他接过来这边读书,教导得也还算是有礼貌了,知道喊人了,还会帮着收拾东西了。
    卫蘅懒得计较前世,就提点了四叔几句,至于他做不做,怎么做,她就不管了。
    这段饭,算是吃得宾主尽欢。
    散场前,卫建军带着卫锋跟周凤等人告别,卫建军道:“阿凤姐,我明儿一早就去三哥那边,催着他早点跟你们一起动身回去,你放心,我也会帮着劝一劝他的。”
    周凤笑道:“老四,麻烦你了。”
    卫建军摆手:“麻烦啥,也就是顺手的事情。”
    简单说了几句,卫建军就带着卫锋离开了。
    颜秋香都忍不住道:“阿凤,这个卫建军变得有人情味一点了,以前啊,我瞧着都觉得这小子狡诈、阴险,不像个好的……”
    周凤笑道:“人是会变的。”
    卫家兄弟五个,老三卫建国是长得最好的,看起来也是最正派的,可最后做的事情,哪里有一点正人君子的样子?
    况且,卫建军也是经历了颇多,性格上有改变,也是正常的。
    卫蘅笑道:“四叔确实变了些,我听说他现在每个月都往家里打10块钱给我奶奶。”
    颜秋香一听,惊讶的出声:“哟?那确实不错了。”
    一行人走到了酒店附近的公园,卫蘅就提议道:“咱们去逛逛吧,那临海的大河咱们早上说去看,还没有去看呢,现在正好合适。”
    周凤:“走!”
    一家几口人,在公园逛起来,气氛很好,看着遥远的那片海域,周凤还有点遗憾,要不是时间太紧张,她可以带孩子们去海边走走的,她跟孩子们都没有去过海边呢。
    内陆人,对大海始终都是有一点执念的。
    不过,这个想法,被周凤放在了心里,她已经决定好了,等明年生意更稳定后,就专门等到暑假,带上孩子们去海边旅游。
    翌日。
    一早上,卫建军果然如约把卫建国带来了,一行人买好了车票,重新回到了安山。
    回了老家后,卫建国似乎比周凤还要急切,根本就不耽误时间,拿着户口本,就跟周凤去打了离婚证。
    拿到离婚证后,卫建国只匆匆回去瞧了一眼老母亲黄翠香,都没有在家里歇一晚上,就立马买了票,重新返回到阳城。
    这一切,快如闪电,出乎了大伙儿的预料,倒是免去了周凤与卫蘅母子几人很多的担忧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