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南风雾里 第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说到他不在的时候,一下子就让人很崩溃,好像那三个字,直愣愣地就像是一支箭,准确无误地能戳像她心脏的最中央。
    于是陈粥连忙接过话,“我明白,我按时吃饭,我早早睡觉,学安身立命的本事,结交良善的朋友。”
    她耸耸肩,故作轻松,好似那样可以把要掉下来的眼泪憋回去。
    “你呢,沈方易?你也会好好的,对吧。”
    “嗯、”他低低应一声,“我会戒烟,会戒酒,会……”
    他抬头看她,“好好的。”
    陈粥看到沈方易的手臂抬了一下,那似乎是想要再抱抱她。
    但他终究是没有往前。
    她知道再说下去,她会在万人涌动的机场里哭成一个傻逼的。
    于是她立刻挥挥手。
    挥挥手,很轻易的,不打扰风一样的轻易。
    *
    那装出来的轻易在她登机后,就变成无声的疼痛。
    陈粥回到川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牙医。
    她躺在白色的牙医椅上,任由医生用白惨惨的灯光照着她隆起的牙床。
    她手心在冒汗,思想是麻痹的,耳边光听着叮铃铛啦的长短的镊子碰撞的声音,整个人就能控制不住地颤抖。
    她觉得自己非常不可思议,从前害怕看牙医的人,居然主动一个人来拔牙了。
    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啧了一声,说她的智齿长得怎么如此畸形,而后他拿起那让人脊背发凉的镊子和刀具,问到,“小姑娘,忍着点,我开始了?”
    陈粥颤抖地点点头。
    她狠心一闭眼,对她来说不亚于一场小手术的拔牙在麻药失效中开始了。
    疼,真疼。
    她想起那天晚上,沈方易拢着她的颌角,温柔地责备她,她怎么就不敢去拔牙,这么讳疾忌医,要是他不在她身边,她要怎么熬过这种隐隐作痛。
    她从来就知道,没有他在自己身边,她熬不过。
    漫长的恐惧和疼痛结束后,她捂着被凿出半个洞才能拔出来的象征人类智慧的智齿失神地想: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像沈方易一样,用冰凉的手给她捂腮帮子止疼了。
    她那颗折磨她许久的、畸形的,沈方易所说的,象征着独当一面的能力,完整又丰富的人格的智齿,终于拔了。
    作者有话说: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时常感觉你在耳后的呼吸,却未曾感觉你在心口的鼻息。”——张震岳《思念是一种病》
    “传说这首歌的诞生是因为一个21岁的姑娘。”——这句话仅为文中角色感知,不代表作者立场,作者本人也不对该绯闻真假负责。
    感谢在2023-05-21 11:34:29~2023-05-21 23:08: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1862061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297953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冀高一筹 10瓶;41862061 4瓶;今天也要加油呀、今将图南 2瓶;周京泽、规范化接电话、2354262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第 65 章
    ◎“傻瓜,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陈粥觉得, 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的时候觉得时间很漫长,有的时候又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十八岁之前, 她的时间, 消失的迅速又单调。
    她所有的人生都在为一场考试准备,信奉那样的一场变化将会改变人生的阶级。再等到后来,在她从高中毕业后迷茫又不安的那两年, 时间又过得很慢很慢,慢到她有许多的时间去想很多她想不明白的道理;但是遇上沈方易之后,时间又像是开了倍速一样, 她经常在与他的相聚和等待他的到来中就轻易地度过那些光阴;按照他说的那样准备“未来人生”的那些个日夜里, 她要把自己所有的力气榨干之后, 才能勉强不去想, 在人人批判和怨怼骂着难以跨越的阶级里, 她要怎么样, 才能自信又光明地站在沈方易的身边。所以她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信奉读书无用,深造无用, 镀金无用。
    沈方易却能看透她, 在冷风倒灌相拥而眠的夜里,在晨光出没的显露天光下,拍着她的肩膀哄着她说, 那些都有用。那不是她的错,他的身边, 已经有了最优秀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
    她在他怀里失落地喃喃自语到:“他们不够厉害, 沈方易, 才让你这么被动, 如果我也那样厉害就好了,我一定不会让你这样难。”
    “傻瓜。”他扣着她的发丝,在安静的夜里缓缓出声: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
    陈粥站在机场。
    她登机的那天,是沈方易二次开庭的日子。
    那一定是宿命开的玩笑,他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人生,却要跟她就此错过。
    这中间差的那八年,是她难以赶上的人生进度。
    这是她能买的最晚要离开的机票了,可是还是没有更多的时间,留她在昌京看到时代岁月变迁下,曾经那些鼎盛时代的家族最后的结局了。
    那天来昌京机场送她的,只有蒋契一人。
    她在人头涌动的机场看到蒋契,他瘦了许多,胡茬上更密了些,身上的疲倦感似乎要拖垮他的腰背。
    陈粥听说蒋契父亲,落了狱。
    陈粥想起那天夜里,她穿着一条背带牛仔裤,站在路灯下,学着他教的办法,用口香糖吹出一个大泡泡,蒋契在灯光下连连拍手,夸张的发丝都立起来,站在盈盈的南风里,没心没肺的笑着,那模样真的与现在天差地别。
    她忽然就理解了,为什么阿商走的那一天,站在那孤灯下,缱绻地唱着——《别送我》
    她甚至有些庆幸,沈方易没有在离别的最后一刻出现。
    否则,收拾好的情绪又将难看。
    她再次望了望昌京。
    她在这儿认识了许多人,但许多人都已经离开了。
    今天她也要从这里离开了。
    她听到隔壁的人送行互相安慰:“没事,如今通讯多发达,交通多发达,一个电话,一场机票,就能相见了。”
    她的喉头泛起苦涩,是啊,那听起来,不难。可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分别后,就再也找不到理由打一个电话,更不能心之所向地买到一张机票。
    广播开始播报行程。
    陈粥于是只能朝蒋契点了点头,“契哥,我走了。”
    “哎。”蒋契反应过来,给她拿行李。
    “契哥。”
    蒋契听到陈粥这样叫她,他抬头,她跟从前一样,穿了一身简单的便于行程的装束,站在那儿,不动神色地问他:“你能跟我说句实话吗,沈方易,最后会怎么样?”
    蒋契拿着行李的手僵硬,他只得翻了翻自己干燥的嘴唇,斟酌地说到:“说实话,我不知道,但……商场里混了这么多年,谁都经不起翻天覆地查,也经不起墙倒众人推地告。”
    她空洞地在那儿点头,与她料想的一样。
    蒋契见到陈粥对着他出神,于是上前一步,喉头里涌上来许多告别的话,但到了嘴边,却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于是他只能学着像一个兄长一样宽慰她:
    “你好好的,美国那边,都安排好了……挺好的,长长见识,学学本事,往后——”他拍拍她肩膀,“留在美国当个精英,别跟你契哥似的,该奋斗的时候不奋斗,年纪大起来就被动了。人都是给自己学的,长了本事后不论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总不会吃亏的,你才二十一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得往前看,别往回看,知道了没?”
    “知道了。”陈粥这样说。
    陈粥在那儿看着蒋契,他抖了抖嘴唇,还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她知道他想安慰她,蒋契看上去从来都不着调不靠谱,可是每次关于她和沈方易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过来安慰她的人,总是他。
    如今他站在那儿,陈粥明白他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眼神扫过他枯叶般的脸,上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会好好的,契哥,你也要照顾自己。”
    “还有——”她说起他,“让沈方易,别硬扛了。”
    蒋契一定能听懂她这话的意思。
    沈方易在时,陈粥说不出那样的话,她自私的爱意不允许她把他拱手让人。
    如今不当着他的面,她能理智又客观地嘱托蒋契,等这事一过去,考虑一下他父母的意见。
    说完这些后,她转过身去,跟蒋契挥手告别,心里默念,她真像是个情绪稳定、理智客观的成年人。
    她戴上自己的耳机,把一切都隔绝在外,把耳机里的声音调大,她听到耳边响起的是《漂洋过海来看你》
    “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
    我竟悲伤的不能自已
    多盼能送君千里
    直到山穷水尽
    一生和你相依”
    ——
    这种理智一直保持到她坐上飞机,漂洋过海地来到美国,去崭新的环境,学着那些同学一样,试图热情洋溢地成为一个留学生。
    南风再无吹入她的梦境,她也不曾在青天白日里再撞到雾气沉沉里那对眼睛。
    那段时间,她过的混沌且麻木,逼自己去社交,像沈方易说的那样,去启航她的人生。
    她活泼外向,和谁都能说上话,不用太久,她和那些与她有着不同肤色和发色的同学就友好地打成一片。甚至他们每一次举办热烈的派对的时候,都会有她的身影。她在西式开放的关系里,看到扎堆在那儿热吻的人们,直到在醉生梦死的享乐现场,恍然从玻璃的反光里,看到自己陌生的笑容。
    她整个人僵在那里,手上的香槟碎成满地的荒唐。
    她依旧后知后觉伤神地想,沈方易是个骗子。
    美国一点都不好,他那所谓的刚刚开始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一点都不好。
    喧闹并没有真正驱散走她内心的破碎和孤独,反而让她在狂欢中,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欺骗。
    于是她又开始远离这些隔三差五的聚会,把注意力放在啃商学院的那些难以琢磨的课程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