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七零小夫妻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丈夫可不就以前的她,比她还勤快呢。
    “姐姐你来安排,要是洗碗的话,把我安排在晚上,晚上我不用着急回学校了。”齐玉莲没意见,她过会儿还要回学校,收尾工作只能交给哥哥了。
    姐姐会“变脸”很正常,她听姐姐的,姐姐说得都对。
    两个弟弟也没有意见,能偷懒肯定是好事,但不能总是偷懒,不然不用姐姐说,妈妈要说他们了。
    齐玉珍:“姐姐下午做个安排,晚饭后会问问你们的意见。”
    她说完就看着弟弟妹妹们洗碗,确定厨房收拾干净了才回房间,回房间和丈夫商量事。
    她进房间的时候,宋寻舟正坐在书桌前翻看记事本。
    他的记性很好,却还有在本子上记事的好习惯。
    丈夫的好习惯让自以为记性不错的齐玉珍都觉得自己过日子过得太迷糊。
    商量事情之前,她有话对丈夫说。
    她要开口说话,宋寻舟将记事本合上,看向她。
    齐玉珍坐到丈夫身边:“你做的饭菜很好吃,爸妈弟弟妹妹都觉得好吃,只是我们家人不太擅长表达,所以我作为代表来夸你。”
    “你不是更值得夸奖吗?平时家里饭菜基本都是你做的,辛苦你了,你做的菜也很好吃。”
    夫妻俩互夸了一波,齐玉珍接着说:“以前没觉得什么,今天突然觉得不能太惯着小朋友了,以后我们俩要是有了孩子,只能我来当严厉的妈妈了。
    爸爸妈妈总要有个来当坏人,爸爸脾气太好,只能妈妈来当坏人了。”
    宋寻舟眼里出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我脾气太好了吗?或许是吧,孩子的事不着急,等有了再想。”
    “不提将来的事情,眼前的事总要提的,我下午准备弄个安排表,安排洗碗的顺序,你不能把所有活抢走,再抢我都要看不下去了。”
    “行的,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等我安排好,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我们先商量事情,安排表晚点再说。”
    “还有事情要商量?我以为你要找我商量的就是洗碗的事情。”
    “不是,有另外的事情。”
    齐玉珍没有立刻开口,宋寻舟看到手表上的秒针转了快两圈:“是不是我某个习惯让你无法接受,然而你又没法直接说出口,很苦恼?”
    意识到自己让丈夫等着急了,齐玉珍连忙否认:“不是,是我有一件事要麻烦你,可能会让你更辛苦,我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说出来。”
    “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更辛苦,你不是才觉得我累,要重新安排洗碗的活。”
    齐玉珍不卖关子了:“我希望你能教我读书写字。”
    停顿了两秒,她接着说:“我不太聪明,所以教我读书写字会让宋老师感到恼火……干活已经够累了,还要教笨学生,这下子更辛苦了。”
    宋寻舟没有立刻答应教她读书写字,而是先问她:“我们两个沟通没有障碍,你懂的东西并不少,而且你已经不在学校了,为什么还要我教你读书写字,你觉得我懂的会比你多吗?”
    “我没读过高中,你懂的肯定比我多,这是不用怀疑的,就算我读了高中,我也不一定能学得比你好,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你不爱显摆自己有文化,不代表你懂的少。
    最重要的是,你家人都是知识分子,进工厂也能成为劳动模范,到哪都会发光,我以后总会见到他们,不想因为没文化露怯。
    说起来,你学会我们当地的方言了,也要教我你家乡的方言,我怕学了很多字,自信满满见父母,却被卡在方言上了。”
    她问过丈夫,他父母在被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之前,是做什么的。
    他说他父母是研究员,她不知道研究员研究什么,丈夫说是物理方向,她不是很懂,就问了是不是高中毕业。
    宋寻舟没说父母曾经出国留学,在国外拿到了博士学位的事。
    国内学位制度还没发展就几次夭折,如今连高考都取消了,父母现在在工厂干活,他们也知道他们的过去不能拿到明面上讲,为了让婚事更有把握,随礼金一起来的信件里说他们在厂里拿到劳动模范称号,一切安好,让他不用惦念家中,安心结婚。
    父母特意提劳动模范,大概是想让根正苗红的齐家人能对他有好点的印象。
    妻子问高中毕业了吗?他回答的是大学毕业。
    齐玉珍不明白研究员,明白大学。
    公公婆婆居然是大学生!
    这让她压力很大。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向丈夫学习。
    不想被未来公公婆婆当成胸无点墨的草包。
    听到妻子的话,宋寻舟内心有所触动:“玉珍,你能站起来吗?”
    夫妻两人坐在长凳上,齐玉珍以为他要挪长凳,于是站起来,尽量贴着书桌,给他足够空间挪长凳。
    宋寻舟将长凳搬开,让她转过来面对他。
    齐玉珍转过去面对他,刚想开口问怎么了,就被丈夫俯身抱住。
    丈夫还将脸贴在她的颈窝。
    齐玉珍的手动了动,不知道该放到哪,最后环住丈夫的后背:“怎么了?”
    “谢谢。”宋寻舟脱口而出两个字。
    齐玉珍大概有点明白他为什么道谢了:“你现在说谢谢,到时候只会头疼,所以就在空闲且心情平和的时候教我,我会观察宋老师的状态,宋老师状态不对,我是不会让宋老师教我的。”
    学习排在身体后面。
    她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更想他身体健康。
    他道谢,应该是谢谢她有学习向上的心。
    宋寻舟眼里带着笑意:“当你的老师可真辛苦。”
    “是啊,所以我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开口。”齐玉珍真心感到苦恼。
    丈夫的玩笑话在她眼里并不是玩笑。
    当她的老师会很辛苦,不开玩笑。
    因为她不怕老师。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问题就问老师,从不憋闷在心里,老师都有点怕见到她了。
    “你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怎么样?”宋寻舟觉得既然决定要教妻子读书写字,了解她的基础很有必要。
    齐玉珍:“不算很好,毕竟我们教育水平有限,比不上大城市,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所以是班里的第一名?”她没有正面回答,他就大胆猜了。
    “是,不过我到你们班肯定是倒数的。”
    宋寻舟:“勤能补拙,更何况你一点不笨拙,你要是和我有相同的成长学习经历,我不一定能超过你。”
    他不敢托大,也不会小瞧玉珍。
    “我读初中并不太顺利,学校停课闹了几年,磕磕绊绊读完初中,如果我后来坚持读高中,可能就不需要太麻烦你了,我想我的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表现,应该能拿到学校的介绍信,也能通过高中的入学考试。”
    现在读高中要考试,还要初中学校开的介绍信,学生带着介绍信到高中学校参加入学考试,至于招不招你,看高中学校的招生计划了。
    当年她觉得读完初中就够了,去城里要走两个小时路,要考虑住宿吃饭等问题,不太方便,干脆专心干农活。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宋寻舟:“什么时候学都来得及,反正我一直在你身边,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去城里给你找高中教材,等我吃透所有内容就开始教你,行吗?”
    “吃透高中三年的所有知识吗?”她不太确定有没有听错。
    她能猜测到丈夫学习很好,不能这么好吧?
    不过也有可能了,丈夫的爸妈是大学生,没准丈夫读小学时期就看过大学的书,更何况他已经读完高中了,高中内容对他来说很容易。
    “嗯,各地教材略有不同,不过主要内容是差不了多少的,我已经学过了,吃透也只是再看一遍。”
    “一个学期一个学期来,我们平时还要参加劳动,一个月抽不出几天时间学习的,我怕你劳动的时候都惦记着课本内容,分神不小心受伤了,先学一个学期的,你再根据我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也行,就按你说的来。”
    ...
    宋寻舟是个行动派,等到下一个休息日,去城里买课本教材。
    他是去县里最好的高中买书,现在的课本基本都是一届传一届,高一新生拿到的都不是新书,宋寻舟想买整套高中课本,花钱买,所以学校特意给他挑了比较新的课本。
    买书之前,他问了主任有关学历的事。
    想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成年,有没有渠道拿高中学历。
    比如每个学期来参加考试,达到毕业要求能拿到高中学历和一纸毕业证书。
    需要花不少钱也没事,他们夫妻都能接受。
    齐玉珍今天跟着过来了,丈夫提前问过她的意思,如果参加三年的考试能拿到高中学历,她愿不愿意参加。
    参加高中生的考试对齐玉珍来说是难事,丈夫不知道考试范围,她更不知道,能不能考及格都成大问题了。
    看见丈夫期待的神情,她说愿意。
    她想拿高中学历,想要高中毕业证书。
    ……需要花很多钱的话,还是不要了,如果主任说可以花钱买学历,她要扯住丈夫的衣袖,拦拦他。
    花钱买学历容易引起误会,宋寻舟特意说明,他不是想让妻子待在城里发展,妻子父亲是生产队大队长,拿个高中学历更方便从事劳动生产工作。
    主任倒是没多心,给了他们答复。
    不能。
    他们学校只接受应届新生,县里另外一所普高也是一样的,不接受成年非应届的学生。
    有钱可以买课本,买不到高中学历的。
    不是没别的道路能走,主任建议他们可以去职业技术高中,这类高中一般不会太严格,还能学到技术。
    现在的职业高中比普通高中更吃香。
    宋寻舟没听有听取主任的意见,坚持买教材回家自学。
    课本全部放进编织袋里,绑在自行车后座上。
    走出学校,齐玉珍还夸丈夫细心。
    他买教材课本的时候,还买了“知识点”,拿了份必背的内容知识点清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