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穹顶之上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能给多少钱?”
    “……具体看情况。”
    “能不能先给一些?我家里很困难,供我读书欠了不少钱。”韩青禹解释说:“我本来要上大学的。而且爸妈就我一个孩子……我刚救了你。”
    “……”劳简顿了顿,“你想要多少?”
    “两,五……一万。”
    “真敢说,准备一把就成万元户啊……知道一万块是多少钱么?你小子。”劳简说着犹豫思索了一下,“那,就算给你,你怎么跟家里说?家里对外边人又怎么能说通?”
    韩青禹:“农村人,财不露白,有点钱都紧着藏起来,不会往外乱说的。至于要理由……特殊人才,特招参军,家属补贴。”
    “蹬鼻子上脸。”劳简骂了一句,苦笑起来,说:“算了,我回头帮你问问看吧,给多少不保证。”
    韩青禹眼神里发光,“谢谢劳队。”
    这就是他刚才在思考的问题:我现在应该,可以……争取些什么?
    他尝试,想留一笔钱给爸妈。
    ……
    这天晚上,寂静夜半凌晨,纳了半宿明月的小山湾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暴雨。
    封龙岙那片据说很像伏龙的连绵山头,连着崩了好几处。
    好在因为山头与村庄之间有层层密林的阻隔,山崩并没有形成泥石流,也没有对村子造成什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村里的男女老少们被惊吓了,跑出屋子,顶着大雨望山骂街一阵,就又放心地回去睡下了。
    韩青禹没怎么顾上害怕,自然也没法安然入睡。
    这一夜于他而言有远比山崩更大更可怕的事情,在几个小时前已经发生,他的认知,他的人生命运,前路未来,突然一切都被改变了。
    第5章 托付
    雨后的盘山公路上,头尾四部越野吉普正卷着泥浆,在夜幕中行进。
    已经卸下了背后金属匣子的劳简坐在其中一部车里,带着伤员、战利品以及小队部分成员,正赶往周边最近的一处救护站,同时也是资源收集点和补给点。
    车内气氛有些低落,因为先前那场战斗的冲击,更因为战损的弟兄。
    “那东西”来得越来越频繁了。曾经他们752小队驻守的区域,一年下来最多也不过一到两次出击,而今年,仅仅是过去的八个月时间,他们就已经出了四次任务,牺牲了十一名弟兄。
    这种情况不止在752区域出现,听说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趋势。
    这似乎预示着一些什么,如古人说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只不过现在上面还没有说法出来,他们也只能做好自己的这一份。
    “劳队。”车内有人开口,像是特意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笑着说:“那小孩还挺有意思的……你说他开始说两跟五的时候,是打算说百啊,还是千啊,最后口气一转说了万,心还不小。”
    车上的人都会心笑起来。劳简也一样。
    “农村孩子,这一万块钱……好大的数字了,亏他命都差点没了,竟然还敢开这个口。”
    “要钱不要命,倒也是份实在。”
    “是啊。不过转头想想,他到底凭什么跟咱劳队讨价还价来着?”
    “他什么都不凭。”议论声中,劳简开口,把话接了过去,“就是因为见着生死了,他才把最后的勇气拿来替家人争取一点将来生活的依靠……他家也许就他一个孩子。未求生,先虑死……那是个好孩子。”
    劳简当然不知道,那个好孩子先前其实有想过趁他昏迷掐死他。
    劳队喜欢那孩子,甚至是欣赏。车内大伙儿都听出来了。
    “那,劳队你真准备帮他申请那个特招参军补贴?”开车的队员扭回头,好奇说:“咱们联军本身,好像没有这个规矩吧?”
    蔚蓝联军一定意义上是全球性质的,目标、使命一致,协同作战,也在经济和物资方面互补。
    其中华系亚共和国方面因为承担着大量人口和广袤土地的防御任务,得到来自联军统筹部门的分配和援助,一直都很充分。
    所以,在于联军而言,钱,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这个规矩和条例。
    “试试看吧,我让大科报告申请安排参军手续的时候,顺带也提了一下这事。”劳简笑一下,说:“就算申请不下来,我自己手头还有一些呢……反正我孤家寡人的,也没处要用钱。”
    联军确实有工资或者说补贴,劳简作为战斗小队队长津贴不低。只是,他已经没有家人了,这些年来,多数收入都补贴给了身边需要用钱的弟兄。
    车内因为触及这个话题而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不过事实摆在他们眼前最紧要,也最需要犯愁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这些,而是那块之前不翼而飞,失踪的源能块。
    作为每次行动最重要的战利品,上头回回都跟狗馋骨头似的死盯着的东西,它本该来自梭形飞行器,大些或小些,都没关系……
    而这次的情况,却是它竟然连一点儿渣都找不着。
    “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先例,我听说这种情况,以前在国外出现过,最后的判定就是源能块正好耗尽。”
    “就是啊,反正咱们这里肯定没人拿,那玩意咱们拿手里又不能直接用,交上去提炼了反而还能奖励回来一点,谁会犯那个神经?!”
    “问题不在咱们,在上头信不信啊,居然这么巧,连一点渣都没剩……”
    车内充满着忧虑情绪,议论纷纷。
    “没事的,咱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劳简安抚其余人说:“大不了到时候我去给他们问问话,多写几份情况说明报告就好……最多,也就被隔离审查几天。”
    他说的算轻松,但是,隔离审查,其实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词。
    ……
    “对了,那个……他们叫做源能块的东西呢?”
    房间里,一夜没睡的韩青禹已经把他之前的遭遇,所见一切的不可思议,都仔细回顾了几遍,终于他也想起来这个细节了。
    那东西他分明看见了,甚至还被砸中一下。
    按说砸我身上后,应该就是落在土坑里的,可是那个坑,他们翻了那么多遍……所以不会真的还在我身上吧?夹皮带里了?
    一下从床上翻起来,韩青禹翻检皮带,衣服,裤子……最后干脆把自己脱光光,把衣裤都提起来甩了又甩。
    可是,没有,那玩意儿依然全无踪影。
    倒是脱光后,韩青禹意外发现自己心脏位置有一处边缘轻微泛红,而主体部分黑漆漆的,像是煤炭擦上去的脏污。约一条蚂蟥的样子和大小。
    随手用拇指肚擦了擦……发现擦不掉。
    那块痕迹似乎嵌在皮肤里。所以,该不会是金属块烫的吧,碰着不烫,但其实伤人?可是不疼啊,一点感觉都没有……哪有这种道理?
    这样还不如说是我之前在地上磕着了,瘀伤,疼时太紧张没察觉,大概还更有可能些。
    顶着混乱了一整个晚上的脑袋,韩青禹什么都想不清楚。
    “哐嗒嗒嗒……”
    轻微的碰撞声从屋外传来,那是水缸盖子移动,洋铁水勺晃动的碰响,韩青禹多年来一直很熟悉。
    窗外天光还只是灰蒙蒙一片,爸妈又已经起床了。挑水,做早饭,喂猪,再上山或下地……平凡的日子就是这样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我刚看了一眼,青子屋里灯亮着。”
    “嗯,怕是心里头难受,一夜都没睡。”
    “是啊,可是咱也不知道应当怎么劝。”
    “唉……我这看着,心里头也跟着难受。”
    爸妈压着嗓子的对话声不很清晰,韩青禹安静听着,听着。脑中翻转,他仿佛突然可以想见一些将来可能发生的场景:
    当他牺牲的消息突然传来,在这个平实的家门;当父母白发苍苍,膝下无人……
    昨晚回来后,韩青禹始终守口如瓶,什么都没跟爸妈提,不知道怎么提,更一丝不敢提。
    但是,他终究是要离开的,而且只剩一天时间了。
    虽然已经坚定信念,会用尽一切办法努力活下去,争取将来有一天可以回家尽孝,但是现实的情况,韩青禹依然不得不先考虑:如果自己某天突然死去,留下爸妈两个……
    想着最后这点时间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做点什么,韩青禹穿好衣服开了门,走到厨房,站到爸妈面前,迎着他们关切的目光憨憨地笑了笑。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啊,青子?”老妈藏着担心,关切道。
    “我……爸,妈,我想赶早出趟门,去县里。”
    老妈:“去干啥呀?”
    “去……”韩青禹心里早有预设,不待思考便直接说道:“我昨天夜里才突然想起来,温继飞以前好像说过,他家里有部队的关系,就想去让他帮忙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办法找找门路……爸,妈,我想好了,还是想去当兵。”
    “啊?!真的啊?!”朴实的父母亲听到这消息,一下几乎雀跃起来。
    对于温继飞,这个儿子高中四年下来最好的朋友,韩友山和张洁霞一直都很熟悉,闻言没有丝毫怀疑,顿时都激动起来。
    “嗯,他是这么说过,所以我想赶早去打听一下……听他当时的口气,事情说不定真的能办。”
    板上钉钉的事,韩青禹自然不介意说得稍微笃定些。
    看着爸妈眼神里惊喜绽开的光彩,他心里也跟着开心了一下。不管怎么说,终于是有件事,能让爸妈暂时宽心、喜悦和自豪一下了。
    事实韩青禹也确实去准备找温继飞的,只不过不是为了托关系,而是准备托付这个人生最好的兄弟一件事情,他已经把待会儿见面要说的话都先想好了:
    我要去当兵了,说是去边疆,会有些风险。我这胡思乱想,怕万一真的那么不凑巧,将来哪天,我突然就没了……这不就怕个万一嘛,要真有那个万一的话,你以后有时间有能力,记得帮我照应一下家里。
    第6章 发现
    米饭很香,咸菜也一样。韩青禹简单吃过早饭,在爸妈殷切的目光中推了家里仅有的一辆旧自行车出门。
    韩友山和张洁霞追出来送雨伞,又塞了些零钱在儿子口袋里,站院门口叮嘱交代,说就算温继飞是你的朋友兄弟,他这回帮忙也是托人办事,最后该到的礼数,该花的钱,咱自个儿都不能落下……你得打听着,有数后就回家来说。
    韩青禹心里很清楚,这回根本没这些事,实际的情况是他不想当这个兵都不成,但是事情没法明说,也只好先应下。
    他这边片腿上车,刚下去村口小坡。
    家门口,父母亲已经开始商量着到哪儿借钱了。这年头农村家庭见钱的门路少,前几年韩青禹的学杂费,就始终有一部分是借的。
    韩友山是个理儿不多但是硬骨头的农村汉子,硬不在不低头不求人,而在哪怕低头求人再为难,他为了家人孩子也愿意咬牙去做。
    “事儿没准,不能明说,这钱怕是不好借。”张洁霞嘀咕说。
    “是啊,说了怕也不得信,都知道没名额了,当兵可难。”韩友山点头。
    话是这么说,可他后脚还是出了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