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4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他还是世子之时,便已经将眼线安插进了游北,又秘密地在楼关布下自己的哨岗,若非如此,今日怎会来得及筹谋,早在楼关的消息迟延传来之前,留下余地周旋呢。
    孟秉沉吟着,步子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都尉留步。”身后传来史定的声音。
    左右卫将军,本就该是行军总督的亲信,衡沚是独子,早就是既定的下一任召侯,所以老侯爷放权给他,三人间早就有了往来,也是常事。
    史定见孟秉魂不守舍地出来,想着他定有些心结糅杂起来。
    “公务缠身,这些日子定多在几县走访,都尉家中可好?”史定改换那副严肃的铁面,忽然换上笑容,让神魂不定的孟秉,忽然想起了曾经同僚的日子。
    从前跟着衡启时是没少打仗,孟秉出身武举,升迁得也比史定与晁蓄快些,不过他爱在营中厮混,也没什么将军架子,便算是关系不错。
    那时史定便跟随过时年十六的世子,前去平息边境的摩擦。之所以称之为摩擦,是因为对他们这些真正经历过大战的人,阵仗确实小了些。
    也是史定笑与他言,莫欺少年穷,世子虽然经验不足,却胜在善于以小见大,思维清晰得很,以后必成良主。
    是孟秉的不以为然,嬉笑过去,造就了他今日的洋相。
    “都好、都好。”孟秉喃喃地答了两句。
    史定笑眼瞧他,便知其心中所想,“想你我曾在先召侯麾下,如今又将逢乱,与子同袍,乃是定三生有幸啊。”
    “是啊。”孟秉抬头,望了一眼阴沉的天色,“如今,却是小侯爷坐镇中帐了。”
    “你啊。”史定拍拍他的肩膀,“总恋着旧时那点人事,人有旦夕祸福,事有阴晴圆缺,何来长久之道?况且先召侯晚年那时,你又岂非不知,沉湎神色醉生梦死,那对恪州来说,是好事吗?”
    孟秉沉默无言。
    “且我们乃大崇边境,与游北是正面逢敌,这僵持的几十年还不够吗?小侯爷年轻沉稳,是时候用些新刃,破开这旧局了。我们这把年纪了,仍能为国为民而战,保住晚节,是天大的幸事了。”
    这一番话,对情绪复杂的孟秉来说,无疑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那把推手。
    他从前对衡沚的轻视,不就在于他年轻人不曾与他们并肩作战,完全不信任吗?可这些年过去,游北的草长了新的,马换了新的,士兵一茬接一茬,也都骁勇善战,不曾落后。
    而他们呢?
    短暂的安定今日已弊病初现,若是不及时挖去脓疮,等待恪州的,必先是自我的灭绝。
    孟秉在原地沉思了良久,仿若沉浸在自己的意境中,久久没有抽离。片刻之后,又转身快步向营帐走去。
    史定没跟着,远远看着老同袍的背影,舒了口气。
    大战在即,能为主上添一员便添一员吧。
    楼关营约有士兵十万,对于一方县来说,自然是军备充足,但对于军事隘口,来说,便显然有些吃力。
    游北发难,必然精锐在前,于此冲击之下,楼关只能逼近城门苦守,一旦失守,城门内囤积的士兵全部应敌,死伤必定惨重。
    恪州营兵力另有十五万,除了寻常增防络县的三万,剩下的也总有十二万,倘若一下子派遣楼关,必然引人耳目。
    且不说有多少未拔出的眼线在恪州,即便不是游北的探子,只是邶堂的余孽,也够大军喝一壶的了。
    所以现下的问题,便是如何隐秘地调兵去,使游北轻视了恪州城内的境况。
    兵符握在秦胜光手上,他自然是支持衡沚一切决策的,只是如何做出这个决策,还需要等待一个良机。
    -------------------------------------
    水长东近日新谈就的一桩生意,乃是平州的一户花草专植的铺子。
    掌柜本是花匠出身,据说父亲曾为平州长公主侍弄过花草。这位平州长公主,也便是阿姀的姑奶奶,武安帝的亲姊。
    平州长公主素来性格随和,驸马英年早逝后一直寡居平州,只爱弄弄花草打发时间,所以平州有许多出名的花匠。
    寻常农户家中种粮食,这位王掌柜与人换了田,专挑背靠山林的,种了松柏梅菊,皆是高洁之种。近几年约莫是日子不好过,农税越来越高,也就种了些别的,转卖给官宦人家,算是有些小名声。
    阿姀想着,无论是红事白事,总是有些需要的。比如新娘的花冠,手执也可在团扇上以鲜花装点。更何况男女方家中,总要放置喜庆的花草,以现生机盎然,门庭喧闹的。
    亦或是逝者的坟茔,松柏环绕总是些常俗,好的品种也能提升铺子的口碑。
    于是阿姀风尘仆仆,往来平州一趟,已然入了深秋,衡沚仍未从营中回来。
    信寄去了家中,又被云鲤带去了水长东,以她对阿姀的了解,若是回来了,也必先往铺子里去。
    连日来秋风萧瑟,许多人都不明不白地染了风寒,搞得人心惶惶,街上人也少了,处处门可罗雀。
    阿姀与周嫂子走在街上,哪里都觉得不对劲。
    “天也还没冷到滴水成冰的时候吧,城中这就荒起来了?”累是累得半死,周嫂子口干舌燥,也懒得再深究其意。
    两人就着萧索的风,赶着回到了水长东。
    入眼的,便是郑大趴在堂中那张桌上,像是睡着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