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16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打生母李氏病故,弘普就去了小时候的活泼任性,极会看人眼色。这份小心翼翼,让十六阿哥瞧了心疼,开解了他几次。
    弘普过后虽不那么拘谨了,但是父子之间,还是有什么不同。
    恒生与弘普同龄,却是憨实可爱,十六阿哥想要儿子同他亲近些,但是却不见成效。
    倒是养在十六福晋名的六子,今年四岁,不黏同母兄弘普,反而最粘恒生。
    格埒克延丕勒察觉十六阿哥的视线,抬起头来,举着杯子微微示意。
    十六阿哥跟着举杯,笑容可掬,半点不肯失礼。
    上座上,三阿哥与四阿哥看着两人的互动,不置可否。
    一阵欢呼声,场上已经胜负,那旗丁被摔倒在地,蒙古摔跤手赢了。
    加上这场,已经让蒙古人赢了三场,三阿哥心里有些不自在,心里直埋怨几位内大臣,不早早的挑几个能拿得出手的人出来。
    心中腹诽,他面上还得“哈哈”出声,对旁边的蒙古王公道:“好样的,喀尔喀真是能人辈出,不知这是哪部的英雄?”
    他左手依次坐着一个亲王、一个郡王,格埒克延丕勒坐在第三位。
    听三阿哥发问,他站起身来,道:“是我们扎萨克图的勇士。”说着,使人叫那摔跤手上来见过几位皇子阿哥。
    那摔跤手踏步而来,给几位皇子阿哥磕头见过。
    三阿哥称赞了两句,一个“赏”字,就有人端了铜盘上来。
    铜盘上的红绸揭开,下面金灿灿的,几个金元宝。
    这是这几日比较的规矩,只要上场的,赢了就有赐金赐银,自然都是以康熙的名义。
    那摔跤手望向格埒克延丕勒,见他点头,才跪着接受了赏赐。
    四阿哥在旁看着,眼里已经添了寒意。在蒙古人心中,只认他们的王爷,哪里将朝廷放在心上。
    之所以,这些年,蒙古人乱了又乱,就是因为他们不认朝廷,更没有所谓“忠君爱国”的说法。
    除了准格尔蒙古,内蒙古与外蒙古这些年都在修生养息。
    内蒙古还好,抽了不少丁口,编入蒙古八旗,移驻京城,慢慢的驯化,去了野性;外蒙古,朝廷鞭长莫及,只能听天由命。
    现下从他们归顺朝廷,不过两、三代,这些王公贝勒就蠢蠢欲动;时日久了,成了气候,就要成为祸患。
    一个准格尔,十几万人口,扰得几十年不太平;喀尔喀人口,数倍于准格尔,若是南下,只有长城天险。
    不能再放任蒙古人了,要防患于未然。
    四阿哥眯了眯眼睛,想着该如何计较。
    泽卜尊丹巴胡图克图是知趣之人,心向朝廷,没有野心。要是换做其他人,在喀尔喀又这么大威望,若是有不臣之心,那朝廷就极为被动。
    此时的曹颙,已经同李卫离开会场,寻了处安静地方说话。
    “大人,您不是后日才过来么,怎么今儿就来了?”李卫才想起这个,问道。
    “田尚书身子有些不舒坦,御前禀过后先回城了,我就提前过来轮班。”曹颙道。
    对于那位御史出身的老尚书,李卫到底真心敬重,听了唬了一跳:“没事吧?老爷子今年是七十二,还是七十三?都是坎儿年。”
    “来牧场前,我到尚书府看过,瞧着还好,太医也去瞧过,给下了方子。”曹颙回道。
    这位老尚书,平素安安静静的,没有在左督衙门时的咄咄逼人。但是他的影响力,却是不知不觉的渗透在户部上下。
    若是没有他的支持,李卫这个占着户部肥缺,却“不知好歹”的家伙,早就牺牲在人事倾轧中;曹颙这个户部侍郎,也没有成为尚书的传声筒,年纪虽轻、资历虽浅,却能得以独掌一面。
    曹颙的愿望,就是希望田从典能在户部多待几年。有一位能保护下属,不与属官抢功的上司,这是幸事。
    李卫想来也想到这些,道:“要是老尚书能年轻十岁多好,也不用每年冬天都叫人提心吊胆的。”
    康熙朝的臣子相继老去,对于即将到来的雍正朝,曹颙很是没底。
    他侧过头,看了李卫两眼,很是羡慕他。
    李卫民人出身,跳出八旗权贵圈,更容易让四阿哥放心。
    曹家这些年,虽经营八方,但是这好处,也是坏处。
    自己除了在农事上能有建树外,还能做出点什么政绩,来让家族稳定?
    曹颙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李卫见曹颙不说话,也转过头来看着他,道:“要是老尚书能熬上两任,大人也资历够了,就能接掌户部。”
    曹颙听了,直摆手,道:“我在户部已经数年,只盼着能尽其责就好。至于尚书之位,倒是不敢想。要是有朝一日升正堂,我倒是宁愿去礼部养老。可惜的是,我又没有进士出身,想要讨那个轻省也不能。”
    李卫听了,不由失笑:“大人还不到而立之年,怎么就想起荣养来?就算是熬十年,大人也不过是年将不惑,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候。”
    曹颙没有说什么,只是想着十几年后,就是乾隆朝了,自己岂不是成了三朝元老……
    十六阿哥六子,与十四阿哥嫡长子同名,都是弘明。
    第0971章 围场(中)
    南苑行营,御帐。
    魏珠与赵昌一道,站在帐门口内听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