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68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炮而红。
    赵构望着王霖,面色红润,心中激动万分。
    原来师傅对儒学也是这般高屋建瓴,博学而精,无人可及。
    回想起来,这天下事还有王霖不懂的东西么?
    赵构挠了挠头,大抵除了用天神下凡来解释,也无法做出旁的解释了。
    “孤不过一介武夫,岂敢在天下大儒前班门弄斧?”
    王霖淡然道,也不顾张魁三人面红耳赤,径自又道:“既然诸公相请,孤就抛砖引玉。
    窃以为,所谓格物致知之理,其实遍布于世人身侧,只是需细思、多思、长思方可得,这与佛家多年苦修一朝顿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王爷垂赐,老朽等候教!”周子宴躬身再礼,热切道。
    王霖知道该见好就收了,否则就要落下一个不尊老、恃才傲物的骂名。
    便又笑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等等,莫不如是。”
    见众人都在沉吟思量之中,王霖顿了顿,又缓缓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
    而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所以归纳起来,落到实处,无非还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建功,为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圣人之言,无论如何阐释,都不过是一以贯之,穷究一理。”
    王霖说到此处,闭口不言。
    这是朱熹的原话,当然也夹杂了些王霖个人的私货。
    众人沉思,面有兴奋之色。
    而张魁伏案疾书,待工工整整将王霖所言记载于纸上,这才吹干墨迹,小心翼翼折叠起来,揣入怀中。
    他起身向王霖深躬在地:“王爷此理志诚天地,勘破圣人之道。老朽治学数十载,闻听王爷今日学理,方知空活一生,白读了圣贤书,惭愧至极。”
    张魁与程远景、周子宴一起再次作揖而礼:“吾等当请衍圣公为燕王再上儒教大宗师尊号,王爷,请!”
    周遭士子也乱哄哄学着张魁三人,躬身行礼。
    王霖环视众人,微微一笑,转身走向高台。
    王霖微微停步,突然望向身侧的赵构,伸出手来:“太子,请随为师一起来。”
    赵构满面兴奋,就被王霖牵住手缓步走上高台。
    唐恪怔怔起身,凝望着王霖的背影,心中波澜丛生。
    伏虎神将王霖。
    抗金大元帅王霖。
    家国捍卫者王霖。
    儒教大宗师王霖。
    今日之后,王霖集功勋、大义与名望于一身,文治武功盖世,谁还能挡得住他篡宋的脚步?
    衍圣公率孔氏族人退下,高台上只剩下王霖与赵构。
    台下读书人欢呼雀跃,竟有顶礼膜拜之势。
    此时李纲才明白,王霖为什么会让赵构一起上台受封。
    儒教大宗师教导的弟子,为大宋储君。广而告之,这其实无论是对现在的王霖,还是对赵构,都是好事。
    王霖静静站在台上,任由凛冽的西北风吹拂,心头因此而生出的热度渐渐冷却下来。
    接下来,作为新受封的儒教大宗师,他当然也得发表一番感言,留下点东西,不然总归会让人诟病虚有其表。
    立德立功,立言立说。
    他略一沉吟,就朗声道:“诸位士子,孤读圣贤书,精研圣人之道,穷究经义至理,归纳读书之法六条,愿意在此公开,与诸位共勉。”
    “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当然是朱熹的读书法,号称朱子读书法。
    朱熹还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总结出来的读书法六条,历经千年而不朽,都还有借鉴意义。
    王霖站在高台上侃侃而谈,台下万众瞩目。
    他慢慢仔细讲解这六条的详细涵义,台下的士子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奋笔疾书开始记录。
    自会有人将他今日所言经理及读书法之论,公开整理发布出来,传承后世,这是王霖作为儒教大宗师开门见山的立说。
    台下,张魁面色大震,在此躬身道:“此读书法六条,何其精妙,燕王读书法,当名垂天下,泽被后世读书人矣!”
    周子宴与程远景率一干士子躬身行礼:“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儒教大宗师,堪为天下师也!”
    台上,赵构也不由自主地向王霖躬身拜下。
    人群远端,内监黄坤陪着微服出宫的赵佶静静站在文庙的功德牌坊之下,神色渐渐冷若冰霜。
    他心里也结成了冰。
    第396章 大宋读书人今后要跪着唱征服了
    东京文庙沸腾,其实整个东京也都在为之沸腾。
    庆祝儒教大宗师的诞生。
    王霖在文庙与三位大儒问答,阐释圣人之道,对二程和张载的理学经义,进一步阐释,成为史无前例的集大成者。
    燕王读书法问世。
    这一天将是读书人狂欢的节日。
    史书上注定要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