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9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是为国为民的大贤,是大秦的功臣,是大秦百姓的恩人,是大秦读书人的先驱、老师了。”
    陈珂的话很有诱惑力,但曾露的脸上还是滴落下来了汗水。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落在地上,曾露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他看着书中所写的内容,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曾露抬起头,看着陈珂的眼神,本来想说什么的,却又止住了自己的话语。
    他笑着,手在袖子中微微颤抖。
    “为了陛下,为了大秦。”
    “下官当然能够做到!”
    曾露吐了口气,笑着说道:“只是这需要时间,不知道可否给下官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
    陈珂皱了皱眉,脸上的神色看起来有些不满。
    曾露当即改口道:“下官方才想了想,若是日夜赶工,大约月余就能够完成了。”
    陈珂脸上的不满这才是消失。
    他看着面前的曾露,笑着说道:“好!”
    “既然你们有这个心思,那我便是与陛下去说了。”
    “若是你们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陛下心中定然是龙心大悦,说不得有奖赏赐下。”
    曾露三人赔笑。
    等到三人告辞走了之后,扶苏才是从一旁走出吗,脸上带着些疑惑的神色。
    “老师,您不打算把儒家全部消灭么?”
    他皱着眉头:“虽然这样做也可以,但我总觉着应该做的更狠一点。”
    陈珂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心里有些不屑。
    “你当老师我不想?不过么,这个事情不可能做成的。”
    陈珂打了个哈欠。
    “陛下不会允许儒家彻底消失的。”
    “扶苏,你懂得其中的道理么?”
    扶苏沉默了。
    他着一段日子跟着陈珂、蒙恬、王翦、甚至是自己的父皇学习。
    他参与了朝堂大事,学着用他父皇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事情。
    如今的扶苏,其实有些储君的风范了。
    “因为这样不利于平衡是么?”
    扶苏说这话的时候,是带着些凝重和不愿的,但当说出口后,却是轻松了。
    他摇了摇头:“老师想到很清楚。”
    “是扶苏孟浪了。”
    陈珂笑着:“这算什么?”
    “来来来,如此良宵,岂能因公事废私事?”
    “喝酒喝酒!”
    ..........
    孟园
    孟秋咬牙切齿:“他这是让我们当他的狗!”
    曾露神色不变。
    甚至声音还有些嘲讽。
    “当狗?”
    “能当狗不错了!”
    他感慨的说道:“外面的人排着队,想当他的狗!”
    第一百二十八章:陈珂月下谈萧何
    听到曾露的话,石悬尼、孟秋三人沉默着。
    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如果陈珂放出去话,想要门下走狗,那数不胜数的人愿意来。
    毕竟现在的陈珂,正是始皇帝面前最红的人。
    公子扶苏、公子胡亥的老师,李斯、王翦的好友,九卿之首,嬴政面前的红人。
    这其中,任意一个人份拿出来都已经很大了。
    更遑论是所有的身份一起拿出来?
    曾露将手中的文书递给了面前的两个人:“看看吧,这就是少府让咱们做的事情。”
    他的神色淡淡的,似乎并不觉着这个事情为难。
    “说来也很简单。”
    “儒家想要单独一宫,那么咱们必须是付出一些努力。”
    “过往儒家的人脉咱们不能碰了——”
    “当然,孔贤那个老家伙定然不会让我们继续碰的。”
    曾露脸上带着嘲讽:“论语和孟子、荀子等书还可以用,但是其他的就不行了。”
    “当然,即便是这些能用的书籍中,也必须是经过挑选。”
    曾露眯着眼睛,一下子就懂了陈珂的深意。
    “我想,不单单是我们儒家。”
    “诸子百家流派当中,哪怕是墨家和法家,只怕也要将有政治倾向的东西给剔除出去。”
    曾露扫了一眼两人,脸上带着一抹沉重。
    “陛下和大秦,不需要有政治倾向的人了,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东西。”
    “只要皮,不要骨。”
    孟秋看着手中的文书幽幽的感慨了一声,脸上带着些许疲惫。
    “当真是没有想到,竟然如此啊。”
    他摇了摇头:“孟子当中,没有太多文章涉及到政治主张。”
    “这一点倒是好删改。”
    “荀子我未曾看过,论语倒也是和孟子差不多。”
    “不过需要将「仁」、「克己复礼」等篇幅删去。”
    孟秋竟然是没有丝毫抵抗之心,直接开始修改了起来儒家的那些书籍。
    他直接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开始在上面勾勾画画。
    “这些是要删除的,这些是要留下来的。”
    孟秋一边删,一边说道:“既然少府说了看我们的表现,那么我们便是做的干净利落。”
    他的眼底闪过些许的阴沉。
    “没有合适的称颂大秦的文章又能如何?你我三人都是儒家的人。”
    “你是曾子后人,我是孟子后人。”
    “你我二人对儒家的经典修订,谁能有意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