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8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佛渡有缘人,医者不救心死者。
    然而谭某人显然低估了王徽之的执拗,这个人的性子简直扭得比马姓少年还要扭,非要与你论个短长。
    这种是非黑白都要分个对错的性子,难怪对官场厌恶至深了。
    倘若你能说服我,我便从此不再服散。
    王徽之的眼神有点儿微妙,蹲在地上的如玉少年此时正在摸着自家老父亲精心豢养的大鹅,这两只鹅可是除了父亲以外六亲不认的,即便是小弟,也被追着撵过。
    这还是他头一回看到大鹅这么亲近一个陌生人。
    你服不服散,与我何干?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敢这么狂,有小马甲就是让人快乐,忠言逆耳,倘若公子听不得,那便不听。
    搁从前,王大公子什么人啊,早就不与此等俗人一般见识了。可偏偏此刻,他在意得紧,既是在意,那就必定要论个是非。
    否则一直卡在心头,如鲠在喉,夜里都难以入睡。
    这种事,上赶着就没意思了,谭昭摸着毛茸茸的鹅脑袋,抬头道:其实不管我说什么,公子都不会信,不是吗?倒不如公子自行去查,这世上士族兴服散,由来也算已久,倘若公子想知道,不如去查一查这些人最后都如何了。
    这对于王家来说,实在不难,王徽之第二日就拿到了这份挺简陋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的名字也可以叫做《论山阴地区士族服散者的后续追踪报告》,坦白来说,王徽之非常沉迷服散时那种飘然若仙、超脱世外的感觉,但看完这份报告,却陡然将他拉回了人间。
    这个人间,没有飘渺的仙人,没有香气萦绕的仙山,甚至并不美好,权力与欲望,生老病死,让人无力又厌恶。
    绝大部分的人,不到四十就死了,排除意外、战乱死去的,活到五十以上的,也是形销骨立,病痛缠身,因五石散能阵痛,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服散不当而亡的。
    已经二十多岁,觉得自己可以主张人生大事的王徽之陷入迷惘,来到了病倒父亲的塌前。
    父亲。
    借着月光,王羲之看到了儿子迷茫的眼神。
    子敬最近认识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小朋友,就那个互赠衣服题字的朋友,你可还记得?王羲之忽然开口,提起了另一件事。
    王徽之点了点头:记得。
    为夫已经老了,老得都走不动路了,但看到他的字,心里却很欢喜,你知道为什么吗?说起这个,书圣爸爸终于有了点文人轻狂。
    大书法家教儿子,都用书法来类比,但什么叫做有趣的小朋友?
    谭某人半夜睡不着家准备出去逛逛,还没跑出去呢,就听到了王家父子的壁脚,王献之,你到底对他的鬼画符做了什么?!
    只听得王羲之并不算好听的声音悠然地说着:是生机,形尚存,神便在,那股勃勃的生机,透纸而来,当真是令人欢喜。老人家最后还有些调皮,倘若不是子敬甚是喜爱,为父必得讨过来多瞧一会儿。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公开处刑?!
    自闭了。
    系统:哈哈哈哈,天道好轮回,谁让你欺负人家儿子。
    [并没有,谢谢:)。]
    自闭的功夫,书圣教子已经进入了尾声,知道了服散的不良后果,是及时止损,面对并不美好的世界,还是继续服散,沉迷虚幻的美好?
    显然书圣爸爸并不强求儿子去面对人生的苦痛,剥离开五石散的副作用,或许许多人服散到最后都明白它的危害,却依然离不开它。
    在看不到前路的时候,许多人选择拥有短暂的美好,五石散才会备受推崇。
    谭昭找了一处山林,又找了其中最高的一棵树,他飞到顶端,整个山阴一览无余,万家灯火已经沉寂,他却难得有些颓然。
    欲戒五石散,必先救人心,可这个人心未免也太难救了吧。
    令人头秃。
    系统:宿主,你不是有另外一个取巧的法子,不考虑?
    [坦白来说,非常心动:)。]
    所谓取巧的法子,就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刀切。什么一刀切,五石散这东西总要有原料制作的,万变不离其宗就那么几样,钟乳石、紫石英、硫磺之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紫石英这东西最为微妙。
    这种矿产并不大,以他的能力,直接从源头上掐断五石散的产生也不是做不到。
    系统:那你为什么不做?这个方法从源头入手,是可行的。
    可行当然可行,但并不是个好法子。
    骤然搞这么一出,恐怕许多人会触底反弹,这个年代的人说实在话实在挺疯狂的,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没有了五石散,说不定会有人发明六石散,七石散。
    也不过是短暂的治标而已。
    系统:宿主,你真的太非了,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沮丧吗?要不要来一发系统出品的五石散,保证无副作用,飘渺若仙人_?
    [统统,你的小广告真是无孔不入啊。]
    系统:谢谢夸奖:)。
    [不用,我很清醒,谢谢。]
    人一旦陷入惰性,要再起来,那就是千难万难了,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个道理,青蛙当真跳不出来吗?不尽其然,只是熟悉了,觉得没必要走,才最终陷入绝境。
    系统:所以你打算怎么做?你不会又要玩火吧?
    谭昭望着茫茫夜色,找了个枝桠坐下,没回答系统的问题,反而是将小青赠送给他的青剑拿了出来,鱼妖的鳞锻造,浸润了他的灵力,即便是夜间也闪着灵光。
    忽然,幽谷中传来了一阵激荡的琴音,满满在山林里晕荡开来,谭昭摸着剑,忽然腾空而起,手中灵剑飞快变换着,似游龙戏凤一般。
    或许祝英玄也没想到,自己随便一个死前的小愿望,居然这么难实现,他跟风服散,图的不过是好玩,以为只要告诉别人危害,就能劝人。
    这本该是件极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实在并不简单。
    当谭昭用剑的时候,他的心会非常安定,剑就像他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他可以随心意,不会有任何的掣肘,这种感觉非常美妙。
    以至于,也能影响旁人。
    琴音最后落下,谭昭的剑也随之收起,灵光闪过,归于无寂。
    稍稍活跃的山林,再度陷入了沉睡。
    疏之?
    谭昭转身就走,连一个停留都没有,他现在不想见到王子敬,至少是现在!
    少年,说好的珍惜呢!谭某人记忆回笼,出离悲愤了。
    不等等,刚刚王子敬叫他什么来着?谭昭摸了摸自己的脸,小马甲还在啊,没道理啊,肯定是听错了。
    溜了溜了。
    疏之!
    谭昭:求求你,别喊了,要脸。
    第122章 玄不改非(十九)
    然而献之少年并没有接收到这段脑电波,他以为是两人离得远对方没听到, 抱着琴跑了两步又喊了一声:疏之!
    谭昭只能无奈转头, 摸着鼻子道:子敬怎么认出我的?
    王献之一楞, 心道疏之你从未掩饰过啊,如此无双的剑法加上这双明亮的眼睛, 世上再无第二人了。思及此,他又下意识地望向对方的眼睛。
    谭昭就懂了,吸取教训, 下一次搞小马甲, 他应该装瞎:)。
    系统:我觉得不行:)。
    [不, 我一定可以的。]
    方才的琴音,可是子敬所奏?
    少年长身玉立, 两手抱着琴, 月下走来, 如此风姿, 难怪能引得皇家公主芳心暗许,等走得近了, 谭昭才听到对方的回答:是, 随手之音, 可是扰到了疏之?
    谭昭一笑, 干脆把脸上的易容取消了:没有, 子敬内心旷达,疏之佩服。
    大半夜看到人变脸,子敬少年摸了摸小心脏, 默默将琴放在了旁边的大石上:没有,我有些睡不着,心中烦乱,这才出来乱弹琴。
    少年,你是否对乱弹琴有什么误解?
    系统:对,你可以当场给人表演一个乱弹琴,人家就懂了:)。
    谭昭当然不会自取其辱,像互相题字他却鬼画符这种错误,他是绝对不会犯第二次的,绝对不会。
    我真羡慕疏之。
    王献之仰望夜空,声音轻得仿佛要飘散在夜空中,但谭昭还是听到了。
    羡慕我什么?
    羡慕什么?王献之回头,粲然一笑:疏之,你一定不知道自己活得有多么潇洒。活成了大部分人所求的模样,坚定自我,不慕荣华。
    穷开心罢了。谭昭仰面躺在地上,子敬,人想得太多,未免是好事,凡事都要求个甚解,这样活着不累吗?
    累。王献之丝毫不犹豫。
    可时代造就人的面貌,这问题拿出去问任何人,大部分都觉得活得太累,既要思虑天下,还要完善己身,谁都想做圣人,可谁也没做成圣人。
    我以前也服过散。谭昭轻描淡写地抛下一个大炸弹。
    献之少年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你方才说什么?
    谭昭失笑,他也没说什么大事啊:我说,我也服过散,和贺子会他们一起,那时候图好玩,年少轻狂,什么都想试试,反正我也不差钱,我们几个小纨绔就随便跟风组了个清溪七贤,浪荡度日,自比往日圣贤,好生快活。
    简直让人难以想象,端方的少年讶异极了。
    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挺难以置信的?一股看好戏的语气,怎么听怎么不正经,谁不轻狂枉少年啊,子敬,你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王献之这会儿真的震惊了,他下意识问了一个问题:你戒了?怎么做到的?
    人只要想做,总会做到的。谭昭清朗的声音在夜风中响起,不啻梵音,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到!
    王献之觉得祝疏之整个人都在发光,疏之疏之,这字取得实在太合适了。
    说实话,谭昭也有点儿迷惘,他经历过许多世界,从没遇到过这般精神面貌的:其实我不太明白。
    不明白什么?
    既然明白这个社会需要进步,也想作出改变,为什么不去做?更让谭昭难以费解的是,有人站出来去努力,还被人嘲讽?批判?甚至唾骂?
    这都是什么骚操作?!
    来到这个世界,谭某人常常因为自己不够苟而格格不入。
    沉默许久,王献之终于开口:因为与生俱来的地位,他们并不想舍弃。
    士族与寒门,有如云泥之别,士族经受着顶尖的精英世家教育,很多人从一懂事,就明白自己的行为代表的是整个家族,一旦行将踏错,整个家族都会被带累。
    很多人不是不想作出改变,而是没有这个魄力去做。自己一死简单,倘若连累家族被贬,那么就是千古罪人。
    世家当道,豪族霸世,皇权的力量不够强大,权力过于分散,相互掣肘,反而不利于大一统。顶尖的一小撮人不愿意付出努力,大家默契地维持着脆弱的体面。
    而底层的百姓,因为过于等级化的统治,获得的社会资源太少,不足以推翻当下的统治。
    两方僵持,许多觉醒的士族觉得难以突破,自甘放荡,而寒门过得清苦,却苦于没有出路。
    哦。谭昭轻轻应了一声。
    他的指节轻轻敲击着干裂的泥土,世家,五石散,山鬼妖物,民风可真是够淳朴的。
    系统:宿主,你怕不是又要搞事情?!
    [你猜_?]
    还用猜吗!就这么调调,它见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子敬可否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
    可不可以,不要在你父兄提及我的真实身份?
    献之少年表示理解,没有犹豫就应下了,他看到膝上的琴,忽而开口:疏之可会奏琴?
    谭某人非常光棍地表示不会。
    系统:宿主,你骗人,你明明会。
    绝不公开处刑第二次,傻子才会说会,不会弹琴的士族多了去了,纨绔要啥自行车啊。
    王子敬有些可惜,知音难觅呐。
    他指间拨动,清浅的琴音在山间流动,谭昭已经收了剑,便不会再舞剑,想了想,随手摘了一枚叶子,随意应和了两声。
    第二日,谭昭提出了告辞。
    书圣爸爸非常任性,坚决不接受治疗,表示这是自己的选择,不需要他人的置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倔强的老头。
    谭昭逗留了三日,王家的儿子轮番上阵都劝不住,也实在是没法子,再留也没什么意思。
    不过出乎人意料的是,走之前谭昭有了跟书圣爸爸独处的机会。
    促成这桩幽会的,不是旁人,而是两只家养鹅大王。
    虽然嘴上说不救不救,但谭昭还是渡了两丝灵气给书圣爸爸,长生诀的生机灵力,让原本只能卧在塌上的书圣有了下床走动的力气。
    王家谁都知道,老爷子老了,最稀罕的不是几个儿子,而是两只鹅子。
    这一有了劲,就跑出来追鹅了,却没想到才几天没见,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鹅子,就投入了别人的怀抱,超气。
    你怎么做到的?
    谭昭不怕死地又摸了摸鹅子的绒毛,道:就这么做到的。
    气煞。
    乖崽,快过来。
    被称为乖崽的鹅子两只小眼睛瞄着两人,然后非常快乐地扭着小屁股喝水去了,身影非常傲娇,一看就非常不好哄。
    谭昭:这俩是祖宗吧?
    然而书圣爸爸还就非常吃这套,老先生立刻屁颠颠地跟了上去,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
    王羲之对两只鹅子显然非常好,又或许鹅子比人好懂许多,没一会儿,两只鹅就任人抚摸了,非常通人性。
    它们不想你死。
    但人终有一死。
    鹅也终有一死,如果我现在杀了它们做酱烧鹅,它们就会变得非常美味。某人大言不惭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