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这么,被随意地放在了干草堆里?
    范先生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他放下望远镜,自个儿冷静了一会儿,又抬起望远镜继续看。
    确认自己当真没有眼花之后,这才转头望向穆空青,单手指着下头,有些结结巴巴地开口问道:“这……这是?”
    穆空青笑道:“范先生莫慌,此物名为玻璃,原是番邦传进来的,也唤作番邦琉璃。虽比不上我大炎的琉璃色美,但却比琉璃更坚固些。”
    范先生看着底下那几大车,再想想城郊那刚建起来的厂房,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穆大人这说是挖着一座金矿了,都是不为过的。
    范先生平复了一下心情,只当底下那些都是石头块儿烧出来的东西,牢记自己此行的目的,以及先前付给秦以宁的银子,再次仔细观望了起来。
    底下的匠人们分工明确,很快就将一块块玻璃牢牢嵌在了船身外头,从上方看去,就像是这船多出了一条裙边似的。
    可一来那玻璃透明,二来延伸出去的部分比起庞大的船身来,实在是不起眼得很。
    待到匠人们已经将玻璃装到船尾的部分时,范先生再去看前头,除了那被反射出的点点亮光外,已经瞧不出什么痕迹了。
    这会儿时辰已经不早,正是中午日头最好的时候。
    若是在京城,这十月里的温度,怕冷的人兴许都已经穿上了棉衣。
    可在广粤之地,也就恰好处在不会叫人出汗的季节。
    穆空青看了一会儿便没了兴致,但因着秦以宁和范先生两人都是一脸的专心致志,他也就没有开口催过。
    直到有小厮来报,说是午膳已经备好了,穆空青这才开口打断了两人。
    范先生这会儿哪儿有什么心情用午膳?
    他满脑子都是现场围观用琉璃嵌船身的震撼。
    匆匆用完一顿午膳,范先生还想再去楼上看看。
    穆空青却拦住了他:“范先生不想知道那些玻璃的效用如何?”
    范先生愣了愣。
    他最开始是被望远镜的效用惊到了,也认定自己花了十万两银子买来的“利器”只怕就是手上的望远镜了。
    后头又被穆空青的财主行为震撼,满脑子都是那些玻璃能卖多少银子。
    如今一回想,穆空青再财主,也不会没事干往船身上嵌银子,他竟完全忽略了穆空青将这些东西嵌上船身的目的!
    随后,一个令他不敢相信的想法,便涌了上来。
    莫非……他那十万两银子买来的,还不止望远镜这一个物件?
    很快,穆空青就映证了他的想法。
    经过一上午的暴晒,最先嵌上的那批玻璃上,已经凝出了一层水珠。
    穆空青带着范先生到了船头的位置。
    这里的玻璃位置最高,也看得最是清楚。
    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玻璃上凝出的水珠,正一点点顺着斜坡滑落下去。
    滑到底部,被弯起的半圆管接住,又顺着圆管继续向船尾的方向滑去,一路上不断有水珠汇入填补。
    穆空青带着几人来到尚未装完的断口,起初那点点水珠因着一路上的补充,如今已经汇成了一小股细流。
    穆空青伸手,边上的小厮递来一个打酒器般的长杆空杯。
    这是穆空青提前叫人备下的。
    他的玻璃要卖出好价钱,总是需要宣传的。
    眼前这位范先生,无论是他的身份,还是出现的时机,全部都刚刚好。
    穆空青没让旁人动手,自己探出长杆,接了半杯水上来,当着众人的面,倒入一旁的茶盏中。
    穆空青端起茶盏,对范先生道:“范先生尝尝?”
    范先生虽不知穆空青是何意,但却依言接过了茶盏,小小抿了一口。
    这也无甚特别的,不过一碗普通的白水罢了啊。
    范先生纳闷。
    不对!白水?
    范先生低头,又喝了一大口。
    不错!是白水!
    范先生又一次被惊住了。
    在海上远航时,能有源源不断的淡水,这意味着什么?
    任何一个出过海的人都明白。
    范先生握紧了手中的茶盏,咽了口唾沫:“穆大人的意思是,此物便是……便是?”
    穆空青微笑颔首。
    赚大了!
    范先生此刻,满脑子都是这三个字!
    直到下了船,范先生才反应了过来,颇有些手忙脚乱地冲穆空青和秦以宁二人比划:“这,这物件,不,是玻璃,我范家还需得再订一批,还望穆大人行行方便!”
    先前秦以宁给出的预订价,乃是十万两银装备一艘两千料的海船。
    对于范家这样了解市场的豪商来说,十万两银,不过是船上多装几个白瓷瓶的事儿。
    可有了淡水,省下的地方能装载的货物,又何止是几个白瓷瓶?
    穆空青同秦以宁对视了一眼,笑道:“我素来不插手这些事,范先生若有生意,还是同内子商谈吧。”
    关于玻璃的消息,在这日之后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快地传遍了港口。
    除却早先便预定下的那几家之外,余下要买玻璃的,秦以宁统一咬死不卖。
    只说这玻璃建造不易,唯恐现在应下了,到出海时还拿不出货来。
    如果想要,那便等吧。
    等到前头的船队全部装完,再看有没有剩余。
    穆空青知晓之后只默默给秦以宁比了个拇指。
    这头一批玻璃产得慢,主要是炉窖还没建完。
    眼看着又是一排炉窖起来了,这玻璃厂的生产力,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说一时半会儿产不出这么多那是实话。
    说几个月后还产不够,那就纯属饥饿营销了。
    先憋他们几个月,憋到临近出海了,到时候要开什么价,还不都得听秦以宁说了算。
    此间既已事了,穆空青也要收拾收拾回京了。
    广粤的玻璃厂眼看着蒸蒸日上,京城哪儿可还只有庄子上的一个小窖呢。
    穆空青将望远镜留了五个下来。
    这也是他提前同永兴帝报备过的数量。
    领头的范家两个。
    自家留两个。
    剩下的一个,则是留给永兴帝掺在商队中的人手的。
    至于剩下的,穆空青自然是要全部带回京城,交给朝廷统一调度的。
    临行前,穆空青将参与生产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匠人、模具全部带走。
    此物若是用得好了,在军事上发挥的效用不弱于火器。
    万一落到别国手上,必定是要出大事的。
    除此之外,那几个他从京城带来建炉窖的匠人,也都被穆空青带了回去。
    经由这回的玻璃生意,穆空青突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说起来,石灰石的用途,也不仅仅是烧玻璃这一项。
    穆空青反思了一下自己的不务正业。
    但转念一想,他若是当真只务正业,如今怕是还在同邹大人互相揪扯呢。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从广粤启程回京时,正是十一月初。
    回京的路上很赶,生怕再晚一步就入了深冬。到时候港口码头上了冻,总不能叫他们丢下官船,从冰面上溜回京城吧。
    所以这一路上,船工们的号子声几乎就没停过,听得穆空青也莫名有种自个儿也划了一路船的感觉。
    穆府的大管家很是会办事,早先听了穆空青要返程的消息,这几日日日都派人在码头守着。
    一见着官船来了,立刻便迎上去询问是哪位大人。
    所以穆空青这头一下船,还没来得及感叹京城的凛冽寒风,便乘上了暖融融的马车,直接回了自己府上。
    而一早得了消息在家中等着穆空青的,除了他爹娘妹妹之外,还有穆白芷和穆白芍二人。
    穆空青记得,他大姐和二姐在他成亲时是说过,今年除夕会来京城过。
    但这会儿就到了,是不是也有点儿太早了?
    不像是他这两位姐姐的作风啊。
    第105章 一个广告
    小厮掀开堂屋门前的棉布帘时, 穆空青还没进门,就被穆空柳扑了个满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