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伊伊看了一眼周围尸山,心中骇然:“这蜃妖杀了好多人。”
    蜃其实不爱吃人,不过它每吃一人,必吸收其灵魂,用其智慧,使自身制造的幻境的更强,是一种修炼,故而才会到处猎杀人类。
    这刻蜃妖本命术法被破,哀号着凄惨死去,随着它的消亡,就见平空中现出许多鬼影,正是那蜃妖历年所吸的无数冤魂,在这刻终于得到解脱,在空中一起飞舞着,发出无声的呐喊,引得阴风阵阵,唐劫等人却不在意,只是仰着头看那些鬼魂。
    在嘶喊片刻后,那些鬼魂似是发泄够了,对着唐劫齐齐施了一礼,这才纷纷散去,却是自入冥界去了。
    伊伊仰着小脸说:“这些鬼魂散掉后,怎么感觉人一下舒服了好多呢?”
    唐劫却是全身一阵,似是感受到什么,眼中竟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伊伊都能感受到的东西他又如何感受不到?非但如此,比起伊伊他的感受要更加深刻许多。这刻在唐劫的视界中,原本笼罩着他的无尽悲伤如今已烟消云散,天空变得晴朗,周围的一切都似充满了生机,一片欢欣鼓舞的情感。
    原来,自己能感受到的不仅是这天地之悲,也有这天地之乐吗?
    只是悲伤总比喜悦深刻,故唐劫行走各地,感受到的多为悲伤消沉。
    直到今天在这旷野之地,他杀了蜃妖之后,诸鬼感激,喜悦超脱,万物复生,才终于给了唐劫一丝感受这天地喜悦之情的机会,整个人都从那极度消沉的昏暗情绪中苏醒过来,感受到一中前所未有的喜悦与快乐。
    泪水夺眶而出。
    许妙然以为他有什么事,紧张的抓住他的手。
    唐劫摇摇头表示自己无碍。
    他说:“我明白了,既然天人一体,那么改变世界也就是改变自己!”
    第76章 万象(上)
    消灭这只蜃妖,让唐劫的心境一下子豁然开朗。
    他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许多大能之士会游历世间,阅尽人生百态。只因这不仅是阅历,也是参与,更是改变!
    在以前,他觉得修就是修,凡就是凡,过于沾惹凡俗,只会让自身俗味太重,难以超脱。而民间苦难由来已久,不是他能改变的,就算能改也只是一时之功。
    但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不扫清凡间尘埃,又如何扫清自己心中的阴霾?
    这红尘浊世,其实就是自己内心写照,改变了世界,也就是改变了自己!
    明白了这个道理,唐劫心中喜悦,仰天哈哈大笑三声,随手一卷,将那妖物遗落的一颗蜃珠卷起后,已自向空中飞去。
    许妙然伊伊不知他为何突然如此高兴,但这多日以来,都没怎么见到唐劫笑过,如今见他喜形于色总是好事,见此情形心中亦不由长舒一口气,相互对笑一声,亦跟随飞去。
    三人一路飞行,飞过那片大山后,眼看着来到一座村子。
    唐劫皱了皱眉头道:“此地有血光之灾,必有妖物在此地行凶。我们去看看。”
    说着已飞入那村中。
    他是直接飞入村内,村民见了纷纷大呼小叫,倒头叩拜。
    唐劫也不废话,直接便问此地可是有妖物作恶。那些村民纷纷称是,却原来是附近一只山妖时常出没,祸害乡里。唐劫听了也不多言,只是把图图唤出来,让它自去除妖。片刻后兔子回来,口中已是衔了一具尸体,正是那山妖的。
    村民见了群起跪倒膜拜,唐劫也不在意,只是放开心怀,融入天地。原本他如此做时,那天地间无尽的悲意简直让他痛苦的想要自杀,如今虽依旧难受,但感觉中那漫天的阴霾却似消失了一些。
    于是唐劫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
    从这天起,唐劫每去一地,都会细心留意周边,如有不平必会出手荡之。
    他通常不会刻意去寻找,而只是根据心中的指引来行事。
    每当他来到一地感到怨气沸腾时,就会出手解决那怨气的根源。这根源有肆虐的妖物,也有为恶的修者,由贪婪的官府,更有当地的乡绅,反正唐劫不管是什么,只要是铸造怨念之源头,便尽皆除掉。
    但若是未成气候者,唐劫便置之不理。唐劫深知。任何恶是都不尽的,根绝之法本就是妄想,而他能做的终究也不是度这个世界,而只是度自己。
    度那一份悲伤,度那一份哀喜,度那一份伤痛,度那一份迷茫。
    在这个过程中,唐劫也渐渐认清自己,找到自己从前未曾发现过的种种问题。
    这一天,唐劫来到一条河旁。感其怨念,知道这河中有一水妖,每年都要食童男童女各一。附近村民无奈,只得年年供奉。
    既然知了这样的事,唐劫也没说什么,遂命杀之,是日伊伊与那水妖大战半日,终于将那妖物除掉。
    没想到此地怨气非但未去,反而更加增长。
    这一下连唐劫都感受不到是什么原因,只能再去可村里探问,这才知道,原来在这水妖之前,此地也曾受过其他妖患所害,日子过得奇苦。反倒是这水妖来了以后,逐走其他妖物。虽然每年都要童男童女一对,但比起之前的妖物,为害反而最小。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下,村民们更愿意留下来的是这条水妖。
    如今此妖既死,那当初被赶走的妖物只怕又要回来,心中惶恐,怨气自然有增无减。
    唐劫知道后也是愕然无言,良久道:“既如此,那便为尔等留些东西吧。”
    说着飞出一滴鲜血,融入附近土中,那泥土已经自动变成一尊塑像。
    “有此像在,当无害也。”唐劫言罢离去,那塑像便如个守卫,日日守于河道,众人只当普通泥雕。亦不理会,怨气经久不散。
    直至有一天,村民发现河滩上不知突然多了一具硕大的蟾蜍尸体,知是妖物,不明白这妖物为何会离奇死去,纷纷惶恐不安。直到有人发现那河道塑像上,那执剑的手出现一滩血渍,这才纷纷恍悟。
    随立一庙,将塑像请回庙中,从此以后,河村一带再无妖患。
    后人嫌有庙而无号,未免不雅,又不敢擅取名号,便日日焚香祷告。至一日,泥人开口曰“万象”,自此庙名万象,庙中供奉者万象神君,却是比那逍遥天尊又显威风霸气了许多。
    第77章 万象(下)
    春暖花开,匆匆又是一年。
    翠柳堤的湖畔边,一群孩童扯着风筝,拽着衣襟,相互厮闹着在长堤边跑过。
    突然有一根风筝断了线,飘飘荡荡落向远方,直落到一座祠堂上。
    那风筝的主人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孩童,见了便跑过去,手脚灵活的往祠上爬。那庙挺高,小家伙手脚却是颇灵便,竟真让他爬了上去,一步步向着祠堂顶爬去。
    有那正来进香的妇人见了,便喝骂起来:“哪家来的小崽子,竟在这万象祠登高爬低,都爬到神君头上来了,就不怕触怒神君,一个雷下来劈死么?”
    自有那庙祝出来,见此等情况也喝道:“快快下来!”
    小孩被喝得惊慌,正巧头前刚下过一阵雨,瓦片湿滑,一时没抓稳下,就是从庙上滑落下来。众人同时惊呼,这祠堂正高,若摔实了纵不死也多半残疾。
    恰在此时,一阵风拂现,正托住坠落小孩,就这么轻飘飘落于地面,孩子竟丝毫无损。
    众人看得呆了,突然同时醒悟过来,一起喊着“神君显灵了”,跪将下来。
    这些呼声汇聚一起,涌向祠中,香火鼎盛处,就见一尊雕像矗立,正是唐劫的样貌,只是在巧匠手下,比之本人又多了几分气派与威严。脚下还有一只玉兔,正是图图。在这塑像的左右还各有一女,却是许妙然与伊伊,皆有道号。许妙然身披紫霞衣,手持两仪镜,脚踏如意梭,被唤作妙法仙子。伊伊手持碧海青金莲,头戴翠羽花环,脚踩八宝白玉台,却是绿萼圣女。
    在香烟笼罩中,三尊雕塑庄严肃穆。颂念声传入这殿堂,就见为首的唐劫像上,眉心光芒一闪,那些祷语便化作一缕缕看不见的细丝,进入泥像中。
    透过你像,可以看到像中有一滴殷红血液,新鲜如初落,在像中盘旋。那些意念之丝进入你像中后就来到这血液中,为其吸收,再进一步升华,化做一缕神念之丝,飘向远方。穿过千山万水,来到一处山崖间落下,飞入其中一座岩洞内,没入一人眉心后不见。
    正是唐劫。
    吸收了这一缕精纯意念,唐劫睁开眼:“果然如此。这股意念之力一旦吸收了,就可壮大元神,正是元婴化神的法门。”
    小河除妖一事后,给了唐劫一个启发。
    他意识到自己入世行善的做法完全可以再深入些,再彻底些。
    反正自己有浮生万象只能。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真正为各地百姓造些福音?
    在这种情况下,唐劫每到一地就立像留血,庇佑当地。
    时间长了,当地百姓发现神像有灵,自然就为身像建祠立碑,祈求保佑。这种事若换了别人来做,还要分神关注,到了唐劫这里,分神都不必,浮生万象所化分身自行变解决了。唯有那解决不了的麻烦才需要劳动唐劫本身。
    如此一来,这万象神君祠就比别家任何一尊神明都要应验得多,立时引来信众无数。
    唐劫本来对信众并无要求,他所做不过是希望借助造福世界来造福自己,以摆脱这天人感应时庞大的人间疾苦,对于成为万家生佛并无兴致。但是因为天人感应的缘故,唐劫到是明白了香火于仙人的意义,不是因为要吸收什么信仰之力,而是因为这份天人感应,与天地同悲喜的情愁。
    香火让唐劫与芸芸终生之间建立了一份特殊的联系,通过香火唐劫可以迅速感到发生在各地的事情,并做出处理,同时得到天地同喜的反馈。
    这也正是为什么大能之士在人间多有显圣的原因,和唐劫一样,他们也要借此度过天人感应关。如当年天神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年的广法天尊将一缕心神系于天神宫上,感其心志。天神宫昌则自身昌,故后有下界留念。至于那些门派大能也是一样,会将一部分心神留于派中,门派兴则本人兴。
    当然等以后度过了这一关,正式超脱。羽化成仙,就不必再理会凡间事务,大多数香火就会凋零。到那时自有新人崛起,取而代之。
    正因此,星罗大千界里,神仙供奉虽有,却从无久远,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个信仰,乃是常有之事。
    落实到唐劫这里,又有些不同。
    改变天地,度化自身本是件庞大繁杂的事,每时每刻都要分神留意各地事宜,无疑极为消耗心力,影响修炼。正因此,绝大多数修者并不试图改变太大地方。通常只以自身所处一隅之地为界,护佑身周即可。毕竟这天人合一也不是没有界限,没有人真的能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大多数修者能够融入的也只是当时所处,又或是意念关注的那片天地。
    唐劫却是个异类。
    浮生万象让他可以管理庇佑的区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唐劫突发奇想,想知道在自己极限扩张天人感应的区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一试,还真让他试出不一般来。
    第78章 体系
    要想了解唐劫发现了什么,就得先好好了解一下何为仙台。
    每一个等级都是有其具体存在的意义的,不是说我升了一阶,力气又大了些。寿命又长了些就算了事。
    它应当有自己的结构,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意义与根源。
    比如开玉门是让你拥有吸纳灵气的能力,开灵眼是让你存储灵气,灵泉灵湖灵海就是存储灵气的多少。进入脱凡境百炼期后,就是可以用灵气洗炼自身,增强体魄。九转期则是灵气对脏腑的洗炼,延长寿命,在生命层次上第始高于凡人,但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到了开识期孕育灵识,就是强化灵魂第一步。三枯期后是成就灵体,天心境是上感天心,则是感应天地的第一步,进一步强大灵魂,灵环则扩张自身法力,心魔是灵魂真正实体化,化魂则更进一步,这些就不再一一赘述。
    每一步都有着实际意义的不同,才叫晋阶!
    仙台也是如此。
    修者晋升仙台,在本质上就是从灵修到仙修的根本性变化,也只有达到这一步,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仙人。
    这一点和脱凡境的三枯期是一样的,三枯之前的修者也不叫灵修,而是会点法术的凡人。只有三枯期后,凡体死去,灵体再生,无论法力,寿元都有大幅度提升,才是真正意义灵修。
    那种本质上的蜕变,在肉身上就脱离,超脱了凡人的范畴,所以才叫脱凡境。
    仙台也是如此,登仙台就是从灵修到仙人的转化。正因此很多人把灵修阶段看成是求仙问道的过度阶段,而登仙台,成仙位,就是终极梦想。
    相比脱凡入灵,由灵入仙明显要难得多。
    原因就是这世界没有仙气,确切的说,是没有现成的仙气。
    仙气不是象灵气一样天地间产生的,而是通过修者的提炼,压缩,变化,升华而成,就象是铁与钢的关系,前者是天然生成,从矿石中即可提炼,后者却需人为提炼。从这方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皇天印可以制造仙气,从本质上说,它就是一种仙气的提取器,需要的材料就是灵气。
    凡人要修成灵体,需要灵气富集之地来造灵躯,那么没有现成的仙气,又怎么塑造仙体?
    渴望成仙的修者为此想尽了办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