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抛弃幻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除了安排李焕和李炬分头去联络本县于李家交好的世家好友,通知铁作加强戒备之外,李琛命李曲留在贼曹之中坐镇,搜集各个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严密监控藏身于城中魏家宅子之中的王攀和魏家之人,一旦这些人有任何风吹草动,便立即通知他。
    而他在安排过这些事情之后,便离开了县寺,出城到了城外的县兵营中,出门之前,李琛想了想,从后面在县寺之中的居室里,取出了一套软甲贴身穿在了身上。
    这套软甲乃是用钢丝编织而成,而钢丝的获取,在这个时代是相当困难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铁匠用铁料加热之后,一点点的锻打成铁条,再一点点的锻打成铁丝,对于钢丝来说就更难了,要把炒钢炒制出来的钢一点点的打造成钢丝。
    可是经过李琛的一番点拨之后,现如今在陶章的反复试验之下,却已经解决了批量生产铁丝或者钢丝的工艺,先用热挤压的方式,把铁料或者钢料加工成圆棒,之后再用冷拔或者热拔的方式,反复的拔成铁丝或者钢丝。
    这套钢丝所制成的软甲,就是陶章专门安排了三个手艺最好的工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李琛打造而成的,经过了热处理之后,使之拥有了相当的防护力,不但可以防一般刀剑劈砍,而且有一定的抵御长矛穿刺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防普通的弓箭,在二十步之外无法射穿。
    当然软甲就是软甲,指望刀枪不入是不可能的,它再怎么结实,也不可能防得住锋利的长枪大力捅刺,亦或是强弓劲弩的穿刺,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可以让李琛提高很多自身的防护力。
    李琛自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虽然屡次上阵之时,都身先士卒,甚至于单骑闯阵,可是并不代表着他就不怕死。
    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现如今他绝对不想再暴死一次,之所以他敢于身先士卒,那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有足够的把握才那么干,并不代表着他脑子一热就不顾一切了。
    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小命还是挺在乎的,专门暗中请陶章给他不惜工本的制成了这件软甲,可以贴身穿在衣袍之内,大幅度提高他自身的防护力。
    考虑到王攀那些太平道众,随时可能会向他发难,有可能会暗算于他,所以李琛出门之前,考虑了一下,终于还是把这件刚刚制成不久的软甲穿在了衣袍之内,护住了整个身体的躯干,还护住了上臂,穿上之后,披上衣袍,就再看不出他衣服内还着了一件软甲。
    等他到了县兵营中之后,此时县兵营中已经提高了戒备,所有兵将全员归营,取消所有人的休假,外松内紧,实质上进入到了备战状态。
    但是从营外观察,营门并未关闭,也并未增加值守的门卫,看起来跟往日并无二致。
    可是只有进入营内,才能感受到营中此时的气氛,比之以往已经紧张了起来。
    营地之中的兵将们,已经将他们的器甲都从营房之中拿了出来,对甲胄进行保养整理,对他们的兵器也开始进行保养打磨,使之处于随时可以上阵之用。
    此时李源、朱彪二人都已经归营坐镇,在外操练的骑兵队,也在王雄的率领下回到了营中,正在营中检查马蹄,为这些战马保养马蹄,喂食精料,并且检查马鞍器甲等物。
    见到李琛前来营中,诸将立即过来参见。
    李琛招他们到了中军帐中,正色对他们说道:“据报,可以确定,太平道起事就在不久之后,也可能就在眼前!尔等自即日起,接做好备战之事,听我命令,随时准备应对!
    另外严查军中有无信奉太平道之人,亦或是跟太平道有勾结之人,尔等出入营地,也要注意自身安全,莫要在太平道众起事之前,遭到他们的暗算!”
    众人一听,脸皮都一紧,他们之前都已经得知,太平道可能要起事,所以已经提高了戒备,但是对于太平道是否真的要起事,他们还没有得到李琛正式的通知,故此众人还有些心存侥幸。
    毕竟太平道现在遍布大汉各州各郡,乃至是各县各乡,势力之大,令人胆寒,一旦如果真的如同李琛所料那样,太平道谋反作乱,那么天下必将会顿时一片糜烂,这天下就再无宁日可言了。
    所以他们大多数人虽然有了思想准备,可是还是暗自期待,这只是虚惊一场,太平道并不是真的要谋叛作乱。
    但是今天听了李琛的话之后,他们也就彻底打消了幻想,顿时都有些悚然,可是还是立即都躬身应喏。
    “李君,既然已经得知太平道众准备谋叛,那么为何不现在抢先将那些本县内的头目缉拿归案,斩杀了他们,以免除后患呢?”朱彪在应喏之后,立即对李琛问道。
    李琛无奈的说道:“虽然我已经判定太平道必将在近期起事,但是明庭却并不相信,还心存侥幸!不准我提前出手,毕竟此事牵扯太大!所以眼下我们还不能立即将那些太平道的贼人缉拿归案!
    所以尔等接下来,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应不测!”
    众将闻令之后,也都一脸的无奈,毕竟虽然李琛执掌着县兵,但是动用县兵缉拿太平道众,却还是需要陈硕这个县长点头,并且发下兵符之后,李琛才能调兵出营,采取行动。
    虽然目前以李琛对县兵的控制力来说,即便是李琛没有拿到陈硕发下的县兵兵符,只要他一句话,这些兵将也会毫不犹豫的听从他的调遣,但是这么做却无异于是一种僭越,即便是出兵有功,但是事后一旦被追究,还是大罪。
    这也是汉朝对于军队的一种控制手段,一般人是不敢轻易的在没有得到准许的情况下,擅自动用军队的。
    而且事情目前还没有到那种必须要抗命擅自动兵的程度,所以李琛暂时并未打算冒险动用这些兵将。
    这边李琛在紧锣密鼓的做各种准备和应对的时候,那边以太平道在中丘县为首的王攀也没闲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