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一千零四章 打仗还要靠冀州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些军方提出的物资要求,陈群闻所未闻,连知道干什么用的都不知道,被搞得是手忙脚乱,于是只能趁着李琛清闲一点的机会来找李琛询问该怎么处理。
    当看到李琛一件件迅速的安排下去的时候,陈群他们才知道,打仗的事情真的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这其中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太多,于是趁着这次李琛要率军前往汝南郡讨贼的机会,陈群他们这些沛国属吏们,也都趁机被上了一课,初步了解了什么叫做战争准备。
    为此李琛还专门给陈群、戏志才、荀攸他们这些新晋的属吏们上了一节课,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告诉他们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后勤,军队的战斗力强弱,士气高低,后勤保障很多时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这次汝南郡讨贼,就是检验沛国未来的军事行动能力,也是检验沛国目前的战争动员能力。
    如果他们这些属吏,不明白这一点的话,认为打仗不过就是出兵去跟敌军拼杀这么简单的话,那么他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吏,只能称之为庸才。
    想要这一仗能打的顺利,那么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各种战争物资的准备工作,事无巨细,一定要都考虑周详,尽可能做到战时所需物资,随时可以到位的地步。
    李琛深知抽空还给这些新晋属吏拉出来了一张目前战争所需物资的清单,并且一项一项的告知他们这些清单上物资的用途,这才让陈群他们这些新晋属吏明白了战争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看着李琛手下旧部们有条不紊的做着各种准备,陈群他们这些新晋属吏才知道,他们别看自诩都是清流名士,但是距离真正的能吏,还相差了很远,起码在战争这件事上,他们的能力还远远不足,甚至于跟李琛那些旧部们相比,相差的何止是万里。
    通过这次战前准备,李琛趁机敲打了敲打手下新晋的这些属吏们,让他们收起了自己的优越感,这些新晋属吏,要么是出身于沛国当地的大户人家,要么是出身于豫州的名门世家,相对来说,出身要比李琛之前的旧部们的出身都要高不少,这段时间李琛也已经察觉到了,像陈群他们这些豫州士子们,多多少少的有些瞧不起自己的那些旧部。
    他们在面对李琛的那些出身寒门的旧部们的时候,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这也就导致了李琛手下逐渐的在形成两个小集团,一个是以豫州新晋属吏为主的文吏集团,另外一个则是李琛从冀州带来的旧部,双方虽然表面上还可以和平相处,但是暗地里,豫州小集团之中的这些文吏们,却颇有些看不起冀州旧部。
    李琛趁着这次出兵讨贼的机会,也敲打了敲打豫州小集团的这帮人,让他们真正的明白了,在战争这件事上,他们还都是属于菜鸟级别的,别瞧不起冀州来的那些旧部们,在打仗上,冀州旧部才是真正的骨干力量。
    这一下陈群他们这些豫州小集团的文吏们,算是吃了一瘪,不得不收敛起来了他们的优越感和傲气,开始不耻下问,找李琛的旧部们,打听一些有关战争后勤保障方面的事情。
    李琛出兵打仗,对于后勤的依赖性可能远超过这个时代其它军队,为了提高麾下兵将的士气,李琛是从来不惜血本的,只要是需要的,就尽量准备,尽量满足麾下兵将们的需求。
    特别是对于军中的医官,李琛更是下了血本,这次他请来了华佗出任沛国医曹掾,另外把华佗的学生樊阿,也擢为了医曹掾史。
    华佗自从跟李琛相处了几日之后,从李琛这里,听了许多李琛提出的很多新鲜的想法,忽然间觉得,之前在外伤处理方面,遇上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难题,似乎找到了一条新的门路,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于是在到了相县之后,华佗就更加潜心研究起了外科手术方面的医术来。
    李琛对于华佗很宽容,在相县,专门给华佗弄了一个大院,开了一个医馆,作为华佗单独的办公和居住的地点,并且为了支持华佗钻研医术,还天天给华佗送来一些动物,供华佗进行试验用。
    另外对于华佗所需的药材,李琛也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各种支持,资金上几乎从不打折,要多少给多少,并且请李家在各地采购药材,运回相县,交给华佗试制药物。
    李琛还告诉华佗,在益州南部一带,现在的益州牂牁郡南部,出产有一种药材,名曰田七,亦或是三七,其根乃是一种止血的圣品,具有止血的奇效。
    华佗还不太了解这种药物,也未曾听闻过这种药材,另外益州牂牁郡南部,又属于大汉的极南之地,也属于烟瘴之地,更是南蛮的聚居之地,即便是有这种李琛所说的止血神药,眼下也弄不到,更何况这种药到底长什么样,连李琛自己都说不清楚。
    于是李琛便派出了几个李家的门客,专程前往益州牂牁郡南部,到进乘县一带,寻找这种药材,不管多艰难,都要找到,并且大批量在那边采购,运回沛国,只要他们能完成这项任务,找到这种药材,并且打通采购的渠道,那么回来必有重赏,除了给钱之外,还可以给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听闻李琛要派人去益州牂牁郡南部寻找一种良药,而且悬出重赏,自然就有不要命的人愿意接这种差事,当即就有人请命出发,赶往了益州去寻找这种良药去了。
    不过截至目前,去的人还没有人回来,毕竟益州太远了,交通也非常不便,许多地方还属于蛮荒之地,一个不小心,搞不好找不到药材,还极可能丢了性命,去的人能不能活着回来,其实都是未知数,即便是找到了,并且在当地采集一批,运回到沛国,估计最起码也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