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53章 好事者
    李文山是唐承益极其欣赏的新进举人,这门亲事,随夫人回去和黄夫人一说,黄夫人对李文山这个人,十分满意,至于这庶出房不庶出房的事,她不计较这些,只是对李家这位三老爷一家,门风如何,家里各人人品如何,脾气如何,是一定要好好打听打听清楚之后,再说其它的。
    随夫人也很赞成,打发心腹婆子给严夫人回了话,就实话直说,得先打听了她们家小三房一家人的脾气性格儿。
    严夫人一口答应,极其淡定的等着黄夫人打听回来,小三房这一家子,除了老三耳根子软没眼力没个主心骨,别的,那可是个个都出佻的厉害。
    ……………………
    万太太羞愤无比的回到家里,呆坐了好半天,想来想去,这是件大事儿,不能瞒着她家老爷,吩咐婆子,老爷一回来,就赶紧禀报。
    这会儿还没进腊月,光禄寺并不怎么忙,郭正卿回来的很早,听说太太有事,径直进了正院。
    万太太看着郭正卿,口齿粘连,连羞带忿的将今天的事儿说了,说到一半,眼泪就扑簌簌往下掉。
    郭正卿听的很仔细,又问了几句,明明白白了,连叹了好几口气,“这亲事,你怎么没跟我说过?”
    “八字没一撇,我跟你说什么?”万太太心虚的答道。
    “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五姐儿……我知道,她是个好孩子,可她……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早就跟你说过,头一条,别往高了想,挑个良善本份的,只要良善本份,就行了,别的,咱们都不能再挑了;第二条,说亲前,都跟人家说清楚,说清楚了是结亲,要是瞒着,那是结仇,你看看你!”
    “这不就是……良善本份……”万太太想强辩,话刚出口,就心虚的说不下去了。
    “你这样,不是疼孩子,你这是害了孩子,你看看现在……算了,挑开就挑开,五姐儿就是那样,她就笨了点,这没什么丢人的。”
    郭正卿的话停住,沉默片刻,“说实话,五姐儿嫁给谁,我都不放心,除了咱们,还有谁……我一直想跟你说,算了吧,就让五姐儿跟着咱们,往后,跟着她大哥大嫂,她大哥大嫂都疼她,这嫁人的事,算了。”
    “这怎么能算了?姑娘家……”万太太淌起了眼泪。
    “唉,你就不想想,她那样,真嫁了人,就怕……活不长。”郭正卿低声道。
    万太太呆了片刻,泪如雨下,这是实话。
    郭正卿看着万太太哭了一会儿,眼泪渐止了,接着交待道:“明儿一早,你备份厚礼,到永宁伯府好好陪个礼。”
    万太太眼泪又出来了,一边按着眼泪,一边垂了垂头,“我想到了,你说说,我这……算什么事?被人家当众打了这么一巴掌,还得赶上门去给人家陪礼道得罪,这都是你那个二妹妹……”
    “二妹妹什么样的人,几十年了,你还不知道?这是你自己生了妄心,可不能怪别人。”郭正卿正色道。
    万太太张了张嘴,一句话没能说出来。
    ……………………
    唐家打听李家小三房这事,便当极了。
    李文山一家,在横山县住了三年,唐继明现就在两浙路任上,真是想怎么打听,就怎么打听。
    进腊月没几天,到两浙路打听的管事就赶回来了,带回了唐继明厚的象一本书的信,以及无数李家的大事小情,详实的比李文山自己知道的都多。
    象严夫人淡定的那样,打听下来,永宁伯府小三房一家子,徐太太明白知礼,三个孩子个顶个的好,一水儿都是夸奖,李家三老爷别的不提,本份厚道是没话别的,而且出了名的疼孩子。
    唐继明的信里,又说了李文山在书院和杭州城的好些件小事小节,信末表示:七叔慧眼独具,他对这位李五郎,也是十分满意,要是瑞姐儿也能看中了,让黄夫人就斟酌着定下来,该过礼就过礼,不用再一趟趟写信让他作主了。
    天都黑了,黄夫人还是去了趟唐尚书府上,请随夫人务必明天一早,就去和严夫人说这相亲的事。
    三位夫人都是干脆利落的人,这日子,就定在了隔天,腊八施粥前一天,正好是安排相亲的传统佳日。
    ……………………
    古六一头扎进秦王府外书房,“你们知道吧?李五明天要去相亲!”
    正对着墙上舆图,不知道研究什么的三个人,一齐转头看向他。
    古六挥着手,兴奋的两眼放光,“李五这厮,本来说好了,明天一起去大相国寺书市逛一逛,看能不能淘几本有意思的书,腊八前后几天,书市最热闹。
    可刚刚,那厮打发了个小厮,说明天有要紧的事,让我自己去逛,我让人问他什么事,他说不能告诉我,我就去找他了。
    这厮还想瞒我!我还能让他瞒过了?没几句,就让我给问出来了,他明天要去相亲,就在大相国寺!”
    秦王看向陆仪,古六忙指着陆仪叫道:“你肯定知道是哪家姑娘?是哪家?”
    陆仪哭笑不得,“李五跟哪家姑娘相亲这事,我怎么能知道?”
    “你就问出了他要去相亲,跟谁相亲,没问出来?”金拙言斜着古六。
    古六手一摊,“不是我没问出来,是这厮自己都不知道。说他大伯娘说了,让他只看人好不好,别的先不要管。”
    “明天什么时候?”秦王问了句,走到旁边椅子上坐下,陆仪招手叫内侍进来沏茶。
    “说是过了午时,就在大相国寺观音殿旁边那条拣福豆的长廊上。”古六打听的还真是十分的清楚。
    陆仪笑起来,“那条长廊上,明天肯定有不少人相亲。”
    那条长廊算得上京城一景,相亲的景。
    秦王失笑,“既然那么多人,严氏这么安排,就不怕李五相错了人?”
    古六拍着手笑,“我也是这么想!就李五那样的,指定得相错了,要是相错了,那可就热闹了!”
    第154章 李文山相亲
    金拙言和陆仪无语的看着秦王和古六,这相亲都是安排好的,李五不知道,旁边看着的人都是知道的,肯定指的清清楚楚,还能相错了?真是唯恐天下无事。
    “明天去看看,正好祈个福,散一散心,天天对着这图调兵换防,头都大了。”秦王指着舆图抱怨了句。
    陆仪欠身答应,金拙言眉毛扬了扬,又落了回去,看就看吧,别人相亲肯定不会错,可这李五相亲,会不会相错了,还真是说不好。
    ……………………
    午后,大相国寺拣腊八福豆的那条长廊上,已经没有了上午的拥挤和喧嚣,中间隔一步,就放着个盛福豆的大筐,大筐两边,零零落落的跪着些真拣福豆,以及假装拣福豆的少男少女们。男一边女一边,看起来都十分虔诚的将旁边小筐里的红豆绿豆各种豆,念一句佛,拣一粒扔进大筐。
    通往长廊的宝瓶门旁边,李文山和李文松挤在一起。
    李文松伸头看了眼,立刻缩回来,一脸紧张,伸手指点着长廊,屏着气,声音低的不能再低了,“就是这里,你快去,记住了:穿的是有天地长春云肩的松竹梅斗蓬,好认得很,快去。”
    李文松推了把李文山,拨腿就要跑,却被李文山紧紧揪住,“这……怎么相?你刚才说一会儿说,到现在还没告诉我!”
    “相亲还能怎么相?就是那样相。”李文松用力挣了下,没挣动。
    “哪样相?”
    “就是……你相亲,我哪儿知道?快松手,你快去。”这事让他怎么说?李文松被李文山问的一头包。
    “你怎么不知道?你昨儿不还挺得意,说你相过五六回亲,你肯定知道,四哥,你得教教我。”李文山没得了指点,无论如何也不敢松了他。
    “我是相了……相亲这事,没什么好相的,你过去,找到人,就在她对面,那不是有垫子,你也拣福豆,就行了。”
    “啊?噢!那……光拣福豆就行了?”李文山认真仔细无比。
    “当然得看看人家姑娘了,你是来相亲的,不是来拣福豆的,光拣福豆……真是的。”李文松对这个经常冒一冒傻气的弟弟,极其无奈。
    “那……不用说话吧?”李文山想着要离那么近,面对面看人家姑娘,还是……相亲的看,这心就紧成一团。
    ”当然得说话了,也不一定,你不说也行,这随你,远远看一眼就相中的,也多的是。人家姑娘要是跟你说话,你总得答一句,这个总不用我说了吧?行了吧?快松手。“李文松再挣。
    “那要是说话,我说什么?”李文山被李文松挣的往前跟了一步,还是没松手。
    “你说什么,我哪知道?这个是真不知道。”李文松被李文山问的一个头两个大。
    “那你相亲,相中的那回,你都说了什么?”李文山挺会问。
    “我说……这哪能告诉你?我说我的话,你得说你的话。你相亲,这说什么话,你还自己想?快松开,衣服让你揪烂了,不就是相个亲,你看看你,头一趟相亲,十有八九都不成,别紧张,你赶紧去!”李文松猛一下挣脱出来,赶紧转身就跑。
    李文山追了两步,站住,深吸了口气,又吸了口气,突然呆住了,他忘了问了,什么是天地长春?算了算了,虽说不知道什么是天地长春,可云肩和松竹梅,他都是认得的。
    再吸一口气,好了!走!
    李文山一个转身,大步踏上长廊,沿着大筐一边,昂首阔步,从头走到尾,站住,对着长廊尽头的白墙,呆了,云肩有四五个,松竹梅一个没看到,人家姑娘没来?
    不对啊,四哥说已经到了,那就肯定到了……
    李文山一脚掌一脚掌的挪着,转回身,屏气看向对面长廊上跪的零零散散的七八个大娘子小娘子。
    刚看了两三个,就迎上一双清亮眸子,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娘子,长的不算很漂亮,眼睛亮闪灵活,正眼里带着笑,好奇的打量着他,见李文山看向她,抿嘴笑着,冲李文山眨了下眼。
    这份和气和活泼,让李文山有种如蒙大赦的感觉,左右看了看,几步过去,跪到小娘子对面,随手拣了颗绿豆扔进筐里,压低声音问道:“这位小娘子,能不能指教指教在下,什么是天地长春?”
    对面小娘子呆了下,连眨了几下眼,学着李文山的样子,同样压低了声音问道:“你问天地长春做什么?这天地长春,有好些个天地长春呢。”
    “天地长春云肩。”李文山赶紧答道。
    “喔……”小娘子拖长声音,喔了一声,眼里都是笑,神情却很认真的问道:“你问天地长春云肩做什么?你们又不用云肩。”
    “是……”李文山挠着头,“那个……我是来相亲的,说是……穿了天地长春云肩。”
    “喔……”小娘子这一回声音拖的更长了,“天地长春么,有好多种呢,但凡花花草草,都能算得上天地长春。”小娘子一边说,一边眨着眼睛。
    “啊?”李文山这下更加挠头了。
    “你们家长辈让你来相亲,怎么也不跟你说清楚?”小娘子看着挠头不已的李文山,抿着嘴儿笑。
    “说清楚了,是我太笨。说了三样,我就认得云肩,这云肩这么多……”李文山苦恼的不能再苦恼了。
    小娘子噗一声笑忙又忍住,“你这个人……你家长辈,是你父母么?”
    “不是,是我大伯娘,我大伯娘对我可好了,跟我父母一样好。”李文山觉得和对面的小娘子,好象多年朋友一样,是能说话的人。
    “那你父母怎么没来?”
    “我父母都在高邮任上,还有弟弟妹妹,也都在高邮县。我在京城大宅里,跟大伯娘,太婆,还有二伯他们一起。”
    “那你父母疼你吗?你弟弟妹妹呢?都是什么样的人?”对面小娘子扑闪着眼睛问道。
    “当然,阿爹阿娘最疼我了。我弟弟妹妹……我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大妹妹可懂事了,人可好了,针线好厨艺好,脾气好性子好,长的也好看。不过我弟弟长的最好看,我弟弟可聪明了,比我聪明多了。我还有个小妹妹,单名一个夏字,我们都叫她阿夏,阿夏可可爱了,天底下最可爱的妹妹,就是我们家阿夏……”
    李文山说起他弟弟妹妹,滔滔不绝,对面的小娘子,听的津津有味。
    李文山从他大妹妹冬姐儿怎么懂事说到他小妹妹阿夏怎么聪明,再说到他弟弟岚哥儿小时候怎么一边哭一边背书,说的兴奋昂扬,一巴掌挥在大筐上,把筐挥的猛晃了几下,吓的两人一齐扶住筐。
    李文山眨着眼,总算从兴奋中冷静下来,看着对面的小娘子,无比尴尬,“那个……对不住,那个……你也是来相亲的?”
    “嗯……”小娘子拖着鼻音,点下头,“算是吧。”
    “那你……”李文山头不动,眼珠往左一看,再往右一看,“相到人了?”
    “嗯!”小娘子十分肯定的垂了下眼帘。
    “那……”李文山头往前,伸到筐子中间,看着小娘子,屏气问道:“你相的怎么样?相中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