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要不要回去看看?”郭胜要好了饭菜,接过伙计拿上来的茶壶茶杯,给徐焕倒了杯茶问道。
    “算了,咱们这趟……算了。”
    “怕吓着太婆?”郭胜看着徐焕。
    “那倒不是,太婆可不是胆小的人。”徐焕盯着郭胜,“老郭,看到现在,这事儿,你是真准备……”
    “还用看到现在?头一天就是真准备。”郭胜一脸轻松的笑。
    “你得跟我实说,你到底是谁的人?”徐焕神情严厉。
    “名义上你姐夫的幕僚,实际上是你外甥的幕僚,就这样。”郭胜笑看着徐焕。
    “不是,我虽然还没见过我那个外甥,可一个十几二十岁,刚刚考了个举人出来的半大孩子,能让你这样的人物入幕为僚,我瞧我姐姐、姐夫一家,不象是有这样大福的。”徐焕紧盯着郭胜,郭胜迎着徐焕的目光,神情自若。
    “头一条,做这样的大事,我可是特意把你带上了。”
    伙计一声响亮的招呼,送了几个冷碟上来,郭胜顿住,看着伙计摆好退下,才接着道:“第二件,你那个外甥,很不简单,他去了一趟江宁府,伯府那位真正的当家人,不过见了一面,就倾尽全力,要扶你这个外甥,来做伯府下一代当家人,你那个姐夫……这些事你比我清楚。”
    徐焕抿着嘴,一言不发。
    “秦庆,你没听说过,我也跟你说过,奉命从江宁府过去,不过几天,就抛开和江宁府几十年的情份,死心塌地的投身到你外甥门下。”
    郭胜看着徐焕,一脸笑意。
    第181章 太婆的秘密
    “王爷待你外甥如何,不提,我亲眼看到的机会不多,就说王爷身边那位将军,你外甥议亲,他都得先过一趟,因为你外甥,我这里和他常有书信往来。有这么多人在前,我一个前路不能提,除了附骥别无他法的人,入幕他门下,有什么奇怪的?这是我的福运。”
    徐焕神情缓和,眼里的疑惑却依旧。
    郭胜欠身往前,“咱们那回在码头上看柏家,也是领了吩咐,你外甥让看看柏家,家风如何,你看看这心计。柏家姑娘议亲的事,她关注得很,说是柏家这样极疼孩子的人家,结亲时不过是替孩子着想,可让有心人看了,就想的太多了。”
    徐焕眨着眼,瞪着郭胜。
    郭胜干脆把椅子拉到徐焕侧边,“我听将军提过一回,这天下大势,朝中诸人,你外甥看的极准,到现在,还没错过,这本事,这眼光,算不算厉害?”
    “真的?”徐焕惊讶了。
    “那当然。”郭胜将徐焕爱吃的两样凉菜,换到他面前。
    “可是,”徐焕瞄着郭胜,慢吞吞道:“我瞧你,可不是个一心想建功立业的人。”
    郭胜挪着碟子的手一僵,侧头斜着徐焕,“你这话,我不能说不对,我对荣华富贵,功德清名,确实没什么大想头,可我是个一心想做点儿实事儿的人,比如这沿海的匪患,我可是自小深受其苦,磐石也是,他就是因为这匪患,才成了孤儿,要不然,现在说不定中了进士了……”
    想到进士胡磐石,徐焕差点乐出声……
    “唐老先生欣赏你外甥,就一条,说他赤子之心难得,老实说,我也是。他凭本心做事,我也凭着本心,你,”郭胜在徐焕肩上连拍了几下,“世事有无数虚障,想是想不明白的,你也看你的本心,好好扪心自问,答案自明。吃饭吧。”
    徐焕拿起筷子,闷声吃饭。
    一顿饭吃完,两人出来,往回走到一半,徐焕一声长叹,“这话,太婆也说过。”
    “哪话?”正不停扭头看着四周扛夫的郭胜,一时没反应过来。
    “凭着本心。”徐焕将手背在身后,连叹了几口气,“我记得跟你说过,太婆和大伯,和徐家族里,几十年争斗不落下风,你知道为什么?”
    郭胜心猛的一跳,不看扛夫和闲人,看着徐焕笑道:“你说过,你太婆特别厉害,精明能干。”
    “一个女人家,再厉害又能怎么样?再精明,也搁不住不讲理不要脸,太婆有个侄子,亲侄子,是海上,哪一帮的二当家,跟太婆很亲,常让人给太婆捎这捎那。”徐焕背着手低着头,一边走一边说。
    郭胜脚下一个踉跄,姑娘提了那句,他想到了必有什么便利,可没想到……
    “你这还是……真的假的?”郭胜也不掩饰,倒抽了几口凉气,追上徐焕问道。
    “还是什么?我小时候也这么和太婆说,太婆说,她也不知道,让我自己问本心,说我觉得是,就是,我觉得不是,就不是。那位舅舅,我见过好些回,读过书,学问还不错,看起来……”
    徐焕抬下巴示意和他们迎面而来一个瘦小的和善老头,“就那样,象个穷教书先生,舅舅说他平时闲了,就教大家认认字,教孩子们念念书,这些年,他送了不少孩子到岸上,太婆也经手安排过几个,都是胆小好读书的孩子。舅舅说过,也有不少象你和磐石那样的,用走路就敢拎刀杀人,天生的土匪。”
    郭胜从眼角往下斜着徐焕,徐焕却不看郭胜,目光往前,拍了拍衣服。
    “舅舅说,他们有个岛,还不小,有水,能种庄稼,一回到岛上,就是到家了,他说他早就在岛上选好坟地了。”
    “那是数一数二的大帮了。”郭胜伸手搭在徐焕肩上,咯的笑出了声,徐焕抬手拍开郭胜,背着手接着往前走。
    两人在明州多耽误了六七天,办完了事,午后就启程北上。
    两浙路境内,董老三算得上神通广大,北下南上的消息传递的十分快捷。
    郭胜听着消息,不停的调整着行程,几天后,进了在平江府和明州中间的一个叫塘泥的小镇。
    离镇子四五里,郭胜和徐焕一起,董老三带了两三个人一路,其余的人,分成两拨,各自进了镇子。
    郭胜和徐焕先在镇子上两家客栈中略好的那家安顿下来,在客栈大堂吃了顿饭,两人摇着折扇,悠悠闲闲出来,先围着镇子细细转了一圈,品评一翻风水建筑,出了镇子,直奔海边。
    这个镇子不算小,沿海而建,往海一边,散布着十几个或大或小的渔村,一个大码头直通镇子,除此,还有四五个简陋至极的小码头。
    郭胜站在码头边上,远望着苍黄的大海,今天天气不好,连看出了多远,都看不出,黄混的海水就和昏黄的天空接在一起,苍茫成一团。
    “真是杀人放火的好地方。”郭胜一声感慨。
    “这海上,到处都是杀人抛尸的好地方,放火倒不一定,火一起来,就看的远了。”徐焕往前站了站,迎着海风,挥了挥胳膊。
    “你舅舅不简单。”郭胜落后徐焕半步,背着手,眼睛被海风吹的眯起,不知道想到什么,长长感叹了句。
    “嗯,所谓盗亦有道吧,象磐石?”徐焕也将手背到身后。
    “磐石还差得远,磐石往后的路,我还没想到。从前是从前的想法,现在……先看看再说吧,也许能他一个更好的路。”
    “我看磐石也不象个想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徐焕回头看向郭胜。
    “他是我带大的。”郭胜不客气的回了句,“我也没打算让他建什么功,只不过想让他这天地更大一些,大了,又不至于招来杀身灭门之祸。”
    “嗯。”好一会儿,徐焕嗯了一声,又沉默半晌,叹了口气,“很不容易。”
    “是啊,以前我打过这茫茫大海的主意,现在……先看看柏景宁这个人吧,往后的路,至少比从前宽。”
    第182章 偶遇
    “普天之下,都是王土,是该给他找个好先生,天地越大,越要守好规矩,不越底线。”半晌,徐焕接了句。
    郭胜从背后后看着徐焕,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
    柏景宁的行程掐的很准,郭胜算他的行程,也算的很准。
    晚饭后,柏景宁那艘大海船,悄悄的泊进了塘泥镇外那处弯进两崖之间,一片风平浪静的天然海港。
    董老三溜进来禀报了,郭胜让徐焕留在客栈,自己和董老三一起,悄悄摸到那片海崖上,看着灯火并不怎么通明的那只大海船。
    “这胆子够大的。”董老三趴在郭胜旁边,看着海湾中孤零零的那条大船,这真是明晃晃一大块肥肉啊!
    “柏景宁是个大胆的。”郭胜说了句,盯着那条船,两刻来钟后,船上熄了灯火,郭胜轻轻吁了口气,示意董老三往后退。
    两人一直爬到自己也看不到海船了,才站起来。
    董老三拍着身上的草根泥土,哈哈笑道:“老大真是谨慎,隔那么远……”
    “第一,那是柏景宁;第二,咱们看得到人家,人家也就能看得到咱们;第三,任何时候,不要心存侥幸,你问问磐石,后两句,他都遇到过。”郭胜也随手拍着衣服。
    “是,老大的教训,董老三记住了。”董老三赶紧虚心表示他听到心里去了。
    “咱们过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刀举起起来,生死不惧,没举刀前,一定要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哪。”郭胜在董老三肩膀上用力拍了几下,“现在,这船,平平安安到咱们手上了,一定要看好了,今晚上安排了几个人?”
    “三班,一班两个,上半夜我盯着,下半夜让海庆那小子盯着,他机灵得很。”董老三急忙答道。
    郭胜嗯了声,“你守着吧,我回去了,明天你只管带人看着船,余事不用管。”
    董老三连声答应了,看着郭胜脚步轻快的走远了,趴倒在地上,又爬回了刚才的地方,盯着星光下黑漆一片的海面和大船。
    ……………………
    第二天天还没怎么亮,郭胜和徐焕洗漱好吃了早饭出来,骑马直奔长州城。
    徐焕紧跟在郭胜旁边,这样的春日,这样的太平的一天,作为两个长衫,这马速不宜过快,两个人骑在马上赶着路,还能说说话儿。
    “老郭,你就这么笃定,那柏帅今天肯定去长州城?不等着看他下了船?万一错了?”徐焕有几分担心。
    “他到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作派,先看离泊船之地最近的大城,再查看各个战事要地,再沿着海岸走一遍,从没错过。”郭胜的神情看起来笃定而轻松。
    “他要是去了平江府呢?”
    “第一,平江府离的太远;第二,平江府到目前为止,海匪还没敢深入搅扰。他不会去,放心,必定是长州城,换了我,也要到长州城看一看。”郭胜扬鞭在徐焕马屁股上轻抽了一鞭子,“风和日丽,宜于跑马,走!”
    两匹马往前一冲,快奔往前,没多大会儿,就进了长州城。
    郭胜在城门口找了家脚店寄了马,和徐焕两个,抖开折扇,虽然脚步不慢,看起来却是一派悠闲的沿着长州城大街,自自在在的逛起来。
    长州城不大,很快兜了一圈,郭胜和徐焕进了长州城里名气最响,当然也是最阔气的酒楼乐远楼,在二楼找了个能清楚看到西城门的雅间,和徐焕坐下,先要了茶和细点,喝着茶说话。
    两三杯茶后,通往西城门的街道尽头,柏景宁带着儿子柏乔,在一群小厮护卫的拱卫下,出现在郭胜和徐焕视野里。
    徐焕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柏景宁父子。
    郭胜也站起来,将徐焕往后面拉了半步,伸手将竹帘子放下一半,拦住斜射过来的几缕阳光,也拦住从外而来的视线。
    两人并肩站着,看着越走越近的柏家父子。
    柏景宁中等个儿,身形挺拨笔直,四十来岁的人,看起来仿佛只有三十出头,柏乔已经到了开始窜个的年纪,已经快有他父亲高了,只是略瘦了些,笔直的如同一杆修竹。两人走的不算快,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四周。
    长州城外,小镇乡村都是富庶之地,城虽不算大,却十分的热闹繁华,柏家父子越往里走,人越多,走的也就越慢。
    郭胜站着看了一会儿,示意徐焕,“走,咱们下面看看,也许能搭上几句话。”
    徐焕忙跟着郭胜出来,郭胜塞了极小一块碎银子给伙计,“跟你们掌柜说一声,这雅间替我留着,我们逛一逛,就回来吃中午饭。”
    伙计连声答应,先去和掌柜交待了,又回来收拾干净,掩上雅间门,挂上已定下的小牌子。
    郭胜来着徐焕,从乐远楼出来,几步进了一条小巷子,穿出巷子,又转过两条巷子,穿出来,理理衣服,抖开折扇,迎着柏家父子,悠闲的往前逛去。
    这长州城他来过两趟了,有打算而来,早就熟知城里大街小巷。
    没走几步,迎面就看到了柏家父子。看到柏家父子站到一个摆了一大片木刻海船,和其它不知道什么东西的木刻物件的摊子前,郭胜捅了捅徐焕,两人紧走几步,也凑到了摊子前,看那些十分精致的木刻件儿。
    “先生不是当地人吧?”郭胜拿起只半尺来长的海船,看了一眼放下,抬眼发现柏家父子,惊讶的打量了一遍,用带着明显青州口音的官话,失声问道。
    徐焕听到郭胜这一声问,佩服的差点想当场冲他一揖。他对老郭这学话的本事,佩服的是不能再佩服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