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9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姚老夫人微微蹙起了眉头,“我记得,这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我是赐了名的,不叫这名字,大名叫什么?李冬?这名字谁起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徐太太张着嘴,一个字说不出来,赐过名这事……都是钟氏……
    “冬姐儿原本是小名,女孩子家没那么多讲究,老祖宗也知道,老三夫妻都不是讲究人,这小名叫着叫着,也就叫成大名了,说起来,族谱上的上的什么名儿,还真得让人看一看,族谱这事,一向是大老爷管着的。
    也不知道大老爷这下一任……唉,昨天我还跟山哥儿说,让他看看能不能问一问王爷。”严夫人在徐太太前头,连说带笑,连敲带打。
    郭二太太斜着严夫人,想撇嘴却没敢。
    姚老夫人似有似无的哼了一声,示意胆颤心惊的李冬坐到自己面前,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她,叹了口气,指着李冬和严夫人道:“你看看这孩子,生的倒还好,我早就说过,把孩子接回来,到咱们身边教养,你父亲就是不肯,看看这孩子,我就跟你说,就不能听你父亲的话,你看看这孩子……行了行了,好在长的还过得去。”
    李冬脸都青了,这一番话言下之意,太明白不过。
    李夏淡定无比的看着姚老夫人,这样的手段,她领教了好多年,从惶恐到愤怒到暴躁,到恨到要杀人……后来她就杀了。
    “你也过来。”姚老夫人指着李夏,李夏上前两步,先曲了曲膝,再侧身坐到姚老夫人手指点着的位置,仰着头,直视着她。
    “这孩子,这双眼睛是怎么回事?亮成这样?”迎着李夏亮的出奇的眼睛,姚老夫人心头一阵恼火,她就知道,这一家子,就没有一个让她省心的好东西!
    “先生说,是因为我聪明。”不等严夫人说话,李夏看着姚老夫人,认真的答了句。
    李文楠先噗的笑起来,正捶着腿的八姑娘李文梅想笑忙又抿住,严夫人看看李夏,又看看目瞪口呆的姚老夫人,只笑不说话了。
    郭二太太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夏,脸皮如此之厚者,她是头一回见!
    赵大奶奶瞪大眼睛,看向黄二奶奶,黄二奶奶满眼满脸的兴奋,看着李夏,简直想点几个脚尖了,有好戏看了噢!
    垂手站在后面的两个小媳妇低头抿嘴笑。
    “你今年几岁了?”姚老夫人脸色往下沉。
    “回太婆,过了年就十一了。”李夏笑意隐隐的看着姚老夫人,她最讨厌她们兄妹喊她太婆了,从前,她只许她们喊她老夫人,连老祖宗都不许叫的。
    姚老夫人脸色一僵,“可真是个聪明孩子,就是没规矩了些,你阿娘给你和你姐姐,请的哪家的教引嬷嬷?”
    李夏直截了当的看向严夫人,严夫人眉毛刚要挑起,又急忙落下,接话答道:“因为你们一直在外任辗转,几个孩子的教养,老祖宗操心得很,一直说要请个教导嬷嬷送过去,都是我疏忽了,好在冬姐儿和阿夏,弟妹都教导的极好。前儿我见陆将军夫人,她问起老三一家什么时候进京,还说陆将军跟她夸过好些回,说冬姐儿和阿夏,一看就是伯府出身,教养极好,实在是难得。”
    “小九也就算了,陆将军跟着太后在杭州的时候,冬姐儿可不小了,陆将军怎么见着她了?”姚老夫人盯的极紧极快。
    “皇上是个大孝之人,太后在杭州城那几年,杭州城的烟火,比咱们京城好,听说王爷年年都请山哥儿他们兄妹过去看烟火,古家六少爷前儿听说阿夏要回来了,说是买了一堆九连环,单等阿夏到了,就送过来,这九连环,是怎么回事?”严夫人努尽全力,要把姚老夫人从不着调状态,给拉回来。
    第218章 家和人
    “他没有我解的快。”李夏看着严夫人,指着李文岚,“不信你问六哥,他们都没有我解的快。”
    “嗯嗯嗯!”李文岚不停的点头,“阿夏解九连环,象飞一样,可好看了,六少爷回回都看的又叫又跳,说他也要练成那样。”
    姚老夫人斜着严夫人,脸色很不好看。
    凑在一起玩九连环的明哥儿和玉姐儿,听的眼睛亮了,明哥儿扬脸看向赵大奶奶求援,“阿娘!”
    玉姐儿则直接举着九连环扑向李夏,“姐姐……不是,是……这一个解不开!”
    严夫人一步上前,一把先抱起玉姐儿放到地上,再利落的把明哥儿从榻上拉下来,“想让九姑姑教你们解九连环是吧?那你们给九姑姑磕头了没有?还有三婆婆,六姑姑,六叔,都磕过头没有啊?你们两个要学着有点儿心眼,既然有求着九姑姑的事,还不赶紧磕头见礼?还要嘴巴甜甜的多叫几声九姑姑,听到没有?”
    姚老夫人一张脸顿时拉着老长。
    郭二太太神情一滞,立刻陪出满脸笑,回头吩咐媳妇儿沈氏,“你三婶儿和弟弟妹妹一路上辛苦,还不快去好好沏几碗茶。”
    三爷李文林媳妇儿沈三奶奶忙曲膝答应,四爷李文松的媳妇姚四奶奶低着头抿着笑,赶紧跟过去沏茶。
    赵大奶奶眼观鼻鼻观心,黄二奶奶小心翼翼却兴致盎然的瞄着拉长了脸的姚老夫人,再看着姚老夫人将拉长的脸一点点收回去,忍不住一声接一声的暗叹,看样子,老夫人这脾气,只好收一收喽。
    连大少爷显哥儿一起,已经先从徐太太起,磕了一圈儿头了。
    李夏不理姚老夫人了,坐在明哥儿和玉姐儿中间,先十指如飞,飞快的解开那根白玉连环,又飞快的套上,引得明哥儿玉姐儿一声接一声的惊叫。
    “姑姑……九姑姑,你教我,你快教我,九姑姑好厉害噢!”玉姐儿巴掌都要拍红了,急不可耐的往李夏身上挤,“九姑姑你最好了,九姑姑你快教我,九姑姑你要先教我,九姑姑你最好了,九姑姑我最喜欢你……”
    李夏笑出了声,她还真不知道,这位玉姐儿小时候,嘴巴甜成这样。
    大哥儿李章显也凑过来,伸头看着李夏手把手的教玉姐儿解九连环。
    满屋说不清的气氛,被玉姐儿一声接一声的九姑姑,和明哥儿的惊叫以及一句接一句也教教我冲淡,郭二太太比严夫人还热情的指挥着自己家媳妇儿,顺带上老四媳妇,忙着沏茶上点心拧帕子。
    姚老夫人板着脸,开始嫌弃八姐儿捶个腿都捶不好,不是这儿轻了,就是那儿重了。
    李文岚站在李夏旁边,正屏着气等着给太婆见礼,太婆却不理他了。
    李冬暗暗舒了口气,唉,钟婆子说的,一万句都是错的,只一句是对的,她这个太婆,一眼都不愿意看到她们。
    已经是午正前后,茶刚上来,就有管事婆子过来请示下如何摆饭,严夫人犹豫了下,请了姚老夫人示下,还是吩咐摆在这里,老三一家刚刚回来,一顿团圆饭,总要吃的。
    姚老夫人居上首坐了,叫了显哥儿坐到自己右边,才招手叫李文岚,“岚哥儿虽说不小了,可你头一趟来,就在这儿用饭吧,坐到这里来。”
    严夫人被姚老夫人一句头一趟来,闷的简直想吐血,硬撑着只装没听见。
    徐太太垂着眼,心里酸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李文岚怔忡了下,就赶紧坐过去,他听到那个来字,只以为是自己多心听错了,或是,太婆一时错嘴。
    李冬下意识的缩起了肩膀,李夏侧头看着姚老夫人,这位老祖宗,就是因为任性成这样,直着肠子顺着心,才长寿的吧……
    姚老夫人不发话让三个儿媳妇,四个孙媳妇坐下吃饭,老一代小一代七个媳妇儿,就只能站着,侍候老祖宗和一帮娇儿娇女吃饭。
    这一顿饭,坐着吃的,姚老夫人加八个孩子,七个儿孙媳妇站着侍候,也就姚老夫人一个人,至少看起来,吃的十分愉快自在。
    吃了饭,严夫人亲自给姚老夫人奉了茶,不等姚老夫人发话,先笑道:“老三一家在路上走了小一个月,累透了的,我这就带她们去安顿歇下。
    这一会儿功夫,只怕老三一家回到府里的信儿,陆将军,唐家,还有古家六少爷那边,已经知道了,打发过来问好的人,只怕一会儿就要到了,都是比咱们讲究得多的人家,我得去看着才行。
    还有古家六少爷那一箱子礼物,只怕这一会儿也要送过来了,这回不回礼,怎么回礼的事,还得问问九姐儿和六哥儿才行。老祖宗是知道的,六少爷可是个讲究的不得了的人。
    还有陆将军那边,老祖宗也知道,都是之前从来没跟咱们来往过的人家,我心里也不托底,还得赶紧跟三弟妹请教怎么回话回礼,都是极要紧的事。”
    严夫人连说带笑,接着给各人指派了活,赵大奶奶去看着收今天庄子里送来的年货,郭二太太去巡查一遍各处,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该换新打扫的都要收拾好了,黄二奶奶留在这里侍候老祖宗看着几个孩子,老三老四媳妇儿跟着自己,去学个眉高眼低……
    徐太太和李冬眼花缭乱的看着严夫人边说带笑分派指挥,李夏却瞄着屏气噤声的众人,和沉着脸只顾抿茶的姚老夫人。
    上一回,大伯娘好象没有这样的气势和威风,那时候,这位老祖宗大发脾气的时候,大伯娘也和大家一样,只敢屏气噤声垂手站着……大伯那时候坎坷得很……
    严夫人带着徐太太和李冬姐弟几个,出了姚老夫人正院,就叫人抬了小暖轿过来,自己和徐太太坐了,一路往收拾好的住处过去。
    严夫人给小三房收拾的住处十分用心,也是大动了一番干戈的。
    连成一片的三处小院落,正中的明安院前后三进,中间一进,三间上房连着耳屋,两排各有三间厢房,后面一排后罩房,还有个不算小的小厨房。
    第219章 这边和那边
    旁边的明萃院是处两进院子,后面没有后罩房,一个小小的花园,十分精致。
    斜后的荟芳院,看起来刚刚修整过,也是两进的院子,红柱绿瓦,看起来十分富贵。
    在明安院前下了轿,严夫人笑容满满,和徐太太仔细介绍道:“这荟芳院,原本是老太爷的书房,你也知道,老太爷眼睛花了,这十几年,早就不看书了,请了示下,干脆腾出来,这院子精巧雅致,给冬姐儿或是阿夏住最好。
    这明安院和明萃院一直空着的,今年春天刚刚修缮过,十分干净,明安院大一些,后头又有个小厨房,没跟你商量,我就先做主,照着你和三老爷的住处收拾的。
    明萃院虽说比荟芳院小点,却胜在后面有处小园子,当年是请了大家用心布置的,都说雅致,这两处院子,是一式一样收拾出来的,冬姐儿和阿夏各一处,谁住哪一处,你们姐妹自己商量。
    岚哥儿今年十三了,我就挑了处离他五哥最近的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这会儿你们都累极了的,就先让岚哥儿在他五哥院子里歇一天,等明天咱们再过去看一看合不合适,安排好了,再让岚哥儿住进去。
    离得远,没来得及和你商量,我就先安排下了,你看着哪儿不合适,就让人立刻调换,要调换极便当的,说一声就行。
    这会儿来不及了,等开了年,再让人把这三间院子中间,用游廊连起来,来来往往就便当了。”
    “都合适的很,再合适没有了,大嫂费心了。”徐太太心里暖的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大伯娘,这里,和这里,哪里离七姐姐的院子近啊?”李夏伸手拉住严夫人的手,仰头问她。
    严夫人失笑,手指轻轻点在李夏额头上,“离得近了,和你七姐姐一起淘气便当是吧?这里和这里,都不近呢!”
    李夏立刻一个转身,一只手抓住沈三奶奶的手,一只手抓着姚四奶奶,“三嫂四嫂,我最喜欢你们了,哪一个离七姐姐近?”
    沈三奶奶和姚四奶奶笑个不停,沈三奶奶瞄着严夫人,只笑没敢多嘴,姚四奶奶却往明萃院努了下嘴,“就是近,也近不了几步路。”
    “我住明萃院!”李夏立刻宣布。
    严夫人笑出了声,指着李夏和徐太太道:“她四五岁的时候,我就瞧着她是个鬼灵精,是不是也成天淘气得很?”
    徐太太一边笑一边点头。
    严夫人指了明萃院给李夏,让姚四奶奶赶紧看着人抬行李到各人院子里,自己陪着徐太太先到明萃院和荟芳院转了一圈看了,再到明安院。
    明安院里,洪嬷嬷已经得了信儿,后面厨房,一应都是齐全的,唐婆子已经团团转的忙着熬了粥,做了几样可口冷热菜出来。
    严夫人也不多耽误,告辞出来,果然,外面唐家,和陆将军夫人阮氏打发过来问好的婆子,已经到了。
    李文山不在府里,李文岚先跟在明安院,他中午吃的不算少,沐浴出来,就困的呵欠连天,倒头睡了。
    李冬从进了姚老夫人正院就高高提着一颗心,中午饭几乎没怎么吃,徐太太更不用说了,连杯茶也没能喝完,这会儿两个人都饿极了,赶紧坐下吃饭。
    李夏倒是吃的饱饱的,沐浴洗漱好,带着青果和榆叶,先在明安院前前后后仔细的看了一遍,再跑到荟芳院仔仔细细看了一圈,出来回到明安院,徐太太刚刚歪下要歇一会儿。
    李夏瞄了一眼,正要轻手轻脚退出来,明安院外,小丫头扬声禀报了进来,恭敬曲膝道:“三太太,老祖宗说,几十年没见,要和您好好说说话儿,请您过去。”
    徐太太急忙挣扎着坐起来,让人拿衣服来。
    她晕船晕的厉害,这一趟虽说船大而稳,人又心情舒畅,比赴任横山县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可晕船还是要晕的,这一路上,几乎没睡沉过,这会儿,真正是累极了的。
    “我陪阿娘去。”李夏立刻跳起来叫道。
    小丫头瞥了她一眼,垂头垂手道:“老祖宗只说了请三太太过去说话。”
    “冬姐儿看着你妹妹,让她好好歇着,别累病了。”徐太太吩咐了李冬,带着大丫头丁香,硬生生打点出满幅精神,出门往正院过去。
    李冬担忧无比的看着阿娘出了垂花门,李夏站在她旁边,拉了拉她,“姐姐,我的院子我要自己安置,我先回去了,姐姐也睡一会儿,歇出力气,才能好好帮一帮阿娘,让阿娘一心一意侍候老祖宗。”
    李冬搂了搂妹妹,叹了口气,“姐姐知道,姐姐没事,阿娘也没事,你也先好好睡一觉。”
    “嗯。洪嬷嬷,你帮我收拾好不好?”李夏答应一声,转身拉着同样站在廊下担忧不已的洪嬷嬷道。
    “好好好!我还当你真能自己收拾呢,敢情是心疼你姐姐,这孩子,就是心眼多。”洪嬷嬷叹了口气,拉着李夏,往旁边明萃院过去。
    进了明萃院,李夏跟在洪嬷嬷身边,一边从前到后仔细查看各处,一边说着闲话:“嬷嬷,先生说,舅舅和太外婆要年后才能到京城?”
    “要是赶得紧,初几就能到了,哪用年后……咦,可不就是年后,初几也是年后了。这一间安排值夜用,最好,从屋里一眼看出去,四下都能看清楚。”洪嬷嬷一边答着话,一边安排各处。
    “嬷嬷,舅舅说太外婆可厉害了,太外婆怎么厉害啊?是不是很凶?嬷嬷,我有点害怕。”李夏接着聊她太外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