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63章 返程
    徐焕噗笑出声,“后来呢?现在还一直做一直做?”
    “没有,后来阿夏跟洪嬷嬷说,吃了糯米糕就肚子疼,洪嬷嬷就不做了,可是连粽子也不让我们吃了。前年舅舅拉肚子,洪嬷嬷吓着了,端午包了好多粽子,只许我和阿夏一天吃一个,一天,一个!”李文岚竖着一根指头,对前年和去年端午,一共只吃了四五个粽子这件事,他怨念很深。
    徐焕哈哈大笑。
    江延世看着李夏,笑个不停,李夏摊着手,“六哥抱怨了快两年了。”
    “今年到舅舅家吃粽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你太外婆裹的粽子,比洪嬷嬷做的好吃。”徐焕一边笑一边和李文岚道。
    “喜欢吃什么样的粽子?”江延世看着李夏问道。
    “我喜欢吃甜的,白米粽最好,不喜欢吃肉粽子,你呢?”李夏答了句,又问了句。
    “我喜欢吃肉粽子,白米粽最简单,也最难做。”
    “嗯,粽叶的青香味儿要进到粽子里才好,一口咬开,碧绿色从外到里由深到浅,又好看又好吃。”李夏抿着红枣汤,说的自己都有点儿馋了。
    “让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白米粽最好吃了。”江延世也端起茶,抿了一口,斜眼看向专心听他们说话的李文楠,“七娘子喜欢吃什么粽子?”
    “我?”李文楠措不及防,“我喜欢吃红豆粽,蜜枣粽。阿娘喜欢吃白米粽,阿爹有一回说阿娘是返朴归真。”
    “严夫人是返朴归真,你九妹妹是生而不凡。”江延世和李文楠说话,眼睛却看着李夏,李夏垂眼抿汤,李文楠看看江延世,再看看李夏,想了想,没接话。
    船回去和来时一样快,进到京城,泊到那间茶坊码头时,天色已经微微亮了。
    众人出了茶坊,永宁伯府来接几个人的车子,已经候在门口了。
    李文山和徐焕再次谢了江延世,上了车,回到永宁伯府,严夫人和徐太太等在离二门最近的暖阁里,看着众人下了车,徐太太想问,严夫人轻轻拉住她,“孩子们累坏了,不急在这一时,先让他们好好睡一觉。”
    徐太太急忙点头,众人下了船,在车上晃了这么一会儿,都已经累的困的呵欠连天,东倒西歪,由着丫头婆子连拖带扛回到各自院里,沐浴洗漱好,天色大亮,拉上帘子,倒头就睡。
    年年上元节,以孝治天下的皇上,都要侍候着金太后,赏灯看烟火,与民同乐,直至深夜,秦王自然是要随侍左右,看了烟火,陆仪陪秦王从宫里出来,回到秦王府时,离天亮也不远了。
    刚进了王府二门,承影急步迎上来,一脸笑见了礼,陆仪打量着他,“什么事?”
    “一点小事,还是先跟爷禀报……”
    “说吧。”秦王打断了承影的话。
    “是,”承影飞快的瞄了眼陆仪,“戌正前后,江大公子在南门大街遇到李五爷一行,邀请李五爷到他船上看汴河灯,李五爷等人上了船,直到刚刚,才下船回去永宁伯府。”
    秦王脚步一下子顿住,陆仪皱眉看向承影,承影迎着他的目光,一脸苦相。
    秦王顿住片刻,一边往前走,一边吩咐承影,“仔细说说。”
    “是,先是李六爷对了幅下联,有两个人都要出高价买,争了起来……”
    “出高价买?什么人?真出价还是有人安排的?”陆仪打断承影的话问道。
    “两人都是京城闲散的帮闲,说是受人之托,却不肯说是谁,没得爷示下,没敢多审。”承影忙解释道。
    “问郭胜就行了,他是这一行的祖宗。”秦王声音清冷,“你接着说。”
    “是,围了很多人,江大公子领着今晚巡视之责,过去查看……”
    “哼!”秦王冷哼了一声,承影的话立刻顿住,看向陆仪,陆仪示意他接着说。
    “江大公子说李六爷那幅下联乃无价之宝,还说……”江延世那一番话是对着众人说的,承影将那几句话原样不动的重复了一遍。
    陆仪眉头拧起,“他这话,这不是往上架岚哥儿,这是讥讽。”
    秦王斜了眼陆仪,看着承影,有几分不耐烦,“你接着说!”
    几句话之间,已经进了书房院子,走廊狭窄,承影一边侧着身子斜步往前,一边接着禀报:“后来,江大公子和李五爷说话,外面隔着永宁伯府下人,还有江家下人,小的们就没能听到,没说几句话,江大公子就走了,接着,李五爷他们,就跟着江大公子的小厮枫叶,到了江家那间茶坊,从茶坊码头,上了江大公子那条船。”
    承影抢先几步,打起帘子,让进秦王和陆仪,自己再紧跟进去。
    秦王甩下斗蓬,不耐烦的冲送帕子端热水的内侍挥着手,“出去。”
    众人退尽,承影提着颗心,接着道:“船沿着汴河,先北岸,再南岸,到南水门时,离放烟火还有不到两刻钟,江延世上了船,船出了南水门,再往后,小的们就跟不上了,船回到南水门,在烟火放好后两刻来钟,大约是去看烟火了。”
    秦王斜看着陆仪,陆仪挥手示意承影退下,迎着秦王看起来很是不善的目光,陪笑道:“明儿把李五叫过来问一问,就都知道了。”
    “江延世是冲着谁去的?李文岚?”秦王没答陆仪的话,“一个李文岚,不值得他江大公子这样的大动干戈吧,他是冲着我来的。”
    陆仪默然看着秦王,这一两年,他越来越敏锐,也越来越多疑了。
    “永宁伯府就是个大筛子,到处都是洞。”秦王咬着牙,“不过儿时旧识,她回到京城,我送了几样旧物而已,他想干什么?”
    “也许……天快亮了,我这就叫人去叫李五,问一问就知道了。”陆仪看着几句话间就愤怒起来的秦王,还是赶紧问问清楚最好。
    “连你也这么荒唐了。”秦王这心气不是一般的不顺,连陆仪也发作上了,“李五刚刚回去,你这就急急慌慌的把他叫过来,是要告诉整个京城,我着急了?着慌了?”
    陆仪咽了口口水,低头认错。
    苏东坡这个人呢,也就是在宽松无比的宋代,才能一辈子活的还算不错。他这个人眼里没规矩,比如当地方官,守土有责,是不能离开自己的辖地的,他不管的,赤壁赋那篇,据说那地方,就不在他辖地内,他去了,不只一趟,还写了,一只一篇。有一回他坐船游玩,走到一半想起来,隔壁县有个什么人,其实这人跟他很不对付,家里收了一幅名人画,他想看,就大手一挥,去了,到人家家半夜,他就摸到人家家书房,举着火镰子看那幅画,然后一个失脚,把人家书桌上的东西还给砸烂了,他一溜烟跑了,人家以为家里进贼了,后来那人上折子弹劾他,皇上就笑了笑,说苏就这脾气,别跟他计较。苏东坡还话痨,没人说话能憋死的那种,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人说话,他就跑衙门里随便拉个人,说你不用说,你就听我说。据说话多的,衙门里人人怕他。
    第264章 兄弟
    “是我急躁了。”沉默片刻,秦王声音低落下去。
    “太后常说,不管什么事,先要耐得住性子。”陆仪低低说了句。
    “皇上那句话,你也听到了。”秦王拖着脚步,坐到椅子上,抬手示意陆仪也坐。
    “说金相是国之相,金家是王爷的金家那句吗?”陆仪坐到秦王身边。
    “嗯。”半晌,秦王才低低应了一声,抬头看着陆仪,“皇上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么?”
    “知道的人,都不会跟他说,这是动荡国本的大事。再说,皇上要是知道了,太后必定能觉察出来,王爷必定也能觉出不对。他不该知道。”陆仪声音轻而柔,和缓中透着安抚之意,如同秦王很小的时候,痛了哭了,他安慰安抚他。
    “我总觉得,皇上也很可怜,这不是他的错。”好半天,秦王声音更低落,低到几不可闻,“他不知道,于我,就是兄弟相残。”
    “王爷想多了……”
    “我没想多,”秦王看着陆仪,“我常常想,我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凤哥儿,我累得很,人累,心更累。”
    “王爷,”陆仪上身前倾,想抬手拍一拍他,手刚要抬起,却又硬生生压住,“您就算不做这件事,生为皇子,您也和现在一样,殚思竭虑,如履薄冰,您看看,皇上几位皇子,哪一个不是这样?”
    秦王沉默不言。
    “我也不知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大约只有太后知道,只是,现在这个地步,王爷如果退却,陆家,金家,还有李家,还有……”陆仪顿了顿,“都是跟在王爷身后的人家,王爷进,则生,王爷退……”后面的话,陆仪没说下去。
    “要是我死了……”沉默良久,秦王声调含糊,陆仪心头一凛,“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不过,世子大约也活不了,或是疯了,还有太后。”
    秦王慢慢抬起手,捂在脸上。
    陆仪心疼无比的看着他,他还不到二十岁,他承担的东西,太多,也太重了,这间阔大无比的王府里,只有他一个人,如同他正在行走的路,只有他一个人,也只能他一个人,往前走。
    他们是他的伙伴,也是他的负担。
    “我没事,这几天太累了。”好半天,秦王抬头看着陆仪,“睡一觉就好了。”
    “那就好。”陆仪想露出个轻松笑意,笑出来,却透着沉重和勉强,“我叫人进来侍候你沐浴,你好好睡一觉,我就在外院。”
    “嗯,”秦王低低嗯了一声,示意陆仪倒杯茶给他,接过茶抿了半杯,放下杯子,垂眼吩咐道:“我没事了,你回府好好歇一歇,年过去,该办事了。有两件事,一,召拙言回来,你写封信给柏景宁,告诉他,我和拙言清理腐烂的驻军,清到现在,犯了忌,不敢再动,南边,就请他多多费心,委屈他了。措词委婉些。”
    “是。”陆仪心里一宽,暗暗松了口气,急忙答应。
    “再写封信给关铨,把北边的事告诉他,再告诉他,皇上信不过他,若北上领兵,必定擎制极多,我和拙言,如今是一多半精力都用在保全自己上,能帮他的不多,去不去,让他自己衡量。”
    “是。”陆仪这一声是里有几分疑惑,秦王看了他一眼,“关铨不是你,你是我的私人,他不是。”
    陆仪嗯了一声,“我知道了,让人进来侍候你沐浴?”
    “嗯,还有,看灯的事,是我急躁了,不是大事,先不用理会了。”秦王声音低下去。
    陆仪看着他,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低低答应一声,叫了内侍进来,自己告退回去了。
    出了王府,陆仪叫过承影,低低吩咐道:“你去找郭胜,告诉他,午时前后,一定要让李五到王府请见。”
    “是。”承影答应一声,正要上马,陆仪又吩咐道:“再问问郭胜,能不能想办法让王爷见见六哥儿和阿夏,最好就这两天。”
    “是。”承影垂眼答应,看着陆仪上了马,跟着上了马,走出去转了弯,才离开队伍,纵马去寻郭胜。
    ……………………
    江延世看着李家兄妹上了车,从小厮手里接过缰绳,正要上马,又顿住,叫过枫叶吩咐道:”立刻去找找,看看京城有哪几家明州馆子,哪家擅长什么菜,铛头是哪里人,东家又是谁,挑几家好的出来,记着,要地道的明州风味。“
    “是。”枫叶垂手答应,跟在江延世后面上了马,直奔江府回去。
    ……………………
    将李文山兄妹几个送回永宁伯府,出了巷子,徐焕一把揪住郭胜,“我有话问你,一堆的话!”
    “好好好,别说一堆,三堆五堆都行,不过你得先睡一觉,你先回去,一觉醒了,咱们慢慢说。”郭胜打着呵欠。
    “我不困,不问清楚,我哪里睡得着?现在就说,走,去你那里。”徐焕揪着郭胜不松手。
    “你看看你,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了,不就是看了一晚上灯,说了几句话,又不是什么大事。你松手,你不困我还困呢!你看看我,上下眼皮都粘一块儿了,我这把年纪,可不比你们小年青,你不睡也行,那你等我睡醒了再说,这会儿我困的心里一团乱麻,没法说话。”
    郭胜稍一用力,揪开徐焕的手,顺手在徐焕马上抽了一鞭子,“快回去歇着,睡醒了再说!”
    徐焕的马往前一个急窜,徐焕上身往后仰倒,急忙拉住缰绳,在马上坐稳,这一点儿空儿,郭胜已经催马跑远了。
    郭胜回到他那间小院,刚刚提着桶井水冲洗干净,衣服换了一半,承影就到了,传了陆仪的话,郭胜拉着他又问了几句,送走承影,郭胜不停的拍着额头,催五爷赶紧去秦王府这事好办,可五爷去秦王府之前,这一夜的事,得先有个章程……
    他还真是困糊涂了,姑娘不同凡响这事,五爷比他还早知道。
    嗯,五爷去王府前,肯定会先问好姑娘的意思,他只要把话传到就行了。
    第265章 大不相同的五哥
    这件事容易,另一件事怎么办?还就这两天!王爷是出了名的不染下尘,平时除了王府就是宫里,平时来来回回,都是坐车,连马都不骑,一堆护卫内侍围的紧紧的,连偶遇都没法偶遇。
    陆将军既然让他想办法,那就是王爷那头,他没法安排……
    郭胜拍着额头转着圈,连转了七八圈,突然顿住,他真得好好睡一觉,他急什么?把这话转给姑娘,不就得了!
    郭胜想明白了,立刻出门,直奔永宁伯府。
    郭胜赶到永宁伯府,却没敢让人叫醒李文山,叫醒李文山,再立刻出门,又是直奔秦王府,这动静可不小,如今的永宁伯府,可不是从前的无人理会。
    再说,陆将军说午时前后,还早得很呢。
    郭胜坐在李文山那间书房里,耐心的等着,吃了顿早饭,又睡了一觉,再起来吃了中午饭,里面才传出话来,五爷醒了,正吃饭,一会儿就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