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一场闹剧,在两家默契认可下,京府衙门出面,判了个义绝。
    徐焕去了趟衙门,代伤重的姐夫签了义绝的文书,和郭胜一起回到伯府,将文书给了严夫人,出了伯府,郭胜一把揪住徐焕,将他揪进了他那间小院。
    “说吧,姜家姐弟是怎么回事?”郭胜将徐焕按到廊下椅子上,劈头问道。
    “先沏壶茶,咱们忙了这大半天,渴的说不出话。”徐焕陪着一脸笑,起来捅开炉子烧水,拿茶叶洗杯子茶壶忙个不停。
    郭胜往后仰靠在椅子里,抬脚蹬着游廊栏杆,斜着徐焕,看着他专心无比忙碌无比的沏了茶,看着徐焕陪着满脸笑,双手捧了一杯,半弯着腰捧到他面前,哼了一声,努了努嘴,“先放下,说清楚再说。”
    这一对横空杀出的姐弟,坏了他的大事,让他在姑娘面前脸面全无,这是一杯茶的事儿?
    “初二到京城那天,我就准备跟你说这事。后头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就耽误下来了,我也没想到她来的这么快,说到了就到了。”徐焕放下杯子,一脸干笑,冲郭胜又弯了弯腰,才坐到郭胜旁边。
    那一对莽撞姐弟坏了郭胜的事,他只好多陪点儿小意了。
    “那是谁家姑娘?你怎么认识的?先说这个。”郭胜看着浑身都散发纠结为难的徐焕问道。
    “当然是姜家姑娘,这你知道了。”徐焕顿了顿,“是……去年跟太婆起银子的时候,偶遇认识的。”
    郭胜眼睛猛然一缩又松开,上身往前,紧盯着徐焕,“邱大当家家里的?”
    徐焕吓了一跳,直直的瞪着郭胜,“你你?你怎么?怎么知道的?”
    “嘿!”郭胜见徐焕这幅样子,嘴角一路往下扯的鄙夷无比,“还我怎么知道的?你太婆到哪儿起银子去了?你瞧你难为成这样,不就是不好说?还有,这姜姓,必定是你那个舅舅耍的小聪明,邱姓出自姜么,老实说,我最讨厌你们这些酸文人这德行,什么时候都敢耍小聪明,真是不要命。”
    郭胜一脸鄙夷,还没鄙夷完,又疑惑上了,“不对啊,邱大当家的不过三十出头,你跟我说的是实话吧?真三十出头?不是六十?那丫头有二十没有?没有二十,也有十八九了,邱大当家的妹妹?侄女儿?”
    “那是舅舅的独养闺女。”徐焕闷声答了句。
    郭胜用力往后靠到椅子里,摇的椅子叽嘎乱响,郭胜拖着长音带着转弯,长长噢了一声,又啧啧几声,“邱大当家跟你舅舅,还真是……两位一体,你舅舅这个闺女是独养,那邱大当家呢?有几个娃?那个傻小子是老几?长子?”
    “也是就这一个,邱大当家的媳妇跟他青梅竹马,也是个狠角儿,儿子三岁那年,他们跟另一伙人火拼,邱大当家中了埋伏,他媳妇带人去救他,救出了邱大当家,自己死了,邱大当家是个重情的,一直守到现在,就这一个独养儿子。”
    徐焕声音很低,郭胜欠身往前,听的十分专注。
    “他媳妇死后隔年,舅舅就带着尚武和文姐儿,呃,”徐焕忙跟着解释了一句,“舅舅给起的名字,大姐叫姜尚文,一个叫姜尚武。那年尚武五岁,舅舅带着他俩,先到京城,转了十几道手,托进了一户人家,弄了个京籍,这家有个明州的外家,带着他们又到了明州,安顿在了明州城里。这么些年,一直是太婆暗中照顾,我是去年年底,才刚知道这事。”
    “那位尚文大娘子,看上你了?”郭胜那双眼睛多毒,虽说就看了那么几眼,他就看出来了。
    “唉!”徐焕长长的叹了口气,“那丫头见我头一面,就大呼小叫,说认识我,在明州城见过我好多回,问我记得她不,我根本就不认识她!唉。”
    “你也看上她了?”郭胜嘴角又往下撇,上上下下打量着徐焕。
    徐焕急忙摆手,“没有没有,真没有。你别多想,你这人怎么能这样?亏我平时那么高看你!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找个温柔安静,饱读诗书的好女子,她哪行?你想的可真多!你这人真是!”
    郭胜那嘴角撇的快掉到脖子上了,“你瞧瞧你这幅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德行,看上就看上了,求了亲娶回来就是了,你舅舅肯定千肯万肯,不然,也不能让他闺女就这么千里迢迢追着你来了,你太婆肯定不会不肯,不然你舅舅也不敢让他闺女就这么来了。”
    “唉!”徐焕一声长叹,上身往下萎进椅子里,“老郭,我问你,你为什么不入仕?为什么要绝了仕途?”
    “我这个人……”郭胜说到一半,斜着徐焕,片刻,也是一声长叹,往后仰倒在椅了里,又是一声长叹。
    “文姐儿阿武的来历,你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朝廷里,比你精明的人多的是。
    这会儿文姐儿和阿武不过是恒河沙一般的升斗小民,没人理会,也就没人知道。
    要是……别说一入仕途,以后有了政敌仇人什么的,就是中了进士,一举成名天下知,家里人过往事,都得被好事之人仔仔细细扒无数来回,文姐儿,和阿武,经得起扒么?”
    徐焕声音低落低沉,郭胜听一句叹一口气,叹一口气点一下头。
    “象你一样,绝了仕途,”徐焕顿了顿,沉默良久,才低低道:“我下不了决心,舍不下,我是个有抱负的。”
    “你太婆什么意思?”郭胜这一会儿功夫叹的气,差不多有他过去十年多,好半天,才低声问道。
    “太婆是个老滑头,说这是我自己的事,她不管。”徐焕闷声道。
    郭胜呆了下,失笑出声,笑声没落,又叹了口气,“你也别问我,我跟你太婆一个意思,这是你自己的事,我管不着,你自己拿主意。”
    “我又没问你!”徐焕斜瞥着郭胜,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事,当然得他自己拿主意,他这主意……算了,明天再说吧。
    “有酒没有?累了,得喝几杯酒缓一缓。”好半天,徐焕声音郁郁的问道。
    “富贵!”郭胜一声大吼。
    “来了来了!”后面院子连答应带脚步一起响起,富贵从后面院子里进来,怯怯看着郭胜,听说是让他赶紧去买酒买花生买下酒菜,笑的花儿一般,连答应带躬身,愉快的跑了出去。
    郭胜陪徐焕喝到傍晚,吩咐富贵将醉的东倒西歪的徐焕送回徐家,自己在院子里来来回回踱了七八趟,理好了思绪,才进屋歇下。
    第二天一早,郭胜进了青藤院,安排李文岚院子里构思文章,站到李夏旁边,低低道:“昨天的事,是在下大意了……”
    “那对姐弟是什么人?”李夏面前摊着本书,看着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的六哥,打断郭胜的话问道。
    郭胜忙将姜尚文和姜尚武的来历说了,又将姜尚文是奔着徐焕来的京城,以及,徐焕的纠结两难,全数倒的一个字没敢留。
    李夏眉头微微蹙起,随即舒开,眉梢微微挑起又落下。
    原来霍连城和邱贺各有一女一儿安排在明州,怪不得当年抄上来的那些银钱帐,怎么对都有一块大窟窿对不上……这一对姐弟手里握的银子,可比太外婆多的多了……
    郭胜说完,屏气看着李夏,李夏又出了一会儿神,斜了郭胜一眼,“第一,姜家姐弟的事,我没听到,以后也不想再听到。”
    郭胜呆了片刻,连眨了几下眼。
    “第二,胡磐石还没把运河拢在手心里吗?阿爹路遇姜家姐弟这事,他是不知道,还是没当回事?这要是个存心送上门的呢?或是场仙人跳呢?”
    郭胜额头的汗渗了出来。
    “第三,昨天的事,你也太不经心了。狮象搏兔,亦须用全力,这话我交待过你,你不知有姜家姐弟,又让姜家姐弟长驱直入局中,这要是在战场上,这一支奇兵,就足够让你我死无葬身之地!”
    郭胜两条腿一阵接一阵发抖,额头一层接一层的冷汗,勉强撑着没跪下去。
    “哼,回去好好想想,再有第二次,你还是回去绍兴府,做一根地头小蚯蚓算了。”李夏说完,低头专心看起来书来。
    郭胜连抹了几把冷汗,抖着腿挪到门口,好大一会儿,看起来才没什么异样了。
    中午,郭胜说是徐焕昨天醉的厉害,得过去看看,要了马,直奔徐家,叫了徐焕出来,在旁边小分茶铺子里坐了,要了饭菜,一边吃一边低低道:“老徐,昨天你走后,我一夜没睡好,直想了一夜。”
    徐焕看着郭胜,凝神听他说话,什么大事,让他一夜没睡好?
    “姜家姐弟的来历,我也是,唉!”郭胜懊恼的拍着自己的额头,“自由自在惯了,一到事上,总是忘了现在是有主子的,也不算主子,也是主子,东主也是主,老徐,侍上讲究个诚字,这么大事,牵连又重,你说我要是知道了,能不往上说一声?”
    徐焕吓的两只眼睛瞪的溜圆,老郭这是要把姜家姐弟卖了?
    “你别急,你瞧你这样子,想哪儿去了?我是跟你说,姜家姐弟这来历,咱们不能知道!我昨天可什么也没听到,一个字,也没听到!”郭胜一字一句。
    徐焕瞪着郭胜,没听到……呃!那他怎么办?他不是听到的……他没看到!
    “我也不知道!”徐焕赶紧接了句,“认识姜家娘子和姜家小哥,那是因为……因为……都是明州人么,明州小地方,磕头碰脑……不是,是太婆,都是生意人家,太婆认识,遇到过两回,一面之交……就这样!”
    “姜家姐弟跟你姐夫怎么认识的?”郭胜突然问了句。
    “说是路上碰到,有几回……”徐焕说到一半,硬生生止住,咽了口口水,“我怎么知道?就是一面之交,人家这样的事,我肯定不知道。”
    郭胜斜着他,嘿笑了几声,“你可记牢了,咱们,什么都不知道。”
    和董家的亲事义绝这件事,拖了两三天,严夫人才找了个机会,委婉和缓和和徐太太以及李冬说了,李冬垂着头没说话,徐太太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这叫什么事儿,老爷莫名其妙挨了顿打,把冬姐儿好好一桩亲事打没了。
    “阿娘,没事儿,我没事,大伯娘说的对,没有缘分,阿娘我没事,您别哭。”见徐太太眼泪一串儿一串儿往下掉,李冬忙压下自己心里的难过委屈,柔声宽慰阿娘。
    严夫人怜惜的看着李冬,这孩子太让人心疼,就不能少替别人想一点,多替自己想一点儿?这会儿,她要是不管不顾的痛哭起来,不说大发了,小发一场脾气,或是耍耍性子,那就好了。
    李老爷养了几天伤,平复如初,到鸿胪寺报到当差,又忙了七八天,有几分上手,安稳下来没几天,苏叶悄悄找到李夏,低低道:“九娘子,姑娘好象不大好,这有四五天了,天天夜里说胸口痛,睡着的时候,还含含糊糊的象是痛的呻吟,还有,姑娘的月事,到今天,已经晚了五天了,姑娘的月事一向很准,前后最多差上一天两天。
    我说请个大夫诊一诊,姑娘非说她没事,说就是前几天照顾老爷累着了,歇几天就好,九娘子,我瞧着不象是累着了,咱们现在,哪有什么累的?姑娘就是不让说,说她没事,说不能帮忙,无论如何也不让再给太太和夫人添乱。”
    “姐姐这是气着了,多谢苏叶姐姐,我去跟夫人说,你放心,姐姐这脾气……亏的有苏叶姐姐!”李夏恨恨的猛跺了几下脚,赶紧去寻严夫人。
    李夏跟在严夫人身后,听着大夫长篇大论的说着肝气郁结如何如何,心情阴郁无比,姐姐这样的性子,最怕的就是肝气郁结这样的病,她得想想办法,至少先让姐姐舒开心胸,唉,这都怪她,董家这门亲事,她还是打听的太少了,应该象王爷说的,从吃奶的时候打听起……
    第305章 婆台春景
    隔了一天,霍老太太打发人过来,说要到婆台寺上香听经,顺便再赏一回暮春景色,她爱热闹,问六娘子等人有没有空陪她一起去。
    严夫人先一口替李冬应下了,亲家老太太真是太贴心了,冬姐儿得出门散散心,她和徐太太为了下个月的婚礼,忙的团团转,实在走不脱。
    六七八九四娘子,只八娘子李文梅由郭二太太代回了,说是要侍候母亲,不喜欢到处乱跑。
    严夫人懒得多搭理,隔天一大早,三辆朱轮大车,十几辆桐木大车,徐焕带人接在府门口,出了巷子,会合了霍老太太的车队,往城外的婆台寺过去。
    在二门里上车的时候,李文楠一定要挤在李夏车上,李夏一定要挤到李冬车上,三辆车,一辆车挤了三个人,空着两辆车出的门。
    出了巷子,李文楠掀着车帘,冲车帘挂起,正往她们车上看的霍老太太笑容灿烂的挥手,霍老太太看着车窗里几乎脸贴脸的李文楠和李夏,没等她看向后面的车子,李夏往旁边闪,将李冬让了出来,霍老太太笑起来。
    霍老太太的车子走到前面,李夏三人的车子跟在后面。
    街道两边,店铺门刚刚开出来,伙计们进进出出正忙碌,掌柜背着手站在铺子门口,看着伙计们忙碌,打点着一天的生意。
    李夏拉着李冬从车窗往外看,“姐姐你看,那后头,看到那个飞出来的屋檐了吧,那就是吴起庙,我上回和七姐姐去看过一回了,真是吴起庙,等咱们从城外回来,明天回来,后天?咱们去吴起庙。
    还有那里,那家的馒头特别好吃,比咱们家里做的好吃……”
    “那个我知道!”李文楠把头挤上来,话也得赶紧挤上来,“下次我带你们去!我跟你们说,你们知道为什么他家馒头好吃吗?因为他们家揉面的,都是几百斤重的大汉……”
    “什么是几百斤重的大汉?”李冬不明白了。
    李夏笑的捶着车窗台子,“七姐姐啊!”
    “就是特别有力气的汉子。”李文楠半点不好意思也没有,“这么壮,这么高,站成一排揉面,嗐!六姐姐儿我跟你说,吴起庙没意思,冷清的要命,咱们去看几百斤大汉揉面!”
    李冬忍不住笑,“好。”
    “姐姐别理她,姐姐你看,那里,就是西角楼……”李夏的话说到一半,又被李文楠打断,“哎!怎么走这条街了,这条街一点也不热闹,更不好看,应该走南门大街!赶紧跟太外婆说,不对跟舅舅说,来人!”
    “这条街挺好,楠姐儿……”李冬急忙去拉就要叫人改道的李文楠,她们是跟太外婆出来,就是不跟太外婆出来,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
    “我也喜欢南门大街,舅舅舅舅!”李夏从车窗里招手叫徐焕。
    徐焕急忙催马过来,“怎么了?”
    “我们要看南门大街!”李文楠愉快的答道。
    “还有西角楼大街……”李夏立刻再接一句。
    “西角楼大街已经过了……”李冬有点儿急了,楠姐儿和阿夏这也太不懂事了些。
    徐焕看看李文楠和李夏,又看看又着急又有几分难堪的李冬,心里微微一动,手里的马鞭在李文楠和李夏头上轻轻点了下,“你们这两个丫头,真是一点儿也不委屈自己,舅舅就喜欢你们两个这样,太外婆也是,舅舅和太外婆,就是喜欢让你们高兴,这容易,木瓜,到前头说一声,掉个头,咱们从西角楼大街,拐到南门大街过去。”
    “徐家舅舅你最好了!比我舅舅好!”李文楠愉快的轻呼了一声,马屁赶紧跟上。
    李夏看着徐焕,笑的眼睛都成一条线了,郭胜说她这个舅舅聪明得很,真是聪明得厉害!她喜欢得很呢!
    李冬有几分怔忡,徐焕看着她,在马上微微欠身,一幅说悄悄话的神情,“冬姐儿,我教你一招,你要是想做什么,看什么,要什么,就让这俩妮子去说,这俩妮子,皮厚得很。这招舅舅常用。”
    李冬瞪着徐焕,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