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着李文楠和霍老太太下了楼,阮夫人抿了半杯茶,往坐到她身边看着街上热闹的李夏身边凑了凑,低声道:“将军说,有话跟你说,挺要紧的,你下楼看看?”
    李夏哈了一声,站起来,冲徐太太努了努嘴,“要是回来晚了,就跟阿娘说我已经先回去了。”
    阮夫人笑应了,李夏招手叫了端砚,一起下了楼。
    楼下,承影看到李夏,急忙几步迎上来,欠身笑道:“姑娘好,人太多,车子轿子都走不动,得走过去。”
    李夏点头,承影在前,几个小厮跟上来,挡在李夏和端砚四周,顺着人流,往宣德门方向挤过去。
    第340章 作主
    秦王府的灯棚在御街最前,正对着鳌山,一片流光溢彩、沸腾喧嚣中,灯光昏暗的灯棚显的过份安静了。
    陆仪站在楼梯口,看着李夏拎着裙子沿楼梯上来,抬手掀起帘子,笑容温和,微微颔首致意。
    昏暗的灯棚里,秦王坐在放的很靠后的椅子上,回头看着李夏进来,招手示意她坐过去。
    李夏进来,站住,目光从秦王身上扫向四周,这间灯棚里,扑面而来的感觉,和往常大不一样。
    李夏回头看向陆仪,陆仪正转身走向灯棚一角,李夏目光往下落在走动的衣襟,他跟往常也很不一样,出什么事了?
    “过来这里坐。”见李夏站住了,秦王再次招呼。
    李夏走过秦王,站在台子正中,往四周看了看,才退到秦王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你这灯棚位置太好,鳌山亮的有点儿刺眼了。”
    “嗯,我也这么觉得。”秦王笑应了句,抬头却看向侧前的宣德楼。
    李夏随着他的目光看向宣德楼,从那里往下看鳌山,过于居高临下,那鳌山年年都是一幅跪伏的样子,古六说的雄伟壮观,她从来没能看到过。
    这会儿看过去,倒是有了几分雄伟壮观的意思。
    李夏的目光移回来,打量着正对着眼前的鳌山。
    “去年没来看鳌山?”秦王看着李夏,神情中隐隐透着几分阴郁。
    “本来是要来看的,后来坐船沿河看灯去了,各有千秋。”李夏的目光从鳌山,看向四周。
    “今年的鳌山比往年好,往上加了一层,占地也广了三成,十分难得。”秦王带着笑意道。
    李夏没听出笑意,她只觉得这会儿的他,象鳌山最底下,沉重而阴暗。
    “高是高了,可那水却汲不上去,我还是觉得水从顶上倾泻而下更好看些。”李夏指着从鳌山上飞流而下的水瀑。
    “小古也这么说。”秦王的目光不知道落在哪里。
    李夏看着他,忍不住蹙眉,沉默片刻,李夏在椅子挪了挪,挪到面对秦王,微微欠身往前,仔细打量着秦王,“你今天有点儿不一样。很不一样。”
    秦王迎着李夏的目光,下意识的上身往后仰,随即又避开了李夏的目光,突然发现,原本以为整理的非常清楚明白的思绪,其实还是乱纷纷一团。
    “去年中秋,你去独乐冈了?”秦王想着从哪儿说起,可这一句问出来,立刻觉得十分的不合适。
    “嗯,跟太外婆,舅舅,姐姐,还有七姐姐,姐姐和七姐姐都喝醉了,我和太外婆酒量都好,回来的时候,碰到江公子,跟他又去赏了一回月,在独乐冈后山,景色极好,还有江公子的笛子,也极好。”
    李夏答的极其爽快,又极其简洁。
    陆仪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
    “江延世不是良配。”秦王沉默片刻,直接了当道。
    “我知道,”李夏点头,“我就是看看,现在看好了,以后不看了。”
    “嗯,你大伯娘开始替你看人家了吗?”秦王眼皮微垂,她这么聪明,他还是直接跟她说清楚最好。
    “不知道,应该还没有,还早呢。”李夏转头看向陆仪,陆仪却目不转睛的看着鳌山。
    李夏收回目光,微微侧头,看着秦王,是有人要给她指亲了吗,还是他要定亲了?还是魏家姑娘?
    “你看,我这间灯棚对面,是江家的灯棚,十几年前,郑太后还在的时候,那个位置,是郑家的,我们隔壁,是长沙王府的灯棚,长沙王府对面,是古家,古家旁边,是苏尚书府上,苏家对面,是大长公主府上的灯棚,再往后,是唐家,魏相府上,严家等诸家尚书府上。”
    李夏一只手托着腮,看着秦王,静等他往下说。
    “从我这里,直到御街过半,这些灯棚,岿然不动,年年都在同一个位置的,除了长沙王府,就是古家。”秦王的手指,从旁边,点向对面。
    “本朝定鼎以来,就是唐家这样的诗书大家,也有好些年,在这御街上根本没有位置,比你们府上最难的时候还不如,郑家有烈火烹油,傲视整条御街的时候,也有两三次,险些灭门,长沙王府,之前岿然不动,之后……”
    秦王沉默了,好半天,慢慢叹了口气,“就不知道了,只有古家,福泽深厚,谨守祖训,诗书耕读传家,文曲星曾经临凡落脚的地方,之前屹立百余年,之后,至少本朝,他那间灯棚,会一直在那里。”
    李夏目光越来越沉,他先问她的亲事……
    “古家门风严谨,又极其富庶,小古的脾气你知道,你很小的时候,他就很疼你,不亚于我和拙言,要说毛病,就是爱美人儿这一样,你能容就容,要是觉得委屈,你能管得住他,管严了就是了,小古是能管得住的。”
    李夏长长噢了一声,坐直上身,斜着秦王问道:“是古家托你提亲,还是你要向古家提亲?”
    “你要是觉得好,我让古家上门提亲。”秦王看着面前亮的刺眼的鳌山。
    “我觉得,六少爷跟我六哥一样,当哥哥也就算了,再嫌弃也是自家哥哥啊,没办法。”李夏给自己倒了杯茶,坐的更自在些,抿了口茶。
    秦王回头,带着几分意外看向她,陆仪紧盯着李夏,微微有些紧张。
    “我还是觉得江公子更好。”李夏语调闲闲。
    “阿夏,江家不合适,我不想你有生之年,经历抄家灭门这样的惨事,江延世不是个安份性子……”
    “我也不是啊。”李夏截过秦王的话,侧着头,笑眯眯看着他。
    “江家不行,你要是不喜欢小古,那就……”后面的话,秦王卡住了,换一家,换哪家呢?他挑挑拣拣了快一年了,只有古家让他满意……
    李夏侧头看向陆仪,陆仪迎上李夏的目光,立刻避开,背着手,站的笔直,目不转睛的看着鳌山。
    李夏轻轻哈了一声,挪了点儿,看着秦王一脸的纠结问道:“你的亲事呢?你阿娘给你定下来没有?”
    “还没有。”秦王一个怔神。
    李夏又挪了挪,两条胳膊一起支在她和秦王之间的高几上,托腮看着秦王,好一会儿,慢吞吞道:“我就觉得,只有你比江公子好,哪儿都好。”
    陆仪猛一声咳,接着几声又是几声猛咳。
    秦王瞪着李夏,仿佛没听到陆仪那一阵狂咳,好一会儿,点着李夏,“你,你知道你这话……你知道你说了什么?”
    李夏两只手托着腮,连头带上身一起点,“可是我家门第儿太低了,唉,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江公子也勉强过得去。”
    陆仪转身,掀帘站到了外面。
    秦王上身一点点往后仰,仰到不能再仰,突然坐直,抬手直直指着前面,“看灯吧,很好看。”
    李夏没动,托腮看着直眼看灯的秦王,片刻,站起来,“你还有别的事吗?没有我就走了,我是偷偷溜出来的,时候长了就瞒不住了。”
    “我送你回去。”秦王站起来,擦身越过李夏,穿过应声而起的帘子,下楼的脚步十分急快。
    李夏不紧不慢的出来,陆仪微微欠身,忍着笑,“姑娘……豪气!”
    李夏看了他一眼,将裙子提起来些,下了楼,伸手指捅了捅背对灯棚,负手站的笔直的秦王,“走吧。”
    陆仪打了个手势,还是承影带路,却引着众护卫小厮,从旁边人少安静的巷子里绕往陆家灯棚。
    “阿夏,你真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离开喧嚣无比的热闹,秦王顿住脚步,低头看着李夏。
    “嗯。”李夏迎着他的目光,认真点头,她知道她说了什么,她想了很久了,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你知道我……”秦王口齿凝涩。
    “你要做大事,我知道。”
    “不止是大事……”秦王声音很低,不是大事,是大逆不道的事。
    “做什么都行。”李夏往前半步,仰头看着秦王,“我就是想跟在你身边,想见你的时候,就能见到你,想和你说话的时候,就能和你说说话,至少要象现在这样,可是……”
    李夏喉咙微哽,可要是两年后他没有了……
    这一世的未来,这天道,她觉得没有谁比她这个主政十数年、君临天下十数年的太后,更重要的了,她要先改变自己,她变了,她要看看这天道变不变!
    “阿夏,我以后,十几年,几十年,都很艰难,不光艰难,也许几年后,或者明年,甚至明天,一夜之间身首异处,也可能整个秦王府都是身首异处,你跟着我,我不忍心……”秦王声音越来越低。
    李夏没说话,低下头,往前半步,将手放到秦王手里。
    秦王呆了片刻,慢慢握住李夏的手,一点点握紧,牵着她,穿过明暗不定的巷道,将她送到陆家灯棚下,拉着她面对自己,“出了正月,我就去请旨。”
    李夏笑容绽放,“嗯,那我上去啦。”
    秦王后退几步,看着李夏脚步雀跃的跳上楼梯,又站了片刻,才转过身,吩咐承影:“从这条街回去,看看热闹。”
    第341章 召见
    今年这个年,虽说比往年忙了翻倍不止,可有几个媳妇分担,严夫人只盯着几件要紧事,倒也没比往年辛苦多少。
    唐家瑞嫁进来隔月,就被严夫人带在身边打理家事,大奶奶赵氏一气之下,就病着不肯好。
    严夫人只当她病了,一句多话都不问。
    等到秋闱放了榜,严夫人叫了大奶奶赵氏,二奶奶黄氏,和李文松媳妇姚四奶奶,到自己屋里,屏退丫头婆子,简洁明了的说了一二三件事。
    头一件,是银钱,说的清楚明白。
    小三房当初去太原府时,是拿着小三房应得的一份走的,现在回来,一应用度虽说从公里支出,可小三房的庄子铺子,年帐也是交进了公帐的,入帐足够小三房日常用度支出,明细帐都在,谁想看谁拿去看。
    五哥儿成亲,所有银子,都是徐家拿来的,银帐都在,谁想看随意,都是明帐。
    冬姐儿和阿夏的嫁妆,徐家早就放了话,三太太也说过好几回了,她也早有准备,公中的定例,一文不要,至于六哥儿成亲,徐家也有话在先,照五哥儿的例。
    老夫人,老太爷百年之后,分了家,小三房搬走,自行置办宅院,一分家产不要。
    第二件,这伯府的恩荫恩惠,也就大老爷那点子小恩惠,小三房肯定是用不着了,往后,谁恩惠谁,还说不上来呢,这就是你们兄弟妯娌之间的事,她是不管的。
    第三件,小长房三支,老大就不提了,科举舞弊一案抹成白身,只能杂途入仕,眼下连个门缝都没有呢,现在老二中了举人,老太爷百年之后,分了家,小长房谁能支撑起来,就是谁来支撑。
    严夫人说完这些,再说了管家理事的事,她当家主事,这府里五个媳妇儿,都是要担一份责管一份事儿的,不过,要是非得病着,诸事不管,也可以,这府里有五个媳妇,又不是只有一个。
    从严夫人院里回去,赵大奶奶结结实实的真病了一场,直病了一个来月,李冬定下阮十七那几天,瘦了一大圈的赵大奶奶出了院子,说是病好了,从严夫人手里领了份差使。
    至于二房李文林的媳妇沈三奶奶,唐家瑞嫁进来之后,郭二太太那股子邪火怒气就窝在心头一刻没消过,一句天大的事也比不过一个孝字,拘着沈三奶奶在身边侍病,以此表达和发泄对严夫人浓的比海深的不满。
    严夫人眼皮都懒得抬。
    她家老爷要是在府里,是看不得府里五个媳妇站出来少一个这样的事儿,也容不得兄弟姐妹不和诸如此类,更容不得二太太不贤,二老爷胡闹,以及林哥儿不成器,他不许二房有他觉得不对的事,可这会儿,她家老爷又不在府里。
    至于她,妇人家要求不高,不惹事就行了。
    这个年,姚老夫人忙着全方位打压老东西和老东西的小妖精,李老太爷忙着护着小妖精,对付姚老夫人的打压,郭二太太一手揪着儿子儿媳妇,一手揪着别的人,闭门示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