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1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文楠对着一点点往上漫涨的洪水,和半点不见小的雨幕,一点点恐惧起来,拉了拉李夏,声音微抖,“阿夏,你看这水,你说,会不会……全淹死了?我不死凫水。”
    “不会,皇上还在宫里呢。”李夏声音不低,至少严夫人能听到,“水一起来,我就让富贵去看着了,宫里一有动静,咱们就跟着往城外去。”
    “还用让富贵看着?”严夫人回头扫了眼李夏,“真要是该赶紧出城了,肯定有人递信儿。”
    “那倒是。”听说无性命之忧,李文楠顿时心就宽了。
    “唉。”严夫人紧皱的眉头一丝儿没能松开,她长这么大,头一回看到京城到处漫水淹成这样,这水不知道什么时候退下去,退下去之后……
    严夫人想着满屋满院满街的淤泥污秽,头痛无比。
    李夏出神的看着窗外。
    从前那场满城泛滥的水灾,是和这次一样灾横遍地,还是比这次好,她不知道,从前这场灾患时,她正病着,病的很重,她只记得半夜里,满院惊慌,她发着高热,恍恍惚惚中,又看到了姐姐,姐姐在推她叫她,她那时很清醒的知道姐姐已经没了,可又急切无比的想要抓住姐姐,从床上一头跌进了水里……
    她那时候住的院子虽然又小又破,地势却高,她床前都漫了半尺深的水,那上一回的水患,只怕比这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次水是什么时候开始退的,她也不记得,不过,她一直都在府里,后来有人进来,把她放到了柜子上面,再后来,她记得五哥双手按在柜子上,一张脸脏的没人样儿,笑着安慰她,说没事了,水退了。
    那柜子,只有五哥一半那么高,那这水,到傍晚应该就差不多了。
    李夏站在窗前,伸头看着小山脚下,水已经淹过那张石桌,石桌那儿地势高,差不多了。
    午后,雨势有些放缓的样子,罗仲生和柏乔浑身湿透的回到都水监衙门,都水监衙门里也到处都是水了。
    朱参议早就到了,和姚参议一起,把所有的卷宗都已经搬到了桌子柜子板子搭起的高台上,罗仲生和柏乔换了身干爽衣服,一人喝了一碗姜汤,常家贵被一个高大壮实的长随背着,进了都水监。
    “他这是刚到?”罗仲生看着姚参议问道,姚参议点头。
    柏乔一根眉毛挑的不能再高了,上上下下打量着常家贵,再看向罗仲生,嘿笑了两声,没说话。
    罗仲生脸色很不好看,姚参议微微欠身道:“东翁,我有些事,得问一问常监事。”
    罗仲生嗯了一声应了,姚参议冲常家贵拱了拱手,客气问道:“有几件事,得请教常监事,都水监的文档河图,除了东边那五间库房,是不是在别处存的还有?”
    “都在那五间屋里,别处一点儿没有,全在那里,你要什么,那里都有。”常家贵看起来气色不错,小报已经抄了不少,话也放出去了,他的心大致安定了下来。
    “那五间库房,常监事上一趟去,大概是什么时候?”姚参议再次客气问道。
    “我要看什么,让他们拿出来就是,就象你们罗尚书,难不成他要找什么东西,还得自己亲自跑一趟库房,自己去找?”常家贵一颗心落定,这精明也就回来了。
    “看来常监事没去过库房。”姚参议指着旁边案子上摊着的卷宗河图,“请常监事看看,那五间库房里,还能用的文书河图,只有这些了,别的,连架子都被虫子蛀空蛀坏了,这河图不全……”
    “这不可能!”姚参议话没说完,就被常家贵打断,“这位是……”常家贵看向罗仲生。
    “姚参议。”罗仲生皱着眉头,带着几分冷意答了句,他说不可能……
    “姚参议,我这文书河图,必定都是齐全的,只怕是姚参议疏忽大意,水淹了吧?这事儿,可不是姚参议一个人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这都水监,别的不说,至少东西是齐全的。”常家贵半分不认。
    这会儿哪是认错的时候,他认了头一条,那后面无数的错处,他们都得推到他头上,他可不是好欺负的!
    第389章 此皇不比彼皇
    “这会儿不是论这事的时候。”罗仲生插话道:“河图,还有历年疏通河道的细册文书,照规矩,至少要抄出一份,另存别处,去问一问,先调过来用一用。”
    姚参议气的脸都青了,听了罗仲生的话,深吸了口气,压下那股子忿怒,他跟他在这儿争口舌之利可没什么意思,这些图纸文书只怕已经几十年没往里递进更新了,嗯,从现在起,收拿到的证据证人,都要集全拿好了。
    常家贵心里滑过丝说不上来的不妥,一闪而过,从他接手这都水监以来,从他父亲那时候起,这都水监衙门一直都是这样,可从来没有人说过半个不字。
    “雨小多了。”站在窗前的柏乔,带着几分惊喜回头道。
    他和罗仲生东南西北城跑了一圈,谁也没说,可谁都心知肚明,水淹到这份上,除了指望雨停,别的,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常家贵急忙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细薄下来的雨丝,和天际隐隐的亮光,脸上隐隐露出丝失望,他刚刚散布出全家惹了天怒的话,这会儿竟然象是要放睛了……
    柏乔斜着常家贵脸上隐隐的失望,忍不住蹙起了眉,他这份失望,他实在想不通。
    朱参议念起佛,姚参议也忍不住阿弥陀佛,罗仲生露出丝丝笑意,又叹了口气,“菩萨保佑,这雨总算小点儿了,今天夜里,也能好过些。”
    城外,全具有出殡的队伍已经赶的零乱狼狈不堪,落葬的时辰是阴阳先生看定的,可这大雨和泥泞,以及暴涨的河水山溪,和被河水冲的漫的找不着的路,打乱阻隔了行程,管事们急的吼的喉咙都哑了,可还是误了落葬时辰,直到天黑透了,才赶到墓地,慌乱胡乱的落了葬。
    赶不回去,只能在附近庄子里歇上一夜的全德清,满腔愤怒,误了落葬时辰,也许,就误过了他们全氏一家的子孙前程,这不是天意,这是人祸!不过几天的雨而已,他长这么大,比这大得多的雨,经历过看过的,没有十回也有八回,哪一回也没象这次这样,淹了城里城外。
    这河道是一年一年淤积起来的,淤积了几十年的河道,就有了今天!
    常家这一门的混帐!
    全德清的愤怒,又泼了一桶油。
    急急从城里赶来的管事,报了名进来,带着几分急切禀报道:“爷,这几份,是午后刚刚出来的小报,您看看这里,占了多一半的地方,说京城淹了满城,是因为咱们出殡时打了士子,触怒了天道,这才……”
    全德清一把抓起小报,抬手止住管事的禀报,一目十行扫过一遍,脸色铁青,“城里已经流言四起了?”
    “是,小的赶得急,就买了这几份,别的还有,只怕是那群士子……”管事一路上急赶过来,脸色一直苍白,这会儿的惊恐,就显不出来了。
    “叫二爷过来。你去歇着。”全德清打断管事的话吩咐道。
    片刻,全德明进来,全德清指着桌子上一叠小报,“常家出手了,要把这水淹京城的罪名,安到咱们头上。”
    全德明拿起小报,看了几份,眉头紧皱,语气忿然,“这常家怎么混帐成这样?他那河道几十年不疏通,自己心里没有数?天道?当皇上和朝廷里都是他这样的蠢货?”
    “就是太有数了,才赶紧找人替他背黑锅,这招数是蠢,可是,得防着有心人利用了。”全德清叹了口气,“还有,这主意是常家那一群混帐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指点?要是有人指点,这人……”全德清看着弟弟,没说下去。
    全德明脸色有点儿青了,常家不经查,他们全家,也一样是个不能查的,只要挑起一点儿事头,着手一查起来……
    全德明轻轻打了个寒噤,“咱们怎么办?”
    “明天早朝前,弹劾都水监疏通不利的折子,都递进去,还有那群士子,让贵才赶回去,找人让那帮士子上书,弹劾都水监从不疏通河道,以至于漫淹了京城。”
    全德清已经理清了思路,“常家实在混帐,阿爹活着的时候,不管跟常家贵和他那个混帐父亲说过多少回,身为都水监监事,京畿河道,疏通这一件,一定要做好,这是根本。说了十几年,全无用处!现在,竟要反手一耙子,打到咱们头上!”
    “常家这一窝子,简直四六不分!”全德明一巴掌拍在那些小报上,“咱们做到什么地步?”
    “阿爹说过,皇上不比先皇。”全德清垂着眼皮,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先皇极重情义,皇上……这一趟水淹京城,说是连宫里都淹了,家家受损,民愤也就算了,朝臣,只怕人人都有一肚子怒气,就因为这些怒气,弹劾折子,咱们不能不上,无论如何,不能扯上水淹京城这件事,可上了折子,到什么地步,谁知道呢。”
    全德明的心情,也跟着沉了下去,阿爹临终嘱咐过……
    “先看看常家吧,真要是……”好半在,全德清声音极沉极低道。
    “阿爹临走前交待过……”全德明看着哥哥。
    “嗯,看看常家这一趟怎么样,从阿爹到咱们,从先皇到皇上,这几十年,想退,只怕都不容易。”
    全德清声音更加低落,全德明紧拧着眉头,半晌,长叹了口气。
    京城客栈里受伤受惊的诸士子,已经在苏烨和古六的安排下,挪进了地势较高,坚固宽敞的太学里。
    傍晚,雨势转小,到天黑时,雨几乎停了,众人宽心之下,竟生出浓浓的喜悦,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如今总算平安了。
    没受这场劫难,赶过来照应说话,或是凑过来一起躲灾难的士子们三五结队,淌出去一趟回来,带回了一包一包的小报。
    小报分到诸士子手里,看了几眼,就有人愤然而骂,“真是混帐!这是要把这场水灾安到咱们头上?”
    “是说全家打了咱们,才惹了……”另一个士子看了一半,忙接了句。
    “这说法不能细究,能说全家打咱们,也能说是咱们怨气冲天,才惹来了这场祸患,这些都是混帐话,这场水灾是怎么来的?天道?那不是笑话儿么!”
    “我听说这汴河,已经几十年没好好清过了。”旁边一个士子接话道。
    “这个我知道,我有个同族常叔,在长垣码头领份差使,说不光汴河,这京城河道,从常家接了都水监衙门,就没清过,头些年还好,不管多吃重的船,从运河一路进东水门,再出去,通畅无阻,十几年前开始搁浅,到这七八年,重船都要在长垣码头停一天,一船分出去些才行,到这两年,一船货,至少得分成两船,才能进得去,可见汴河淤积,严重到什么份上了。”
    坐到门口的一个士子,说的极其详细。
    “我在京城住了小二十年了,头一回到京城那年,秋闱前,象今天这样的大雨,足足下满了十天,一会儿没停过,一会儿没小过,我是山西人,当时真吓坏了,可一点事儿也没有,这一回,可不如上一次雨大。”正蹲在屋里扇着火烧水的一个老仆接了句。
    “河道淤积的太厉害了。”
    “常家接管都水监,两代了吧?听说常家富得很呢。”
    “可不是富,河工银子全在他们家呢。”
    “这文章是谁写的?真有意思,不提河道淤积,说什么惹了天道,天道不仁,万物在天道眼里都是刍狗,咱们挨打这点子小事能惹着天道那就好了。”
    “写文章这人用心恶毒,你们说,会不会是常家的人?”
    “这太可恶了,往咱们头上扣屎盆子。”
    “不能由着他们扣屎盆子,咱们又不是不会写文章,这小报上的文章,都是怎么出来的?”
    “咱们还能联名上折子,都水监腐烂成这样,首相这失察之责不可推卸!”
    “就是,要不是咱们命大,说不定就淹死这场雨里,被常家给害死了!有这一回就够了,不能再有第二回 !咱们也得发发声。”
    ……
    古六和苏烨分了上下午,这会儿,苏烨已经回去了,古六留在太学照应。
    古六站在屋角一片阴影中,听了一会儿,见群情越来越激愤,几个士子已经研墨铺纸,要写文章了,转个身,悄悄退出去,招手叫了个小厮过来,低低吩咐了几句,小厮出门,绕了几个弯,直奔往陆府寻陆将军去了。
    第390章 急蠢坏祸
    人定时分,雨停了,久违的星光破云而出,从半夜忙到半夜的黄府尹和吴推官等人长长松了口气,接着到处查看,城里的民房,淹倒了很多,北城声势低,最低洼的地方,水积了一人多深。
    柏乔带着人,和黄府尹一东一西,也是一夜没睡,罗仲生早朝前睡了一个来时辰,会合了柏乔和疲惫不堪的黄府尹,就急急忙忙上早朝去了。
    魏相的车子刚拐上御街,就迎面撞上了深一脚浅一脚赶往宣德门递折子的士子们,有人认出了魏相的车子,士子们围上去,将折子给了魏相。
    宫里的水已经算是退尽了,大殿上还好,宫门里面,到处都能看到水淹过的痕迹,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翠绿的青蛙欢快的跳过,对它们来说,刚刚结束了一场狂欢。
    早朝上,从皇上到站在最尾的官员,都透着丝丝狼狈和晦气。
    罗仲生先上前一步,摸出路上刚刚理出来的数据,说从昨天直到今天凌晨的汛情,以及城里的灾情。
    都水监的乱相和常家贵的几乎不见人影,罗仲生一字未提,他做官至今,奉行的是从不主动与人为敌,都水监和常家这个样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朝中官员,甚至皇上,只怕都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
    常家两任都水监监事,前后几十年,御史台一字没有,尚书门下一言不发,他这个多年外任,回到京城还没满一任的工部尚书,犯不着知道那么多。
    罗仲生从昨天领命起查看到的情况说到今天凌晨,刚刚说完,魏相上前一步,将路上接的那份士子折子,奉给了皇上,这份折子,他只是代转,不能不转,却也不愿多说。
    魏相的折子之后,几个御史出列,各自递上自己的弹劾折子。
    皇上脸色阴沉,看向金相,金相出列欠身道:“臣记得先皇多次说过,水利一事,必要由知水懂水者掌管统领,最忌不懂装懂,胡乱指挥,先皇还说过,前都水监监事都常世富精通水利,乃是难得的懂水之人,也是因为常世富精通水利,先皇才破例将他任命为都水监监事,先皇在世时,常常告诫臣等,不懂水者,不可妄言。臣以为,此事,陛下应召常家贵询问究竟。”
    “嗯。”皇上十分赞同金相的建议,金相这一番话,他更是无比赞同。
    常家贵也算累了一天,天黑后雨停了,常家贵心安之余,又颇有几分悻悻然,他刚刚放出了话,这雨就停了,雨停了灾没了,全家还能有什么事儿?
    回到家里,和两个儿子喝着酒说了一会儿话,回到自己院里,又被新纳的小妾撩起了性致,小内侍到常家传旨召进时,常家贵还搂着小妾睡的香甜无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