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盛华 第2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银贵头也不回的摆着手,伙计刚把鱼篓放回河里,银贵猛的一提,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被提出水面。
    富贵蹲在一边,看着伙计连声唉哟着正有人要吃鲤鱼,让银贵直接把钩上的鱼甩给他,羡慕不已,“老哥,有这手本事,走到哪儿也饿不着啊。老哥,你这钓鱼,有什么秘诀没有?”富贵凑了上去。
    伙计一边取下鲤鱼,一边看着富贵笑起来,“这话我也问过,老葛头倒是不藏私,不过,他这份眼力,少说也得练上十年,知道了也没用。你们聊,我得赶紧回去,老葛中午想吃啥?铛头让你早说,他得空亲手给你做。”
    “铛头做的油泼面最好,他要得空,给我来一碗。”银贵不客气的回头道。
    “好咧。”伙计笑起来,“铛头最得意的,就是他那手油泼面,但凡要吃油泼面的,他得不得空都得空。”
    第460章 缝隙总是有的
    “铛头是秦凤一带的?”富贵蹲到银贵身边问道。
    “不是,铛头他娘是凤翔府人,做的一手好茶饭,他爹是个酒鬼,喝醉了就会打人,也是个苦命的。”银贵将钓杆架在旁边树杈上,喝着茶和富贵闲话。
    “有缝儿了?”富贵也抿着茶,七月已经快过完了,他有些焦躁了。
    “昨天晚上,我跟铛头喝了半夜酒,铛头酒多了,哭的伤心,含含糊糊说了几句话,我听着象是有逢儿。”银贵声音放的很低,看起来还是一派慢条斯理,待搭不搭的模样。
    “铛头今年四十了,没成家,说是不耐烦成家,我瞧着……”银贵两根手指晃了几下,富贵眉梢挑起,拖着些尾声,噢了一声,表示懂了。
    “铛头有个从小一起玩大的兄弟,姓陈,是军户,铛头也是军户,不过他爹整天泡在酒里,差使就丟了。”
    “刚才说的老陈家?”富贵问了句,银贵嗯了一声。
    “听铛头说,这老陈又仗义又有本事,接了差使后,很得上头重用,老陈的爹是个百夫长,到老陈,三十岁不到就升了千夫长。”
    “这个人得查查,太平年间这么升官,可不容易。”富贵眼睛微眯。
    “得好好查查,前天老陈领了桩小差使,办差回来路上,惊了马,说是那马好端端的,突然就惊了,老陈被甩下马,脚却扣在脚蹬子里,拖了一里来路才拦下来,腿上,胳膊上,骨头都断了,人昏迷不醒,请了几个大夫,说是能熬一天是一天吧。”
    富贵皱起了眉头,这一两个月里,这样的意外好几起了,他总觉得哪儿不对。
    “铛头哭,说老陈肯定活不成了,说这是冤魂索命,说他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他提心吊胆了十来年,到底还是出事了。”
    银贵说着,嘿嘿笑了几声。
    富贵挪了挪,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这是个大缝儿!十来年……”富贵眼睛眯起,“这老陈,还能撑几天?”
    “不能吃东西,只能灌点汤水,撑不长了。”
    “我让人好好打听打听这个老陈,你这几天盯紧铛头,让他提心吊胆十来年的事儿,他肯定知道不少,想办法从他嘴里多橇点东西出来,还有,护好他,这是个有用的。”
    富贵说着,提起空壶晃了晃,站起来,“还真是,窍门容易,学会太难,茶没了,去续壶茶,唉,白耽误了半天功夫。”
    银贵理也没理颇有几分抱怨的富贵,只顾笃笃定的钓他的鱼。
    八月初,傍晚的京城,领了苏烨吩咐的管事风尘仆仆从绍兴赶回,直奔去见苏烨。
    “回爷,小的赶到绍兴,都说没听说有叫富贵的人,银贵更没听说,小的就想,这富贵银贵,大约是后来改的名,就再打听跟在郭胜身边的下人。
    一说郭胜,倒是都知道,可是说他有小二十年没回过绍兴了,说都以为他已经死了,郭胜当年在绍兴时,说是从没听说他身边有什么下人,他一向独来独往。
    郭家的人一提起郭胜,都没什么好话,说当年郭家待他极厚,小厮长随都是挑最好的,他一个不用,自己挑了间最偏僻的小院,进进出出锁上加锁,说他是个怪物,是祸害,这一头,也没打听到。”
    管事垂着头,浑身愧疚。
    “后来,小的实在没办法,粗粗画了几笔,拿给郭家几个闲人看,都说不认识,爷吩咐悄悄儿的,小的不敢到处问,后来,也是巧了,有个街头算命的,说他看着有点儿眼熟,说是很像当地一个无赖,那无赖也不知道是姓赖,还是因为就是个无赖,都称他赖爷,不过,那个算命的也不敢很肯定,一是小的画的不怎么像,二是,那算命的说,赖爷没有画像上那么贵气和善。
    小的就细问了几句,算命的说,赖爷跟郭家那位爷认不认识他不知道,他说他到绍兴地面上算命,还不到十年呢,郭家那位爷早就不在绍兴地面上了。
    那个赖爷,算命的说他到绍兴地面上时,赖爷就已经归隐了,后来,说是娶了房媳妇,嫌绍兴地面上知根知底的人太多,就搬走了,说是有说搬到明州的,有说搬到杭州的,还有说搬到平江府了,还说听说赖爷早就儿女双全,还说听说赖爷家儿子读书聪明得很。
    别的就没什么了,小的不敢多耽误,就……”
    管事低垂着头,他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苏烨凝神听着,片刻,看着管事道:“也不算空跑一趟,至少……”
    苏烨顿住了后面的话,至少,郭胜那句打发回绍兴老家办点事的话,是假非真,这句是假的,那去绍兴也是假的,没去绍兴,那去哪儿了?这一去就是两个多月了……
    苏烨出了一会儿神,吩咐管事:“这一趟辛苦了,回去好好歇两天。”
    管事感激不尽的连连磕头,垂手退出,长长松了口气。
    李夏出嫁的日子定在八月二十二,进了八月,整个永宁伯府上下,就忙的一个个脚不沾地。
    严夫人捏着礼部送过来的一条条仪程规矩,烦恼无比的紧拧着眉。
    这仪程规矩里,是少不了永宁伯和姚老夫人这一对儿的,永宁伯还好,一来瘫在床上好几年了,抬出来应个景就很过得去了,二来,永宁伯是很乐意应这个景,只要看着他别兴奋过了头,闹出什么笑话儿就行了,这容易。
    可老夫人怎么办?
    她和老三媳妇,甚至压着老二媳妇也一起走过不只一趟了,请老夫人回来这一趟,可老夫人……
    严夫人想着姚老夫人对着她们三个媳妇,那一声比一声响亮,声声都是痛快愉快的大笑,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
    请回老夫人这件事,她听了那一阵笑声,就死心不再想了,可老夫人不回府这事,怎么样才能体体面面的掩饰过去呢?
    说病了?只怕老夫人立刻就要跳出来一巴掌狠狠甩在她、甩在永宁伯府脸上。
    唉,严夫人再次长叹了口气,这事不能再拖了,得跟阿夏商量商量。
    第461章 从下往上看
    李夏听了严夫人一句一叹气的说了请不回姚老夫人这件事,笑起来,“老夫人必定不肯回来,去请之前,大伯娘不就想到了?”
    “想是想到了,也不能算想到,是没想到,我说是那么说,可你嫁的是秦王爷,我想着,她再怎么不顾大局,不顾别人,总得替自己想一想……唉,你说的对,是我糊涂,她这会儿,离失心疯也不差多少了,唉,现在怎么办?礼部那张单子上,该她出面的事儿不少。”
    “让王爷跟礼部说一声,就说老夫人清修有成,不想受这样的俗务打扰,以至于妨碍了她修为精进,反正,本朝出家修神修仙,置一切于身外,不管不顾的,多的是,咱们家也有过,也不多她一个。”
    李夏十分淡定,姚老夫人不会回府这件事,她早就想到了,这位老祖宗把自己搬到城外,完全一幅和永宁伯府,和李家断绝一切的姿态,这几年,京城早就是无人不知这件事了,这会儿摆出什么理由都是笑话儿,倒不如大大方方认了这事,那位老祖宗,超凡脱俗的修仙去了。
    “唉,也只好这样了。”严夫人紧皱着眉头,片刻,眉头舒开又往上攒起,无奈中又想笑,摊着手连声叹气,“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儿!老太太这脾气……唉,这人怎么能这样牛心左性?这叫什么事儿!”
    “我瞧二伯娘越来越有老夫人的模样了。”李夏想着郭二太太,看着严夫人提醒了句。
    严夫人刚刚想要舒开的眉头又拧起来,片刻,烦恼无比的叹了口气,“她年青的时候就不算明白,你二伯糊涂混帐不成器,她日子过的不容易……唉,算了不说这个了,不是急事,急也没用,以后再说吧。”
    严夫人烦恼的摆着手。
    “嗯,对了,四哥外放的事,昨天听郭先生回来说,青州府有个小县,好象有空缺,郭先生说,青州是柏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民风不错,如今的青州府尹人品端正,听起来好象还不错。”
    “跟你四哥说过没有?”严夫人立刻从烦恼中脱了出来,这才是大事。
    “还没有,这事得先和大伯娘说好了,再和四哥,还有五哥他们商量。”李夏笑道。
    “你这孩子,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好,郭先生跟柏小将军好象交往的很好?郭先生请我帮他给柏小将军备过四五回礼了。”
    “就是因为这个,郭先生才看上了青州这个小县,在青州,有柏家照应,至少没有大事。”
    “既然这样,那就青州。”严夫人决断下的干脆爽利。
    “大伯娘要不要写封信给大伯,请大伯拿个主意?反正不急。”李夏带着几分犹豫,可还是问了句。
    “不用。”严夫人一口拒绝,脸色微沉,“你大伯偏在秦凤路,京城的事他知道的少,这几年……”
    李夏看着严夫人,垂下了眼皮。
    大伯在秦凤路纳了个穷秀才家的女儿,据说是个才女,两人唱和的诗词,传回来好几首,恩爱透纸而出,浓郁扑面。
    “这话也是,若论见识,大伯比大伯娘可差远了。”李夏不动声色的宽慰严夫人,“太外婆一提大伯娘就赞不绝口,说咱们这个家亏得有大伯娘,要不然,这间伯府,别说今天这样的气象,只怕连周全都难。
    太外婆这么说,王爷也这么说过,说咱们家,真正的当家人主心骨,不是大伯,是大伯娘,能有大伯娘,是我们这些小辈的最大的福气。”
    “瞧你这嘴甜的。”严夫人心里既酸又暖,“大伯娘就是看着你们,只要你们好,哪还有什么不好的?”
    李夏又和严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出了暖阁,往明萃院走了一半,湖颖迎面过来,看到李夏,忙紧几步迎上来笑道:“姑娘,郭先生让人递话进来,说要见姑娘。”
    李夏眉头微蹙,示意湖颖回去,带着端砚,转身往二门过去。
    李夏进了离二门最近的亭子里,端砚出去,请了郭胜进来。
    端砚站在亭子外不远不近守着,郭胜见了礼,低低道:“姑娘,刚刚绍兴那边有信儿递过来,说是有人到绍兴打听富贵,画了像,我让长贵看了,说象是苏烨身边一个姓洪的管事,倒是好打听,这个姓洪的,在富贵走后没几天,就离开京城,昨天傍晚刚回来。”
    “富贵身后缀的有尾巴吗?”李夏眼睛微眯,立刻又舒开。
    “应该没有,富贵和银贵都是谨慎性子,我又让磐石紧盯着,要是有人缀上,能把富贵和磐石都瞒过去,不大可能。”郭胜答的谨慎,世上的能人太多。
    “就算没盯上,等事情出来,猜也能猜出来,都是聪明人。”李夏语调平和,郭胜皱起的眉又舒开了。
    “江阴那边怎么样了?”
    郭胜垂下了头,“还没有动静,要不……”后面我走一趟这话,郭胜没说出来就赶紧咽下了,他走一趟这动静得多大,唉,他如今可不是从前那个无人多看一眼的蚂蚁一般的众生之一了。
    “这是看机会的事,要能耐得住性子,最不能急。”李夏看着明显一脸愧疚急躁的郭胜,皱眉道。
    “是,我是想着,年底谢余城这一任就到期了……是我错了。”郭胜话没说完,迎着李夏斜过来的目光,忙欠身认错,他是太急躁了。
    “谢余城调离,新的宪司,只怕还是苏相挑中的人,此和彼,有什么分别?”李夏不客气道。
    “是我没想周全。”郭胜垂着头。
    “别说这样此就是彼的事,就是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机会,也一样急不得,耐下性子,最多这个机会没有了,要是急躁中犯了错,可就不是机会没有了,而是大祸要来了。机会没有了,还有下一个,命要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李夏声音轻缓,听到郭胜耳朵里,却是字字严厉。
    “是我浮躁了。”郭胜垂头低眼。
    “嗯,你替我去一趟王府,跟王爷说,老夫人清修有成,不愿因俗事妨碍了修为精进,让他和礼部说一声,再让五哥走一趟,把那些章程重新议一议。”
    李夏转了话题,郭胜忙欠身答应,垂手退了出去。
    李夏看着郭胜出了二门,慢慢下了台阶,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郭胜刚才说的事。
    她对苏烨了解,甚至不如对江延世,她从古六那里听到过江延世许多琐事,古六几乎没怎么说过苏烨。
    从前二皇子三皇子这一对双胞胎死后,苏烨就告病在家,几乎足不出府,柏悦死后,他就出了家,再之后,她就没留心过了。
    苏烨竟然细心到让人去绍兴查看富贵,可他又蠢的很有意思,一个外乡人,四下打听富贵这个在绍兴地面上横行多年的地头蛇,这件事肯定瞒不住富贵,他没想到么?
    大约真没想到,自出生那天就站在最上层的人,是不会知道,更想象不到低到泥淖中的那些人,头往上看时,有时候,是能看的更清楚明白的。
    这样一个聪明人,江阴事发时,必定能猜到些什么,然后呢?他会怎么做?
    李夏一件一件细想着苏烨做过的事,他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蚕食者,这样可以从太子一系咬下一大块的机会,他应该舍不会放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