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啊?”柳贞吉错愣。
    “不想的话,就别起早贪黑。”弄得他想见人一眼,还得点着灯。
    柳贞吉眨眨眼,愣了好一会,把头埋他怀里,吐了一口气,“知道了。”
    说着又苦笑道,“关心则乱,都忘了镇定了。”
    “以后还久着。”周容浚摸摸她瘦得不见肉的脸,半闭上了眼睛。
    他们俩这些年,年年都劳心劳力。
    他总想着要对她好一点,可那好,看来还是遥遥无期,看不到日子在哪。
    **
    四月的时候,因俞飞舟八月成婚,身为替其操办婚事的主母,柳贞吉就又要替他准备各项事宜起来了。
    这时候,周文帝任命到屈奴的各节度使已经到了屈奴,正在跟西北王府打擂台打得火热。
    王府还是一如之前的忙。
    好在孔氏的病情没有恶化,稍稍缓解了一点,柳贞吉这心也放了一点,心理压力少了一些。
    四月中旬,因又放出了一批银子入新粮,王府库存银子告竭,柳贞吉当王妃五年,头一次面对府中如此一穷二白的困境……
    这时候,因朝廷在屈奴官员压着西北王府向西北转移的珠宝与木材,西北王府与朝廷的冲突又到了一个高点,周文帝甚至一连半个月,发了三道圣旨来斥责西北王的管下不力。
    再有圣旨来,他都不接了。
    在六月新任屈奴刺史的一个官员的暴毙下,屈奴的物资总算运达了内陆……
    柳贞吉在过了一个来月的穷日子后,总算又见到了点银子。
    但,杯水车薪,还是入不敷出。
    加之西北屈奴各地的军防处都在修建,石头砖头木材这些就地取材,花不了什么钱,但干活的军兵肚子要填饱,尤其这种干苦力的时候,伙食一点也不能差,所以等柳贞吉听到屈奴的牛羊都快给他们西北军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汗颜地把她事先让人办的养殖场里的鲜肉给送了过去。
    她连看家底牌都用了出来了。
    等到了七月,孔氏病情真的缓解了不少,每日能用些流食且不吐之后,京中章家准备送嫁。
    西北王府,正式第一次派出迎亲队前入京中。
    这时候的京中,因章家嫁女,一直隐藏在底下的暗涌又掀到了明面上,章家小姐章婉约自从年后就足不出户,外面的人没人能见到她,但她闭门不出,也还是受到了几次暗伤。
    嫁给西北王府的人,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前去迎亲的队伍,一进京中,说是招了事,被官兵拿住了。
    周文帝正是不遗余力地打他儿子的脸。
    但想想,他儿子干掉了他的刺史,还恐吓他任命的官员,这点打击报复,也就无关痛痒了。
    反正狮王妃淡定得很。
    但她家王爷又说,要是他父皇真敢拦着他手下大将不成亲,他回头就把京城闹得鸡飞狗跳——柳贞吉还是被这话吓得不轻,原因是他们王府这段时日,还真是收了几个大臣站到他们这边。
    另一个,周文帝开春时候新任的各地官员中,有好几个,是他们王府一直暗养的门客……
    也就是说,他们花大笔银子养出来的人,总算有了用处。
    这些,是周文帝没查出来的漏网之鱼,他们的用处不容小觑,无形替他们王府增加了众多的胜算。
    他们在京中的实力确实增加了。
    但闹得鸡飞狗跳?柳贞吉还真不想,她还是觉得他们没在京城,却把自己置于大火上烤的事情不理智。
    不过,狮王这话也只是吓唬他王妃和周文帝,他也没那么意气用事,在迎亲队伍被京中官兵控制后,他给了周文帝最想要的东西:把三万在京的狮王军中的三十个大队长给召了出来,让他们代替迎亲队伍,迎章家送亲队伍进西北。
    也就是说,这让出来的三十个位置,周文帝可放他的人上去,于是这三万精兵,从此彻底归周文帝所有。
    这是向来性倔的西北王的示弱。
    这举没有讨好朝中那些视他如猛兽的大臣,却的确讨好了周文帝,章家送嫁队伍,如愿地在七月中旬的时候离开了京中,前往西北。
    **
    章家队伍成功出了京城,西北王府这边也是全府上下忙得脚不沾地。
    俞飞舟与小果子带着他们一半的部下,回了西北王府。
    府中是热闹了,但他们治下的热闹程度也不遑多让——屈奴王都正在掀起一翻新的百姓抗议,每天都有无数的屈奴人抗议占领他们王都的狮王军。
    他们认为狮王军太残暴,他们要把狮王军赶出去。
    这事的起因是太子的人,任了新一任新刺史,且承诺会把民意上禀朝廷,让屈奴人拿回他们的矿产和村庄。
    新刺史正义凛然,很得民心。
    镇国大将军俞飞舟要回来成亲,暂时不好亲自出面管这个情况,于是,新刺史闹得更凶了……
    柳贞吉听了由新刺史带领刮起的民风后,都有些对小十一刮目相看了——以前他可是真的不行,那时候被吓吓就会尿裤子的皇子,实在看不出有现在的出息。
    这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周朝史上其实也没少百姓暂时骑到官府脖子上的事,但十之有十,都是由人带头煽动而起,一般而言,小老百姓都只愿意过安宁日子,不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国泰民安了,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