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0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且也是越来越不怕他了。
    果真把他当死人看待了。
    他转过头,又咳了几声。
    这时内侍送来了药,柳贞吉喂他喝。
    文帝一天咳嗽不止,就喝药的时候能少咳些,太医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宋涛敢跟柳贞吉说实话,说皇上这是心病,他不让想自己好过,谁也拿他没办法。
    柳贞吉听了也没说什么,皇帝隔三天叫太子过来教东西,她就过两天过来给他喂趟药,跟他说说话,不管这之间周文帝是不是觉得是等价交换,她也就当自己尽心了。
    “咳咳,你这是在打什么主意,往□□你,你都不松口。”周文帝咳得少了,话就多了些。
    他与太子也会说话,但说的都是国事,谈及一句家事的,太子那嘴,就一个字都不会吐了。
    倒是因为柳氏老爱跟他说话,他现在与她说的反而要多。
    国事家事天下事,样样都说。
    可能也是这些天心放得平了,柳氏的长处,就显得出来。
    不像过去,只觉得她讨得太过于谄媚。
    柳贞吉觉得自己这人也挺不像样的,说她是个心善的吧,她再过一百年不杀生,哪怕蚂蚁都不踩死她也算不上个好人,她这人就是个天性要自己过得好了才有闲心管别人死活的人,她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但说不心善吧,她看着这挣扎着安排身后事,等待地宫完成跟皇后同穴的老皇帝,心里也是有一些不忍的。
    哪怕他从不喜她,而且想让她死。
    而她没死成,他如今成这样了,她还是能跟皇帝多说几句话就多说几句,皇帝孤家寡人的,没人敢与他说起皇后,他这日子,可能每天过得都像在历难,“这不母后死了,不想见着您也没了,就顺着您了。”
    太子妃不要脸是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了,说的时候,淡定自如得很。
    周文帝听了连咳嗽都忘了。
    是真想不明白,哪有能把假话说得这么自在的。
    **
    柳贞吉从皇帝那出来,也没皇帝问出她的真意。
    皇帝老了病了,已没有过去那样咄咄逼人,而柳贞吉也没过去那样敬畏皇帝,两人见面说上的话,基本上都是在耍花腔,大多时候,都是太子妃在耍花腔,嘴里没一句真话说给皇帝听。
    皇帝也不恼了,其实还有些盼着她去,每天让她带走凤宫里皇后的一些私物。
    皇后的头面,每次都要赏她一套走,就好像雇着她下次来一样。
    这次,别说皇帝不知道柳贞吉到底要怎么办,就是长殳,也是弄不清楚。
    梨云她们更是不明白。
    但太子妃不说的事,谁也不敢主动提起问起。
    周容浚也是说到做到,前朝事前朝毕,后宫的事,他不插手,所以哪怕他太子妃给弄了几个女子进宫,他也没过问过,枯网就是在别人好奇的时候,扬扬眉。
    开王就是在他面前好奇此事的人。
    “四皇兄,您不是想做那后宫只一人的主子吗?”开王费解,“我看四皇嫂也是甚是赞同此法的,现在这般弄法,果真是如外头所说,要给地宫备奴婢啊?”
    开王敢说,连地宫的事都敢提。
    太子看着他这段时日呈上来的奏折都学深得他心,开王不是不学无术之人,行事手段比他当年要圆滑,其能干比他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喜像他皇兄那种要设计兄弟去得权利的人,但喜欢开王这种凭本事得利者,遂对开王平日总要宽和一二,听他说了不妥当的话也没当回事,还回道,“这事你要是想知道,问你皇嫂去。”
    开王扭曲地歪了歪嘴。
    他才不去。
    他王妃为了给她凑齐人哭丧,现在休息了快半个月,都还没回过神来,那哭疼了的眼说哑了的嗓子,哪样都没恢复了过来。
    他可不想还上赶着送上去给她利用。
    对他而言,他四皇兄比他四皇嫂要好打交道多了。
    “不去不去,”开王摇头还叹息,“听皇嫂说话,哪怕一个音,都是要付钱的。”
    周容浚听了笑,难得温和地道,“倒也不全是,她也有好的时候,你让你王妃多跟她处处也是可以的,以后你王妃宫里有人撑腰,还能学着跟她处事,以后也能帮到你。”
    太子一不冷冰冰,二不凶狠,三不深不可测,开王却有些不自在了,摸摸鼻子道,“我知道了。”
    他皇兄最近拿的都是硬骨头让他啃,放权,也让他养自己的人,开王再傻,也知道他皇兄没打算让他当个闲散王爷,所以这心中因着太子的这点好,反而对他有点怕。
    开王不太习惯太子这种类带点兄长意味的栽培。
    他还是喜欢以前那种利益互致的,那个让他自在。
    **
    那五个世家小姐进宫没几天外面注流言四起了,都说太子妃没安好心。
    但前朝可不敢拿这种谣言去烦太子,跟太子要交待,要保证。
    等到外面连要征民女殡葬的话都有了,太子妃终于见了那五个世家小姐。
    这五个世家小姐里头,有章家的。
    柳贞吉觉得自己可能偏爱章家女,所以见过这位章婉约的堂妹后,就给人选了门亲事,定的是易国公孙子楚宁侯。
    送进宫的世家女当然是身上无亲事的,与未有婚约的楚宁侯再妥当不过。
    太子妃亲自出马保了这个媒,易国公那边因太子的亲近感恩不已,章家得情后,乐得章阁老在两天后的内阁议事上,对太子提出的每项事项都毫无疑义,就差当即歌功颂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