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6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今年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待夏忙时节,定然有个好收成。
    面对这幅景象,方长心中欣喜。
    他干脆坐了下来,解开了腰间葫芦,拔开塞子,仰头喝了口米酒。这会儿在高处,风又重新起了来,吹动着衣角,猎猎作响。
    看着远近村镇的道道炊烟,方长兴致很高。
    他又喝了口,而后将葫芦戳在身旁石头上,拽过背后的青布背包,从中掏出来个埙。
    这是他在崖上自制的乐器之一,闲暇时候曾用以自娱。
    将手指按在孔上,方长将埙轻抵下唇,缓缓吹奏。
    顿时,质厚而悠远的乐声响起,借着高岗的地势,用与众不同的姿态,远远地传了开去。于是方圆数十里内,闻听了此曲的人兽草木,皆灵动顺舒缓起来。
    便是周围顽石,虽然外形未有任何变化,依然棱角分明,但看上去也多了些质朴可爱之感。更遑谈鸟兽虫孑,以及周围百姓,他们有缘听到此曲,接下来的生命中将会少病少灾,宁静安乐。
    这次没有水做的人儿在旁边伴舞,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曲埙乐。
    恰好,此时有功成身退,辞别义军归去的修行中人,骑着匹青骡从半空中跑过。
    听到这首曲子,对方拽住了骡子,在空中驻足倾听。
    随着悠扬的声音不断奏响,路过的这位修行人十分沉醉,他微微闭上了双目,感受着乐曲中的韵律。
    他早已经认出,面前的人是和几位义军首领走的很近那位方先生,不过他已经离开了义军,走在了回去的路上,所以并不在意对方为什么会在这里,只是静静地听曲。
    待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又过了几息,他才从沉醉中醒了过来。于是其对方长哈哈大笑称赞道:“好!好!好!真是好!方先生,此曲何名?”
    方长将手中的陶埙扔进背包里,站起身来,笑道:“叫《天下太平》。”
    对方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天下太平》!能闻听此曲实数幸运,多谢先生,在下告辞。”说罢便朝方长微微行了一礼,而后继续催动胯下骡子,望半空中跑远了。方长又向周围扫视了一眼,而后看了看云中山的方向,径直走了下去。
    一路无事。
    ………………
    云中山正是四季中最为繁盛的时节。
    方长从西面来,他这次没有走官道,乃是从云中山的西北方向进入。群山里的路途他早已经走熟,所以他径直走向了仙栖崖。不过后山实在过高,方长并未翻越后山上崖,而是稍微绕了个弯,准备从仙栖崖的“正门”上去。
    仙栖崖脚下的模样依旧,除了夏天树木茂盛、花草多了些,与上次离开时没什么太大变化。最近降雨较多,崖边的瀑布也茁壮了些,水流砸在潭上,轰隆作响。
    上山的栈道变旧了些,由于崖边常年萦绕着云雾,边角处还生了些苔藓。崖边的石洞里落了些灰尘,还有缝隙处生了几株草木。
    从石环做的正门处走入,方长看了看属于自己的这方地域。
    长久无人打理,崖上已经布满了落叶,还有杂草丛生。离开的时日不算长,所以各个建筑都没什么可见的变化。
    田地里的庄稼蔬菜,和野草野菜生长在一起,但也茁壮挺立。碧玉塘中的荷花正是好时节,亭亭的立在那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自盛开。田田荷叶布满了塘面,还有的穿过了碧玉塘中长长木甬道的边缘,遮挡住了小半路面。
    崖上的山林里,那些猴子们依然在快乐地跳来跳去,方长走之前放出去散养的那些家鸡,有两只在树林边缘刨食,边刨边啄。云中山里有些猛兽,但是崖上的山林里没有,这给了它们安逸的生活环境。
    崖边的几株茶树和早课石旁的松树上,几只雕正立在那里。
    方长能够看出,那几只新添的雕并未开灵,这也是妖类们的寻常情况,当初老狐妖胡风儿孙众多,也是只有一个孙儿胡云开灵。
    最初的那只傻雕认得方长,见他上了崖上,扑腾了两下翅膀,依然呆呆立着。
    方长穿过落叶遍地的前庭,走到门前打开门闩走进去。
    将灵泉剑和酒葫芦解下来,依然挂在墙上,又拽下了背后的双肩包,扔在玉床床头。而后他搬了躺椅出去,也不管外面的纷乱,把躺椅放在银杏树下,躺了上去。
    他静静地看天上清澈的天空,欣赏那些悠悠白云。
    还有从中天到落入地平线下的太阳,以及空中皎洁的明月和点点星光。
    ------------
    第468章 【清理下背包】
    方长就这样,在夜风中睡了整整一宿,没有回屋。
    其实对于他来说,躺在室外躺椅上,还是屋里的暖玉床上,都很舒适,没有太大差别。寒冷的山风和露水,影响不到他。
    周围草叶和地面的树叶上,已经凝结了晶莹的晨露,但他的衣角依然干燥。
    轻轻从躺椅上站起来,方长走到崖边,坐在早课石上,看着东方。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线曙光,原本漆黑的夜空,被这点光芒映耀着,东半天空呈现出了一种黯淡的青色。而天空中的星辰,也受到了些许影响,变得稀疏。但那些亮星,也因此显得更为醒目。
    太阳先是露出一点点边缘,瞬间,金色的光芒泼洒出来,布满了半个天空。虽然仅仅露出来个边儿,却已经有了俾睨天下的气势,无论是夜空还是星光,在这明亮的光明前面,俱都黯然失色。
    倒是东面的云霞,借着太阳的光辉,将自己染成了橘红。
    随着天上那道圆圆的身影,从地平线上彻底跃起,大地便活了过来。
    周围山间开始有鸟儿飞走兽跃,忙着觅食或者吮吸清晨的露水,草木随着阳光升起,都变得更加青翠,山间也起了薄雾,再被阳光一照,让群山变得好似云霞里的巨龙。方长这里视野开阔,加上他那超凡绝伦的目力,能够看到远处乡间,已经起了道道炊烟。
    他轻轻从早课石上起身,准备往回走。
    石头边上的葫芦藤,又长了出来,上面结了一串小葫芦,随着风摇动,像风铃一样。之前方长扔在崖边的那艘船,木板表面因为风吹日晒,已经有些发白。
    崖边大树上的几只雕,也随着早晨的到来变得忙碌。由于方长在最初时候,就打跑了那只骡子,所以人间的动乱没有影响到山里,这只雕倒是全家活的很自在。此刻,那只傻雕正带着几个孩子,往山崖下面去寻找小兽当早餐,顺便教授孩子们如何捕猎。
    方长先是去了菜畦,扯了几根蔬菜,在浣花溪随便洗洗作为早餐,而后回到附近的工棚里,寻找到扫帚,便开始打扫崖上。
    许久未有人打理,崖上落叶遍地,落得早的已经被晒干,被山风吹到角落交叠在一起,而后被雨露淋湿后,积在那里。仙栖崖上面积很大,方长从早上干到中午,才将崖上整个清扫了一遍,把堆积的落叶扔进不远处的灰坑里堆肥。
    而后他从背包里掏出些干粮,草草吃了午饭,便又取来木桶打水,将无名殿里外打扫干净,屋子里的陈设也慢慢擦拭了一遍,又去清理了厨房、工棚、地窖、石桌等等。
    待屋里屋外焕然一新后,他又去到工棚,扔下扫帚,拿起锄头。
    殿后田地里面的庄稼与蔬菜,正和各种杂草混杂在一起生长,而药田和花田里面,局面也很有些混乱。这两样都是精细活儿,急不得、快不得,但方长很有耐心,也很有闲暇时间,接下来整整两天,他都好好待在田地里面,侍弄庄稼、蔬菜、花卉、药材。
    方长收回锄头。
    面前的田地已经变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看起来赏心悦目,土地已经锄的细碎松软,既能保水又适合作物生长,杂草更是半颗也无。不远处的药田和花田,也是如此。
    他将锄头放回去,又换了个铁桶,拿上了铁锹。
    其实方长之前也自制过木桶,乃是用木板和铜铁片自己箍的。但后来他发现,直接铸造个厚铁桶性能更好,而且对自己来说,多出来的这些重量,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方长后来便一直使用铁桶拎水。
    临时挖掘了道水渠,从浣花溪引水到农田里,给庄稼地和菜畦漫灌了次,而后方长拎着水,细心地按照不同特性,给花卉和草药浇灌了一番,才算完工。
    比起刚刚回来的时候,仙栖崖上焕然一新。
    崖上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事物,都带着令人舒适的韵律,便是最为挑剔的强迫症来到这里,也会从心底涌出赞美。
    方长看着崖上这一切,感觉很满意。
    他回到工棚,将老伙计藤筐背在背上,又拿来铁斧扔进去,便出门下山。
    顺着栈道走下去,方长转身便进了云中山深处,崖上的地窖里不缺粮食,也有各种耐储藏的腌菜和腊味,菜畦里也有各种新鲜蔬菜,只待将放在崖上林里的家鸡逮回来,鸡蛋也不会缺乏,但终究是少了些时令的山珍野味。
    而且厨房里的盐不多了,他还要顺路去岩洞里挖些盐来用。
    一路上风景宜人。
    天高云淡,触目多是欣欣向荣的木植。
    从山下归来时候,方长背后的筐里,多了几大块盐,还有一只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的梅花鹿,以及许多山上的果子和美味的植物茎叶,这些都是这个时节的云中山里才能吃到的好物件,山外难得一见。
    除此之外,他还扛了六根大木头上来。
    都是年龄相近的好松树,被他砍倒后用斧头去掉了枝桠,截取了中段扛回来。
    山中的松木坚实柔韧,做梁柱之类是极好的。
    方长准备在接下来漫长的时间里,多给自己找些有趣的事儿做。灵觉告诉他,这或许有助于感悟自己所修持之道,在修行路上更进一步。
    既能散心,又能修行,这是双赢啊。
    自己赢两次。
    所以他对于给自己做工作计划,很是兴致盎然。
    将几根梁柱扔在工棚旁,将收获的野味和盐放进厨房,方长先回到了自己的屋中,打开扔在暖玉床头的双肩包,开始盘点里面的杂物。
    自从背后的包裹变得非常能装之后,方长已经养成了将各种东西往里面塞的习惯。
    无论是买的东西、路上见到的稀奇草木矿物、赶路时候的各种工具和用具、吃剩的食物、下山带的物资、兑换的钱币串,还是历劫时候的缴获,他都顺手塞进背后,这也让里面变得十分繁杂。
    方长准备好好将里面清理一次,各归其位。
    ------------
    第469章 【午餐真费工夫】
    想了想,方长感觉,这间无名殿的屋子虽然宽敞,但相对于包中那些东西的数量来说,颇有不足。
    于是他出了屋子,来到了工棚旁边。
    这里有个杂物仓库,是之前方长建造工棚时候,一起造的。
    仓库里面存储了许多东西,包括各种原材料,例如煤炭、木炭、石灰、碱、铁锭、铜锭、木材、竹子、茅草、玉石之类,以及一些方长制作后不再经常使用的器物。其中,怕风吹日晒的材料有四面墙壁挡着,其余则堆在和工棚一样,三面有墙的棚子里。
    这座仓库还曾经作为粮仓短暂地储藏过收获的粮食——现在粮食已经放进了山洞中——于是这里现在很是空旷,空间足够用来清点各种杂物。
    他拎着双肩包,走到里面。
    想了想,方长没有选择将包底朝天倾倒,而是将手伸进去,一件一件往外拽。
    于是各种各样的杂物,很快铺满了地面,又堆满了角落。
    旧衣服、破烂甲胄、乱七八糟的兵刃、火铳火炮、书籍针线、桌椅板凳、书架衣柜、绣床脚踏、锅碗瓢盆、茶壶杯盏、几十份种子、布匹金属、笔墨纸张、粮食蔬菜、糖果零食、油盐酱醋、香料药材、玩具、干粮菜肴、金银珠宝、水果糕点……甚至还有块竹排。
    在地面铺了一层还不够,摞了一层上去才放下。
    由于记忆超群,每一件方长都知道来处,和将其放进包里的时间。
    他心中暗自笑道:
    “这就是长时间不进行整理的后果,估计再也不会有谁的包裹,如此的乱七八糟了。”
    想了想,他先将下次出行有可能会用到的东西,重新装进背包里。
    接着,方长把各种可以立即食用的食物,单独取出来放在一边,从中留下一些准备这几天享用,其余的依然塞进背包里面,这样可以不至于腐坏。粮食也单独拿出来,回头放进自己的粮仓里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