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余的杂碎货品,包括除了竹排之外的各种大件物品,方长将其仔细地分类,在这间仓库里面摆放好。他干脆从地上拿起原本在背包中的木板、钉子、锤子,也不用榫卯,直接在这仓库里搭了两排置物架,将那些小份的零碎东西摆放在上面。
    唯独那艘竹排他准备拿到崖边,和之前那艘小船放在一起,待组成竹排的绳子和竹竿朽坏后,便劈了当柴烧。云中山不缺竹子,也没有这块竹排下水的地方,所以它除了占地之外,并无它用。
    剩下需要搬进屋中的事物,只有方长游历四方时候,随手收集的各种书籍。
    在屋中摆上几架子书,很提升居住感受,而且这些书还可以在闲时读来打发时光。方长不准备用背包里带回来的书架,他准备抽时间自制几个和屋中材质形制一样的书架,用于在卧室里藏书用,缴获的几个书架的风格,摆在屋里和屋中风格不太搭配。
    将那几百本书放在桌子上,而后将重新整理好的青布双肩包,放在暖玉床床头,方长看了看,把酒葫芦从墙上摘下,重新系在腰间,才走出门去。
    外面日头正烈,先做饭吧。
    厨房虽然挺简陋,方长已经用的很熟练。
    在铁锅里做饭,比之前的青铜鼎好用的多,也很省柴禾。所以那口鼎已经被淘汰,放在无名殿前正前方轴线上,距离无名殿数十步的一个石头基座上头,当做崖上的装饰。
    曾经被用来做饭,也用来砸过一次人的四腿方鼎,风吹雨淋之下,已经有了些青色,看起来古朴素雅。
    来到这里的人,不会有谁意识到,那个鼎竟然曾经是炊具。
    …………
    鹿肉很新鲜,适合慢煨,方长在其中加了些山蘑和泡发的干鲍,用个大陶锅盖好小火炖,不一会儿便有浓香在厨房里弥漫,闻之令人食指大动。
    去年做的腊肉如今风味正好,切一大块放进锅里蒸透正好,顺便底下还能熬些清凉美味的绿豆汤。云中山里产银耳,但是方长没有专门收集过,所以现在没有,不然若是放入些许,可以大大提升绿豆汤的口味,即使不加糖。
    还有刚刚从背包里整理出来的酱蹄卤肉,红彤彤、颤巍巍;以及一些被连盘子买下的菜肴,虽然已经凉下来,但不影响风味,只需要稍微加热就能享用。
    方长还从菜畦里摘了个熟透的小西瓜,挥刀去皮,将瓜瓤片成片装盘,不用放任何调料,便是一道好甜点。
    他没有做汤,也没有喝酒或者泡茶,虽然酒葫芦就系在腰间。
    从背包里,方长找到了几筒甘露饮子,却是皇城的特色饮料,号称以几十种材料熬成,这种饮子以两头留了竹节、只在一头边缘打了个小孔的竹筒盛着,用小软木塞塞好。
    竹筒外面还裹了层油纸,用细绳拴好。这幅精致的外表卖相,让其显得很是高档,当然,也因此比平常饮子贵了十几文,而且顾客们仍然趋之若鹜。
    太阳明媚,透过这颗又长大了几分的银杏树,在地上洒下点点光斑。
    方长将刻着围棋棋盘的大石桌,用抹布擦干净,而后将做好的菜肴逐一排布上面。顿时,白色的石桌便被丰盛的餐食摆满。
    他拽开一筒饮料,细细品尝着每一道菜。
    直到杯盘俱净。
    方长的肚皮依然平坦,但是面前的大量食物已经被他消灭了个干净。
    由于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自己种自己吃,或者从云中山里采集,而且最近去人间的时候,都没有放开吃过,所以虽然他不会吃饱也不会饿死,也不算在浪费食物。
    刷碗对于方长来说,并不算是负担。
    他收拾了桌子,将吃的干干净净的碗盘,拿到碧玉塘的出口溪流处,借着流水细细刷洗。溪流冲激之下,碗盘上的油花顿时干干净净,复了原本面貌。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
    方长琢磨了下,先是去崖上林中,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自己放养的鸡挨个抓回来,关进栅栏里。而后,他开始为计划中,接下来几天的活计做物资上的准备。
    ------------
    第470章 【寻仙】
    需要做的准备不少,石块、砖瓦、梁柱、木板、漆料等等,虽然之前仓库里面储存了不少,但对于方长接下来的计划来说,依然有不小缺额。
    然后就是各种工具,需要找齐、修理,以保证其接下来的工作状态。
    他准备先将自己的厨房翻修一下,增加内部面积,扩大可用空间。而后,再修建一条从无名殿到厨房的回廊,这样的话,即使下雨时候,也会有条干爽的道路通往厨房。接下来,还要将这条廊道延长到工棚处,不过方长准备将这个阶段往后放一放。
    因为他准备将碧玉塘扩充一下,面积增大,做个小湖,再于湖心修建个六角亭,这样的话,仙栖崖上就会有两个亭子。
    挖出来的土石,他准备背负到后面,改善下仙栖崖去往后山的路途。再有闲暇的话,便要再挖个地窖,用于冬天时候储藏些冰用。
    等建造完这些,还可以在自己的田里,将这次下山带的各种种子种上。
    至于琢磨试做新的技术之类,那是再之后的事情。
    他先将之前砍下来拖到崖上的几根松木,略微修整了下,而后将其堆到一边,带着斧子和锤子凿子就下了崖。
    不管是翻盖厨房还是建造回廊和湖心亭,都需要许多柱子、木板和竹子才行,柱子自然是起支撑作用,竹片和木板则可以用来做房顶、门窗、栏杆。同时,还需要不少石材,用来做地板、门槛、窗沿、柱础。
    因此,方长需要慢慢将这些材料收集的差不离时候,再动手建造。
    ………………
    “这便是云中山了么?”
    站在官道上,柳元德仰头看着前方的连绵高山,对旁边挽着他胳膊的于青菱说道。
    “果然是好福地。”
    于青菱也仰着头,看着远方那深邃的云雾,叹道。
    “倒也在意料之中,或者说,不这样才不正常。”看了看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柳元德点了点头,轻轻地说道:“咱们上去吧。”
    “好。”
    说罢,两人便寻了黄土路,转身下了官道。
    这条黄土路修建的宽阔结实,和平常村镇间的固有道路不太一样,似乎是常年有人维护的样子,中间还有着两道车辙印。
    此种现象,倒是让柳元德有些好奇。
    长时间从政,让他对天下间的情况十分了解,据柳元德所知,村镇间那些没有官府维护的道路,往往都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便被行人踩踏出来的路。那种路虽然平整,但往往不会宽阔,更少有马车经过,不会如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柳元德并未出声,只准备朝前走走看看。
    “前面有个村子,似乎住户还不少。”于青菱指着前方,对柳元德说道,“我们可以进去打听下情况,若是云中山里路不好走,可以在村子里吃了中饭再进山。”
    “嗯,听你的。”柳元德道。
    于是二人一同朝村子里走去,不过马上,于青菱便发现了这里的不同:“这周围的田地,种的好像都是药材诶。”
    脚下的路已经向上倾斜,而周围的田地,也都是开辟在山坡上的梯田。
    但与别处不同的是,这些田地里生长的不是中原大地常见的粟麦和豆类,而是形态各异、开着各种颜色花儿、长着奇形怪状叶子的药材。这些高价值作物明显被精心呵护着,用不同的方式保护着,而且被悉心浇灌过。
    柳元德想了想,笑道:
    “我好像听说过这里,义军用的药材中,有相当部分常见药都是这里供应的。不过义军买到的也只有普通药,据说是因为这里改种药材时日尚短,只有那些生长时间不长的药供应,但量是真的充足,而且品相很好很一致。”
    听到和行军打仗相关的事儿,于青菱瞬间精神起来,不过她马上想到,自己已经远离了沙场纷嚣,于是重新挽住了柳元德的胳膊,说道:
    “那这里真是起了大作用,四处征战,常年有许多伤兵,若不是后方药材充足,不知道有多少人没法再次从床榻上起来,更遑谈重新走上战场。”
    柳元德伸手指点了下:
    “而且你看,这里明显扩充了许多品种,那些生长期缓慢的药材也被种上啦,看来他们是着实有些手段。”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村边。
    这座小村相对来说挺繁华,村口一块大石上,还刻了“林溪村”几个字,看痕迹乃是新凿上不久。于青菱笑道:“咱们进去后,找人再打听下方先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这山边小村,对山里的情况了解多少。”
    柳元德点点头:“自当如此。”
    他们两人走进村中,正巧碰见个拄着拐杖的老者,正慢悠悠地走路。
    看到两个陌生人走进村中,老者停下脚步,拄着拐将视线投了过来,看着柳元德和于青菱二人,但也未出生说话。
    柳元德上前行了个对长者的礼节,说道:
    “这位老人家请了。”
    老者看年轻人很有礼貌,这才回话道:“你们是来买药的么?那得去东头找人,那阿牛和溪娃子在主持这事儿,每天都有不少客官来呢。咱们这里种的药草效力很好,能救人,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喜欢买。”
    看起来对于村中事务,老者还很尽心。
    不过柳元德并非为此事而来,待于青菱也上前朝老者行礼后,他对老者恭敬地说道:
    “多谢老人家指点,不过我们二人只是路过之人,并非为药材而来。”
    “那你们可走错了。”老者微微摇头,说道,“官道在村子南面呢,若是赶路,你们得往那边走。顺着官道往西,那是虎桥镇和怀凤府的方向;沿着官道往东,那是龙安府的方向;若是想去咱们宁河府的府城,那得一直往南走小路才行。”
    看老者说的铺张,柳元德有些过意不去,于是直接说道:“请问老人家,您可知道这山中神仙的事儿?若要进山,该怎么走?”
    “你们找仙人做什么?”老者问道。
    ------------
    第471章 【青史亦留名】
    “其实是和山中仙人有旧,特意过来探望。”柳元德诚实地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老翁看起来很健谈,“之前倒是曾经有人来访仙,结果抬着轿子进去的人,乱糟糟跑出来的,饿的哟……真的是惨。”
    “老人家,对于有人和仙人有旧这种事情,您竟然不惊讶么?”于青菱好奇的问,她还以为对方会说“这怎么可能”、“两位不要说笑”之类的话。
    “这不是个秘密。”老翁听到于青菱如此询问,笑道:“咱们林溪村,也有人和仙人有旧啊,只要有缘分,碰到仙人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山中那位仙人,我也是见过的,他偶尔会从咱们村子路过,当初还曾经救了这个小村子呢。”
    “噢?原来是这样。”柳元德说道,“看来我们在虎桥镇听到的那个传言,是真的了?有人对孩子说,前些年云中山里面有个穿山甲妖,令村民月月上贡,初一吃童男、十五吃童女,吃的村子里人丁凋敝。”
    “结果此事惹了山里神仙,双方在山中大战,从东面打到西面,从南面打到北面,硬生生砸塌了三十三座山头,大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那穿山甲妖,被仙人硬生生吹破了鳞甲打死,村民方得救。这故事传言里,是不是就是林溪村?”
    老翁听得十分惊讶,眼睛大大地瞪着。
    待柳元德说完,他才有些不可思议地说:“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那段经过怎么走型成了这样子。”
    “当年林溪村确实遇到了大危机,然而不是什么妖怪吃娃娃,而是村边的水源忽然断绝了。没有水的地方没法住,我们商量着准备逃荒,眼看这个村子就要灭亡了。毕竟逃荒可不是个简单活计,很容易就能死上大半的人丁。”
    “那时候,村里的林海,因为之前曾经被仙人救过,知道哪里有仙人,于是爬上山去求仙人帮忙。也是他福分大,仙人答应帮忙,然后找了本地的山神打听情况。然后才知道,是有个穿山甲妖将水脉断了,还殴打了山神,态度极其嚣张。”
    “然后仙人带了林海他们上山去找妖怪讨个说法,那妖怪看到是仙人后,当即便跪地求饶,根本没有什么‘大战三天三夜’的事情。那妖怪被请出了云中山,但水脉还是断绝,于是仙人又找到山神,请对方出手疏通了水脉,这条小溪才重新流淌。”
    说完,老翁指了指村子外面。
    那里有条小溪流过,老者说:“我们做饭喝水,还有山上田地的灌溉,都指着这条小溪呢,山中仙人对我们林溪村有大恩。”
    柳元德和于青菱交换了下眼神,各自点头。
    他们辞别了老者,朝之前老者给两人指的方向走去。
    于青菱忽然道:“还是老人家说的在理,我们见识过仙人的威能,也见过许多妖怪。以方先生的水平,别说三天三夜,估计全天下都不会有能够在他手下撑半个时辰的妖怪,传言实在是太过夸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